《慈幼便覽》~
1. 初生
2. 初生聲不出
小兒初生,或不能出聲,謂之夢生。多不知救,深為可憐。切勿剪斷臍帶,速用明火,將胞衣炙暖,使暖氣入兒腹,更以熱湯蕩洗臍帶。即取貓一隻,以布袋套其頭足,使伶俐婦人,拿住貓頭,向兒耳邊,以口齧貓耳,貓必大叫一聲,兒即醒而開聲,方可燒斷臍帶。
又有因難產,或冒風寒,舉之遲緩,兒氣欲絕,不能啼,或已僵死者,切勿剪斷臍帶,急用衣棉裹兒,再用粗紙作捻,蘸菜油點火,將臍帶燒斷,須燒紙捻數十根,令暖氣入腹,無不活者。更令父母之真氣,呵而接之。又悶臍生者,兒糞門有一膜,悶住兒氣,故不能出聲,拍之則膜破而叫矣。
又有用輕巧婦人,以銀簪輕輕挑破,為甚便當。或不能挑,急以暖衣包緊,勿令散放,以熱水浸其胞衣,寒天則以火炙之,久則熱氣入腹,而氣內鼓其膜自破,聲自出。
白話文:
新生兒剛出生時,有時會發不出聲音,這叫做「夢生」。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處理,實在很可憐。千萬不要剪斷臍帶,趕快用火把胎盤烤熱,讓暖氣進入嬰兒的腹部,再用熱水沖洗臍帶。接著找一隻貓,用布袋套住牠的頭和腳,讓動作靈巧的婦人抓住貓的頭,對著嬰兒的耳朵,用嘴咬貓的耳朵,貓一定會大叫一聲,嬰兒就會醒來並且發出聲音,這時才可以剪斷臍帶。
另外,有時候因為難產,或是受了風寒,抱起嬰兒時動作太慢,導致嬰兒氣息微弱快要斷絕,無法啼哭,甚至已經僵硬死亡的,千萬不要剪斷臍帶。趕緊用衣物棉被包裹嬰兒,再用粗紙做成紙捻,沾上菜油點火,用火燒斷臍帶,要燒數十根紙捻,讓暖氣進入腹部,這樣沒有不活過來的。更要讓父母將真氣呵到嬰兒身上來接續。還有因為「悶臍」而生的嬰兒,在肛門口有一層膜悶住氣,所以不能發出聲音,拍打那層膜,膜破了就能叫了。
另外,也有用動作輕巧的婦人,用銀簪子輕輕挑破那層膜,非常方便。如果不能挑破,趕快用溫暖的衣服包緊,不要鬆開,用熱水浸泡胎盤,天氣寒冷就用火烤熱,久了熱氣就會進入腹部,體內氣鼓動那層膜,膜就會自己破裂,嬰兒也就能發出聲音了。
3. 初生無皮
初生遍身無皮,俱是紅肉,急以早米粉干撲之,候其皮全生則止。或用東向陳壁土,研細末摻之,亦能生皮。
初生遍身如魚脬,或似水晶,破則水流又生,以密陀僧研細末摻之。又以蘇合丸一個,煎化,與乳母日服自愈。初產婦勿輕服蘇合丸。
白話文:
剛出生的嬰兒全身沒有皮膚,全是紅色的肉,趕緊用乾燥的早米粉撲在身上,等到皮膚完全長出來後就可以停止。或者用朝東的老舊牆壁土,磨成細粉摻在身上,也能幫助長出皮膚。
剛出生的嬰兒全身像魚泡一樣,或是像水晶一樣透明,破了就會流出水,然後又會長出新的。可以用密陀僧磨成細粉摻在身上。另外,將一顆蘇合丸煎化,讓哺乳的母親每天服用,嬰兒就會自己痊癒。剛生產完的婦女不要隨意服用蘇合丸。
4. 初生腎縮
初生腎縮,乃受寒所致,用硫黃、吳萸各三錢,研極細末,搗取蔥汁,調藥末,塗臍腹。另以蛇床子燒煙燻之即伸。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腎臟收縮,是因為受到寒冷侵襲所導致。可以使用硫黃和吳茱萸各三錢,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搗取蔥汁,用蔥汁調和藥末,塗在嬰兒的肚臍和腹部。另外,再用蛇床子燒煙燻一下,腎臟就會伸展開來。
5. 初生無穀道
無穀道者,乃肺熱閉於肛門,急以金銀簪或五簪,看其端的刺穿之。或以火針刺穿,但不可深入,隨以油紙捻套住,免其再合。
白話文:
新生兒沒有肛門,是因為肺熱閉塞了肛門。要趕快用金銀髮簪或五支髮簪,對準位置刺穿它。或者用燒紅的針刺穿,但不要刺太深,接著用油紙捲成細條套住傷口,避免它再次癒合。
6. 初生不吮乳
初生不吮乳,用黑豆十九粒,茅草根七節,每節長寸許,赤金器一件,紋銀器一件,用人乳一杯,煎至五分,服完即能食乳。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不吸吮乳汁,用黑豆十九粒,茅草根七節,每節約一寸長,加上赤金器一件、紋銀器一件,再用一杯人乳,一起煎煮至剩下五分,全部喝完就能夠吸吮乳汁了。
7. 初生不乳
初生不乳,或如剪刀股裹緊,吃乳不下,用大獨頭蒜切薄片,貼在兩腮,以艾灸之,如哭即好,否則無救。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如果無法吸吮母乳,或是雙腿像被剪刀夾住般緊縮,導致無法順利喝奶,可以使用大蒜,將獨頭蒜切成薄片,貼在嬰兒的兩頰,然後用艾草燻灸,如果嬰兒哭出來就會好轉,否則就沒救了。
8. 初生不尿
初生不尿,以蔥白一根,切碎,人乳半杯同煎,去蔥白,取乳分作四次服,即尿。不吮乳者,服此即吮乳。
白話文: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小便,可以用一根蔥的蔥白,切碎後,和半杯母乳一起煎煮,去掉蔥白,取母乳分四次餵服,就會小便了。如果嬰兒不吸吮母乳,服用這個方法後就會開始吸吮母乳。
9. 初生大小便不通
大小便不通,急令婦人以熱水漱口,吸吮小兒前後心及臍下,數次即通。
白話文:
新生兒大小便不通暢,趕快叫產婦用熱水漱口,然後吸吮嬰兒的前胸、後背中心以及肚臍下方的位置,多吸幾次就能通暢了。
10. 三朝浴兒
取桑、槐、榆、柳、桃嫩枝,各二三十段,煎湯,候溫浴兒,可免瘡疥,又可辟惡邪。
白話文:
取桑樹、槐樹、榆樹、柳樹、桃樹的嫩枝,各取二、三十段,用水煎煮成湯,等湯溫熱後用來給嬰兒洗澡,這樣可以避免長瘡疥,又可以驅除不好的邪氣。
11. 小兒目閉
目閉或出血腫,以甘草蘸豬膽汁炙之,研極細末,乳調服。又方,桑葉、白菊花各一錢,煎湯,以青綢拭洗之。
白話文:
小孩眼睛閉合或有出血腫脹的情況,可以用甘草沾上豬膽汁烤過,然後磨成非常細的粉末,用乳汁調和服用。另一個方法,用桑葉和白菊花各一錢,煎成湯,用青色綢布沾取藥湯擦洗眼睛。
12. 小兒夜啼
有脾寒者,按其腹則啼止,起手又啼,面青手冷,不吮乳,用肉桂、小茴各五分,當歸、炮姜各一錢。夜啼,用燈花五個,研末搽乳頭上,令小兒吮之即愈。若無燈花,以燈草燒灰略加水飛辰砂少許,塗乳令吮亦妙。又方,用牽牛子研極細末,一錢,敷臍上即止。又方,雞糞塗兒臍上,男雌女雄。
又方,用五倍子研末,口中津唾調作餅子,貼肚臍以帶系之效。又方,蟬殼十四個,去翅足,用下半截,焙乾,入硃砂八釐,共研細末,蜜調塗母乳頭上,令兒吮之,納兒口中亦可。又方,治口熱而赤夜啼,青黛研篩過,每用二分,燈芯十根煎湯調服。又,用其父母指甲二釐,燒灰,綠蔥頭二錢,煎水服效。
導赤散,治心經有熱,面紅口赤,一切煩啼不安,及小便不通,皆效。
生地(二錢),木通(錢半),黃芩(一錢),生粉草(五分),淡竹葉(十四片),燈芯(十根)
白話文:
小兒夜啼,有些是因為脾胃虛寒,按壓他的肚子就會停止哭鬧,但手一放開又開始哭,臉色發青、手腳冰冷,也不想喝奶,這種情況可以用肉桂、小茴香各五分,當歸、炮薑各一錢來治療。
如果小孩夜間哭鬧,可以用五個燈花,磨成粉塗在媽媽的乳頭上,讓小孩吸吮就會好。如果沒有燈花,可以用燈草燒成灰,稍微加一點水和少許辰砂(水飛過的朱砂),塗在乳頭上讓小孩吸吮也有效。
另外一個方法,是用牽牛子磨成極細的粉末,一錢的份量敷在肚臍上,就能止住哭鬧。還有一個方法,是用雞糞塗在小孩的肚臍上,男孩子用母雞的雞糞,女孩子用公雞的雞糞。
還有一個方法,用五倍子磨成粉,用口水調成餅狀,貼在肚臍上用帶子繫好,也有效。還有一個方法,用十四個蟬蛻,去掉翅膀和腳,只用下半截,烘乾後加入八釐朱砂,一起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塗在媽媽的乳頭上,讓小孩吸吮,直接放入小孩口中也可以。
另外一個方法,治療因為口內發熱發紅而夜啼的小孩,可以用青黛磨成粉篩過,每次用二分,用十根燈芯煎湯調服。還有一個方法,用小孩父母的指甲各二釐,燒成灰,加上二錢的綠蔥頭,一起煎水服用,也有效。
導赤散,可以治療因為心經有熱,導致臉色發紅、口唇發紅,一切煩躁啼哭不安,以及小便不通暢的情況,都有效。
導赤散的藥方是:生地(二錢),木通(錢半),黃芩(一錢),生甘草(五分),淡竹葉(十四片),燈芯(十根)。
13. 吐乳
用白蔻去殼、砂仁去殼,各十四粒,甘草四錢,生炙各半,共為極細末,常摻入兒口中即止。
白話文:
將白豆蔻去除外殼、砂仁去除外殼,各取十四粒,甘草四錢,生的和炙烤過的各一半,全部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常常摻一點到嬰兒口中,就能止住吐奶。
14. 舌瘡飲乳不得
白礬和雞子置醋中,搽兒足底自愈。
白話文:
用白礬和雞蛋,放在醋裡攪拌均勻,然後塗抹在嬰兒的腳底,這樣就會自然痊癒。
15. 臍內潰爛出水
赤石脂三錢,煅研細末,分三次搽之。又方:蠍子燒灰、枯礬各三錢,同研末,每用一錢,搽之。
白話文:
用赤石脂三錢,研磨成細末,分成三次塗抹在肚臍內潰爛出水的地方。另外一個方法是:將蠍子燒成灰,加上枯礬各三錢,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用一錢,塗抹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