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便覽》~ 消渴 (1)
消渴 (1)
1. 消渴
(三條)
渴而多飲為上消肺熱:天冬、麥冬各三錢,花粉、黃芩、知母各錢半,黃連、黃柏各一錢。
渴而多飲善飢為中消胃熱:生地、麥冬各三錢,山藥、知母、丹皮各錢半,黃連、黃柏各一錢。
渴而小便白濁不禁下消腎熱: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子。
蠶繭湯,通治三消之症。
用蠶繭,或取絲棉結塊者,每以六錢,水三碗,煎至二碗,時時當茶溫飲,飲至二七,無不愈者。三消雖為火盛水衰,然虛熱者多,實熱者少,勿誤作有餘治之。余見內科。
消渴,日夜飲水無度。豬肚一個,洗極淨,入淡豆豉五錢在內,以綿縫之,煮極爛,取汁飲之,肚亦可食。又方,煮豬血,清湯不入油鹽,多飲極效。豬血能滋陰降火,專走血分,脾氣虛者,間日飲之,恐防作泄故也。
白話文:
消渴
第一種情況:
如果口渴且大量喝水,這是上消,屬於肺熱引起的。可以用以下藥方:天冬、麥冬各三錢,花粉、黃芩、知母各一錢半,黃連、黃柏各一錢。
第二種情況:
如果口渴、大量喝水且容易感到飢餓,這是中消,屬於胃熱引起的。可以用以下藥方:生地、麥冬各三錢,山藥、知母、丹皮各一錢半,黃連、黃柏各一錢。
第三種情況:
如果口渴、小便混濁且控制不住,這是下消,屬於腎熱引起的。可以用六味湯加上麥冬、五味子。
蠶繭湯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以上三種消渴症狀。
使用蠶繭,或是用絲棉結成團的,每次用六錢,加三碗水,煎煮到剩兩碗。隨時當茶飲用,喝到七天或十四天,大多都能痊癒。三消雖然是因為火氣旺盛、體內津液不足,但虛熱的情況較多,實熱的情況較少,不要誤以為是實證而用瀉火的藥物治療。其他內科的相關內容可以參考其他地方。
消渴的其他治療方法
消渴的症狀是日夜不停地喝水。可以用一個豬肚,洗乾淨後,放入五錢淡豆豉,用棉線縫好,煮到非常爛,取汁飲用,豬肚也可以吃。
另一個方法是,煮豬血,清湯不放油鹽,多喝非常有效果。豬血可以滋陰降火,專門作用於血分。如果脾氣虛弱的人,要間隔一天喝一次,以免導致腹瀉。
2. 諸血症簡便方
凡吐血鼻血以及上下一切血證,用百草霜,掃下研為細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糯米煎湯調下,三服立愈。百草霜,鄉間燒茅草鍋底取之。燒柴炭者勿用。
凡吐血:用藕節七個,水一盅,煎至半盅,加童便一杯對服。又方,每日早,用自己小便,略去頭尾,乘溫飲之。
鼻血不止:用大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餅子如錢大,左鼻出血,貼左足心;右鼻出血,貼右足心;兩鼻出血,貼兩足心,立時即止,急以溫水洗去,免至足心起泡。又方,亂髮燒灰吹鼻。或以線扎中手指根,左鼻扎左,右鼻扎右,兩鼻出血,扎兩中指。或以梔子燒灰吹鼻內。又方,以韭菜搗汁一杯,童子小便一杯,和勻溫暖服之,血即止。
大便瀉血:用亂油發、雞冠花、側柏葉三味,俱燒灰等分,研極細末,每用一錢,水酒調下。又方,用霜後乾絲瓜壹條,燒灰存性,研末聽用。槐花燒灰存性,研末聽用。每以絲瓜末一錢,槐花末五分,研勻,米飲調,空心服,數次即止。
小兒小便血淋:用雞屎尖白如粉者,炒極焦,研末,每五分,酒調空心服。
周歲小兒尿血:大甘草一兩二錢,水六碗,煎至二碗,服完即愈。
小兒尿血:烏梅燒灰存性,研細末,每次一錢,米飲調下。
小兒大小便血:乃熱傳心肺,不宜涼藥,以生地黃汁五七匙,酒半匙,蜜半匙和服。
白話文:
各種出血症的簡易療法:
凡是吐血、流鼻血,以及身體上下任何部位的出血症狀,都用百草霜(掃下來的鍋底灰),磨成細末,成人每次服用三錢,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用糯米湯調和送服,服用三次就能痊癒。百草霜是鄉下燒茅草的鍋底刮下來的灰。燒柴火炭的鍋底灰不要用。
凡是吐血:用七個藕節,加一碗水,煎到剩半碗,加入一杯童子尿混合服用。另一個方法是,每天早上用自己的小便,去掉頭尾部分,趁溫熱喝下。
流鼻血不止:用一瓣大蒜,去皮,搗成泥狀,做成錢幣大小的餅,左邊鼻孔出血,就貼在左腳心;右邊鼻孔出血,就貼在右腳心;兩邊鼻孔都出血,就貼在兩腳心,馬上就能止血,要趕緊用溫水洗掉,免得腳心起水泡。另一個方法是,燒亂髮成灰,吹入鼻孔。或者用線紮住中指根部,左邊鼻孔出血就紮左手中指,右邊鼻孔出血就紮右手中指,兩邊鼻孔都出血就紮兩手中指。也可以用梔子燒成灰,吹入鼻孔。還有一個方法是用韭菜搗汁一杯,童子小便一杯,混合均勻溫熱服用,血就止住了。
大便出血:用亂髮、雞冠花、側柏葉這三種藥材,都燒成灰,等分混合,磨成極細的末,每次用一錢,用水或酒調和送服。另一個方法是用霜打過的乾絲瓜一條,燒成灰並保留藥性,磨成末備用。槐花燒成灰並保留藥性,磨成末備用。每次用絲瓜末一錢,槐花末五分,混合均勻,用米湯調和,空腹服用,幾次就能止住。
小兒小便出血淋漓:用雞屎尖端白色像粉末的部分,炒到極焦,磨成末,每次五分,用酒調和空腹服用。
滿周歲的小孩尿血:用大甘草一兩二錢,加六碗水,煎到剩兩碗,全部服完就能痊癒。
小兒尿血:用烏梅燒成灰並保留藥性,磨成細末,每次一錢,用米湯調和送服。
小兒大小便出血:是因為熱氣傳到心肺,不適合用涼性藥,用生地黃汁五到七匙,加半匙酒,半匙蜂蜜混合服用。
3. 腫滿
面腫者風,足腫者濕。凡腫自上而起者,皆因於風,其治在肺,宜發散之,香蘇飲合五皮飲。自下而起者,因於腎虛水泛,宜滲利之,五苓飲加防己檳榔。一身盡腫者,或胎稟不足卒冒風寒,或因瘧痢脾虛,皆能作腫。輕者胃苓湯,重者加味胃苓丸。
若小兒元氣本虛,大病後渾身浮腫,四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滑瀉,不思飲食,此陰寒已極,脾胃將絕,一切治腫之藥,俱不可投,惟四君子湯加青化桂、炮薑、白蔻仁,以救其脾胃,庶可望生。
白話文:
臉部腫脹通常是風邪引起的,腳部腫脹通常是濕邪引起的。凡是從身體上部開始腫脹的,都是因為風邪侵襲,治療重點在於肺部,應該用發散的方式來處理,可以使用香蘇飲搭配五皮飲。如果是從身體下部開始腫脹的,則是因為腎虛導致水液氾濫,應該用滲濕利水的方式來處理,可以使用五苓飲加上防己和檳榔。全身都腫脹的,可能是因為先天體質虛弱又突然感染風寒,或是因為瘧疾、痢疾導致脾虛,這些都可能造成水腫。症狀輕微的可以使用胃苓湯,症狀嚴重的可以使用加味胃苓丸。
如果小兒本身元氣就虛弱,大病之後全身浮腫,四肢冰冷,口不渴,小便清澈量多,大便滑瀉,不想吃東西,這是陰寒已經到了極點,脾胃功能快要衰竭的表現。這時所有治療水腫的藥都不能使用,只能用四君子湯加上青皮、肉桂、炮薑、白蔻仁來挽救脾胃,這樣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4. 水腫簡便方
凡小兒患腫,切須忌鹽,鹽助火邪,服之愈熾,必待腫消之後將一月,以鹽炒過少用之。
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難治:用紅飯豆五升,煮極熟,取湯五升,浸兩膝之下,冷則重暖。若治大腹腫,以紅飯豆湯,日日服之自消。
治腳腫:掘杉木根切斷而內色紅者為油核,方可用,以紅根切碎,煎濃湯,將腫腳先熏後洗即消。又方:以紅糖一大碗,加生薑、生蔥,三味同煎湯,先熏後洗。
頭面手足俱腫:苦葶藶一兩,隔紙炒熟,研細末,以大紅棗蒸過,去核取肉,和前末捶為丸如豆大,每用七粒,白湯下,日三服,五七日則小便多腫自消也。忌鹼酸生冷。
傷寒傷濕腫:羌活切片,萊菔子等分,同炒香,揀去萊菔子,只以羌活為末,每服一錢,初日一服,次日二服,三日三服效。
腫證氣喘:男婦大小,腫因積得,既取積而腫再作,小便不利,切不可再用利藥。蓋中下二焦氣不升降,為陰寒痞隔水遂凝而不通。用熟附子三錢、生薑二錢、沉香三分,同濃煎湯治服。大人則熟附子一兩、生薑六錢,沉香七分,磨濃汁,以姜附對服,不拘劑數,以愈為度。
身面浮腫坐臥不得:取東向桑枝燒灰淋汁,煮紅飯豆數升,每飢即食之,不得別飲湯水。
凡水腫本於脾虛,不能制水:當以參朮補脾為主,脾氣實,則能健運,而水自行,切不可下。
白話文:
凡是小孩子得了水腫,一定要禁吃鹽,因為鹽會助長火邪,吃了會讓病情更加嚴重,一定要等到水腫消退後一個月,才能將鹽炒過少量使用。
治療水腫從腳開始,如果水腫進入腹部就難以治療:用五升紅飯豆,煮到非常熟爛,取湯五升,浸泡雙膝以下,如果水變冷了就重新加熱。如果治療腹部腫脹,用紅飯豆湯,每天喝,水腫就會自己消退。
治療腳腫:挖杉木根,切開後內部顏色是紅色的,稱為油核,才可以使用,將紅色的根切碎,煎成濃湯,先用來熏腫脹的腳,再用來清洗,水腫就會消退。另一個方法:用一大碗紅糖,加入生薑、生蔥,三種材料一起煎湯,先用來熏患處,再用來清洗。
頭部、臉部、手和腳都腫:用一兩苦葶藶,隔著紙炒熟,研磨成細末,用蒸過的大紅棗,去除棗核取棗肉,和前面的藥末搗成丸子,像豆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七粒,用白開水送服,每天三次,五到七天後,小便會變多,水腫自然消退。忌吃鹼性、酸性、生冷的食物。
因傷寒或濕氣引起的腫脹:將羌活切片,萊菔子等量,一起炒香,挑出萊菔子,只用羌活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第一天服用一次,第二天服用兩次,第三天服用三次,就會有效。
水腫引起氣喘:不論男女老少,腫脹是因為積滯造成的,即使消除了積滯,水腫還是會再發作,並且小便不順暢,絕對不可以再使用利尿的藥物。因為中下二焦的氣機升降失常,被陰寒邪氣阻礙,導致水液凝結而不通暢。用熟附子三錢、生薑二錢、沉香三分,一起煎成濃湯服用。如果是大人,則用熟附子一兩、生薑六錢、沉香七分,磨成濃汁,將薑汁和附子汁對服,不限服用次數,直到痊癒為止。
全身浮腫,坐臥不安:取朝東的桑樹枝燒成灰,用灰淋汁,煮幾升紅飯豆,肚子餓了就吃,不可以喝其他湯水。
凡是水腫,根本原因在於脾虛,不能控制水液:應該以人參和白朮補脾為主,脾氣強健,就能夠正常運作,水腫自然會消退,絕對不可以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