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便覽》~ 驚風闢妄 (7)
驚風闢妄 (7)
1. 癇證
多由於初病時誤作驚治,輕施鎮墜,蔽固其邪,留連於膈膜之間,所以一遇風寒冷飲,引動其痰,卒然而倒,四肢強直,目閉或眼珠翻上不轉,或口噤,或咬舌,口中涎出,或無涎,其面色或青或白,或作六畜聲,其狀不一,乃小兒之惡症也。昏暈一時,即醒如常,其發或以旬計,或以月計,或以歲計,皆因中氣素弱,脾虛主痰,宜先服消風丸,再用《集成》定癇丸,見下。
消風丸,非治癇之藥,用以疏散外感,開通經絡,庶後藥得效耳。
白話文:
這種病多是起因於初次發病時,誤診為驚嚇而用藥,用一些鎮靜安神、補益的藥物,因此反而包藏住邪氣,停留在膈肌與橫膈膜之間,因而只要一遇到風寒或喝了寒涼的東西,就會引動痰氣,突然暈倒,四肢僵硬,眼睛閉上或眼珠向上翻不轉動,或嘴巴說不出來話,或咬到舌頭,口中流出唾液,或沒有唾液,臉色有時候發青,有時候發白,有時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變化多端,都是兒童常見的嚴重疾病。昏厥一陣子,清醒後又和從前一樣,有的發病以十天為一個週期,有的以一個月為一個週期,有的以一年為一個週期,這些都是由於先天體質虛弱,脾氣虛弱,以致痰多所造成的,應該先服用消風丸,再服用《集成》中的定癇丸,如下所述。
薄荷,羌活,獨活,防風,天麻,荊芥穗,川芎,細辛(各一錢),膽南星(二錢)
白話文:
薄荷、羌活、獨活、防風、天麻、荊芥穗、川芎、細辛(各 3 公克),膽南星(6 公克)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一錢一顆,每日一丸,薄荷、蘇葉煎湯化服,服完七丸,再服後藥。
《集成》定癇丸
白話文:
共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做成丸,每丸重一錢,每天服用一丸,用薄荷和紫蘇葉煎水送服,服完七丸後,再服用其他藥物。
人參(一兩,無力者倍用黨參),漂白朮(土炒,一兩五錢),雲苓,廣皮(酒炒),法半夏,當歸(酒洗),白芍(酒炒),白蔻仁(酒炒),漂蒼朮(黑芝麻拌炒,以上各一兩),真龍齒(一兩,火煅醋淬,研末水飛,曬乾,只取五錢),赤金箔(三十張),鏡辰砂(三錢,水飛聽用)
白話文:
人參(一兩,若是沒有力氣的人可加倍使用黨參),漂洗過的蒼朮(用土炒,一兩五錢),雲苓,廣皮(用酒炒過),法半夏,當歸(用酒洗淨),白芍(用酒炒過),白蔻仁(用酒炒過),漂洗過的蒼朮(用黑芝麻拌炒,以上各一兩),真龍齒(一兩,用火煅過再用醋淬,研磨成末後用水飛,曬乾,只取五錢),赤金箔(三十張),鏡辰砂(三錢,用研磨好的水飛辰砂)。
上藥制過焙乾,研極細末,篩過,煉蜜為丸,龍眼核大,以硃砂為衣,貼以金箔,曬乾,用瓷瓶收貯,每日早中晚各服一丸,薑湯化下。癇症未久者服此。若年深月久者,午晚服此丸,早間須服河車八味丸,方見《幼幼集成》。
白話文:
把上等藥材經過炮製,焙乾烘乾,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篩過,煉製蜂蜜做成丸藥,長得像龍眼核那麼大,再用硃砂包覆,貼上金箔,曬乾,用瓷瓶收納起來。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這種藥丸適合治療癲癇病初期患者。如果患病的時間已經很久了,那麼應該在中午和晚上服用這種藥丸,早晨要服用河車八味丸,具體的配方請參照《幼幼集成》這本書。
2. 傷寒
幼科謂八歲以前無傷寒,此無稽之談也。但乳子與小兒異治,乳子筋骨柔脆,不耐傷寒,初入太陽,即人事昏沉,渾身壯熱,筋脈牽強,醫者不詳辨誤,認為驚風,其禍立至。初起不宜發表,恐汗多亡陽,急宜解肌,使表邪從外而出,斯無變痙之虞。
白話文:
幼科的醫書說,八歲以下的孩子不會得到傷寒,這完全是胡說。不過,嬰兒的治療方法和兒童不同。嬰兒的筋骨柔軟脆弱,經不起傷寒的折磨。初期進入太陽病階段,就會出現人事昏迷,渾身發熱,筋脈收縮抽搐的症狀。如果醫生沒有詳細辨證,誤認為是驚風,就會立即造成危害。初期不應發汗治療,因為汗出過多會損傷陽氣,應該趕緊解肌,讓表邪從體外排出,這樣就不會出現痙攣的危險。
桂枝防風湯,治半周一歲以至三五歲幼兒傷寒,初起發熱體重,面黃或白,喘急,口中氣熱,呵欠頓悶。速以此方解散肌膚之邪,有汗能止,無汗能發,為幼科解表之第一方。
白話文:
桂枝防風湯,用於治療半歲到三五歲的幼兒傷寒,初期症狀為發燒、體重增加、面色發黃或發白、呼吸急促、口中氣息發熱、頻繁打哈欠、悶悶不樂。此方可用於迅速驅除肌膚上的邪氣,有汗水者能止汗,無汗水者能發汗,是幼兒退燒的第一方。
嫩桂枝,北防風(各錢半),白芍(二錢),老生薑,炙草(各一錢),大紅棗(五枚)
白話文:
嫩桂枝、北防風(各七點五公克),白芍(十公克),老生薑、炙草(各五公克),大紅棗(五枚)
水煎熱服。有痰,加白芥子一錢。有嘔吐,加陳皮、製半夏各一錢。熱重,加柴胡一錢。胸緊氣急,加枳殼一錢。
小柴胡湯,治裡熱惡熱,出頭露面,揚手擲足,口氣熱臭,煩渴自汗。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後熱熱地喝。如果有痰,可以加入一錢白芥子。如果有嘔吐,可以加入一錢陳皮和一錢製半夏。如果熱重,可以加入一錢柴胡。如果胸悶氣短,可以加入一錢枳殼。
柴胡(錢半),人參(七分),黃芩,法夏(各一錢),炙草(五分)
白話文:
柴胡(半錢),人參(七分),黃芩,法夏(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加石膏、知母。若前裡熱症兼有掀衣氣粗、小便赤短、大便燥結者,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莊黃一錢,薑棗煎服。若夾食傷寒,壯熱頭痛,噯氣腹脹,大便酸臭,用柴胡錢半,製半夏、赤芍、莊黃各一錢,小枳實八分,薑三片,棗一枚,同煎。
白話文:
加入石膏、知母。如果之前的裡熱症還有掀衣服、呼吸急促、小便赤黃而短、大便乾結,就用小柴胡湯,去掉半夏,加入川黃連一錢,用薑和紅棗煎服。如果夾雜食物化熱後肺氣受損發生的寒症,發高燒頭痛,噯氣腹脹,大便酸臭,就用柴胡一錢半,製作半夏、赤芍、川黃連各一錢,小枳實八分,生薑三片,紅棗一枚,一起煎服。
陰症裡虛,頭額冷,手足冷,口中氣冷,面色暗淡,大便瀉,用理中湯。(方見「非搐」。)若泄出青黃,方內加黃耆,炒,錢半,酒芍一錢。寒甚者,再加好肉桂一錢、附子七分,水煎溫服。
惺惺散,治小兒真元不足,氣血怯弱,內傷外熱,不能受表。
白話文:
陰症裡虛,頭額、手足冰冷,口中氣息冰冷,面色暗淡,大便瀉,用理中湯。(藥方見「非搐」條。)若腹瀉排出青黃色,在藥方內加炒黃耆錢半,酒芍一錢。寒氣嚴重的人,再加好肉桂一錢、附子七分,以水煎煮,溫熱服用。
人參,茯苓,白芍(炒),桔梗,花粉(酒炒),川芎,北防風(各一錢),北細辛(五分),白朮(錢半)生薑(三片),紅棗(三枚),水煎熱服。
小兒傷寒類治,與大方科同,詳見《集成》。
白話文:
人參,茯苓,炒白芍,桔梗,酒炒花粉,川芎,北防風(都用一錢),北細辛(五分),白朮(錢半),生薑(三片),紅棗(三枚),一起水煎,熱服。
治四時感冒傷風咳嗽,用人參敗毒散。凡咳嗽痰不應者,每日二服,以痰豁為度。
人參敗毒散,方見「誤搐」。並治傷寒初起發熱頭痛等症。
白話文:
治療因四時感冒引起的傷風和咳嗽,可以使用人參敗毒散。凡是咳嗽導致痰液不能排出者,每天服用二次,以痰液被排出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