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要訣》~ 卷二 (1)
卷二 (1)
1. 面部吉凶論
面為諸陽聚會之所,其部位各有所屬。欲識痘出之吉凶,須按部位驗之,則立判矣。如額屬心位,自印堂以上,髮際以下,至日月兩角,若先見點,先作漿,先結靨者,皆惡候也。以心為君主,義不受邪,先見於是位者,乃毒發於心,故非吉兆也。左頰屬肝,右頰屬肺。若兩頰先見紅點,磊落分明者吉;如相聚成塊地界不清,肉體腫硬者凶。
白話文:
臉部是諸陽經脈聚集的地方,各部位都有其所屬的臟腑。想要判斷痘疹吉凶,必須根據痘疹出現的部位來判斷,就能立即分辨出來。比如額頭屬於心臟的位置,從印堂以上,髮際以下,到日月兩角,如果首先出現痘點,先形成膿瘡,先結痂,都是不好的徵兆。因為心是君主之官,義不容邪,先在這個部位出現痘疹,說明毒邪侵犯了心臟,所以不是吉兆。左臉屬於肝臟,右臉屬於肺臟。如果兩頰首先出現紅色痘點,磊落分明,這是吉兆;如果痘點聚集在一起,邊界不清,肌肉腫脹堅硬,則是凶兆。
蓋肝藏魂,肺藏魄,梟毒侵犯,則魂魄將離,安望其有生意乎?頦下屬腎,自承漿以至兩頤,先見點、先灌、先靨者吉。誠以此位雖系腎部,而三陰三陽之脈,皆聚於此,先發先灌先靨者,乃陰陽和暢,故可治也。至若鼻屬脾臟,位在中央,所最忌者,準頭先出與先靨也。蓋脾土榮養於四臟,若毒發於脾,是脾敗矣。
白話文:
肝臟藏魂,肺臟藏魄,如果遭到劇毒侵犯,則魂魄就會離散,還怎麼期望會有生機呢?下巴屬於腎臟,從承漿穴到兩邊的嘴角,如果先出現紅點、先浮腫、先出現酒窩,都是吉兆。這是因為這個部位雖然屬於腎臟,但三陰三陽的經脈都聚集在此,先出現紅點、先浮腫、先出現酒窩的,說明陰陽和暢,因此可以治療。至於鼻子屬於脾臟,位於面部中央,最忌諱的是準頭先長出來和先出現酒窩。脾是土,負責滋養四臟。如果毒素發作在脾臟,說明脾臟已經敗壞了。
脾敗則四臟亦隨之而敗;即纏綿時日,亦不過苟延性命而已。夫耳為腎竅,又少陽相火之脈行耳前後。故凡耳輪先見紅點者,乃火毒燔灼,難以撲滅,非吉象也。最可喜者,口唇四圍先出先灌先靨也。以陽明之脈俠口環唇,胃與大腸主之,多氣多血之處,無物不受,故主吉也。
此臟腑部位之要,須詳察於平時,庶能權宜於臨證也。
白話文:
當脾臟衰敗,其他四個臟器也會跟著衰敗;雖然可能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但終究只是延續生命罷了。耳朵是腎臟的孔竅,少陽相火脈在耳朵的前後運行。因此,如果耳朵的輪廓先出現紅點,這是火毒灼傷,難以撲滅,不是吉相。最令人高興的是,嘴脣四周先出現水泡或紅腫。因為陽明脈經過嘴脣,胃和大腸控制這個部位,是氣血旺盛的地方,任何東西都能接受,所以是吉相。
2. 矇頭
痘瘡貫頂號矇頭,毒參陽位最可憂,形尖松肌通聖治,紅腫如瓜藥枉投。
白話文:
痘瘡長到頭頂被稱為蒙頭,毒素影響到陽位是最令人擔憂的,形狀尖銳且肌肉鬆弛時可以用通聖法治療,但如果紅腫得像瓜一樣,用藥就沒有什麼效果了。
【注】頭為諸陽之會,遍身稀疏而頭獨稠密者,名曰矇頭,此毒參陽位也。若痘形稍尖圓者,當以松肌通聖散治之。設頭紅腫如瓜,是為不治之證,即投藥餌,終屬無濟。
白話文:
【解釋】頭部是諸陽相會的地方,遍身稀疏而頭部獨稠密的人,稱為「矇頭」,這是病毒充斥陽位。若痘形稍尖圓的,應以松肌通聖散來治療。如果頭部紅腫如瓜,這是無法治癒的證狀,即使投藥治療,最終也無濟於事。
看痘訣曰:三五相連恐不吉,四六排牽定
是凶,一二上下皆吉道,雙單挾處不須憂。
松肌通聖散
白話文:
看痘的口訣說:如果三五顆痘連在一起恐怕不吉利,四六顆排成一列肯定是凶兆;一二顆上下分布都是吉祥的徵兆,雙數或單數夾雜出現的地方不需要擔心。 鬆弛肌肉可以使用通聖散。
荊芥,羌活,牛蒡子(炒、研),防風,紫草,紅花,青皮,當歸,赤芍,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
引加蘆筍、芫荽,水煎服。
白話文:
-
**荊芥:**芳香通竅,散風寒,解表退熱。
-
**羌活:**祛風濕,活血止痛,消腫止咳。
-
**牛蒡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降血壓。
-
**防風:**祛風解表,止汗,活血止痛。
-
**紫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紅花:**活血化瘀,祛瘀止痛,行經通絡。
-
**青皮:**疏肝理氣,化痰,行氣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
**赤芍:**活血化瘀,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
**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
-
**蜂房:**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解毒消炎。
-
**山楂:**活血化瘀,降脂降壓,消食健胃。
-
**木通:**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祛風濕。
【方歌】松肌通聖藥最靈,荊芥羌蒡共防風,紫草紅花青歸芍,地丁蜂房楂木通。
白話文:
松肌通聖藥最靈,荊芥羌蒡共防風,紫草紅花青歸芍,地丁蜂房楂木通。
3. 抱鬢
兩鬢出痘貴稀朗,稠密黏連火毒狂,松肌通聖先透發,繼以歸宗攻毒良。
白話文:
兩邊太陽穴附近長痘痘最好是稀疏明亮,如果密集且互相連接則是火毒旺盛,先要鬆弛肌肉並通透發汗,接著使用歸宗的方法來攻伐毒素效果良好。
【注】兩鬢近於太陽,出痘稀朗則吉,若稠密黏連,名曰抱鬢,乃火毒狂盛也。宜先用松肌通聖散透發其毒,繼用歸宗湯攻其毒熱,庶可轉危為安。
松肌通聖散(方見矇頭證治)
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在兩鬢附近的太陽穴部位,如果痘瘡稀疏,則預後良好;但如果痘瘡稠密成片,而且互相黏連,就稱之為「抱鬢」,這是火毒非常旺盛的表現。應該先用「松肌通聖散」來發散毒邪,然後再用「歸宗湯」攻逐毒熱,才能使危急的病情轉危為安。
4. 蒙骩
痘攢耳後名蒙骩,腎經伏毒最可憂;松肌歸宗兩酌用,燕脂貼法莫遲留。
白話文:
痘痘長在耳後叫做蒙骩,這是腎經潛藏毒素最讓人擔憂的情況;應該適當使用松肌歸宗的方法,同時不要拖延使用燕脂貼法。
【注】痘攢聚於耳後高骨,名曰蒙骩。此係毒火發自腎經,其證最惡。內服松肌通聖散,外用燕脂膏貼之。若更稠密炮熱者,以歸宗湯攻之。
松肌通聖散(方見矇頭證治)
燕脂膏
白話文:
痘瘡聚集在耳後高骨處,稱為「蒙骩」。這是由於毒火從腎經發出,所以病情特別嚴重。內服「松肌通聖散」,外用「燕脂膏」貼敷。如果痘瘡更密集且發熱,則使用「歸宗湯」攻治。
升麻煎濃湯去滓,用棉燕脂於湯內揉出紅汁,再加雄黃細末,調勻貼患處。
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用中藥升麻煎製濃湯,再過濾雜質,並在湯中以棉花和燕脂揉搓出紅色汁液,再加入適量研磨細的雄黃末,並且調勻混合,最後將藥膏塗抹在患處。
5. 鎖眼
兩眼周圍獨稠密,痘名鎖眼毒傷脾,外用燕脂膏貼法,內服清熱解毒宜。
白話文:
眼睛周圍長了痘痘,痘痘很密集,這種痘痘名叫「鎖眼毒」,會損傷脾臟。治療外用燕脂膏,治療內用的藥以清熱解毒為主。
【注】面部俱稀,兩眼周圍獨稠密者,名曰鎖眼也。乃毒熱熾盛,傷於脾經,外宜貼燕脂膏,內服清熱解毒湯。
燕脂膏(方見蒙骩證治)
清熱解毒湯(方見見點證治)
白話文:
臉上皮膚都爛光了,只有兩眼周圍的皮膚特別稠密,這種情況叫做「鎖眼」。這是因為毒熱熾盛,傷害了脾經,應該敷上燕脂膏,服用清熱解毒湯來治療。
6. 抱鼻
痘如蠶種繞鼻端,毒聚脾肺證難延,外用燕脂塗鼻上,內服黃連解毒煎。
白話文:
痘痘像蠶種一樣圍繞在鼻端,表示毒素聚集在脾肺,這種情況很難持久。外部可以使用胭脂塗抹在鼻子上,內部則服用黃連來解毒。
【注】面部俱稀,獨鼻梁左右密如蠶種者,名曰抱鼻。此乃毒聚脾肺,至危之證。先以燕脂塗膏於鼻上,繼用黃連解毒湯治之。
白話文:
人的臉部已經稀爛潰爛,唯獨鼻樑左右兩側排列得像蠶種一般密集,這就是一種叫做「抱鼻」的疾病。這是毒素聚集在脾肺造成的,是非常危險的證狀。首先要在鼻子塗抹燕脂,然後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
燕脂膏(方見蒙骩證治)
黃連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白話文:
燕脂膏(配方見於蒙骩證治) 黃連解毒湯(配方見於結痂落痂證治)
7. 鎖口
鎖口梟毒伏脾經,或單或雙繞唇生,外用針刺燕脂法,內服瀉黃散即寧。
白話文:
口周圍長出單個或成對的毒瘡,這些毒瘡影響脾臟經絡,可以使用針刺配合外敷燕脂的方法來治療,同時內服瀉黃散就能得到緩解。
【注】一嘴角有痘一粒,較諸痘獨大,板硬無盤,名曰單鎖口。兩嘴角各有一粒,名曰雙鎖口。又口之上下四旁,連串環繞者,亦名鎖口。此毒擁於脾也。初出急以銀針挑破,外以燕脂膏貼之,內服瀉黃散,使痘轉紅活,庶可望生。
燕脂膏(方見蒙骩證治)
瀉黃散
白話文:
注:如果嘴角長了一個痘痘,比其他痘痘大,堅硬而且沒有痘盤,叫做單鎖口。如果嘴角兩邊各長了一個痘痘,叫做雙鎖口。另外,在嘴巴上下四週,連串環繞出現的痘痘,也叫做鎖口。這些痘痘都是因為脾臟中毒引起的。當鎖口痘痘初發時,應該立即用銀針挑破,然後在外面塗上燕脂膏,內服瀉黃散,使痘痘轉變為紅潤有活力的狀態,這樣纔有希望痊癒。
犀角,黃連,生地,青皮,木通,石膏,丹皮,荊芥穗,牛蒡子(炒、研),大黃,紅花,紫花地丁
引加燈心,水煎服。
白話文:
犀角、黃連、生地、青皮、木通、石膏、丹皮、荊芥穗、牛蒡子(炒研)、大黃、紅花、紫花地丁,加上燈心草,用水煎服。
【方歌】鎖口瀉黃散最靈,犀連生地青木通,石膏丹皮荊牛蒡,大黃紅花合地丁。
白話文:
【方歌】鎖口瀉黃散最靈驗,犀牛角、生地黃、青木通、石膏、丹皮、荊芥、牛蒡子、大黃、紅花、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