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痘疹心法要訣》~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鎖唇

鎖唇痘聚口唇內,腫裂干黃板硬實,瀉黃散內合豬尾,燕脂貼法莫少遲。

【注】痘出攢聚於唇內者,名曰鎖唇。輕則焦裂腫痛,重則板硬幹黃,此毒火發於脾臟也。急以瀉黃散合豬尾膏服之,外用燕脂貼法。若見黑色,則血凝毒錮,終無救矣。

瀉黃散(方見鎖口證治)

豬尾膏

取小雄豬尾尖血十數滴,和梅花冰片少許,即調於煎劑內服。

燕脂膏(方見蒙骩證治)

白話文:

鎖唇這種痘痘會集中在嘴唇裡面,看起來腫脹、龜裂、乾燥發黃、而且硬梆梆的。要趕快服用瀉黃散搭配豬尾膏,再用燕脂膏貼敷,不要拖延。

【說明】痘痘如果長在嘴唇內部,而且聚集在一起,就叫做鎖唇。輕微的會紅腫疼痛、龜裂,嚴重的會變得硬梆梆、乾燥發黃,這是因為脾臟有火毒。要趕快用瀉黃散搭配豬尾膏來服用,外面再用燕脂膏貼敷。如果看到顏色變成黑色,表示血液凝固,毒素深固,就沒有辦法救治了。

瀉黃散(藥方請參考鎖口證的治療方法)

豬尾膏

取小公豬尾巴尖端的血十幾滴,和少許梅花冰片混合,直接在煎好的藥劑中調和服用。

燕脂膏(藥方請參考蒙骩證的治療方法)

2. 托腮

托腮腮邊痘成攢,氣為毒阻起發難,急用黃連解毒治,板硬紫黯歸宗先。

【注】滿面俱稀,獨兩腮之痘攢聚成片者,名曰托腮。乃正氣為毒所阻,難以起發也。當見點之初,毒勢未成,即以黃連解毒湯解之。如板硬紫黯,以歸宗湯攻之。

黃連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臉頰兩側的痘痘像攢聚一樣冒出來,這是因為體內的正氣被毒素阻礙,難以發散出來而引起的。當痘痘剛出現,毒素還沒形成時,就應該趕快用黃連解毒湯來解毒。如果痘痘已經變得堅硬、顏色紫暗,就要用歸宗湯來攻克它。

【說明】臉上其他地方都很少有痘痘,只有兩邊臉頰的痘痘密集地聚集成片,這種情況就叫做「托腮」。這是因為體內的正氣被毒素所阻礙,難以發散出來。當痘痘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毒素還沒有形成,就應該立即用黃連解毒湯來解毒。如果痘痘已經變得板結、顏色紫暗,就要用歸宗湯來治療它。

黃連解毒湯(藥方在結痂脫落證的治療篇章中)

歸宗湯(藥方在發熱證的治療篇章中)

3. 鎖項

當喉攢聚名鎖項,毒結咽喉命必難,音啞聲嗆食難入,清金攻毒是良煎。

【注】頸項者,咽喉之籥管也。此處痘出攢聚,名曰鎖項。若不急治,迨毒攻咽喉,必發為腫痛,音啞聲嗆,湯水難下,多致不救。急用清金攻毒飲,庶或望生。

清金攻毒飲

牛蒡子(炒、研),甘草(生),苦桔梗,元參,枳殼(麩炒),殭蠶(炒),前胡,荊芥穗,大黃,山楂,蟬蛻,山豆根

引加燈心,水煎服。

【方歌】清金攻毒飲如神,牛蒡甘桔合元參,枳殼殭蠶前胡穗,大黃山楂蟬豆根。

白話文:

如果脖子喉嚨部位長滿痘瘡,就叫做「鎖項」,這是很危險的。毒素聚集在咽喉,會危及生命。患者會聲音沙啞、說話嗆咳、難以進食,這時要用能清熱解毒的藥方來治療。

【說明】脖子是咽喉的關鍵部位,這裡如果長出密集的痘瘡,就叫做「鎖項」。如果不趕快治療,等到毒素侵犯咽喉,就會腫痛,聲音沙啞、嗆咳,連水都難以下嚥,大多會沒命。要趕快用「清金攻毒飲」這個藥方,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清金攻毒飲

牛蒡子(炒過再磨成粉),生甘草,苦桔梗,元參,枳殼(用麩炒過),殭蠶(炒過),前胡,荊芥穗,大黃,山楂,蟬蛻,山豆根

再加燈心草一起用水煎煮後服用。

【藥方歌訣】清金攻毒飲的功效神奇,有牛蒡子、甘草、桔梗和元參,加上枳殼、殭蠶、前胡和荊芥穗,還有大黃、山楂、蟬蛻和山豆根。

4. 披肩

披肩兩肩痘成攢,上下阻塞毒透難,清熱解毒湯投證,便秘歸宗又為先。

【注】兩肩之痘黏連成攢,其色赤紫滯黯,名曰披肩。此毒氣不松,上下阻塞也,以清熱解毒湯主之。大便秘者,以歸宗湯主之。

清熱解毒湯(方見見點證治)

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兩邊肩膀長出的痘痘,像聚集成團一樣,而且上下都阻塞不通,毒素難以透出。這時要用清熱解毒的藥方來治療,如果還有便秘,要先處理便秘的問題,使用歸宗湯來幫助排便。

【註解】兩肩的痘痘互相黏連,像一堆攢在一起,顏色呈現紅紫色,看起來黯淡無光,這種狀況就叫做披肩。這是因為毒氣無法疏散,上下阻塞不通所導致,應該用清熱解毒的藥方來治療。如果大便不通,則應該用歸宗湯來治療。

(清熱解毒湯、歸宗湯的藥方,請參考「見點證治」和「發熱證治」的相關內容。)

5. 聚背

背間出痘不宜多,若逢攢聚命蹉跎,根鬆鬆肌燕脂貼,緊硬必勝湯可活。

【注】大凡毒發於背者,多關生死,至於出痘,更貴稀疏。若背間攢聚黏連者,名曰聚背。而亦當辨根腳之緊松。根松者,毒尚活動,內服松肌通聖散,外用燕脂膏貼之;根緊硬者,因毒錮血凝,急用必勝湯治之,然亦死中求活之一法耳。

松肌通聖散(方見矇頭證治)

燕脂膏(方見蒙骩證治)

必勝湯(方見見點證治)

白話文:

背部如果長痘痘,不宜太多,如果痘痘聚集在一起,那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痘痘根部如果鬆軟,就像燕脂膏貼在皮膚上一樣,這種情況還算好處理;如果痘痘根部緊硬,那就要用必勝湯來治療,才能有活下去的機會。

【說明】一般來說,毒發在背部,通常都關係到生死,如果長的是痘痘,更希望它能稀疏地分佈。如果背部的痘痘聚集黏連在一起,就叫做「聚背」。這時也要分辨痘痘根部的緊鬆。根部鬆軟的,表示毒素還在活動,可以內服松肌通聖散,外用燕脂膏;根部緊硬的,是因為毒素阻塞血瘀,要趕緊用必勝湯來治療,但這也只是在死亡邊緣求活的一種方法而已。

松肌通聖散(藥方請參閱矇頭證治的相關內容)

燕脂膏(藥方請參閱蒙骩證治的相關內容)

必勝湯(藥方請參閱見點證治的相關內容)

6. 攢胸

胸前出痘貴稀輕,攢聚黏連毒熱凝,速用涼膈攻毒飲,免使梟毒內里攻。

【注】胸膈乃心、肺二經部位,出痘稀少方吉。倘攢簇於此,名曰攢胸,乃毒熱所致也。當以涼膈攻毒飲主之,則梟毒不內侵矣。

涼膈攻毒飲

梔子(生),黃連(生),石膏(生),荊芥,紫花,地丁,枳殼(麩炒),桔梗,元參,生地,牛蒡子(炒、研),大黃,赤芍,甘草(生),薄荷,木通

引加燈心、竹葉,水煎服。

【方歌】涼膈攻毒治攢胸,梔連石膏荊地丁,枳桔元參生地蒡,大黃芍草薄木通。

白話文:

胸前長出的痘子,如果數量稀少且輕微,是好的現象。但如果痘子密集地聚在一起,互相黏連,這是毒熱凝聚的表現,稱為「攢胸」。應該趕快服用涼膈攻毒飲來清熱解毒,避免毒素向內侵犯。

【說明】胸膈是心臟和肺臟所在的部位,如果長出的痘子稀少,是吉利的現象。如果痘子在這裡密集地聚集成堆,就叫做「攢胸」,這是由於毒熱引起的。應該使用涼膈攻毒飲來治療,這樣就可以防止毒素向內侵犯。

涼膈攻毒飲

生梔子,生黃連,生石膏,荊芥,紫花地丁,麩炒枳殼,桔梗,元參,生地,炒過並研磨的牛蒡子,大黃,赤芍,生甘草,薄荷,木通

另外加燈心草、竹葉引藥,用水煎服。

【方歌】涼膈攻毒治攢胸,梔子黃連石膏和荊芥、紫花地丁,枳殼、桔梗、元參、生地、牛蒡子,大黃、赤芍、甘草、薄荷和木通。

7. 斷橋

斷橋之痘形甚異,腰間絕無上下密,氣血阻滯毒熱壅,歸宗峻攻痘出吉。

【注】痘名斷橋者,腰間絕無一點,惟身之上下稠密也。蓋梟毒壅於上下,氣血阻於中宮,故致上下隔斷而成最惡之證。宜用歸宗湯攻之,使無痘處透出,方化為吉也。

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斷橋這種痘瘡的形狀非常特別,腰部完全沒有長痘子,而是上下兩部分非常密集。這是因為毒邪積聚在上下兩處,氣血被阻礙在中間的部位,才會導致上下隔絕,形成這種最嚴重的病症。應該使用歸宗湯來強力攻散,讓原本沒長痘子的地方也透發出來,這樣才能轉為吉祥。

【註解】所謂的斷橋痘,是指腰部完全沒有長出痘子,只有身體的上下兩部分長得非常密集。這是因為毒邪積聚在身體的上下兩處,氣血被阻礙在身體的中間部位,所以造成上下隔絕,形成最嚴重的病症。應該使用歸宗湯來攻散,使原本沒有痘子的地方也能透發出來,這樣才能轉危為安。

歸宗湯的配方(請參考發熱證治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