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痘疹心法要訣》~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嗆水

毒壅會厭水難納,溢水氣喉嗆始發,咽喉腫痛道路狹,甘桔解毒皆妙法。

【注】嗆水者,因火盛毒壅會厭門也。蓋咽門司納飲食,一為毒熱所壅,則必腫痛,水不易入,溢於氣喉,故氣噴出而嗆作矣,宜用加味甘桔湯,或加味解毒湯亦可。此證見於七日前者,俱屬惡候。若七日已後,外痘蒸長光潤而作嗆者,是咽門痘長,壅窒道路而使然也,至結痂則嗆自止。治者當於毒盛之痘,預用清理氣道之藥,不使熱毒侵犯,自能免此患矣。

加味甘桔湯

牛蒡子(炒),苦桔梗,生甘草,射干

水煎服。

【方歌】加味甘桔湯最良,痘證嗆水效非常,牛蒡子合苦桔梗,甘草射干共煎嘗。

加味解毒湯

元參,苦桔梗,麥門冬(去心),當歸尾,赤芍,生地黃,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丹皮,紅花,甘草(生),木通,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加味解毒湯最靈,元參桔梗麥門冬,歸芍生地翹牛蒡,丹皮紅花草木通。

白話文:

嗆水,是因為毒素積聚在會厭部位,導致水難以吞嚥,水溢出到氣管,就會開始嗆咳。咽喉腫痛是因為通道變窄,可以使用甘桔湯來解毒,效果很好。

造成嗆水的原因,是因為火氣旺盛,毒素積聚在會厭門。會厭門是負責吞嚥食物的,一旦被毒熱堵塞,就會腫痛,水很難進入,就會溢到氣管,所以氣體噴出就產生嗆咳。可以使用加味甘桔湯,或者加味解毒湯來治療。如果在發病七天內出現這種情況,都屬於病情嚴重的徵兆。如果在發病七天後,痘瘡長得光亮潤澤時才出現嗆水,是因為咽門長出痘瘡,堵塞通道所導致,等到結痂後,嗆咳自然會停止。治療時應該在毒素很強時,預先使用清理呼吸道的藥物,不讓熱毒侵犯,自然就能避免嗆水這種情況。

加味甘桔湯

牛蒡子(炒過)、苦桔梗、生甘草、射干

用水煎服。

**加味甘桔湯的歌訣:**加味甘桔湯效果最好,治療痘症嗆水很有效,牛蒡子和苦桔梗,甘草射干一起煎煮服用。

加味解毒湯

玄參、苦桔梗、麥門冬(去心)、當歸尾、赤芍、生地黃、連翹(去心)、牛蒡子(炒過並研磨)、丹皮、紅花、甘草(生用)、木通,

用燈心草引藥,用水煎服。

**加味解毒湯的歌訣:**加味解毒湯最靈驗,玄參桔梗麥門冬,當歸赤芍生地黃連翹,丹皮紅花甘草和木通。

2. 口噴穢氣

發痘脾胃被毒侵,口噴穢氣不堪聞,毒火燔灼宜速治,加味歸宗功效神。

【注】毒火侵炙脾胃,故口出臭味,令人難近。蓋出痘全賴脾胃以為根本,今為毒火侵害,則根本受傷。不急救之,必至脾胃潰爛而成大害。須以歸宗湯治之,穢減庶可望生。

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長痘痘時,如果脾胃受到毒素侵擾,就會從嘴巴噴出難聞的臭氣,令人難以靠近。這表示毒火正在燃燒,應該趕快治療。使用加味的歸宗湯,效果會非常顯著。

這是因為毒火侵襲脾胃,所以嘴巴才會發出臭味。要知道,長痘痘完全依賴脾胃的功能,如果脾胃受到毒火傷害,就表示根基受損。如果不趕快治療,很可能會導致脾胃潰爛,造成嚴重的危害。必須用歸宗湯來治療,等到穢氣減少,才有康復的希望。

(歸宗湯的藥方請參考發熱證治的內容)

3. 不食

便秘不食解毒湯,脾虛不食參朮良,不食咽腫甘桔劑,傷食惡食平胃嘗。

【注】痘瘡賴氣血以成功,氣血藉飲食以生化,自起脹、灌漿以至收靨、結痂,俱以胃壯為根本。故痘中遇不食之證,須要明辨。如大便秘結,痘瘡焮紫不食,此毒盛血熱也,宜涼血解毒湯加黃芩、黃連、大黃主之。若痘色灰白,泄瀉不食,此脾氣虛弱也,人參白朮散主之。

行漿時欲食而復畏食,此咽門腫痛,難以下咽也,宜加味甘桔湯主之。設喜食過多,惡食不食,乃內傷飲食,胃有宿滯也,宜加味平胃散主之。

涼血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人參白朮散(方見喘證)

加味甘桔湯(方見嗆水)

加味平胃散(方見腹痛)

白話文:

不想吃東西的狀況

因為便秘而不想吃東西,可以用解毒湯來處理;因為脾胃虛弱而不想吃東西,用人參白朮散效果很好;因為喉嚨腫痛而不想吃東西,可以用甘桔湯來處理;因為吃太多或消化不良而不想吃東西,可以用平胃散來處理。

【說明】痘瘡的順利痊癒,仰賴身體的氣血充足,而氣血的產生和轉化,則依靠飲食的攝取,從痘瘡開始發脹、膿皰形成,一直到結痂、脫落,都以脾胃強健為根本。因此,在痘瘡發作期間遇到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必須仔細分辨原因。例如,如果大便不通暢,痘瘡呈現紅紫且不想吃東西,這是體內毒素過多、血熱的表現,應該用涼血解毒湯,再加入黃芩、黃連、大黃來治療。如果痘瘡顏色灰白,同時有腹瀉、不想吃東西的狀況,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可以用人參白朮散來治療。

在痘瘡開始化膿漿的時候,病人有食慾但又不敢吃,這是因為咽喉腫痛,吞嚥困難,可以用加味的甘桔湯來治療。如果病人是吃太多東西、消化不良而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內傷飲食,胃裡有積滯,可以用加味的平胃散來治療。

涼血解毒湯(藥方在結痂脫落的治療篇章) 人參白朮散(藥方在喘證篇章) 加味甘桔湯(藥方在嗆水篇章) 加味平胃散(藥方在腹痛篇章)

4.

熱少汗微營衛暢,太過須防陰液亡,自汗不止保元劑,盜汗夜熱六黃湯。

【注】衛氣乃護衛皮膚,固守津液,使不走泄者也。痘證見此,是痘毒之火由里達表,干於衛氣,腠理疏,故汗出矣。初見有微汗者,是榮衛通暢,毒從汗解,實良候也。但汗為血液,太過則陰液必亡,須緊防之。如起脹後大汗不止,未行漿,恐不能灌;既行漿,恐不能靨;既靨,尤恐氣血虛脫,最為可畏。自汗為陽虛,急於斂汗,以保元湯主之;盜汗為陰虛,急於降火,以當歸六黃湯主之。

加味保元湯

人參,黃耆(蜜炙),浮小麥,甘草(炙),廣桂枝,白芍(炒)

水煎服。

【方歌】陽虛汗出用保元,人參黃耆浮麥甘,廣桂枝同白芍藥,斂汗實腠此為先。

當歸六黃湯

黃芩,黃柏,黃連,生地,熟地,當歸,黃耆(生)

水煎服。

【方歌】六黃湯斂陰虛汗,黃芩黃柏共黃連,生熟地黃當歸配,黃耆倍用效通仙。

白話文:

身體發熱但稍微出汗,表示身體的營衛之氣運行順暢。如果出汗太多,就要小心體內的陰液會耗損。如果是白天不自覺地出汗不止,可以用保元湯來治療。如果是晚上睡覺時出汗,並伴隨發熱,可以用六黃湯來治療。

【說明】衛氣是保護皮膚、固守津液的,避免津液流失。在痘症中出現出汗,表示是體內的痘毒之火往外發散,影響了衛氣,導致皮膚的毛孔鬆散,所以才會出汗。如果剛開始只是稍微出汗,表示身體的營衛之氣運行順暢,毒素可以藉由汗液排出,這是好的現象。但是汗是屬於血液的一部分,如果流失太多,體內的陰液一定會耗損,要特別小心。如果痘疹開始腫脹後,還大量出汗不止,在痘疹還沒化膿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體液不足而影響化膿;如果已經化膿,可能會因為體液不足而難以結痂;如果已經結痂,更可能會因為氣血虛脫,這是非常危險的狀況。白天不自覺出汗,屬於陽氣虛弱,要趕緊止汗,可以用保元湯來治療。晚上睡覺時出汗,屬於陰虛火旺,要趕緊降火,可以用當歸六黃湯來治療。

加味保元湯

人參、蜜炙黃耆、浮小麥、炙甘草、廣桂枝、炒白芍。

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陽虛出汗用保元,人參黃耆浮小麥和甘草,加上廣桂枝和白芍藥,收斂汗液、使毛孔緊實,這個方子是首選。

當歸六黃湯

黃芩、黃柏、黃連、生地、熟地、當歸、生黃耆。

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六黃湯收斂陰虛汗,黃芩黃柏和黃連,加上生地、熟地和當歸,黃耆加倍使用,效果好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