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痘疹心法要訣

《痘疹心法要訣》是清代吳謙等人於西元1742年編撰的一部中醫經典,專注於痘疹的病理、診斷、治療和預後指導,內容系統且實用,對當時醫學防治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全書的重點歸納與分析。


一、痘疹的病因與病理

書中認為痘疹源於「胎毒」,這種毒性在胎中積聚,待時機成熟或因外部因素刺激而爆發。書中指出:

  1. 地域與氣候影響:寒冷地區痘疹較少發生,因毒氣潛藏不易發作;而溫熱地區則因環境促使毒氣發作,痘疹病例多見。
  2. 痘瘡的性質與形態:痘瘡被形象地比作「天瘡」,形如豆粒,分布於全身。其毒性深淺、輕重影響痘疹的表現及預後。

二、痘疹症狀辨析

痘疹的發病有一定的形証特徵,特別是在初期,容易與傷寒混淆:

  1. 初期症狀:包括發熱、驚悸、氣粗、耳後紅筋等,為痘疹發病的早期信號。
  2. 五臟與痘疹的關係:痘毒對應五臟表現不同,例如肝經毒表現為呵欠頓悶,肺經毒則伴隨咳嗽和流涕;心、脾、腎毒的表現也各異。

三、痘疹的形色與病情判斷

作者詳述痘疹的形態、顏色和分布對病情判斷的指導意義:

  1. 痘形順逆:頂尖圓潤為順,平塌板硬為逆;疹形表現出病情的輕重。
  2. 痘色順逆:紅潤為順,淡白或紫黑為逆;顏色的變化反映了氣血運行及毒性輕重。
  3. 疏密分布:頭胸稀疏為吉,四肢密集未必凶,需結合其他症狀判斷。

四、治療原則與方劑應用

1. 整體治療原則

書中提出辨證施治的理念,根據病情的表裡虛實進行調理:

  • 初期發熱:以「升麻葛根湯」透發毒邪。
  • 中期出痘:使用清熱解毒方如「清解散」調理。
  • 後期收沒:採用養陰托毒的方劑,如「保元湯」。

2. 針對危急病情的處理

對於毒性強、病情重的情況,書中列舉了「歸宗湯」、「涼血攻毒飲」等急救性方劑,強調快速處理以挽救病患生命。

3. 用藥加減的靈活性

書中特別強調根據病患體質和病情變化,對方劑進行加減,例如加入「牛蒡子」以清肺,「黃連」以解毒等。


五、順逆險的綜合判斷

痘疹的病情因患者體質、天時、人事等因素影響,其順逆險需多維度綜合考量:

  1. 稟賦影響:毒性輕微而氣血充盈者病情順;毒性嚴重而氣血虧虛者病情逆。
  2. 天時影響:天氣溫和則吉,氣候異常或風寒交迫則凶。
  3. 人事干預:強調早期診斷和正確治療的重要性,避免因誤治導致病情惡化。

六、病後調養與預後指導

書中對痘疹收沒後的調養提出詳細建議:

  1. 飲食與起居:避免辛辣、寒涼食物,注意防風保暖。
  2. 調理方劑:推薦如「保元湯」等,幫助患者恢復氣血,避免併發症。

總結

《痘疹心法要訣》是中醫痘疹學的經典著作,其理論系統、內容詳實,充分展示了清代醫學對痘疹的深刻理解與應對策略。書中強調辨證論治、順應天時、精確用藥,對於當前研究中醫傳染病防治仍有重要啟示。這本書不僅體現了中醫對痘疹防治的豐富經驗,也反映了傳統醫學強調的整體觀念與個體化治療的理念,是中醫學的寶貴遺產。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三 (9)

卷四 (6)

卷三 (10)

卷四 (7)

卷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