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要訣》~ 卷四 (2)
卷四 (2)
1. 舌
舌乃心苗五內通,毒火一犯先見形,赤紫黑腫並舒弄,總以清熱犀角平。
【注】舌為心苗,內通五臟,毒熱舉發,舌先受之,或赤或紫或黑或腫,舒舌,弄舌,種種不一,要皆熱留於心而使然也。治宜清熱為主,以加味犀角湯治之。
加味犀角湯
荊芥,防風,牛蒡子(炒),生甘草,桔梗,升麻,犀角,麥冬(去心),梔子,黃連,石膏(煅)
水煎服。
【方歌】加味犀角能散熱,荊防牛蒡同甘桔,升麻犀角麥門冬,梔子黃連石膏捷。
白話文:
舌頭是心臟的外顯,內部與五臟相通。當體內毒火發作時,舌頭會先顯現異狀,可能呈現紅色、紫色、黑色、腫脹,或是伸出來、擺動等各種不同的情況。這些都是因為熱毒積留在心臟所導致的。治療上應以清熱為主,可以使用加味犀角湯來治療。
加味犀角湯的組成包含荊芥、防風、炒過的牛蒡子、生甘草、桔梗、升麻、犀角、去心的麥冬、梔子、黃連和煅石膏。
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藥方歌訣:加味犀角湯能散熱,荊芥防風牛蒡子與甘草桔梗同用,升麻犀角和麥門冬,配上梔子黃連與石膏,藥效迅速。)
2. 咽喉
咽喉之地司出入,毒火沖熾痛難堪,內用甘桔利咽劑,外吹牛黃散即安。
【注】咽者,飲食之道;喉者,呼吸之門,乃最緊要之處。若痘毒不能發越於外,火熱壅塞膈間,上衝咽喉,則或腫痛、或啞嗆,甚而不能呼吸,飲食難入。速用加味甘桔湯治之。或用加減利咽解毒湯,外用牛黃散吹入腫處。
加味甘桔湯(方見失音)
利咽解毒湯
防風,山豆根,麥冬(去心),牛蒡子(炒),黑參,苦桔梗,生甘草,綠豆
水煎服。
【方歌】利咽解毒用防風,山豆根與麥門冬,牛蒡黑參苦桔梗,甘草綠豆共煎濃。
牛黃散
川黃連(生),黃柏(生),薄荷(各八分),雄黃,火硝,青黛(各二分半),牛黃,冰片,硼砂,硃砂(各一分)
共為細末,每用少許,吹患處。
白話文:
咽喉是身體進出通道的重要位置,當體內毒火向上衝,就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這種情況,可以內服甘桔利咽劑,外用牛黃散吹在患處,就能緩解。
【說明】咽是食物吞嚥的通道,喉是空氣呼吸的通道,都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如果體內的痘毒無法從體表發散,熱毒壅塞在胸膈之間,向上衝擊咽喉,就會引起腫痛、聲音沙啞,嚴重時甚至會呼吸困難、難以進食。應立即使用加味甘桔湯來治療,或者使用加減利咽解毒湯,同時外用牛黃散吹在腫痛的地方。
加味甘桔湯(配方請參考失音篇章)
利咽解毒湯
防風、山豆根、麥冬(去心)、炒過的牛蒡子、玄參、苦桔梗、生甘草、綠豆
用水煎煮後服用。
【配方歌訣】利咽解毒用防風,山豆根與麥門冬,牛蒡黑參苦桔梗,甘草綠豆共煎濃。
牛黃散
生川黃連、生黃柏、薄荷(各八分)、雄黃、火硝、青黛(各二分半)、牛黃、冰片、硼砂、硃砂(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吹在患處。
3. 夾疹
痘中夾疹因時氣,毒火觸動發其機,臨期休將痘瘡治,速將升葛透疹宜。
【注】痘已見形,其中又有顆粒細密如麻子者,此夾疹也。因出痘時恰遇天行時疫,感受其氣,一時併發。不須治痘,當先治疹,以升麻葛根湯加荊芥、防風、蟬蛻、牛蒡、犀角,疹散而痘自起矣!
升麻葛根湯(方見發熱證治)
白話文:
[夾疹]
痘瘡發出來的時候,如果同時出現細小如麻子的疹子,這就是夾疹。這種情況是因為出痘時剛好遇到流行的傳染病,受到病氣影響,才會同時發作。這時不要急著治療痘瘡,應該先處理疹子,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再加入荊芥、防風、蟬蛻、牛蒡、犀角這些藥材來幫助疹子透發,疹子消散後,痘瘡自然就會好起來。
(升麻葛根湯的藥方,請參考發熱證治的相關內容)
4. 夾癍
片片結就如雲頭,毒傷陰血浮火遊,表散荊防敗毒劑,清熱黃連解毒投。
【注】癍乃血之餘也。因毒火鬱遏,傷於陰血,血熱相搏,故浮游之火,散布皮膚之間,與痘相夾而出,片片如雲頭突起,謂之夾癍,以荊防敗毒散主之。七日後見此,謂之發癍,乃血熱不故也,以黃連解毒湯主之。
荊防敗毒散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荊芥,防風,生甘草,川芎,枳殼(麩炒),桔梗,赤茯苓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夾癍宜用疏解劑,荊防敗毒進莫遲,羌獨柴前荊防草,川芎枳桔赤苓宜。
黃連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白話文:
夾癍這種病,看起來是一片片的,像雲朵一樣凸起。這是因為毒邪傷害了陰血,導致虛火在身體裡游走。初期治療要用荊防敗毒散來疏散體表的邪氣。如果七天後才出現這種情況,就稱為「發癍」,是因為血熱沒有消退的緣故,這時要改用黃連解毒湯來清熱解毒。
荊防敗毒散的成分有: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荊芥、防風、生甘草、川芎、麩炒過的枳殼、桔梗、赤茯苓。用水煎煮,加入生薑一起服用。
使用荊防敗毒散的訣竅是:這種病適合用疏散解表的藥方,要盡早使用荊防敗毒散,方子裡有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荊芥、防風、生甘草、川芎、枳殼、桔梗、赤茯苓。
黃連解毒湯的方子,請參考「結痂落痂證治」的相關內容。
5. 夾痧
痧形發時粟一般,顆硬形圓頂又尖,粒中含水清漿樣,敗毒調治自然安。
【注】痧亦疹類,但形如粟米,尖圓自硬,內含清水為異,此亦熱毒所發,往往夾痘而出,宜於疏散,以荊防敗毒散主之。
荊防敗毒散(方見夾癍)
白話文:
痧的形狀發作時,看起來像小米粒一樣,顆粒堅硬,形狀圓圓的,頂端又尖尖的。顆粒裡面含有像清水的漿液,用排毒的方法治療,自然就會痊癒。
【說明】痧也屬於疹子的一種,但形狀像小米粒,尖尖圓圓的,自己會變硬,裡面含有清水,這是它特別的地方。這也是因為熱毒所引起的,常常會夾雜著痘痘一起出現,應該要用疏散的方法來治療,主要使用荊防敗毒散這個藥方。(這個藥方可以在講述夾癍的章節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