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痘疹心法要訣》~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腰痛

痘當未出腰先痛,毒火亢極陰難勝,瀉毒不使傳腎經,加味歸宗宜速用。

【注】凡痘發熱時而腰痛者,最為惡候。蓋腰為腎之府也。毒火亢極,真陰不能勝邪,故頻頻作痛。須用加味歸宗湯速瀉其毒,不使傳於腎經,庶可望生。治若少緩,毒火沖熾,痘必乾枯紫黑,腎陰絕則難救矣!

加味歸宗湯

當歸尾,赤芍藥,元參,大黃(生),羌活,荊芥穗,青皮(炒),穿山甲(炙),生地,東山楂,牛蒡子(炒、研),木通

水煎服。

【方歌】加味歸宗治腰疼,歸芍元參大黃生,羌穗青皮穿山甲,生地山楂蒡木通。

白話文:

如果痘疹還沒發出來就先腰痛,表示體內毒火太過旺盛,陰氣難以抵擋。此時應該趕快用瀉毒的方法,不讓毒素蔓延到腎經。可以用加味歸宗湯來治療。

【解釋】一般來說,痘疹發熱時如果出現腰痛,是很不好的徵兆。因為腰是腎臟所在的地方,毒火過於旺盛,身體的正氣無法抵抗,所以才會頻頻腰痛。必須趕緊用加味歸宗湯來瀉毒,不讓毒素傳到腎臟,這樣或許還有存活的機會。如果稍微延誤治療,毒火會更加旺盛,導致痘疹乾枯變黑,腎陰耗竭就難以救治了!

加味歸宗湯的組成是:當歸尾、赤芍藥、元參、生大黃、羌活、荊芥穗、炒青皮、炙穿山甲、生地、東山楂、炒研牛蒡子、木通。

用水煎服。

【歌訣】加味歸宗湯能治腰痛,方中有當歸、赤芍、元參、生大黃,還有羌活、荊芥穗、青皮、穿山甲,以及生地、山楂、牛蒡子和木通。

2. 腹痛

小兒發熱腹痛疼,表郁芍藥防風從,里郁加味平胃散,陰鬱桂枝大黃靈。

【注】凡出痘腹痛,有因風寒鬱結,痘出不快,煩躁而痛者,乃表邪所郁,以芍藥防風湯主之;有因食滯鬱塞,痘出之時,原無腹痛,忽然一時作痛者,此為里郁,宜加味平胃散治之;又有初起因毒熱鬱於陰分,痛在臍下,時作時止者,此屬陰鬱,以桂枝大黃湯主之。

芍藥防風湯

升麻,防風,陳皮,桔梗,川芎,白芍藥(炒),甘草(生),厚朴(姜炒),枳實(麩炒),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芍藥防風解表宜,升麻防風共陳皮,桔梗川芎白芍藥,甘草厚朴合枳實。

加味平胃散

陳皮,厚朴(姜炒),神麯(炒),南蒼朮(米泔水浸,炒),麥芽(炒),甘草(生),香附米(制),南山楂,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加味平胃治食傷,陳皮厚朴神麯蒼,麥芽甘草香附米,山楂同煎引生薑。

桂枝大黃湯

生大黃,桂枝,生甘草,生白芍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桂枝大黃療陰鬱,生軍泄熱效非常,散寒桂枝調中草,白芍和中順氣強。

白話文:

小孩發燒腹痛,如果是因為體表受寒導致的,可以用芍藥防風湯來治療;如果是因為腸胃積滯導致的,可以用加味平胃散來治療;如果是因為熱毒鬱積在下腹部,可以用桂枝大黃湯來治療。

芍藥防風湯 的組成是:升麻、防風、陳皮、桔梗、川芎、炒過的白芍、生甘草、薑炒過的厚朴、麩炒過的枳實,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加味平胃散 的組成是:陳皮、薑炒過的厚朴、炒過的神麯、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的南蒼朮、炒過的麥芽、生甘草、炮製過的香附米、南山楂,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桂枝大黃湯 的組成是:生大黃、桂枝、生甘草、生白芍,加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3. 煩躁

未出煩躁消毒平,已出煩躁涼血寧,漿清發煩保元治,靨後虛煩四物靈。

【注】痘證始終以安靜為吉,但有煩躁,必生他變。蓋煩者,心憤也;躁者,身擾也。皆由毒火太盛,神不能靜也,痘未出而煩躁,是為表郁,以消毒飲主之;痘已出而煩躁,是為血熱,以涼血解毒湯主之;若養漿時頂平清稀而煩躁,是氣虛也,以加味保元湯主之;收靨後而煩躁,是血虛也,以加減四物湯主之。

加減消毒飲(方見雜證中發熱)

涼血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加味保元湯

人參,黃耆(制),甘草(炙),當歸(酒洗),白芍藥(炒),麥冬(去心),棗仁(炒、研)

水煎服。

【方歌】加味保元治虛煩,人參黃耆甘草攢,酒洗當歸白芍藥,麥冬棗仁一同煎。

加減四物湯

人參,當歸,麥門冬(去心),生地,梔子(炒),白芍藥(炒)

水煎服。

【方歌】靨後血虛多煩躁,加減四物湯最妙,人參當歸麥門冬,生地梔子白芍藥。

白話文:

還沒長出疹子就煩躁不安,要用能解表鬱的藥方來處理;已經長出疹子還煩躁不安,要用能涼血解毒的藥方來處理;如果長疹子出漿時,疹頂平坦清澈卻煩躁不安,那是因為氣虛,要用加味的保元湯來處理;如果疹子結痂脫落後還煩躁不安,那是因為血虛,要用加減的四物湯來處理。

【註解】長痘子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保持安靜,一旦出現煩躁,必定會產生其他變化。所謂的「煩」,指的是心中憤怒不平;「躁」,指的是身體躁動不安。這些都是因為體內毒火太過旺盛,導致精神無法安寧。痘疹還沒長出來就煩躁,表示是表邪鬱滯,要用消毒飲來處理;痘疹已經長出來還煩躁,表示是血熱,要用涼血解毒湯來處理;如果養漿期間,疹子頂部平坦清澈卻煩躁,這是氣虛的表現,要用加味保元湯來處理;疹子結痂脫落後還煩躁,這是血虛的表現,要用加減四物湯來處理。

加減消毒飲(藥方在雜病篇的發熱中有說明)

涼血解毒湯(藥方在結痂脫痂的治療中有說明)

加味保元湯

人參,黃耆(炮製過),甘草(炙烤過),當歸(用酒洗過),白芍藥(炒過),麥冬(去除心部),棗仁(炒過、磨碎)

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加味保元湯能治虛弱引起的煩躁,人參、黃耆、甘草一起用,加上酒洗過的當歸、炒過的白芍藥,麥冬和炒過的棗仁一起煎煮。

加減四物湯

人參,當歸,麥門冬(去除心部),生地,梔子(炒過),白芍藥(炒過)

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疹子結痂後血虛容易煩躁,加減四物湯效果最好,人參、當歸、麥門冬,加上生地、梔子、白芍藥。

4. 譫妄

毒熱熾盛犯心經,錯語妄言神不清,妄見妄聞志昏憒,黃連解毒服即寧。

【注】譫妄者,由毒熱熾盛,上干心氣,致使錯語妄言,神氣不清,妄見妄聞,志氣昏憒,以黃連解毒湯主之。

黃連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證治)

白話文:

這是因為體內毒熱過於旺盛,侵擾到心經,導致胡言亂語、精神不清、產生幻覺和幻聽、意識模糊。這種情況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來緩解。

(註解:譫妄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毒熱太過旺盛,向上侵擾心氣,導致出現胡言亂語、精神不清、產生幻覺和幻聽、意識模糊等症狀,可以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 (黃連解毒湯的藥方請參考結痂落痂證治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