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硯丞

《麻疹備要方論》~ 麻疹備用諸方 (3)

回本書目錄

麻疹備用諸方 (3)

1. 麻疹備用諸方

同研末。醋糊丸。每服一錢,米飲湯化服。

清金降火湯

生地,當歸,白芍,陳皮,栝蔞子,貝母,天冬,杏仁,甘草,石膏,黃連,黑山梔,桑皮,茯苓,元參,蘇梗,黃芩

水煎,加薑汁、竹瀝服。

防風消毒飲

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枳殼,桔梗,石膏,蘇葉,百部,馬兜鈴,葶藶,桑皮

水煎服。

大連翹飲

當歸,赤芍,荊芥,防風,黑山梔,黃芩,柴胡,甘草,蟬蛻,淡竹葉

水煎服。

疏風散

羌活,當歸,白芍,連翹,升麻,蒼朮,乾葛,生地,柴胡,甘草

水煎服。

芎歸飲

升麻,乾葛,蔓荊子,連翹,荊芥,防風,木賊,白蒺藜,石膏,白菊花,黃芩黃柏,黑山梔,甘草,燈心

水煎服。

豬苓澤瀉散

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白芷,陳皮,桔梗,豬苓,澤瀉

水煎服。

清胃散

升麻,黃連,當歸,生地,牡丹皮

水煎服。

勝金散

青黛,明礬,雄黃,文蛤,皂莢,梔子,血餘,冰片

製為細末。瓷瓶收貯。

文蛤散

雄黃(五錢),五倍子(二錢),枯礬(八分),麝香(五釐)

共為末,用吹牙疳甚效。

雄黃散

雄黃(一錢),黃柏(二分),麝香(五釐)

合為末,用治牙疳,先以艾煎湯,洗淨搽之。

蘆薈黃連丸

蘆薈,龍膽草,黃連,五靈脂,使君子肉,人中白

蒸餅為丸,開水下。

熟附湯

熟地,製附子

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

人參,製附子,白朮,炙甘草,炮黑乾薑

水煎冷服。

六味丸

熟地,丹皮,澤瀉,山萸肉,山藥,茯苓

制末蜜丸,或照料煎服亦可。

化毒清表湯

葛根,薄荷,地骨皮,牛蒡子,荊芥,防風,黃芩,黃連,元參,知母,甘草,桔梗

引生薑、燈草,水煎。

柴胡清熱飲

生地,白芍,柴胡,黃芩,麥冬,地骨皮,知母,甘草

引生薑、燈草,水煎。

清金寧嗽湯

前胡,桔梗,栝蔞仁,杏仁,川連,貝母,橘紅,炙桑皮,甘草

引生薑、紅棗,水煎。

麻杏石甘湯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

水煎服。

清氣化毒飲

前胡,桔梗,栝蔞仁,杏仁,川連,黃芩,連翹,桑皮,元參,麥冬,甘草

引蘆根,水煎。

如神定喘湯

黃芩,川連,梔子仁,桔梗,花粉,赤苓,貝母,牛蒡子,栝蔞仁,杏仁,麥冬,生石膏

水煎,沖竹瀝一杯服。

三黃石膏湯

麻黃,石膏,淡豆豉,黃柏,黃連,梔子仁,黃芩

水煎。

七味安神丸

川連,麥冬,當歸,茯苓,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冰片(二分半)

上為末,蒸餅,用獖豬心血搗,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燈芯湯下。

抱龍丸

天竺黃,水飛辰砂,生甘草,炒枳殼,白茯神,姜炒膽星,白硼砂(各一兩),懷山藥(二兩),琥珀(七錢),沉香,雄黃(各五錢),麝香(三分)

白話文:

麻疹備用諸方

將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化開服用。

清金降火湯

生地、當歸、白芍、陳皮、栝蔞子、貝母、天冬、杏仁、甘草、石膏、黃連、黑山梔、桑皮、茯苓、元參、蘇梗、黃芩。

用水煎煮,加入薑汁、竹瀝服用。

防風消毒飲

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枳殼、桔梗、石膏、蘇葉、百部、馬兜鈴、葶藶、桑皮。

用水煎煮服用。

大連翹飲

當歸、赤芍、荊芥、防風、黑山梔、黃芩、柴胡、甘草、蟬蛻、淡竹葉。

用水煎煮服用。

疏風散

羌活、當歸、白芍、連翹、升麻、蒼朮、葛根、生地、柴胡、甘草。

用水煎煮服用。

芎歸飲

升麻、葛根、蔓荊子、連翹、荊芥、防風、木賊、白蒺藜、石膏、白菊花、黃芩、黃柏、黑山梔、甘草、燈心草。

用水煎煮服用。

豬苓澤瀉散

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白芷、陳皮、桔梗、豬苓、澤瀉。

用水煎煮服用。

清胃散

升麻、黃連、當歸、生地、牡丹皮。

用水煎煮服用。

勝金散

青黛、明礬、雄黃、文蛤、皂莢、梔子、血餘炭、冰片。

製成細粉,用瓷瓶儲存。

文蛤散

雄黃(五錢)、五倍子(二錢)、枯礬(八分)、麝香(五釐)。

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來吹治牙疳非常有效。

雄黃散

雄黃(一錢)、黃柏(二分)、麝香(五釐)。

混合研磨成粉末,用來治療牙疳,先用艾草煎湯清洗乾淨後塗抹。

蘆薈黃連丸

蘆薈、龍膽草、黃連、五靈脂、使君子肉、人中白。

用蒸餅做成藥丸,用開水送服。

熟附湯

熟地、製附子。

用水煎煮服用。

附子理中湯

人參、製附子、白朮、炙甘草、炮黑乾薑。

用水煎煮放涼後服用。

六味丸

熟地、丹皮、澤瀉、山茱萸、山藥、茯苓。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或按比例煎煮服用也可以。

化毒清表湯

葛根、薄荷、地骨皮、牛蒡子、荊芥、防風、黃芩、黃連、元參、知母、甘草、桔梗。

引藥用生薑、燈心草,用水煎煮。

柴胡清熱飲

生地、白芍、柴胡、黃芩、麥冬、地骨皮、知母、甘草。

引藥用生薑、燈心草,用水煎煮。

清金寧嗽湯

前胡、桔梗、栝蔞仁、杏仁、黃連、貝母、橘紅、炙桑皮、甘草。

引藥用生薑、紅棗,用水煎煮。

麻杏石甘湯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

用水煎煮服用。

清氣化毒飲

前胡、桔梗、栝蔞仁、杏仁、黃連、黃芩、連翹、桑皮、元參、麥冬、甘草。

引藥用蘆根,用水煎煮。

如神定喘湯

黃芩、黃連、梔子仁、桔梗、花粉、赤茯苓、貝母、牛蒡子、栝蔞仁、杏仁、麥冬、生石膏。

用水煎煮,沖入一杯竹瀝服用。

三黃石膏湯

麻黃、石膏、淡豆豉、黃柏、黃連、梔子仁、黃芩。

用水煎煮。

七味安神丸

黃連、麥冬、當歸、茯苓、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冰片(二分半)。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蒸餅和豬心血搗成丸狀,如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燈芯草湯送服。

抱龍丸

天竺黃、水飛辰砂、生甘草、炒枳殼、白茯神、姜炒膽星、白硼砂(各一兩)、懷山藥(二兩)、琥珀(七錢)、沉香、雄黃(各五錢)、麝香(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