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三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2)

1. 吐利並作下滯裡急後重脫肛第七十一

如兼有潮熱者。加鮮地骨皮二三錢治之。若因久瀉而脫肛者。亦以加味導赤散。去薄荷、竹葉。加當歸身錢許。川芎錢許。升麻六七分。以養血理氣。升散大腸、胃、膽、三焦之火熱。而枳殼、丑牛。又不宜概用矣。

朱曰,麻證脫肛與氣虛脫肛不同。所示清熱解毒諸法。允為合拍。

竹茹石膏湯

竹茹,石膏,黃芩,陳皮,半夏,水煎服。

秘本豬苓湯,治泄。

豬苓,澤瀉,滑石,赤茯苓,黃連,升麻,甘草,燈心引。水煎服。並治病人用力催便脫肛。

加味黃芩湯

黃連,黃芩(各一錢五分),滑石,白芍(各三錢),甘草(七分),水煎服。血痢。加地榆皮二錢。

連石茱萸丸

黃連(酒炒),滑石(飛過各一兩),黃芩,乾葛,白芍(各八分),茱萸(一兩),升麻(七分),甘草(四分),為末。以山藥研粉、作糊合丸。梧子大。食遠。用白湯送下三五錢。

銅壁山人黃芩湯,治裡急後重。

黃芩,黃連,生地黃,木通,枳殼,當歸尾,赤芍藥,人參,甘草,三劑。水煎服。初劑。加大黃微利之。

加味導赤散

生地黃(酒洗一錢五分),川木通,川元參(各五分),連翹(六分),川黃連(六分),薄荷葉(四分),淡竹葉(七分),燈心引。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同時有發熱的症狀,可以加入新鮮的地骨皮二到三錢來治療。如果是因為長期腹瀉導致脫肛,也可以使用加味導赤散,但要去掉薄荷和竹葉,加入當歸身一錢左右,川芎一錢左右,升麻六七分,來滋養血液、調理氣機,提升散發大腸、胃、膽和三焦的火熱。此時枳殼和牽牛子這類藥物就不適合隨意使用了。

朱丹溪說,麻疹引起的脫肛和氣虛引起的脫肛不同,所以這裡所說的清熱解毒的方法是適當的。

竹茹石膏湯

竹茹、石膏、黃芩、陳皮、半夏,加水煎煮後服用。

秘本豬苓湯,治療腹瀉。

豬苓、澤瀉、滑石、赤茯苓、黃連、升麻、甘草,用燈心草引導,加水煎煮後服用。也可以治療病人因用力排便導致脫肛的情況。

加味黃芩湯

黃連、黃芩各一錢五分,滑石、白芍各三錢,甘草七分,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是血痢,可以加入地榆皮二錢。

連石茱萸丸

黃連(用酒炒過)、滑石(飛過,各一兩),黃芩、葛根、白芍(各八分),吳茱萸(一兩),升麻(七分),甘草(四分),將它們研磨成粉末。再用山藥研磨成粉,加入水中煮成糊狀,混合藥粉製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在飯後服用,用白開水送服三到五錢。

銅壁山人黃芩湯,治療裡急後重。

黃芩、黃連、生地黃、木通、枳殼、當歸尾、赤芍藥、人參、甘草,煎煮三劑。第一劑藥可以加入少量大黃,微微地通利大便。

加味導赤散

生地黃(用酒洗過,一錢五分),川木通、川元參(各五分),連翹(六分),川黃連(六分),薄荷葉(四分),淡竹葉(七分),用燈心草引導。加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