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幼科秘訣》~ 臍風
臍風
1. 臍風
臍風者,斷臍後水濕風冷入臍,流於心肺,甚則發搐成驚。若臍凸四傍青黑,撮口不開,是為內撮。爪黑者死。用赤腳蜈蚣一條,蠍尾四個,殭蠶七條,瞿麥五分,為末。先以鵝羽管吹鼻內,得噴嚏啼哭為可治。後用薄荷湯調服,三者名雖不同,其原則一。皆因裡氣鬱結壅閉不通,由斷臍太短,結得不緊,外風入臍或牽動臍帶,水入生瘡所致。
白話文:
臍風病是指新生兒斷臍後,水濕風冷入侵臍部,流至心肺,嚴重時會引起抽搐和癲癇。如果臍部凸起,周圍青黑,臍孔閉合,稱為「內撮」。如果指甲發黑,則預後不佳。
治療方法:
-
使用一條赤腳蜈蚣、四個蠍尾、七條殭蠶、五分瞿麥,研磨成細末。
-
首先用鵝毛管吹入患兒鼻內,待患兒打噴嚏啼哭後,表示可以治療。
-
然後用薄荷湯調服藥末。
以上三種藥物雖然名稱不同,但治療原理相同。臍風病主要是由體內氣鬱結不通所致,由於斷臍太短、結得不緊,或外風入侵臍部,或牽動臍帶,導致水氣進入臍部而形成的。
撮口尤其治當疏利,並用余家小紅丸下之後,用抱龍丸、牛黃丸等。
白話文:
如果嘴脣緊閉,尤其要改善暢通,用我的小紅丸治療後,接着使用抱龍丸、牛黃丸等藥物。
心熱發驚,面青啼不出,吐白沫,腹脹硬,臍四邊浮腫,舌強不進乳,不與噤風同。初生小兒熱在胸膛頻頻作聲,弩脹,治法宜去風。此症眉青臉赤,勿用藥。治兒口噤牙關閉者,用天南星去皮臍為細末,加龍腦少許和均,指蘸薑汁,同藥擦牙上。
小紅丸(又名辰砂丸)
白話文:
嬰兒發了燒之後出現了抽搐,臉色蒼青卻哭不出來,吐出來的液體是白色的,肚子又脹又硬,肚臍的四周都腫起來了,舌頭發僵插不進奶嘴,與「風噤」的症狀不相同。初生的小嬰兒,若是發了燒胸口一直發出呻吟聲,而且肚子脹,這時候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驅風,這樣的病症如果眉毛是青色的臉是紅色的,就不用吃藥。如果是嬰兒嘴巴緊閉、牙關閉鎖的話,最好用天南星把皮去乾淨,再把臍帶研磨成粉末狀,最後加入少許龍腦混和均勻,手指沾取薑汁與藥一同抹在牙齒上。
全蠍(去毒洗淨,一兩),南星(一兩),珍珠(一錢),硃砂(四錢五分),巴霜(二錢五分)
白話文:
全蠍(去除毒素並清洗乾淨,一兩),南星(一兩),珍珠(一錢),硃砂(四錢五分),巴霜(二錢五分)。
為末,糯米糊丸如芥子大,每歲三五丸,看小兒強弱用。十歲以外百丸方效,燈心湯下。須要活法加減用之,方稱弄斧之手。如六七十丸、四五十丸。在用之者才酌。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糯米糊做成像芥菜籽大小的丸狀,每歲的孩子吃三到五粒,依據孩子的體質斟酌增減。孩子超過十歲服用纔有效,用燈心湯送服。須要依據實際情況調整使用的方法和劑量,這樣才能稱得上是「用藥高手」。如果病人年紀比較小的話,劑量可以酌減,例如六七十粒、四五十粒,由醫師酌情定奪。
抱龍丸
天竺黃(一兩),膽星(四兩),雄黃(五錢)
蜜丸,圓眼核大,約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辰砂為衣亦可。
牛黃丸
白話文:
抱龍丸 天竺黃(三十克),膽星(一百二十克),雄黃(十五克) 用蜂蜜製成丸,大小如圓眼核,約重三克,外包朱砂,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也可以用辰砂作外衣。 牛黃丸
枳實,黃連(各一兩),膽星(二兩),天竺黃(五錢),天麻(五錢),殭蠶,金蠍(各三錢),雄黃(三錢),龍齒(煅,三錢),牛黃(一錢),麝香,冰片(各錢半)
蜜丸蠟封,用則去蠟,薄荷湯、燈心湯化下。
白話文:
枳實、黃連(各1兩),膽星(2兩),天竺黃(5錢),天麻(5錢),僵蠶、金蠍(各3錢),雄黃(3錢),龍齒(煅,3錢),牛黃(1錢),麝香、冰片(各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