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幼科秘訣》~ 淋症(附白尿)

回本書目錄

淋症(附白尿)

1. 淋症(附白尿)

諸淋皆腎虛所致。心為火,腎為水,水火平永無此疾。水火不平,心火燥腎水,腎虛小腸膀胱皆生熱,故諸淋之症生。淋有五:有膏淋,如脂膏浮於水上,此腎虛不能制其肥液而不行也。有熱淋,下焦有熱,熱傳於腎,流入於胞,其溺黃澀熱極,或出鮮血,莖中痛甚,甚至令人悶亂,遍身有汗而後流出,治法並宜行滯氣,利小便,解邪熱,平心火。心清則小便自利,而血不妄,切不可用補藥。

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愈痛也。亦有腎虛受寒,為冷淋。其症先寒戰而後熱,宜微溫。

五淋主方

赤茯苓,陳皮,甘梢,山梔(化肺氣),車前子,木通,蓮肉,黃連,塊滑石,豬苓,澤瀉,瞿麥,燈心,升麻(炒),柴胡(炒)

膏淋加黃柏,冷淋加沉香、木香,熱淋宜本方加淡竹葉,血淋加蒲黃、地榆,石淋加生淡竹葉,利小便藥內少加升麻、柴胡,不然氣不行也。

兒溺白尿,由飲食不節,致傷脾胃,胃中濁氣滲入於膀胱,故清濁不分,尿白如米泔也,宜燥中宮之濕。用:

厚朴,蒼朮,半夏,枳實,青皮,山楂,香附,茯苓,陳皮,甘草

亦有心膈伏熱者,宜清心利水。以:

黃連,蓮肉,茯苓,甘草梢,陳皮,厚朴,豬苓,車前子,滑石,澤瀉,燈心

白話文:

各種淋症都是腎虛造成的。心屬火,腎屬水,水火平衡就不會得這種病。如果水火不平衡,心火亢盛灼傷腎水,導致腎虛,小腸和膀胱都會產生熱,因此就出現各種淋症。淋症分為五種:膏淋,尿液表面浮著像油脂一樣的東西,這是因為腎虛無法控制多餘的脂肪和體液所致;熱淋,下焦有熱,熱氣傳到腎臟,再流入膀胱,尿液顏色發黃、澀痛、灼熱,甚至帶血,陰莖疼痛劇烈,讓人昏亂不安,渾身冒汗後才排尿,治療要疏通氣滯、利尿、清熱解毒、平息心火。心火平息了,小便自然通暢,出血也會停止,絕對不能使用補藥。

因為補氣會加重脹痛,補血會加重澀痛,補熱則會加重病情和疼痛。也有些淋症是腎虛受寒引起的,稱為冷淋,症狀是先寒顫後發熱,治療要溫和。

五種淋症的主方:

赤茯苓、陳皮、甘草、山梔子(理肺氣)、車前子、木通、蓮子、黃連、滑石、豬苓、澤瀉、瞿麥、燈芯草、升麻(炒)、柴胡(炒)

膏淋加黃柏;冷淋加沉香、木香;熱淋加淡竹葉;血淋加蒲黃、地榆;石淋加生淡竹葉;利尿藥中少量添加升麻、柴胡,否則氣機運行不暢。

小兒尿液發白,是因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胃中的濁氣滲入膀胱,導致清濁不分,尿液像米湯一樣發白,需要除濕利水。藥方:

厚朴、蒼朮、半夏、枳實、青皮、山楂、香附、茯苓、陳皮、甘草

如果心膈有伏熱,需要清心利水。藥方:

黃連、蓮子、茯苓、甘草、陳皮、厚朴、豬苓、車前子、滑石、澤瀉、燈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