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幼科秘訣》~ 癇
癇
1. 癇
其症與驚風相似,血滯心竅,積驚成癇。外症神氣怫鬱,瞪目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流涎,腹脹手足抽掣,似生似死。或有聲無聲,或背項反張,或腰脊強直,發而時醒者,為癇。若強硬終日不醒,為痓痙矣。要分陰陽,先發熱驚掣啼叫為陽癇,大便實,小便赤,脈浮。病在脾在肌膚易治,勿用溫藥。
白話文:
這種症狀與驚風相似,血滯積聚在心竅,積聚的驚嚇轉變成癇。外在的症狀是精神氣鬱悶,瞪著眼睛直視,面容變形,嘴巴閉緊流口水,腹部脹大,手腳抽動,如同生與死之間。有時候有聲音,有時候沒有聲音,有時候後頸向後仰,有時候腰背僵直,發作時清醒的,稱為癇。如果一整天僵直不醒,就變成痙病了。要分陰陽,醫治從發熱、驚嚇抽搐和啼叫開始,是陽癇,大便實,小便赤,脈搏浮。病在脾,在肌膚比較容易根治,不要用溫補的藥物。
反是病在臟在骨髓難治,為陰癇,勿用寒藥。亦當於仰覆臥參看,惟利驚卻風化痰為要。有犬羊牛雞豬之異。兒有熱痰,一不飲乳,眠睡不穩,常時驚悸,即用小紅丸,減其盛氣為妙。風癇者,汗出解脫,風乘虛入,初屈指如數,是有熱生痰。驚癇者,震駭恐怖或打墜。積驚初時,精神恍惚大叫。
食癇者,食時得驚,停宿結聚,初時吐乳不食,大便酸臭,先寒後熱。三者具用小紅丸下之,後以:
白話文:
相反,如果疾病在臟腑或骨髓中,難以治癒,稱為陰癇,不能使用寒涼藥物。同樣也應通過仰臥和俯臥來觀察,主要是要安撫驚嚇、祛風化痰。有犬、羊、牛、雞、豬等不同的症狀。小孩有熱痰,一點都不喝奶,睡眠不安穩,經常受到驚嚇,此時應使用小紅丸,減輕症狀。風癇患者,出汗後症狀解除,風乘虛而入,一開始屈指可數,這是由於熱生痰所致。驚癇患者,受到震驚、恐懼或跌倒後,積聚的驚嚇在初期會出現精神恍惚、大聲喊叫的症狀。
膽星,半夏,神麯,天麻,防風,枳實,苦杏仁,蘇子(或葉),陳皮,全蠍,青黛,黃連,殭蠶,天竹黃,白附子
白話文:
膽星、半夏、神麴、天麻、防風、枳實、苦杏仁、蘇子(或葉)、陳皮、全蠍、青黛、黃連、殭蠶、天竹黃、白附子。
風癇加羌活、蟬蛻、獨活,驚癇加遠志、茯神、石菖蒲,食癇加青皮、蘆薈。
白話文:
-
風癇:加入羌活、蟬蛻、獨活。
-
驚癇:加入遠志、茯神、石菖蒲。
-
食癇:加入青皮、蘆薈。
癲癇狂痓四症,皆始於心。心者,神明之舍,常欲安靜。內邪、外熱,脾胃虛而不能制腎水,遂精神失守,恍惚多驚,四症作焉。重陰則癲,重陽則狂。癇則身軟而醒,痓則身強而溫,癲則悲喜歌哭,狂則譫語不食,棄衣而走。癇則臥地,嚼舌吐沫或作諸獸聲,痓則反弓痰壅,皆風涎流滯心胞絡也。失治則傷心,心傷則神去而死,宜清心消痰順氣為要。
貝母,膽星,紫蘇,枳實,陳皮,黃連,青黛,遠志,茯神,半夏曲,石菖蒲
白話文:
癲癇、狂痓等四種疾病,都是由心臟開始的。心臟是神明居住的地方,通常要保持安靜。但是,由於內在的邪氣、外界的熱邪,導致脾胃虛弱而無法控制腎水,於是精神失守,恍惚多驚,四種疾病也就隨之發生了。其中,陰氣過盛則會導致癲癇,陽氣過盛則會導致狂病。癇症則表現為身體柔軟而清醒,痓症則表現為身體僵硬而發熱,癲癇則表現為悲喜歌哭,狂病則表現為胡言亂語而不吃飯,還會脫掉衣服到處跑。癇症則表現為倒臥在地上,咬舌吐沫,或發出各種動物的叫聲;痓症則表現為反弓搭背,痰液壅盛,這些都是由於風涎流滯在心胞絡所致。如果治療不當,就會損傷心臟,心臟受損則神識離體而死亡,因此治療的關鍵在於清心、化痰、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