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幼科秘訣》~ 腫脹 (1)

回本書目錄

腫脹 (1)

1. 腫脹

腫脹雖均由脾胃之傷,而實有不同。氣溢皮膚則為腫,氣入於臟則為脹。人身心肺為陽而在上,肝腎為陰而居下,脾胃為陰而居中為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也,故能使心肺陽降,肝腎陰升,天地交泰,永無腫脹之病。

白話文:

腫脹雖然都是由脾胃受傷所引起,但是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氣溢出皮膚表面就稱為腫,而氣進入臟腑中就稱為脹。人的肺與心屬於陽,位於身體的上部,而肝與腎屬於陰,位於身體的下部,而脾胃屬於陰,位於身體的中央,猶如大地的性質。經典中說:飲食進入胃中,精氣散發開來,向上輸送到脾臟,脾氣散佈精華,向上歸於肺臟,調節水道的運行,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遍佈全身,五臟六腑的功能正常運作。因此,脾臟具有坤土的靜順之德,又有乾金的健行之運,所以能夠使心肺之陽下降,肝腎之陰上升,天地交泰,永遠沒有腫脹的疾病。

此症因內傷飲食,外感風寒,致傷脾胃,十早。則清濁相混,隧道壅塞,瘀郁成熱。熱留已久,氣化成濕,濕熱相生,遂成浮腫、脹滿。其為腫也,有食積、有水積;有瀉痢日久脾虛,有傷寒下早。其為脹也,有痰熱,有疳氣,有食積。痞癖積腫在腰以上宜汗,腰以下宜利小腸。

白話文:

這種疾病是由於內傷飲食以及外感風寒,傷害了脾胃,導致十早。這樣,清濁就混在一起了,通道閉塞了,鬱結在一起就成了熱。熱停留在體內時間久了,氣氛化成了濕,濕熱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浮腫、脹滿。腫脹也有不同的原因,有的由飲食積聚,有的由水積聚,有的因瀉痢日久脾虛,有的因傷寒而早。脹也有不同的原因,有的由痰熱,有的由疳氣,有的由飲食積聚。痞癖積腫在腰以上,宜發汗;在腰以下,宜利小腸。

脹宜消導,有分道,有利小便,酌其虛實寒熱而調治。

腫脹主方

茯苓皮厚朴蒼朮半夏香附(以上健脾),枳實,神麯,山楂青皮(以上治積),卜子(泄氣),豬苓澤瀉(利小便),升麻柴胡(升提氣)

白話文:

茯苓皮:健脾利濕。

厚朴:理氣化痰,溫中止瀉。

蒼朮:健脾燥濕,行氣止痛。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香附:理氣解鬱,止痛調經。

枳實:行氣消積,導滯通便。

神麯:健脾消食,導滯和中。

山楂:消食積,活血化瘀。

青皮: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卜子:理氣化積,逐水消腫。

豬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澤瀉:利尿通淋,清熱化濕。

升麻:升陽舉陷,透疹透膿。

柴胡:疏肝解鬱,升提清陽。

食積腫加檳榔、蓬朮、麥芽、山楂、神麯。先下水腫加木通車前子滑石,小兒實食積,水腫多耳。傷寒下早,先調脾胃,期臟氣充實,宜人參山藥薏苡仁,久則肉蔻、訶子,寒則乾薑木香丁香,熱則黃芩黃連,佐本方,本方仍去消食藥。風邪入肺而氣不宣通,肺葉脹,亦能作腫,以肺主皮毛故也。

白話文:

  1. 飲食積累引起的腫脹,加入檳榔、蓬朮、麥芽、山楂、神曲。

  2. 水腫先加入木通、車前子、滑石。

  3. 小兒實食積,水腫多見。

  4. 傷寒下痢過早,先調理脾胃,待臟氣充實,宜用人參、山藥、薏苡仁;時間久了則用肉蔻、訶子;寒證則用乾薑、木香、丁香;熱證則用黃芩、黃連,佐以本方,本方仍去除消食藥。

  5. 風邪侵襲肺臟,氣機不宣通,肺葉脹大,也能引起腫脹,這是因為肺主皮毛的緣故。

先自眼下臥蠶腫起,喘急,宜小紅丸下之,後用桑白皮桔梗杏仁天花粉、黃芩、貝母、枳殼、木通、防風黃耆二分。防風瀉肺實,得黃耆而功益神,故用耆。脹乃痰熱,不用本方,宜半夏、貝母、膽星、枳實(消痰)。有風,防風、大腹皮蘇子、卜子、桔梗(利氣)、豬苓、澤瀉、車前(行水)。

白話文:

患者從眼皮下開始腫起,並伴有喘急的症狀,此時應服用小紅丸來瀉下,之後再服用桑白皮、桔梗、杏仁、天花粉、黃芩、貝母、枳殼、木通、防風、黃耆,每味二分。防風可以瀉去肺實,加入黃耆可以增強功效,因此使用黃耆。患者的脹氣是痰熱引起的,不使用本方,而應服用半夏、貝母、膽星、枳實來消痰。患者如有風,應服用防風、大腹皮、蘇子、卜子、桔梗來利氣;再服用豬苓、澤瀉、車前來行水。

先服小紅丸,食積先服小黑丸,後用本方。寒熱虛熱宜本方去蒼朮,加炒黃芩、黃連(利水)、豬苓、澤瀉、木通、赤芍、車前、滑石、葶藶、商陸木瓜。補脾,人參、白朮、山藥、薏苡仁、枳實、厚朴。消食,枳實、青皮、檳榔、蓬朮、山楂、麥芽、神麯、三稜(分氣)、香附、木香、藿香

白話文:

  1. 先服用小紅丸。食物積滯先服用小黑丸,之後再服用本方。

  2. 寒熱虛熱宜本方去蒼朮,加炒黃芩、黃連(利水)、豬苓、澤瀉、木通、赤芍、車前、滑石、葶藶、商陸、木瓜。

  3. 補脾:人參、白朮、山藥、薏苡仁、枳實、厚朴。

  4. 消食:枳實、青皮、檳榔、蓬朮、山楂、麥芽、神麯、三稜(分氣)、香附、木香、藿香。

泄氣,大腹皮、蘇子、桔梗、卜子。肺脹,桑白皮、杏仁。上身宜汗,柴胡、升麻、乾葛;下身宜利小便,陽水宜黃芩、黃連、山梔、連翹,陰水宜丁香、香附、木香、草果、厚朴、乾薑。風雖勝濕,宜防風、羌活、蓁艽、椒目、天麻;又能健脾,陷下,升麻、柴胡;有痰宜利痰,貝母、半夏、膽星、海藻昆布

白話文:

  • 泄氣,大腹皮、蘇子、桔梗、卜子。

  • 翻譯:泄氣,可以用大腹皮、蘇子、桔梗、卜子來治療。

  • 肺脹,桑白皮、杏仁。

    • 翻譯:肺脹,可以用桑白皮、杏仁來治療。
  • 上身宜汗,柴胡、升麻、乾葛;

    • 翻譯:上身需要發汗,可以用柴胡、升麻、乾葛來治療。
  • 下身宜利小便,陽水宜黃芩、黃連、山梔、連翹,陰水宜丁香、香附、木香、草果、厚朴、乾薑。

    • 翻譯:下身需要利小便,陽水可以用黃芩、黃連、山梔、連翹來治療,陰水可以用丁香、香附、木香、草果、厚朴、乾薑來治療。
  • 風雖勝濕,宜防風、羌活、蓁艽、椒目、天麻;又能健脾,陷下,升麻、柴胡;有痰宜利痰,貝母、半夏、膽星、海藻、昆布。

    • 翻譯:風勝濕,可以用防風、羌活、蓁艽、椒目、天麻來治療;如果還有健脾、補益氣血的作用,可以用升麻、柴胡來治療;如果有痰,可以用貝母、半夏、膽星、海藻、昆布來利痰。

內消丸,治小兒五疳八痢,消食化積,除驚風外,百病可服。

三稜,蓬朮,香附(三味醋拌炒),檳榔,煨草果,青皮,枳殼,枳實(二味麩炒),木香,去核山楂,炒神麯,炒麥芽,炒砂仁,去白陳皮

白話文:

三稜、蓬朮、香附(三味用醋拌炒),檳榔、煨草果、青皮、枳殼、枳實(兩味用麩炒),木香、去核山楂、炒神麯、炒麥芽、炒砂仁、去白色陳皮。

等分為丸,砂糖湯調服。

辰砂丸(又名大紅丸

川貝母,膽星,天花粉,桔梗,苦杏仁,枳殼,黃芩(各四兩),前胡,防風,製半夏,陳皮,全蠍地骨皮,山梔(各三兩),黃連,元參(各二兩)

白話文:

川貝母、膽星、天花粉、桔梗、苦杏仁、枳殼、黃芩(各 120 公克),前胡、防風、製半夏、陳皮、全蠍、地骨皮、山梔(各 90公克),黃連、元參(各 60 公克)

痘痧年不用連梔,此藥消痰解毒,發散痘痧,蜜丸約重一錢,辰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痘痧年不要使用連翹,這種藥能夠化痰解毒,發散出痘出痧,將蜜丸做成一錢重的藥丸,辰砂作為外衣,每次服用一丸,使用薄荷湯送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