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四 (3)
卷四 (3)
1. 金不換
亦名救命王,似羊蹄根,而葉圓短,本不甚高。此草出於西極,傳入中土,人家種之治病,故山澤中不產。
立春後生,夏至後枯,用根。綱目三七亦名金不換,與此別。又木本亦有金不換。
汪連仕草藥方:金不換大葉者,為金缽盂大接骨草。細葉者,小接骨草。吐血頗效,因呼為吐血草,軍中箭傷,罨之效。即呼箭頭草。
性平,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癰腫,止血,愈疥癬,和糖醋搗擦。
蛓蟲傷,用葉搗塗。治肺癰。
葉能伸臂力,開硬弓,臂痛或力弱不能弓者,取其葉揉軟覆膊上,以帛束之,過夜痛者即定疼,且全力俱攝入臂上,開弓更不費力。營伍需為要藥。
腫毒初起:百草鏡:金不換草,根葉不拘、搗碎五錢,陳酒煎服。
肺癰:百草鏡:金不換草,取根一兩,或葉七瓣,搗汁酒煎服,三次愈。不論口臭吐穢物者皆效。
風痛:楊氏驗方:金不換錢半,小活血,枳殼、蘇葉、當歸,各三錢;烏藥、川芎各二錢,花粉五錢,老酒一斤,煎熱服。
跌打疼痛風氣:慈航活人書:救命王即金不換,葉如冬菜葉,春夏用葉,冬用根,搗汁沖酒服。渣加毛腳蟹搗爛敷。如風氣,只用渣敷。
汪連仕方:行血破血,合地蘇木落得打,共酒服。
白話文:
也叫做救命王,外型像羊蹄的根,但葉子是圓形且較短,植株本身不高。這種草產於西方極遠之地,傳入中原後,人們種植它來治病,所以山野間沒有野生。
它在立春之後生長,夏至之後枯萎,使用的是根部。本草綱目中提到的三七也叫做金不換,但和這裡說的不同。另外,木本植物中也有叫做金不換的。
汪連仕的草藥方中記載:葉子較大的金不換,叫做金缽盂大接骨草;葉子較小的,叫做小接骨草。它對吐血的症狀效果顯著,因此又叫做吐血草。軍中若有人箭傷,用它敷在傷處很有效,所以也叫做箭頭草。
藥性平和,能活血化瘀、促進新組織生長,可以治療跌打損傷、消除癰腫、止血、治癒疥癬,將它搗爛後和糖醋一起擦在患處。
被蟲咬傷時,將葉子搗爛塗抹。也能治療肺癰。
它的葉子能增強臂力,使人能拉開硬弓。如果手臂疼痛或無力無法拉弓,可以將葉子揉軟後敷在肩膀上,用布包好,過一夜疼痛就會減輕,而且全身的力氣都會集中在手臂上,拉弓變得不費力。軍隊中應該將它視為重要的藥物。
腫毒剛開始發作時:《百草鏡》中提到:不論金不換草的根或葉,搗碎五錢,用陳酒煎服。
治療肺癰:《百草鏡》中提到:取金不換草的根一兩,或葉子七片,搗爛取汁,用酒煎服,服用三次就能治癒。不論是口臭或吐出穢物的症狀都有效。
治療風痛:楊氏的驗方:金不換半錢,加上小活血、枳殼、蘇葉、當歸各三錢,烏藥、川芎各二錢,花粉五錢,用一斤老酒煎熱服用。
治療跌打損傷的疼痛和風氣:《慈航活人書》中提到:救命王就是金不換,葉子像冬菜葉,春夏用葉子,冬天用根,搗爛取汁沖酒服用。藥渣加上毛腳蟹搗爛後敷在患處。如果是風氣,只用藥渣敷就可以。
汪連仕的方子:能活血化瘀,和地蘇木一起用,治療跌打損傷,一起用酒服用。
2. 黃麻葉
醫方集聽云:此治主血之聖藥,一名牛泥茨、一名三珠草、一名天紫蘇。三月生苗如麻,葉有微毛,取葉嚼之,味如苦蘿,久嚼微辛,大葉旁兩小葉如杏葉,至八九月每葉生子三粒,狀如粟米子,內一粒如菜子,嫩時青色,老即黑色,取子入藥。治咳傷肺。開花細紫紅色,自五月起,至十月止,處處有之。
治血症:集驗取葉同虎杖龍芽用。血崩:集驗用黃麻葉連根搗爛,酒煎露一宿,次早服之。
氣症心疼肚痛,痢疾痞結。
子:治咳傷肺。
汪連仕云:大麻子即黃麻子,性熱行血,醫人合麻藥共風茄用。
白話文:
《醫方集聽》這本書說:黃麻葉是治療血症的聖藥,它又叫做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蘇。三月時長出像麻一樣的幼苗,葉子上有細毛,採摘葉子咀嚼,味道像苦味的蘿蔔,嚼久了會有點辛辣味。大葉子旁邊有兩片小葉子,像杏葉一樣,到了八九月,每片葉子會長出三顆果實,形狀像小米粒,裡面有一顆像菜籽,嫩的時候是青色,老了就變成黑色,採摘果實入藥。可以治療咳嗽引起的肺損傷。開的花是細小的紫紅色,從五月開始到十月結束,到處都可以看到。
治療血症:驗方裡記載用黃麻葉和虎杖、龍芽一起使用。治療血崩:驗方裡記載用黃麻葉連根搗爛,用酒煎煮後放置一晚,隔天早上服用。
還可以治療氣滯引起的心痛、肚子痛,痢疾和痞塊等症狀。
黃麻的果實可以治療咳嗽引起的肺損傷。
汪連仕說:大麻子就是黃麻子,性質溫熱,可以活血,醫生會將它與麻醉藥和風茄一起使用。
3. 六月霜
丁未,余館奉化,邑人暑月俱以此代茶,云消食運脾,性寒,解暑如神。五月內山村人率刈干束縛,挑入城市售賣,予以百錢買得一束,如干薄荷狀,而長大倍之,莖上綴白珠成穗。
土人云:子能下氣消食,更甚於枝葉,偶得痞悶不快,因取一枝沖湯代茶飲,次日,即健啖異常,所言信不妄也。三才藻異:一名六月冷,即曲節草也。性寒,故名。花似薄荷,葉似劉寄奴,名蛇藍。
解暑:消積滯,小兒暑月泡茶食之佳。
性苦寒,亦厚腸胃,止痢開膈,食之令人善啖,凡傷寒時疫,取一莖帶子者煎服之,能起死回生。屢試皆效。又善解毒洗瘡疥,皆愈。
按:綱目曲節草:一名六月霜。瀕湖所引圖經云:甘平無毒,治發背消癰拔毒,同甘草作末,米汁調服。而他治有殊功,並未言及,今仍補之。
白話文:
我在丁未年(古代紀年)住在奉化,當地人夏天都用這個東西代替茶飲,說可以幫助消化、健脾胃,屬性寒涼,解暑效果非常好。五月份時,山村的人會把這東西割下來曬乾捆成束,挑到城裡賣,我用一百個錢買了一束,樣子像曬乾的薄荷,但更大更長,莖上長著像白色珠子一樣成串的穗狀物。
當地人說:它的籽比枝葉更能下氣、幫助消化。我偶爾感到胸悶不舒服,就拿一枝沖水當茶喝,第二天,就覺得食慾大增,他們說的話確實不假。這東西又名六月冷,就是曲節草。因為屬性寒涼,所以這樣稱呼。花像薄荷,葉子像劉寄奴,也叫蛇藍。
它能解暑、消除積食,小孩夏天用來泡茶喝很好。
它性味苦寒,也能增強腸胃功能,止瀉、打開胸膈,吃了會讓人胃口好。凡是感染傷寒等疾病時,拿一根連著籽的莖煎服,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多次試驗都有效。它也能解毒、清洗瘡疥,都能治好。
按:《本草綱目》記載曲節草,又名六月霜。《圖經》上說:它性味甘平、無毒,能治療背部發瘡、消除癰腫、拔除毒素,與甘草一起磨成粉,用米汁調服。但書中提到的其他療效,這裡沒有提及,所以我在這裡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