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綱目拾遺》是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的一部重要醫藥著作,成書於1765年。這部著作的核心目的是記錄當時未見於《本草綱目》的藥物及其療效,填補了醫藥研究中的空白,對後世中醫學和藥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書籍的背景與意義

趙學敏在小序中提到,雖然《本草綱目》已有非常全面的記載,但隨著時間推移,自然界中新增的物種和當地獨特的藥材未能收錄其中。同時,民間醫學和地方經驗亦值得總結記錄。因此,他搜集了許多地方志和民間驗方,廣泛參考古籍與醫學文獻,形成這部集成性著作。

他強調的兩個原則是:深入地方考察尊重自然規律。例如,他指出某些藥材的產地會影響其功效,並對自然界不同條件下的物質變化進行細緻描繪,這些都成為《本草綱目拾遺》的重要特色。

二、藥物分類與特色

《本草綱目拾遺》的結構基本延續《本草綱目》的分類方法,包括水部、火部等不同類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各種自然資源的應用進行了細緻描寫,從特定地區的獨特物質,到製備方法的詳細介紹,展現了作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證態度。

1. 水部

水部是書中重點之一,涵蓋了多種不同來源的水,並詳細記錄其性味、功效和使用方法。例如:

  • 春水:產於雲南鶴慶府,有濃腸胃、治百病的功效,特別對於瘴癘有顯著療效。
  • 荷葉上露:取自夏日清晨的荷葉,具有明目、解暑的作用。
  • 天蘿水:從絲瓜藤滴取汁液,用於治療肺癰和清熱解毒。

這些記錄不僅展現了水作為藥物的多樣性,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深刻觀察。

2. 火部

火部探討了火的多種形式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包括陽火、陰火和不同材料產生的火焰,例如:

  • 太陽火:以太陽光為例,說明其具有補脾養胃的功能,並在日常養生中被用作延年益壽的手段。
  • 擊石火:利用石頭撞擊產生火花來驅邪治病,具有除瘟疫的效果。
  • 煤火:記載了北方以煤火炊食對體質的影響,認為其有助於壯筋骨和滋補腎氣。

火部的記述揭示了趙學敏對物理現象的深刻理解,並嘗試將其與人體健康相結合。

三、對藥材特性的補充與完善

趙學敏在書中強調藥材的地域性及其性質的獨特變化。他舉例指出,霍山石斛與潛山白術雖為同類藥材,但由於產地不同,其藥效也存在差異。他還特別關注植物的季節性,例如糯稻露水需在八月收集,天蘿水需在立秋時取得。

此外,他對於民間流傳的經驗方進行了嚴謹的整理。例如,對煙草的性質及應用作了詳細描述,既記錄其功效,也強調了濫用的危害。

四、作者的創新與實證精神

趙學敏以實證為導向,結合古籍與民間經驗,為醫學提供了多元視角。他不僅關注藥材的療效,還對其製備過程、使用方法以及保存條件進行了系統整理。例如,在記錄古刺水和天蘿水時,他描述了詳細的提取和貯藏方法,並指出藥材隨時間變化的特性。

書中還記錄了許多在當時具有創新意義的療法。例如,他提到"雞神水"的製備方法,利用雞蛋和蘿蔔的自然生長特性來製成藥物,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五、對後世的影響

《本草綱目拾遺》以其嚴謹的考證和創新的思路,對後世醫學和藥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在現代,中醫學者常以該書作為補充資料,對比古代與現代藥物的功效和應用。

此外,本書對自然界的觀察和記錄,對於當代環境科學和植物學研究也具有一定啟發意義。

六、結語

《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既尊重傳統又勇於創新的醫學著作。趙學敏以開闊的視野和科學的態度,填補了《本草綱目》的遺漏,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醫學財富。它不僅體現了清代醫藥學的高峰,也展示了中國古代科學精神的光輝。


本草綱目拾遺小序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二 (14)

卷二 (15)

卷二 (16)

卷二 (17)

卷二 (18)

卷二 (19)

卷二 (20)

卷二 (21)

卷二 (22)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三 (15)

卷三 (16)

卷三 (17)

卷三 (18)

卷三 (19)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卷四 (11)

卷四 (12)

卷四 (13)

卷四 (14)

卷四 (15)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五 (7)

卷五 (8)

卷五 (9)

卷五 (10)

卷五 (11)

卷五 (12)

卷五 (13)

卷五 (14)

卷五 (15)

卷五 (16)

卷五 (17)

卷五 (18)

卷五 (19)

卷五 (20)

卷五 (21)

卷五 (22)

卷五 (23)

卷五 (24)

卷五 (25)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六 (8)

卷六 (9)

卷六 (10)

卷六 (11)

卷六 (12)

卷六 (13)

卷六 (14)

卷六 (15)

卷六 (16)

卷六 (17)

卷六 (18)

卷六 (19)

卷六 (20)

卷六 (21)

卷六 (22)

卷六 (23)

卷六 (24)

卷七 (1)

卷七 (2)

卷七 (3)

卷七 (4)

卷七 (5)

卷七 (6)

卷七 (7)

卷七 (8)

卷七 (9)

卷七 (10)

卷四 (16)

卷七 (11)

卷七 (12)

卷七 (13)

卷七 (14)

卷七 (15)

卷七 (16)

卷七 (17)

卷七 (18)

卷七 (19)

卷七 (20)

卷七 (21)

卷七 (22)

卷七 (23)

卷七 (24)

卷七 (25)

卷七 (26)

卷七 (27)

卷七 (28)

卷七 (29)

卷八 (1)

卷八 (2)

卷八 (3)

卷八 (4)

卷八 (5)

卷八 (6)

卷八 (7)

卷八 (8)

卷八 (9)

卷八 (10)

卷八 (11)

卷八 (12)

卷八 (13)

卷八 (14)

卷八 (15)

卷八 (16)

卷八 (17)

卷八 (18)

卷八 (19)

卷八 (20)

卷八 (21)

卷八 (22)

卷八 (23)

卷八 (24)

卷八 (25)

卷八 (26)

卷八 (27)

卷八 (28)

卷八 (29)

卷八 (30)

卷八 (31)

卷九 (1)

卷九 (2)

卷九 (3)

卷九 (4)

卷九 (5)

卷九 (6)

卷九 (7)

卷九 (8)

卷九 (9)

卷九 (10)

卷九 (11)

卷九 (12)

卷九 (13)

卷九 (14)

卷九 (15)

卷九 (16)

卷九 (17)

卷九 (18)

卷九 (19)

卷九 (20)

卷九 (21)

卷九 (22)

卷九 (23)

卷九 (24)

卷九 (25)

卷十 (1)

卷十 (2)

卷十 (3)

卷十 (4)

卷十 (5)

卷十 (6)

卷十 (7)

卷十 (8)

卷十 (9)

卷十 (10)

卷十 (11)

卷十 (12)

卷十 (13)

卷十 (14)

卷十 (15)

卷十 (16)

卷十 (17)

卷十 (18)

卷十 (19)

卷十 (20)

卷十 (21)

卷十 (22)

卷十 (23)

卷十 (24)

本草綱目拾遺跋

利濟十二種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