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七 (24)
卷七 (24)
1. 青鹽陳皮
百草鏡:制青鹽陳皮,即蘇州宋公祠遺法也。陳皮二斤,河水浸一日,竹刀輕刮去浮白,貯竹筐內,沸湯淋三、四次,用冷河水洗淨,不苦為度;曬至半乾,可得淨皮一斤,初次用甘草、烏梅肉各四兩,煎濃汁拌曬,夜露,俟酥捻碎如豆大,再用川貝母去心四兩,青鹽三兩,研為細末,拌勻,曬露干,收貯。
消痰降氣,生津開鬱,運脾調胃,解毒安神。
白話文:
製作青鹽陳皮的方法,是依照蘇州宋公祠遺留下來的古法。先準備陳皮兩斤,用河水浸泡一天,然後用竹刀輕輕刮去表面的白色部分,放入竹筐裡。接著用沸水淋三到四次,再用冷的河水洗乾淨,直到嚐起來不苦為止。曬到半乾時,大約可以得到淨陳皮一斤。第一次用甘草和烏梅肉各四兩,煎煮成濃汁後,拌入陳皮中曬乾,晚上再讓它露水濕潤。等陳皮變酥軟後,將它捏碎成豆子般大小。第二次,準備去心川貝母四兩,青鹽三兩,一起研磨成細末,拌入陳皮中攪拌均勻,然後再曬乾,就可以收起來儲存了。
這種青鹽陳皮具有消除痰液、降氣、促進口水分泌、疏解鬱悶、健運脾胃、解毒和安定神經的功效。
2. 橘苓
橘樹上生,如木蕈,棗皮紅色。
治乳癰,煎酒服。
白話文:
長在橘樹上的,形狀像木頭的蕈類,外皮顏色像紅棗。
可以治療乳癰,用酒煎煮後服用。
3. 豆蔻檳榔
此即綱目檳榔注內所云蒳子是也。形如雞心,一頭尖,一頭圓,僅如小指大,外有殼包之。殼白色如豆蔻形,尖如橄欖,長不及半寸。藥肆每於豆蔻中檢出,每豆蔻一斤,不過數粒,價亦倍。廣南檳榔亦無有專貨之者,或云此種始為雞心檳榔。廣南所市者,皆山檳榔,及大腹子而已。時珍循竺氏說,以山檳榔為蒳子,恐誤。
治反胃噎膈,余功與廣檳榔同。
按:百草鏡:檳榔今藥肆所市者,形扁而圓大,乃大腹子,俗名雌檳榔。廣東文昌縣出者,名文昌子,尖小者,名主賜檳榔,又名吃子,其形長尖,狀如雞心,內有錦紋,又名雞心檳榔,即雄檳榔也。另有一種雞心檳榔,來自洋舶,從白豆蔻內揀出,極罕有,形亦長尖,極小,外有殼,儼如棗核,故又呼棗核檳榔,入藥最勝。
耳聾灸法,經驗廣集:用雞心檳榔一個,將臍內挖一窩如錢眼大,實以麝香,坐於患耳內,以艾炷灸之,不過三、四次,即效。
小兒疳積,胡開甫方:史君子五個生、五個熟,豆蔻內檳榔用薑湯磨汁,空心蘸史君子肉食,一、二次即愈。
聤耳出膿,豆蔻檳榔為末,吹入立愈(救生苦海)。
口瘡,豆蔻內檳榔煅存性,加輕粉敷之(廣果錄)。
白話文:
這種東西就是《本草綱目》檳榔注釋裡所說的蒳子。它的形狀像雞心,一頭尖,一頭圓,只有小指頭那麼大,外面有殼包著。殼的顏色是白色的,像豆蔻的形狀,尖端像橄欖,長度不到半寸。藥店常常從豆蔻中挑出這種檳榔,通常一斤豆蔻裡也只有幾顆,價格也貴很多。廣東一帶的檳榔也沒有專門賣這種的,有人說這種才是真正的雞心檳榔。廣東市面上賣的,都是山檳榔和大腹子而已。李時珍沿用竺氏的說法,把山檳榔當成蒳子,恐怕是錯的。
它可以用來治療反胃、食道阻塞等疾病,其他功效和一般檳榔相同。
另外,《百草鏡》中記載:現在藥店賣的檳榔,形狀扁平圓大,是大腹子,俗稱雌檳榔。廣東文昌縣出產的,叫做文昌子;尖小的,叫做主賜檳榔,又稱吃子,它的形狀長而尖,像雞心,裡面有錦紋,也叫做雞心檳榔,就是雄檳榔。還有一種雞心檳榔,來自外國的船隻,從白豆蔻裡面挑出來,非常稀有,形狀也是長而尖,非常小,外面有殼,看起來像棗核,所以又叫做棗核檳榔,藥效最好。
關於耳聾的艾灸療法,有很多經驗可循:用一顆雞心檳榔,在肚臍內挖一個像錢眼大小的凹洞,裡面填入麝香,將檳榔放在患耳內,用艾柱灸它,大概灸三四次就有效。
治療小兒疳積,胡開甫有個方子:用生、熟的使君子各五個,加上從豆蔻中挑出的檳榔,用薑湯磨成汁,空腹沾著使君子肉吃,一兩次就會好。
治療耳朵流膿,將豆蔻檳榔磨成粉,吹進耳朵裡馬上就好(出自《救生苦海》)。
治療口腔潰瘍,將豆蔻檳榔燒到只剩下灰燼,加入輕粉敷在患處(出自《廣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