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秘書》~ 子癇論(一名子冒)

回本書目錄

子癇論(一名子冒)

1. 子癇論(一名子冒)

妊振子癇,乃為惡候,若不早治,必致墜胎。其症或口噤項強,手足攣縮,言語蹇澀,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或忽然眩暈卒倒,口不能言,狀如中風,實非中風之證,不可作中風治。即或無痰,言語如常,但似風狀,多因血燥、血虛,亦不可概以風治而誤也,羚羊角散主之。

白話文:

懷孕期間出現子癇,是一種嚴重的病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流產。其症狀包括口緊閉,脖子僵硬,手腳抽搐,言語困難,痰液增多,神志不清,或突然眩暈暈倒,不能言語,狀似中風,但實際上並不是中風,不能用治療中風的方法來治療。即使沒有痰液,言語正常,但看起來像風狀,多是由於血燥或血虛引起的,也不可概括為風而誤治,可用羚羊角散來治療。

馮氏云:孕婦忽然僵仆,痰涎壅盛,不省人事,乃是血虛而陰火炎上,鼓動其痰,左脈微數,右脈滑大者,名曰子癇。宜四物養血,酒芩清熱,二陳化痰理氣,治法仍以安胎為主,勿過用中風之藥。此由血虛生熱,熱盛生風,皆內起之風火,養血而風自滅。若心肝風熱,用鉤藤湯,肝脾血虛,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加味歸脾湯;氣鬱痰滯,紫蘇飲;脾郁痰滯,二陳加竹瀝、薑汁。密齋云:孕婦氣虛挾痰火症,狀如中風,卒倒即醒,醒而復發,清神湯主之。

白話文:

馮氏說:孕婦突然無法動彈,痰濃且多,失去知覺,這是因為血虛而陰火上升,驅動痰飲,左手脈搏微弱而且數,右手脈搏滑而有力,這種情況稱為子癇。治療上應以四物湯來養血,搭配酒芩以清熱;使用二陳湯來化痰理氣,治療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安胎,切勿過多使用中風的藥物。這是由於血虛引起的熱,熱盛產生風,風火都是從內部出現的,補血後風自然消失。如果是心肝風熱,可用鉤藤湯;若肝脾血虛,則加味逍遙散;如果肝脾因情緒鬱結而產生問題,則可用加味歸脾湯;氣鬱伴隨痰滯的話,可用紫蘇飲;脾鬱伴痰滯則可使用二陳加竹瀝和薑汁。密齋則說:孕婦如果有氣虛伴隨痰火的症狀,狀況類似中風,突然倒下又立即醒來,醒來後再度發作,可以使用清神湯來治療。

予謂:妊娠子癇,至有目昏黑而厥者,胎前絕少。但一有此症,即是兒暈,屬氣與痰,故目昏黑髮厥,只服紫蘇飲,慎不可服蘇合丸,及烏藥順氣散等藥。至於破傷失血,或吐衄血,忽患口噤,項強背直,類中風症,皆因失血所致,不可不知,用荊防安胎散治之。

羚羊角散,治孕婦口噤項強,手足攣縮,痰壅,不省人事。

白話文:

我認為:妊娠子癇,嚴重時會出現眼睛昏花變黑,甚至昏厥的症狀,以前很少見。但一旦出現這種症狀,就是嬰兒暈倒了,與氣和痰相關,因此眼睛昏花變黑,昏厥,只服用紫蘇飲,切不可服用蘇合丸以及烏藥順氣散等藥物。如果因為產傷失血,或嘔吐、鼻出血,突然患有口不能張開,頸部強直,背部挺直,類似中風的症狀,都是由於失血引起,必須知道,使用荊防安胎散治療。

羚羊角,苡仁米,棗仁(去殼炒各一錢),當歸(二錢酒洗),獨活,五加皮,茯神(各八分),川芎(七分),杏仁(十粒去皮尖),防風(五分),木香(三分),甘草(四分),薑引

鉤藤湯,治孕婦手少陰、足厥陰,血虛風熱。

白話文:

羚羊角、薏米、大棗仁(去殼後炒熟,各一錢重)、當歸(二錢重,用酒清洗)、獨活、五加皮、茯苓(各八分重)、川芎(七分重)、杏仁(十粒,去皮去尖)、防風(五分重)、木香(三分重)、甘草(四分重)、生薑引子

人參,當歸,茯神,桑寄生,鉤藤(各一錢),苦桔梗(一錢半)

白話文:

人參、當歸、茯神、桑寄生、鉤藤,各一錢;苦桔梗一錢半。

水煎服。

清神湯,治孕婦忽然眩暈卒倒,口噤不能言,狀如中風,須臾即醒,醒而復發,乃氣虛挾痰火子癇症。

白話文:

用水煎煮後服用。 清神湯,用於治療孕婦突然感到眩暈並倒下,嘴巴緊閉無法說話,症狀看起來像是中風,但很快就會恢復意識,然而清醒之後又會再次發作。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虛伴有痰火導致的子癇症。

人參,白朮,茯苓,白芍,黃耆(蜜炙)麥冬,歸身,炙草(各等分)

食遠服。

荊防安胎散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白芍、黃耆(用蜂蜜炙烤過)、麥冬、當歸身、炙甘草(各等分)

人參,當歸(酒洗),白朮(土炒各三錢),生地,天麻(各二錢),麥冬(一錢),條芩(八分),荊芥,防風(各三分),陳皮,甘草(各四分)

水煎服。

白話文:

人參、當歸(用酒洗淨)、白朮(用土拌炒各三錢),生地、天麻(各二錢),麥冬(一錢),條芩(八分),荊芥、防風(各三分),陳皮、甘草(各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