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下卷 (33)

回本書目錄

下卷 (33)

1. 藥食(藥食一)

中鹿一隻,縛殺之,退去毛,將肚雜洗淨,同鹿肉加酒煮熟,將肉橫切,焙乾為末,取皮同雜,仍入原湯熬膏和藥末、肉末,加煉蜜和搗為丸,其骨須酥炙為末,同入之。

人參,白朮(炒),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生地黃,熟地黃,黃耆(蜜炙),天門冬,麥門冬,枸杞,杜仲(鹽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藥(炒),芡實(炒),菟絲(制),五味子,鎖陽(酒拌蒸),肉蓯蓉,破故(酒炒),巴戟肉,胡蘆巴(酒拌蒸),川續斷,覆盆子(酒拌蒸),楮實子(酒拌蒸),秋石,陳皮(上各一斤),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青鹽(各半斤)

上先須精製諸藥,為末,和勻一處,候鹿膠成就,和搗為丸,桐子大,焙乾,用生黃絹作小袋,約盛一斤,懸置透風處,用盡一袋,又取一袋。陰濕天須用火烘一二次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臨臥薑湯、鹽湯、白湯任下,冬月溫酒亦可。

《局方》無比山藥丸(見《古方八陣·補陣》)治諸虛損傷,肌肉消瘦,耳聾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令人不老。

山藥(二兩),菟絲子(三兩酒浸蒸),五味(揀淨六兩),肉蓯蓉(四兩切片酒浸焙),杜仲(三兩酒炒),牛膝(一兩酒浸蒸),熟地,澤瀉,山茱萸,茯苓,巴戟肉,赤石脂(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溫酒或米飲下。

右歸丸(見腎虛經亂)

贊育丹(見《新方八陣·因陣》)治陽痿精衰,虛寒無子等證妙方。

熟地(八兩蒸搗),白朮(用冬朮八兩),當歸,枸杞(各六兩),杜仲(酒炒),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湯炒),山茱萸,淫羊藿(羊脂拌炒),肉蓯蓉(酒洗去甲),韭子(炒黃各四兩),蛇床子(微炒),附子(制),肉桂(各二兩)

上煉蜜丸服,或加人參、鹿茸亦妙。

左歸丸(見腎虛經亂)

延年益嗣丹(見血熱論外方)

丹溪,大補陰丸(見《古方八陣·寒陣》)降陰火,補腎水。

黃柏(鹽酒炒),知母(鹽酒炒各四兩),熟地(酒洗蒸搗爛),龜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用豬脊髓蒸熟,和煉蜜同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薑、鹽、酒送下。

河車種玉丸(見《婦人規古方》)

紫河車(一具),只要母氣壯盛,厚大新鮮者,但去胞內瘀血,不必挑去鮮紅血脈,以米泔水洗淨,用布絞乾,石臼內生杵如糊,用山藥末四、五兩收干,捻為薄餅八、九個,於砂鍋內焙乾,以香如肉脯為妙。

大熟地(酒洗烘乾八兩),枸杞(烘乾五兩),白茯苓(人乳拌曬三次),歸身(酒洗),人參,菟絲(制),阿膠(炒珠各四兩),丹皮(酒洗),白薇(酒洗各二兩),沉香(一兩),桂心,山茱萸,香附米(用酒、醋、水三物各半碗,浸三日,曬乾略烘各三兩),大川芎(酒浸切片曬乾二兩)

白話文:

藥食(藥食一)

取一隻中等大小的鹿,捆綁殺死後,去除毛髮,將鹿肚內的內臟清洗乾淨,連同鹿肉一起加入酒煮熟。將鹿肉橫向切開,烘乾後磨成粉末。取下鹿皮和內臟,再次放入原湯中熬成膏狀,與藥粉、肉粉混合,加入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搗勻,製成藥丸。鹿骨頭必須烤酥後磨成粉末,一起加入。

人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生地黃、熟地黃、蜜炙黃耆、天門冬、麥門冬、枸杞、鹽水炒杜仲、酒拌蒸牛膝、炒山藥、炒芡實、製菟絲子、五味子、酒拌蒸鎖陽、肉蓯蓉、酒炒破故紙、巴戟肉、酒拌蒸胡蘆巴、川續斷、酒拌蒸覆盆子、酒拌蒸楮實子、秋石、陳皮(以上各一斤),炒川椒(去籽)、炒小茴香、沉香、青鹽(以上各半斤)。

首先要精細炮製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等鹿膠熬好後,將其與藥粉一起搗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烘乾。用生黃色絲綢做成小袋子,每袋裝大約一斤藥丸,懸掛在通風處。用完一袋再取一袋。陰雨潮濕的天氣,要用火烘烤一兩次才好。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臨睡時,用薑湯、鹽湯或白開水送服,冬天用溫酒送服也可以。

《局方》無比山藥丸 (出自《古方八陣·補陣》):治療各種虛弱損傷,肌肉消瘦,耳聾眼花。長期服用能強壯筋骨,補益腎水,使人長壽不老。

山藥(二兩)、酒浸蒸菟絲子(三兩)、揀選乾淨的五味子(六兩)、切片酒浸焙乾的肉蓯蓉(四兩)、酒炒杜仲(三兩)、酒浸蒸牛膝(一兩)、熟地黃、澤瀉、山茱萸、茯苓、巴戟肉、赤石脂(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前用溫酒或米湯送服。

右歸丸(出自腎虛經亂):

贊育丹(出自《新方八陣·因陣》):治療陽痿精衰,虛寒不孕等症的妙方。

蒸熟搗爛的熟地黃(八兩)、白朮(用冬季白朮八兩)、當歸、枸杞(以上各六兩)、酒炒杜仲、酒蒸一日的仙茅、甘草湯炒巴戟肉、山茱萸、羊脂拌炒的淫羊藿、酒洗去甲的肉蓯蓉、炒黃的韭菜子(以上各四兩)、微炒的蛇床子、製附子、肉桂(以上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服用,也可以加入人參、鹿茸,效果更好。

左歸丸 (出自腎虛經亂):

延年益嗣丹(出自血熱論外方):

丹溪,大補陰丸(出自《古方八陣·寒陣》):降陰火,補腎水。

鹽酒炒黃柏、鹽酒炒知母(以上各四兩)、酒洗蒸熟搗爛的熟地黃、酥油炙黃的龜板(以上各六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豬脊髓蒸熟,和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搗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用薑湯、鹽湯、或酒送服。

河車種玉丸 (出自《婦人規古方》):

取一個紫河車(胎盤),要母體健康強壯,且厚大新鮮的。去除胎盤內的淤血,不必去除鮮紅的血脈,用米泔水洗淨,用布絞乾,在石臼中生搗成糊狀,用山藥粉四五兩將糊狀物收乾,捏成薄餅八九個,在砂鍋中焙乾,以香味像肉脯一樣為佳。

酒洗烘乾的大熟地黃(八兩)、烘乾的枸杞(五兩)、用人乳拌曬三次的白茯苓、酒洗的當歸身、人參、製菟絲子、炒珠阿膠(以上各四兩)、酒洗的丹皮、酒洗的白薇(以上各二兩)、沉香(一兩)、桂心、山茱萸、用酒、醋、水各半碗浸泡三天,曬乾略烘的香附米(以上各三兩)、酒浸切片曬乾的大川芎(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