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下卷 (28)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8)

1. 子嗣類

2. 宜麟策(總論共十二段)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此造化自然之理也,亦無思無為之道也。故有人道即有夫婦,有夫婦即有子嗣,又何有乏嗣之說?然天有不生之時,地有不毛之域,則人不能無乏嗣之流矣。然則生者自生,乏者當乏,而求嗣之說又何為之?果可求耶?果不可求耶?則其中亦自有說,亦自有法矣。所謂說者,非為不生、不毛者而說也,亦非為少壯強盛者而說也。

蓋不生、不毛者,出於先天之稟賦,非可以人力為也;少壯強盛者,出於妙合之自然,不必識、不必知也。惟是能子弗子者,無後難堪,本非天付;衰老無兒者,精力日去,豈比少年,此所以有挽回之人力,則有說而有法矣。雖法之垂諸古者,已不為少,然以余覺之,則若有未盡其妙蘊者焉。

因而臚列其法:曰天時,曰地利,曰人事,曰藥食,曰疾病。總五類二十四條。但凡其一,便足敗乃公事矣。賓於晚年得子,率鑑乎此。凡苦於是者,惟察之、信之,則祚㣧之猷,或非渺小,故命之曰宜麟策。

白話文:

天地間氣息交融,萬物自然成熟;男女結合生育,萬物得以繁衍,這是自然造化的道理,也是順其自然的法則。所以,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有夫妻,有夫妻就會有子嗣,哪裡有什麼不生育的說法呢?然而,天上也有不生長的地方,地上也有不長草的地方,所以人世間也不可避免會有不孕不育的情況。那麼,能生育的人自然會生育,不能生育的人自然不能生育,那麼追求生育的方法又有什麼意義呢?到底能不能求得呢?其實其中自有道理和方法。所謂的道理和方法,並不是針對天生不孕不育的人說的,也不是針對年輕力壯的人說的。

因為天生不孕不育,是先天禀賦不足造成的,人力無法改變;而年輕力壯的人,由於結合得妙,自然受孕,不必刻意去了解和學習方法。只有那些原本應該生育卻沒有生育,擔心無後繼承香火的人,以及年老無子,精力日漸衰退,無法與年輕人相比的人,才需要運用人力來挽回。因此才會有方法和道理可循。雖然古人已經傳下不少方法,但我認為仍有未盡之妙處。

所以我將這些方法整理列出:包括天時、地利、人事、藥食、疾病,共五類二十四條。只要其中一條不符合,就會影響生育。老年得子的人,往往就是因為注意到了這些方面。凡是為此苦惱的人,只要仔細觀察、相信這些方法,那麼延續香火的願望,或許並非渺茫,所以將這些方法命名為「宜麟策」。

3. 時氣(天時一)

凡交會下種之時,古云宜擇吉日良時,天德、月德及干、支旺相,當避丙丁之說。顧以倉猝之頃,亦安得擇而後行?似屬迂遠,不足憑也。然惟天日晴明,光風霽月,時和氣爽,及情思安寧,精神閒裕之況,則隨行隨止,不待擇而人人可辨。於斯得子,非惟少疾,而必且聰慧賢明。

胎元稟賦,實基於此。至有不知避忌者,犯天地之晦冥,則受愚蠢迷濛之氣;犯日月星辰之薄蝕,則受殘缺刑剋之氣;犯雷霆風雨之慘暴,則受狠惡驚狂之氣;犯不陰不陽,倏熱倏寒之變幻,則受奸險詭詐之氣。故氣盈則盈,乘之則多壽,氣縮則縮,犯之則多夭。顧人生六合之內,凡生長壯老已,何非受氣於生成?而智愚賢不肖,又孰非稟質於天地?此感兆元始之大本,苟思造命而贊化育,則當以此為首務。

白話文:

時氣(天時一)

一般來說,男女行房受孕的時機,古人說要選擇吉日良辰,像是天德、月德以及干支旺相的時日,要避免丙丁日。但是,考慮到很多時候事情是倉促發生的,哪有時間去選擇呢?這種說法似乎過於迂腐,不值得完全遵從。然而,只要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氣候舒適宜人,而且身心平和、精神舒暢,那麼隨時行房都行,不必刻意選擇良辰吉日,人人都能分辨。在這種情況下受孕的孩子,不僅少生病,而且通常聰明智慧、賢明。

胎兒的先天稟賦,確實是基於這些因素。如果不懂得避忌,犯了天地晦暗不明的時日,就會受到愚蠢迷糊的氣息影響;犯了日月星辰發生的蝕相,就會受到殘缺刑剋的氣息影響;犯了雷霆風雨等慘烈暴虐的天氣,就會受到狠惡驚狂的氣息影響;犯了陰陽不調、忽冷忽熱的氣候變化,就會受到奸險詭詐的氣息影響。所以,天地之氣充盈則人體之氣也充盈,順應天時則壽命綿長;天地之氣衰敗則人體之氣也衰敗,違逆天時則夭亡早夭。人生在天地之間,從出生到成長、壯年、衰老,哪一樣不是受到天地之氣的影響?而人的聰明愚笨、賢良不肖,哪一樣又不是先天禀賦於天地?這關係到生命起源的根本大道理,如果想要改善命運,輔助天地造化萬物,就應該把這個作為首要任務。

4. 陰陽(天時二)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固生成之至道。然亦何以見之?亦何以用之?蓋乾坤之用,用在坎離,坎離之用,陰陽而已。夫離本居陽,何以為女?以陽之中而陰之初也;坎本居陰,何以為男?以陰之中而陽之初也。蓋中者盛於上,盛者必漸消,初者生於下,生者必漸長。故陽生於坎,從左而漸升,升則為陽而就明;陰生於離,從右而漸降,降則為陰而就晦。

此即陰陽之用也,而千變萬化,莫不由之。由之推廣,則凡冬至、夏至,一歲之陰陽也;子東午西,一日之陰陽也;有節有中,月令之陰陽也;或明或晦,時氣之陰陽也;節前節後,消長之陰陽也;月光潮汛,盈虛之陰陽也。再以及人,則老夫少妻,陰若勝矣,有顛之倒之之妙,彼強此弱,陽亦在也,有操之縱之之權,顧無往而非陰陽之用也。知之而從陽避陰,則乾道成男,不知而背陽向陰,則坤道成女矣。

明眼人其鑑而悟之,筆有難於盡意也。

白話文:

天之道生男,地道生女,這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根本道理。但這道理如何體現?又如何運用呢?乾坤的運用,體現在坎離卦象上,而坎離卦的運用,就在於陰陽的變化。離卦本屬陽,為何代表女性呢?因為它包含了陽盛到陰生的轉變;坎卦本屬陰,為何代表男性呢?因為它包含了陰盛到陽生的轉變。 因為事物發展的規律是:盛極必衰,衰極則生。所以陽氣從坎卦(北方)產生,由左向右逐漸上升,上升則陽氣旺盛而光明;陰氣從離卦(南方)產生,由右向左逐漸下降,下降則陰氣旺盛而晦暗。

這就是陰陽運作的規律,世間萬物變化莫測,都遵循這個規律。以此推廣,冬至、夏至代表一年之中的陰陽變化;子時(凌晨)在東,午時(中午)在西,代表一天之中的陰陽變化;節氣的變化代表月份的陰陽變化;日夜明暗交替代表時令的陰陽變化;節氣前後的變化代表陰陽消長;潮漲潮落代表陰陽的盈虛變化。再推及到人,年長丈夫與年輕妻子,陰氣看似佔據上風,卻蘊含著陰陽轉化的微妙變化;而反之,丈夫強勢,妻子柔弱,則陽氣佔據主導地位,同樣也包含著陰陽的運作。總而言之,無論何事,都逃不出陰陽運作的規律。 懂得這個道理,順應陽氣,避開陰氣,就能成就男子氣概;反之,違背陽氣,順從陰氣,就會流露出女子特徵。

希望聰明人能參悟其中道理,文字的表達能力有限,難以完全闡述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