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下卷 (23)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3)

1. 帶下

龍膽瀉肝湯(見產門不閉)

元氣虛弱而帶下者,宜壽脾煎、菟絲煎、七福飲、十全大補湯、九龍丸之屬。若陽氣虛寒,脈見微澀,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宜加薑、附,或用家韭子丸。

菟絲煎(見安胎)

七福飲(見血虛經亂)

十全大補湯(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丹溪九龍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腎虛精滑。

金櫻子,枸杞,山茱萸,蓮蕊,蓮肉,當歸,熟地,芡實,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或酒或鹽湯下。

《三因》家韭子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少長遺溺,及男子虛劇,陽氣衰敗,小便白濁,夜夢遺精。此藥補養元氣,進美餘食。按:此方當除去石斛,倍用菟絲,庶乎尤效。

家韭子(炒六兩),鹿茸(酥炙四兩),肉蓯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當歸(各二兩),菟絲子(酒煮),巴戟肉(各一兩半),杜仲(炒),石斛,桂心,乾薑(炮各一兩)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加至百餘丸,食前溫酒、鹽湯任下。凡小兒遺尿者,多因胞(指膀胱)寒,亦稟受陽氣不足也。作小丸服之。

脾腎氣虛下陷而多帶者,宜用壽脾煎、歸脾湯、補中益氣湯之屬。

歸脾湯(見經不調)

補中益氣湯(見經不調)

立齋曰:前證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飽房勞;或因膏粱厚味;或服燥劑所傷;或虧損陽氣下陷;或濕痰下注蘊積而成,故言帶也。凡此皆當壯脾胃、升陽氣為主,佐以各經見證之藥。若色青者屬肝,用小柴胡加山梔。或濕熱壅滯,小便赤澀,龍膽瀉肝湯。色赤者屬心,用小柴胡加黃連、山梔、當歸。

思慮過傷,用妙香散等藥。色白者屬肺,用補中益氣加山梔。色黃者屬脾,用六君子加山梔、柴胡,不應,歸脾湯。色黑者屬腎,用六味地黃丸。若氣血俱虛,八珍湯。陽氣陷下,補中益氣湯。濕痰下注,前湯加茯苓、半夏、蒼朮、黃柏。氣虛痰飲下注,四七湯送腎氣丸。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

小柴胡湯(見崩淋經漏不止)

《良方》辰砂妙香散(見《古方八陣·固陣》)治心氣不足,驚癇或精神恍惚,虛煩少氣少睡,夜

多盜汗,心虛遺精白濁。服之安神鎮心。

黃耆,山藥(薑汁炒),茯苓,茯神,遠志(甘草湯制各一兩),人參,炙甘草,桔梗(各五錢),木香(二錢),麝香(一錢另研),硃砂(三錢另研)

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下,或用麥麵湯調下。

《局方》王荊公妙香散(見《古方八陣·固陣》)安神秘精,定心氣。

人參,龍骨(五色者),益智(各一兩),白茯神,白茯苓,遠志(制),甘草(炙各五錢),硃砂(飛二錢半)

白話文:

帶下

如果因為元氣虛弱導致帶下,應該使用壽脾煎、菟絲煎、七福飲、十全大補湯、九龍丸等藥方來治療。如果是陽氣虛寒,脈象呈現微弱遲緩,分泌物顏色是白色清冷的,而且腹部疼痛偏向寒冷的,可以加入薑、附子來溫陽,或是使用家韭子丸。

九龍丸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腎虛導致的精液滑脫,藥材包含:金櫻子、枸杞、山茱萸、蓮蕊、蓮肉、當歸、熟地、芡實、白茯苓,每種藥材等量。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製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顆,可以用酒或鹽水送服。

家韭子丸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年少或年長者遺尿,以及男子虛弱嚴重、陽氣衰敗、小便渾濁、夜間遺精等狀況。這個藥方可以補養元氣,增進食慾。要注意的是,這個藥方應該去除石斛,並加倍使用菟絲子,效果會更好。

這個藥方的藥材包含:炒過的家韭子(六兩)、酥油炙過的鹿茸(四兩)、酒浸過的肉蓯蓉(二兩)、酒浸過的牛膝(二兩)、熟地(二兩)、當歸(二兩)、酒煮過的菟絲子(一兩半)、巴戟肉(一兩半)、炒過的杜仲(一兩)、石斛(一兩)、桂心(一兩)、炮製過的乾薑(一兩)。

將這些藥材製成酒糊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顆,可以加到一百多顆,飯前用溫酒或鹽水服用。凡是小孩遺尿,多半是因為膀胱寒冷,或是先天陽氣不足,可以製成小藥丸服用。

如果是因為脾腎氣虛導致下陷,進而出現帶下過多的情況,應該使用壽脾煎、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藥方來治療。

名醫李東垣說,以上這些帶下的症狀,可能是因為受到外感六淫邪氣、七情內傷,或是因為飲酒過飽、房事過度、過食肥甘厚味,或是服用燥熱藥物所傷,或是虧損陽氣導致下陷,或是濕痰向下流注積聚而成。所以才說有「帶」這種現象。這些情況都應該以健壯脾胃、提升陽氣為主,再配合各種不同症狀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帶下顏色是青色的,是屬於肝的問題,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子。如果是濕熱壅滯,小便赤澀,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如果帶下顏色是紅色的,是屬於心火旺盛,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黃連、山梔子、當歸。

如果是思慮過度,可以使用妙香散等藥方。如果帶下顏色是白色的,是屬於肺氣虛,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梔子。如果帶下顏色是黃色的,是屬於脾虛,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山梔子、柴胡,如果沒有效果,則改用歸脾湯。如果帶下顏色是黑色的,是屬於腎虛,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如果是氣血兩虛,可以使用八珍湯。如果是陽氣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是濕痰向下流注,可以使用之前的湯方加上茯苓、半夏、蒼朮、黃柏。如果是氣虛痰飲向下流注,可以使用四七湯搭配腎氣丸。不可以因為肥胖的人多痰、瘦弱的人多火,就輕率地使用燥濕瀉火的藥物來治療。

辰砂妙香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心氣不足,引起的驚癇或精神恍惚、虛煩少氣少睡、夜間多汗、心虛遺精白濁等症狀。服用後可以安定心神,鎮靜心氣。

這個藥方的藥材包含:黃耆、薑汁炒的山藥、茯苓、茯神、甘草湯製過的遠志(各一兩)、人參、炙甘草、桔梗(各五錢)、木香(二錢)、另研的麝香(一錢)、另研的硃砂(三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溫酒或麥麵湯調服。

王荊公妙香散

這個藥方可以安定心神,固精氣,平定心氣。

這個藥方的藥材包含:人參、五色龍骨、益智(各一兩)、白茯神、白茯苓、製過的遠志、炙甘草(各五錢)、飛過的硃砂(二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