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下卷 (21)
下卷 (21)
1. 產後雜證方
《良方》黃龍湯,產後外感(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良方》交加散,產後中風(見經痛論外方)。
海藏,愈風湯(見《古方八陣·和陣》)一名舉卿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脈緊急,產後或汗後搐搦。
荊芥穗(為細末)
上先炒大豆黃卷,以酒沃之,去黃卷,取淨汁調前末三四錢服之。輕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氣虛者忌服。童便調亦可。
交加散(見《古方八陣·和陣》)產後類風不省人事。治瘈瘲或戰振或產後不省人事,口吐痰涎。
當歸,荊芥穗(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鍾,酒少許,煎七分,灌服,神效。
《良方》七珍湯(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不語。
人參,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兩),細辛(七錢),防風,硃砂(另研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服。
補脬飲(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傷動,脬破不能小便而淋瀝。
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皮根,白芨(各一錢,俱為末)
用水一碗,同煮至絹爛如餳,空心頓服,服時不得作聲,作聲則不效。
人參湯,產後諸虛(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良方》麻黃根湯(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虛汗不止,身熱發渴,驚悸不安。
麻黃根,人參,黃耆(炒),當歸,牡蠣(煅粉),甘草
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服。
《良方》趁痛散(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骨節疼痛,發熱頭重,四肢不舉。
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耆(炒),桂心,獨活(加姜各半兩)
上每服半兩,水煎。
加味小柴胡湯,乳母肝火發熱(見經不調)。
白話文:
產後雜證方
黃龍湯:產後外感。
交加散:產後中風。
愈風湯(又名舉卿古拜散):治療各種失血導致筋脈緊急的症狀,例如產後或汗後抽搐。 藥方包含荊芥穗(研成細末),服用方法是先炒大豆黃卷,用酒浸泡後,去除黃卷,取其汁液調和藥末服用(三四錢)。輕症服用一次,重症服用二到三次即可。氣虛者忌服,可用童尿代替酒調服。
交加散:產後類似中風,不省人事,伴隨抽搐、顫抖或不省人事、口吐痰涎等症狀。藥方包含當歸、荊芥穗(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加少量酒煎至七分,灌服。
七珍湯:治療產後失語。藥方包含人參、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兩)、細辛(七錢)、防風、硃砂(各半兩,另研磨)。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湯送服。
補脬飲:治療產後因活動受傷導致膀胱破裂,無法正常排尿,尿液滴瀝不止。藥方包含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皮根、白芨(各一錢,研成粉末)。用一碗水煮,直到絹爛如糊狀,空腹服用。服用時不得發聲,否則無效。
人參湯:治療產後各種虛弱症狀。
麻黃根湯:治療產後盜汗不止,伴隨身熱口渴、驚悸不安。藥方包含麻黃根、人參、黃耆(炒)、當歸、牡蠣(煅粉)、甘草,每次服用四到五錢,水煎服。
趁痛散:治療產後骨節疼痛,伴隨發熱、頭重、四肢無力。藥方包含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耆(炒)、桂心、獨活(與薑各半兩)。每次服用半兩,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療哺乳期婦女因肝火旺盛導致發熱。
2. 帶濁夢遺類
3. 帶下
凡婦人淋帶,雖分微甚,而實為同類。蓋帶其微,而淋其甚者也。總由命門不固。而不固之病,其因有六:蓋一以心旌之搖之也,心旌搖則命門應,命門應則失其所守,此由於不遂者也;一以多欲之滑之也,情欲無度,縱肆不節,則精道滑而命門不禁,此由於太遂者也;一以房室之逆之也,凡男女相臨,遲速有異,此際權在男子,而婦人情興多致中道而止,止則逆,逆則為濁為淋,此由於遂而不遂,乃女子之最多而最不肯言者也。以上三證,凡帶濁之由乎此者,十居八九,而三者之治,必得各清其源,庶可取效。
然源未必清,而且旋觸旋發,故藥餌之功,必不能與情竇爭勝,此帶濁之所以不易治也。此三者之外,則尚有濕熱下流者;有虛寒不固者;有脾腎虧陷而不能收攝者。當各因其證而治之。
心旌搖,心火不靜而帶下者,先當清火,宜硃砂安神丸、清心蓮子飲、直指固精丸之類主之。若無邪火而但見心虛帶下者,宜秘元煎、人參丸、心虛白濁歌、茯菟丸之類。
東垣硃砂安神丸(見《古方八陣·寒陣》)一名黃連安神丸。治心神煩亂,發熱怔忡,不寐或寐中驚悸、頭運(同暈)等證。
生地,硃砂(另飛為衣),當歸(各一錢),甘草(五分),黃連(一錢半)
湯浸蒸餅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液咽之,或食後用溫水、涼水送下亦可。
清心蓮子飲(見《古方八陣·寒陣》)治熱在氣分,口乾作渴,小便淋濁,或口舌生瘡,咽疼煩躁。
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炒),甘草(各錢半),人參,黃耆,石蓮子,柴胡,茯苓(各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直指固精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腎虛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一兩),牡蠣(煅),龍骨(煅),蓮蕊,芡實,山茱萸,遠志(甘草制),茯苓(各三錢)
上為末,山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秘元煎(見血虛經亂)
人參丸(見《古方八陣·補陣》)寧心益智,安神固精。
人參,茯苓,茯神,棗仁,遠志,益智,牡蠣(各五錢),硃砂(二錢半)
為末,棗肉丸,服。
心虛白濁歌(見《古方八陣·補陣》)
白濁皆因心氣虛,不應只作腎虛醫,
四君子湯加遠志,一服之間見效奇。
《局方》茯菟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尿有餘瀝或小便白濁,夢寐遺精等證。
菟絲子(制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湯或米湯下。一方有北五味子四兩,兼治三消。
欲事過度,滑泄不固而帶下者,宜秘元煎、壽脾煎、固陰煎、苓朮菟絲丸、濟生固精丸、鎖精丸、金鎖思仙丹之類主之。
白話文:
凡是婦女的白帶問題,無論輕微或嚴重,其實都是同一類型的疾病。白帶量少,可以說成是「帶」,而白帶量多,則可以說是「淋」,兩者都是因為「命門」不夠穩固所造成的。而命門不穩固的原因,大致有六種:
第一種是因為心神不寧。當心神不寧時,會影響到命門,導致命門失去固守的能力,這是因為心神無法安定所導致。第二種是因為性慾過度。如果情慾過度,放縱無節制,就會導致精道滑脫,命門無法緊閉,這是因為性慾過於放縱所導致。第三種是因為性行為不協調。男女在性行為時,速度和興致都有差異,主導權通常在男性手中。但女性經常在興致正濃時被迫停止,這樣就會導致氣血逆亂,產生白濁或淋漓不盡的情況,這是因為性行為無法順利進行而導致的。這種情況在女性身上最常見,但她們通常不願意說出口。以上三種情況,是導致白帶異常最常見的原因,佔了十之八九。治療這三種情況,必須要找出各自的根源,才能有效。
然而,白帶的根源未必能徹底清除,而且常常反覆發作,因此藥物的效果,往往難以勝過情慾的影響,這也是白帶不易治好的原因。除了以上三種原因外,還有濕熱下注、虛寒不固、脾腎虛弱導致無法收攝等情況,應根據不同的病症來進行治療。
因為心神不寧、心火旺盛而導致白帶的,應該先清瀉心火,可以服用硃砂安神丸、清心蓮子飲、直指固精丸之類的藥方。如果沒有心火,只是單純的心虛導致白帶,則可以服用秘元煎、人參丸、心虛白濁歌、茯菟丸之類的藥方。
[東垣硃砂安神丸](出自《古方八陣·寒陣》),也叫黃連安神丸。可以治療心神煩亂、發熱心悸、失眠或睡眠中驚醒、頭暈等症狀。
- 成分:生地、硃砂(另外研磨成粉作為藥丸的外衣)、當歸(各一錢)、甘草(五分)、黃連(一錢半)
- 製法:用湯汁浸泡蒸餅,做成丸子,像黍米大小。
- 服法: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津液吞服,或飯後用溫水或涼水送服。
[清心蓮子飲](出自《古方八陣·寒陣》),可以治療熱邪在氣分,口乾舌燥、小便淋漓不清、或口舌生瘡、咽喉疼痛、煩躁不安等症狀。
- 成分: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炒過)、甘草(各一錢半),人參、黃耆、石蓮子、柴胡、茯苓(各一錢)
- 服法: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
[直指固精丸](出自《古方八陣·固陣》),可以治療腎虛有火、精液滑脫、心神不安等症狀。
- 成分:黃柏(用酒炒過)、知母(用酒炒過,各一兩)、牡蠣(煅燒)、龍骨(煅燒)、蓮蕊、芡實、山茱萸、遠志(用甘草製過)、茯苓(各三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
- 服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秘元煎](出自血虛經亂)
[人參丸](出自《古方八陣·補陣》),可以寧心益智,安神固精。
- 成分:人參、茯苓、茯神、棗仁、遠志、益智、牡蠣(各五錢)、硃砂(二錢半)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做成丸子服用。
[心虛白濁歌](出自《古方八陣·補陣》)
白濁都是因為心氣虛弱,不應該只當作腎虛來治療。 用四君子湯加上遠志,一劑藥就能看到奇效。
[《局方》茯菟丸](出自《古方八陣·固陣》),可以治療思慮過度、心腎虛損、陽氣不固、小便滴瀝不清或小便白濁、做夢遺精等症狀。
- 成分:菟絲子(製過,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
- 製法: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
- 服法: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鹽湯或米湯送服。
- 另有藥方加入北五味子四兩,可兼治消渴症。
因為性慾過度、精液滑脫不固而導致白帶的,可以服用秘元煎、壽脾煎、固陰煎、苓朮菟絲丸、濟生固精丸、鎖精丸、金鎖思仙丹之類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