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下卷 (5)

回本書目錄

下卷 (5)

1. 產要

上於五月採取,曬乾,連根莖葉,勿犯鐵器,磨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熱酒和童便化下,或隨證用湯引送下。一方:以此為末,每服二錢,或酒或童便或隨證用引服之。一方:凡產時倉卒未合,只用生益母草搗汁,入蜜少許,服之,其效甚大。一益母膏方:依前採取搗爛,以布濾取濃汁,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磁罐收貯,每服二三匙,酒、便調下,或於治血湯藥中加一匙服之,尤妙。

產婦與酒不可多而致醉。凡產前醉則乏力而四肢不用;產後酒多,恐引入血分四肢,致後日有動血及四肢無力,髓骨痠痛之患。

白話文:

益母草最好在五月採收,曬乾後連根莖葉一起使用,要避免接觸到鐵器。將其磨成細粉,加入蜂蜜煉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用熱酒和童子小便化開服用,也可以根據病情搭配其他藥湯一起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將益母草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可以用酒、童子小便或根據病情搭配藥引服用。另外,如果生產時情況緊急,來不及準備,可以直接將新鮮的益母草搗爛取汁,加入少許蜂蜜服用,效果非常好。還有一個益母膏的做法:按照之前的方法採收益母草,搗爛後用布過濾取濃汁,用砂鍋以文火和武火熬製成膏狀,顏色像黑砂糖一樣即可,裝入瓷罐中保存。每次服用二到三湯匙,用酒或童子小便調服,也可以在治療血症的湯藥中加入一湯匙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產婦飲酒不宜過多導致醉酒。如果在生產前醉酒,會導致身體乏力,四肢無力。如果在生產後飲酒過多,可能會使酒精進入血液,導致日後出現出血、四肢無力、骨髓痠痛等問題。

2. 六逆產

一、橫生者,以兒方轉身,產母用力逼之太早,故致兒身未順而先露手臂。但令母安然仰臥,穩婆以手徐推兒臂下體,令其正直,復以中指摸其肩,弗使臍帶攀系,即生。

二、倒生者,因兒未及轉身,產母努力,故令兒先露足。令母正臥,以手徐推足入,良久,仍推兒身,徐俟轉正近門,即生。

三、偏生者,因兒未順生路,產母努力逼,兒頭偏一邊,雖若露頂,實額角也。亦照前法推正,即生。若兒頂後骨偏拄穀道旁,以手從外後旁輕輕托正,即生。

四、礙產者,兒身雖順,門路雖正,但不能下,仍因胎轉時臍帶絆肩而然。令產母仰臥,以手輕推兒向上,乃用中指按兒兩肩,理順臍帶,即生。

五、坐產者,因兒將產,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而然。須用手巾一條,拴系高處,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舒伸,以開生路,兒即順生。

六、盤腸產者,臨產,母腸先出,子產而腸未收,故曰盤腸產。古法以醋水各半盞,默然噀產母面背,則收。一法以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塗母頭頂,待腸收上,急洗去。俗以水噀面背,驚之而腸亦收。但恐驚則氣散,反致他疾,戒之。

一方治橫逆產難:令產母仰臥,以小針刺兒手腳心三五次,用鹽擦之,手腳即縮上轉身,即生。

一方治盤腸產:以半夏為末,用少許搐鼻中,腸自上。又方:用大紙捻以麻油,潤滲點著,吹滅,以煙燻產婦鼻中,腸即上。又方:腸出,盛以潔淨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

白話文:

六逆產

一、橫生:胎兒未轉正就生產,母親用力過猛,導致胎兒手臂先露出來。應讓產婦平躺,接生婆用手慢慢推回胎兒的手臂,使其身體正直,再用中指摸著胎兒的肩膀,避免臍帶纏繞,就能順利生產。

二、倒生:胎兒未轉身,產婦用力過猛,導致胎兒腳先露出來。應讓產婦平躺,用手慢慢將胎兒的腳推回去,待其慢慢轉正,接近產道,就能順利生產。

三、偏生:胎兒未順著產道,產婦用力過猛,導致胎兒頭部偏向一邊,看似頭頂露出來,其實是額角。同樣方法推正胎兒,就能順利生產。如果胎兒後腦勺偏向產道旁,則應從外側後方輕輕托正,就能順利生產。

四、礙產:胎兒身體位置正確,產道也通暢,但就是無法娩出,這是因為胎兒轉動時臍帶纏繞肩膀所致。讓產婦平躺,用手輕輕向上推動胎兒,再用中指按壓胎兒的雙肩,理順臍帶,就能順利生產。

五、坐產:產婦臨產時疲倦,長時間坐在椅子或褥子上,阻礙了生產。需用一條手巾綁在高處,讓產婦拉著手巾,輕輕屈伸雙腿,以打開產道,胎兒就能順利娩出。

六、盤腸產:生產時,產婦腸子先出來,胎兒娩出後腸子卻未收回去。古法是用等量醋和水噴灑產婦的面部和背部,就能使腸子收回去。另一方法是用49粒蓖麻子研磨成糊狀,塗抹在產婦頭頂,待腸子收回去後,再迅速洗掉。民間做法是用水噴灑產婦面部和背部,驚嚇使腸子收回去,但恐因驚嚇導致氣血散失,反而引起其他疾病,需謹慎。

治療橫逆產難的方法:讓產婦平躺,用細針刺胎兒的手心腳心三到五次,再用鹽擦拭,胎兒的手腳就會縮回,轉身生產。

治療盤腸產的方法:將半夏研磨成粉末,少量塞入產婦鼻中,腸子就能收回去。另一方法是用大紙捻沾麻油,點燃後吹滅,用煙燻產婦鼻中,腸子就能收回去。還有一種方法是用乾淨的漆器盛放脫出的腸子,用濃煎的黃耆湯浸泡,腸子就能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