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下卷 (1)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

1. 下卷

2. 產育類

3. 滑胎

妊娠滑胎之法,惟欲其坐草之期,易而且速。而難易之由,則在血之盈虛,不在藥之滑利。蓋血多則潤,而產必易;血虧則澀,而產必難。故於未產之前,但宜以培養氣血為主,而預為之地。如四物湯、滑胎煎、五福飲、小營煎、八珍湯之類,即皆滑胎之要藥。若不知此而過用滑利等物,或產期未近,無火無滯,而妄用清火、行氣、沉降、苦寒等藥,必皆暗殘營氣,走泄真陰,多致血虧氣陷,反為臨期大害。若果肥盛氣實者,則紫蘇飲、保生無憂散、滑胎枳殼散之類,皆可擇用。

四物湯(見經不調)

滑胎煎(見《新方八陣·因陣》)胎氣臨月,宜

常服數劑,以便易生。

當歸(三五錢),川芎(七分),杜仲(二錢),熟地(三錢),枳殼(七分),山藥(二錢)

水二鍾,煎八九分,食前溫服。如氣體虛弱者,加人參、白朮,隨宜用之。如便實多滯者,加牛膝一二錢。

五福飲(見血熱經早)

小營煎(見血虛經亂)

八珍湯(見經不調)

紫蘇飲(見安胎)

保生無憂散(見《婦人規古方》)臨產服之,補其血,順其氣,或胞胎肥厚,根蒂堅牢者,皆可使之易產。又治小產瘀血腹痛。

當歸,川芎,白芍,乳香,枳殼,南木香,血餘

上等分,每服二三錢,水煎,日二服。若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氣困憊,急用八珍湯斤許,水數碗,煎熟,時飲救之,飲盡再製,亦有得生。

滑胎枳殼散(見安胎論外方)

白話文:

滑胎的處理方法,重點在於讓生產過程容易且快速。生產難易與否,取決於血氣的盈虛狀況,而非藥物的滑利作用。血液充盈則滋潤,生產自然容易;血液不足則乾燥,生產就困難。因此,在生產前,應該以調理氣血為重,預先做好準備。像四物湯、滑胎煎、五福飲、小營煎、八珍湯等等,都是重要的調養藥方。如果不懂這個道理,過度使用滑利藥物,或者生產時間還沒到,又沒有內火或瘀滯,就胡亂使用清熱、行氣、降氣、苦寒的藥物,必然會損傷營氣,耗損真陰,導致血虛氣弱,反而在臨產時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果孕婦體質肥胖,氣血旺盛,則可以使用紫蘇飲、保生無憂散、滑胎枳殼散等藥方,視情況選擇使用。

4. 催生

凡妊娠胎元完足,彌月而產,熟落有期,非可催也。所謂催生者,亦不過助其血氣而利導之耳。直待臨期,乃可用脫花煎或滑胎煎,隨證加減主之。或經日久,產母困倦難生,俱宜服滑胎煎,以助其氣血,令兒速生。其有氣虛無力,艱於傳送者,必用獨參湯,隨多隨少,接濟其力,皆為催生要法。

若期未至而妄用行氣導血等劑,以為催生,亦猶摘方苞之萼,揠宋人之苗耳。

脫花煎(見《新方八陣·因陣》)凡臨盆將產者,宜先服此藥,催生最佳,並治產難經日或死胎不下,俱妙。

當歸(七八錢或一兩),肉桂(一、二錢或三錢),川芎,牛膝(各二錢),車前子(錢半),紅花(一錢,催生者不用此味亦可)

水二鍾,煎八分,熱服,或服後飲酒數杯亦妙。若胎死腹中或堅滯不下者,加朴硝三五錢,即下。若氣虛困劇者,加人參隨宜。若陰虛者,必加熟地三五錢。

滑胎煎(見滑胎)

獨參湯(見崩淋經漏不止)

臨盆將產,腹痛已甚,凡催生之藥,無如脫花煎,少用肉桂五七分,為最穩最妙;若氣虛無力者,加人參二三錢,虛者任意加用之。

催生若水血下多,子道乾澀難出者,宜用滑利之物,如豬脂油、蜜酥油、蔥白、葵子、牛乳、滑石、榆白皮之類以潤之,亦濟急之法也。

白話文:

催生

懷孕足月,按時生產,本來就不需要催生。所謂催生,只是幫助產婦促進血氣運行,使生產順利而已。快要生產時,才可以服用脫花煎或滑胎煎,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如果生產時間過長,產婦疲倦難產,都應該服用滑胎煎,幫助氣血運行,讓胎兒快速出生。如果產婦氣虛無力,難以生產,必須服用獨參湯,根據情況增減藥量,補充體力,這些都是催生的重要方法。

如果預產期還沒到就亂用行氣活血的藥物催生,就像摘掉花苞的花萼,拔掉尚未成熟的秧苗一樣,適得其反。

脫花煎適用於臨盆將產的產婦,服用此藥催生效果最佳,也能治療難產、胎死腹中不下等情況。藥方包含當歸、肉桂、川芎、牛膝、車前子、紅花(催生時可不加),水煎服,服後可飲酒。若胎死腹中或胎兒滯留不下,可加朴硝;若氣虛體弱,可加人參;若陰虛,可加熟地。

滑胎煎及獨參湯的配方可參考相關文獻。

臨盆將產,腹痛劇烈時,催生藥物中以脫花煎為最有效,但肉桂用量要少;若氣虛無力,可加人參。

如果催生過程中出血過多,產道乾燥難以生產,可以使用豬油、蜂蜜、蔥白、葵花籽、牛奶、滑石粉、榆白皮等潤滑之物來緩解,這是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