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上卷 (49)
上卷 (49)
1. 鬼胎
婦人有鬼胎之說,豈虛無之?鬼氣果能襲人胞宮而遂得成形者乎?此不過由本婦之氣質,蓋或以邪思蓄注,血隨氣結而不散,或以衝任滯逆,脈道壅瘀而不行,是皆內因之病,而必非外來之邪。蓋即血癥氣瘕之類耳。當即以癥瘕之法治之,詳見本條。此外如狐魅異類之遇者,則實有所受而又非鬼胎之謂,亦當於「癥瘕類」求法下之。
又凡鬼胎之病,必以血氣不足而兼凝滯者多有之。但見經候不調而預為調補,則必無是病。若其既病,則亦當以調補元氣為主,而繼以去積之藥,乃可也。然用補之外,而欲於補中兼行者,無如決津煎;欲去其滯而不至猛峻者,無如通瘀煎;既加調補而欲直收其病者,則奪命丹、回生丹皆可酌用。或以當歸紅花煎濃湯送赤金豆亦妙。
決津煎(見經期腹痛)
通瘀煎(見經期腹痛)
《良方》奪命丹(見《婦人規古方》)治瘀血入胞,脹滿難下。急服此藥,血即消,衣即下。按:此方頗有回生丹之功用,下死胎必效,須用當歸方。
附子(炮半兩),乾漆(碎之,炒煙盡),牡丹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另用大黃末一兩,以好醋一升,同熬成膏,和前藥,丸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一方有當歸一兩。
回生丹(見《婦人規古方》)治婦人產後諸疾,汙穢未淨,及一切實邪疼痛,死胎,瘀血沖逆等證。
大黃膏法:用蘇木三兩,河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渣聽用。紅花三兩,炒黃色,用好酒一大壺,煮十餘滾,去渣聽用。黑豆三升,煮熟,存汁三碗,去豆,去皮曬乾為末,俱聽用。大黃一斤為末,用好醋八碗,熬成膏,次下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攬勻又熬成膏,盆內收盛候用。將鍋焦焙乾為末,同豆皮末俱入之。
人參,白朮,青皮,木瓜(各三錢),當歸,川芎,元胡,蒼朮,香附(童便炒),蒲黃,赤茯苓,桃仁泥,熟地(各一兩),牛膝,三稜,山茱萸,五靈脂,地榆,甘草,羌活,陳皮,白芍(各五錢),良薑(四錢),烏藥(二兩半),木香,乳香,沒藥(各一錢)
上為末,用前大黃膏為丸彈子大,金薄為衣,不拘時,隨證擇用,湯引送下一丸。
赤金豆(見《新方八陣·攻陣》)又名八仙丹。治諸積不行。凡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結聚癥堅,宜此主之。此丸去病捷速,較之硝、黃、稜、莪之類過傷正氣者,大為勝之。
巴豆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半),生附子(切,略炒燥二錢),皂角(炒微焦二錢),輕粉(一錢),丁香,木香,天竺黃(各三錢),硃砂(二錢為衣)
上為末,醋浸蒸餅為丸蘿蔔子大,硃砂為衣。欲漸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驟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或薑、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湯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飲冷水一二口,即止。蓋此藥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也。如治氣、濕、實滯、鼓脹,先用紅棗煮熟,取肉一錢許,隨用七八丸,甚者一、二十丸,同棗肉研爛,以熱燒酒加白糖少許送下。
白話文:
鬼胎
古人認為婦女有鬼胎,是真的嗎?鬼氣真的能入侵婦女的子宮而成形嗎?這其實都是婦女本身氣質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思慮過度,導致氣血凝滯不通;也可能是衝任二脈阻塞,經脈瘀堵不通暢。這些都是內在的疾病,絕非外邪入侵所致。其實就是血瘀、氣滯、腫塊等疾病。治療方法就應該按照治療血瘀、腫塊的方法來處理,詳見本文相關章節。此外,如果遇到狐魅等異類纏身的情況,雖然患者也有症狀,但這並非所謂的鬼胎,也應該參考「血瘀、腫塊」的治療方法。
鬼胎的病症,大多伴隨著氣血不足和凝滯。如果能及時調理經期,使氣血調和,就能預防這種疾病。如果已經患病,則應以調補元氣為先,再配合一些消積的藥物。在補益的基礎上,想兼顧活血化瘀,則可用決津煎;想去除瘀滯而不傷及正氣,則可用通瘀煎;如果需要快速治療,則奪命丹、回生丹都可以酌情使用。或者用當歸紅花煎熬濃湯送服赤金豆,效果也很好。
決津煎(詳見經期腹痛部分)
通瘀煎(詳見經期腹痛部分)
奪命丹(詳見《婦人規古方》)主治瘀血入胞宮,腹脹難以排便。緊急服用此藥,瘀血即消,大便即可排出。此方與回生丹功效相似,治療死胎效果顯著,需配合當歸藥物使用。
組成:炮製過的附子半兩、研碎並炒去煙的乾漆一兩、牡丹皮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另取大黃末一兩,用好醋一升同熬成膏,與前面藥末混合,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溫酒送服五至七丸。另一方劑中還加了一兩當歸。
回生丹(詳見《婦人規古方》)主治婦女產後各種疾病,惡露未盡,以及一切實證導致的疼痛,死胎、瘀血逆流等症狀。
大黃膏的製作方法:取蘇木三兩,加河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渣備用。紅花三兩,炒至黃色,用好酒一大壺煮十餘滾,去渣備用。黑豆三升,煮熟,取汁三碗,去豆,曬乾研末備用。大黃一斤研末,用好醋八碗熬成膏,然後加入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攪拌均勻再熬成膏,盛入盆中備用。將鍋底焦渣焙乾研末,與黑豆皮末混合加入膏中。
組成:人參、白朮、青皮、木瓜各三錢;當歸、川芎、元胡、蒼朮、香附(用童尿炒制)、蒲黃、赤茯苓、桃仁泥、熟地各一兩;牛膝、三稜、山茱萸、五靈脂、地榆、甘草、羌活、陳皮、白芍各五錢;良薑四錢;烏藥二兩半;木香、乳香、沒藥各一錢。
製法: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用先前製備的大黃膏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用金箔包裹,不拘時辰,根據病情選擇服用,用湯藥送服一丸。
赤金豆(詳見《新方八陣·攻陣》)又名八仙丹。主治各種積聚不通。凡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腫塊堅硬,都可用此藥治療。此藥療效迅速,比硝石、硫磺、三稜、莪術等傷及正氣的藥物優越得多。
組成:去皮膜並略去油的巴豆霜一錢半、切片略炒燥的生附子二錢、炒至微焦的皂角二錢、輕粉一錢、丁香、木香、天竺黃各三錢、硃砂二錢(作藥丸外衣)。
製法: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用醋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蘿蔔子大小的藥丸,用硃砂做外衣。想要緩慢治療的,每次服五到七丸;想要快速治療的,每次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或薑、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湯送服。如果腹瀉過多,可以喝一兩口水,即可止瀉。因為此藥遇熱則通,遇冷則止。如果治療氣滯、濕邪、實證、脹滿等症狀,應先用紅棗煮熟,取棗肉約一錢,隨藥服用七八丸,症狀嚴重的可服用一二十丸,將棗肉與藥丸研碎,用熱燒酒加少許白糖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