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一論血塊
一論血塊
1. 一論血塊
婦人病倍於男子,因產後之症偏多也。夫產後血塊,醫家所歸,宜當詳究。若時俗治血塊,有用生地黃,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脹,有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有用青皮、枳實、蘇子以下氣定喘,芩、連、梔子、黃柏以退熱除煩。至若血枯便實,反用承氣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通之而愈秘。
因古《局方》,峻攻塊痛,殆無異於刃之殺人也,事產者豈可視為甚輕而妄用蘇木、稜、蓬,以置人於死地也耶?宜服生化湯,一應破血藥,雖山楂性緩,亦不可單用。
生化湯,川歸,川芎,桃仁,乾薑,甘草
水煎服,並渣。
鹿角灰就用生化湯送下七錢。
又方:益母丸同服亦可。
外用烘熱衣服暖和塊痛處,雖暑月亦要和暖。大抵產婦勞傷,氣血並虛,分娩子後,無力送胞送塊,澀滯腹間作痛,甚者氣血不運而昏迷厥暈,切不可妄謂惡血抱心,遽用蘇木等散血之方以殺人也。只頻服生化湯二三帖,即時塊消痛止,神清氣復而頓爽舒暢平安矣。行血如生地、牛膝,敗血如三稜、莪朮。
俗用山楂、砂糖消塊,薑、艾酒定痛,皆致淋崩、昏暈等症。
白話文:
一論血塊
婦女的疾病比男性多,是因為產後病症特別多。產後血塊的治療,醫家各有看法,應該仔細研究。民間治療血塊,常用生地黃、紅花來活血化瘀,用蘇木、牛膝來攻破血塊;治療氣脹,常用烏藥、香附來理氣,枳殼、厚朴來舒暢氣機;甚至用青皮、枳實、蘇子來降氣平喘,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來清熱除煩。但有些情況,例如血瘀便秘,反而用承氣湯瀉下,結果反而加重便秘;汗多尿少,反而用五苓散利尿,結果反而加重便秘。
古代的《局方》中,峻猛攻治血塊疼痛的方法,幾乎等同於用刀殺人,產後婦女怎能輕視,而濫用蘇木、三稜、蓬虆等藥物,置人於死地呢?應該服用生化湯,所有破血的藥物,即使像山楂這樣藥性緩和的,也不可單獨使用。
生化湯的組成:當歸、川芎、桃仁、乾薑、甘草。
水煎服,藥渣一起服用。
鹿角灰可以用生化湯送服,每次七錢(約21克)。
另一個方法:服用益母丸也可以。
外用熱敷衣物溫暖疼痛部位,即使是夏天也要溫暖。總而言之,產婦因生產而勞傷,氣血皆虛,分娩後,身體無力將胎盤和血塊排出,導致血塊滯留在腹部疼痛,嚴重者氣血運行不暢而昏迷、暈厥,絕對不可誤以為是惡血阻塞心臟,而急用蘇木等散血藥物,造成生命危險。只要頻頻服用生化湯二三帖,血塊就能消散,疼痛停止,精神恢復,身體舒適,平安無事。像生地、牛膝等藥物可以行血,像三稜、莪朮等藥物可以破血。
民間常用山楂、砂糖消塊,用薑、艾酒止痛,這些方法都可能導致尿頻、崩漏、昏迷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