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笏庵

《胎產秘書》~ 上卷 (4)

回本書目錄

上卷 (4)

1. 子瘧

凡妊娠病瘧,多由營衛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寒,或傷生冷,傳為瘧疾,名曰子瘧。宜服驅邪散。熱多寒少者,清脾飲去半夏。寒多熱少者,人參養胃湯去半夏。久而虛者,四獸飲主之。

驅邪散

白話文:

凡是妊娠期間患有瘧疾的,大多是因營衛虛弱,脾胃不足,或者感受風寒,或者飲食生冷導致,傳染為瘧疾,稱為子瘧。應服驅邪散。熱證表現多、寒證表現少的,用清脾飲去掉半夏。寒證表現多、熱症表現少的,用人參養胃湯去掉半夏。時間長導致身體虛弱的,用四獸飲治療。

藿香,白朮,茯苓(各等錢),甘草,肉果(少許),知母(一錢),橘紅(八分),砂仁(八分)

白話文:

藿香、白朮、茯苓(各等量),甘草、肉果(少許),知母(一錢),橘紅(八分),砂仁(八分)。

薑棗引。如有表邪者,加蘇葉八分,蔥白五寸,或加柴胡八分。

清脾飲

白話文:

薑棗引湯。如果有表邪,再加入蘇葉八分、蔥白五寸,或者加入柴胡八分。

白朮,茯苓,知母(各一錢),青皮(四分),厚朴(八分),黃芩(二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知母:一錢

青皮:四分

厚朴:八分

黃芩:二錢

甘草:五分

生薑為引,水煎服。原方有柴胡。

人參養胃湯

白話文:

以生薑作為引子,用水煎煮服用。原來的方劑中包含柴胡。 用人參製成的養胃湯。

人參,蒼朮,藿香,厚朴(各一錢),陳皮(一錢五分),肉果(六分),茯苓(一錢二分),炙甘草(五分)

薑引,或加烏梅一個。

四獸飲

白話文:

人參:1錢

蒼朮:1錢

藿香:1錢

厚朴:1錢

陳皮:1錢5分

肉果:6分

茯苓:1錢2分

炙甘草:5分

人參(二錢),白朮(土炒,二錢),茯苓(一錢二分),炙甘草(五分),陳皮(一錢二分),肉果(八分),元棗(三枚),薑(二片),烏梅(三個)

白話文:

人參(8克),白朮(土炒後,8克),茯苓(4.8克),炙甘草(2克),陳皮(4.8克),肉果(3.2克),元棗(3個),生薑(2片),烏梅(3個)

或加當歸二錢,虎骨膠二錢,如無膠用虎骨六錢。以上各方,虎骨、當歸均可加入。

白話文:

或加入當歸二錢、虎骨膠二錢,若沒有虎骨膠,改用虎骨六錢。以上各方,虎骨和當歸均可加入。

2. 子癇

(音閒即胎風,一名兒暈,又名痙)

凡妊娠口噤項強,手足攣搐,言語蹇澀,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癇。切不可作中風治。宜服加味羚羊角散,或加味地黃湯。如無痰涎,言語如常,但見中風形狀,此緣血少類風,如以風藥投之,貽害不淺。

加味羚羊角散

白話文:

凡是懷孕婦女,出現嘴巴緊閉、脖子僵硬、手腳抽搐、言語困難、痰液增多、神志不清的症狀,這叫做「子癇症」。要注意不要當作中風來治療。應該服用加味羚羊角散或加味地黃湯。如果沒有痰液增多、言語正常的症狀,但有中風的表現,這是由於血虛而類風,如果用了治療風的藥物,就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羚羊角,當歸,防風,獨活,茯苓,棗仁,五加皮(各一錢),米仁(五分),杏仁(八分),甘草,木香(各三分),蔥白(五寸),薑(五片)

白話文:

  • 羚羊角:鹿角科動物羚羊的角,性微寒,味甘鹹,歸肝、腎經,有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

  • 當歸:繖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溫,味甘苦,歸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 防風:防風科植物防風的根,性辛溫,味甘微苦,歸膀胱、肺經,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通絡止痙的作用。

  • 獨活:獨活科植物獨活的根莖,性溫,味甘辛,歸腎、肝、脾經,有祛風止痛、活血散寒、強筋壯骨的作用。

  • 茯苓:茯苓科植物茯苓的根莖,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肺經,有健脾益氣、補心安神、利水滲濕的作用。

  • 棗仁:鼠李科植物棗樹的種子,性平,味甘,歸脾、胃經,有補氣養血、安神益智、潤腸通便的作用。

  • 五加皮: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樹皮,性微溫,味甘苦,歸腎、脾、肝經,有補氣強身、益智安神、祛風除濕的作用。

  • 米仁:禾本科植物稻米的種子,性平,味甘,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滋陰補虛的作用。

  • 杏仁:薔薇科植物杏樹的種子,性微苦、微甘,歸肺、大腸經,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通便潤腸的作用。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性平,味甘,歸脾、肺、胃經,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清熱解毒的作用。

  • 木香:芸香科植物木香的根莖,性溫,味辛、苦,歸脾、胃、大腸經,有理氣止痛、疏肝行氣、止瀉固腸的作用。

  • 蔥白:百合科植物蔥的莖,性溫,味辛,歸肺、胃經,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理氣化滯的作用。

  • 薑:薑科植物薑的根莖,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瀉、溫肺止咳的作用。

煎服。虛,加人參。痰,加竹瀝、薑汁。脾虛,加炒白朮。風痰湧甚,加天竺黃一錢,川貝一錢。

加味地黃湯

白話文:

將藥材煎服。如果身體虛弱的,可加入人參。痰多的,可加入竹瀝、薑汁。脾虛的,可加入炒白朮。風痰湧動得非常厲害的,可加入天竺黃一錢,川貝一錢。

大熟地(薑汁、砂仁拌炒八錢),淨萸肉(四錢),懷山藥(四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二錢),陳膽星(二錢),吳茱萸(五分),川連(五分,煮汁泡七次,炒一錢)

荊瀝沖服。

白話文:

  • 大熟地:八錢,用薑汁和砂仁拌炒。

  • 淨萸肉:四錢。

  • 懷山藥:四錢。

  • 茯苓:三錢。

  • 丹皮:三錢。

  • 澤瀉:二錢。

  • 陳膽星:二錢。

  • 吳茱萸:五分。

  • 川連:五分,先用煮汁浸泡七次,再炒一錢。

3. 子喑

(音因)

凡妊娠三五個月,忽失音不語者,胞絡脈絕也,名曰子喑。蓋胞系於腎,腎脈貫舌,故失音。此非藥可治,分娩即自出聲。

白話文:

如果一名孕婦懷孕三五個月,突然失聲無法說話,這是因為胎兒的脈絡斷絕,稱為「子喑」。這是因為胎兒與腎臟相連,腎脈貫通舌頭,所以才會失聲。這種情況無法用藥物治療,必須等到分娩後才會恢復說話的能力。

湯建中雲:前症俱由妊娠脾土不運而生濕,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如:子腫,濕也;惡阻,痰也;子煩、子淋,熱也;子癇,風也;子懸,氣也;轉脬,虛也。治法雖有清熱、消痰、滲濕、順氣、疏風、補之不同,要不外去邪保胎四字為總訣也。

白話文:

湯建中說:前面所說的症狀都是因為在懷孕期間脾臟運輸功能不正常而導致濕氣產生,濕氣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例如:水腫是濕氣引起的;惡阻是痰引起的;胎動頻繁、胎兒感染是熱引起的;子癇是風引起的;胎兒懸浮是氣引起的;漏尿是虛引起的。治療方法雖然有清熱、化痰、利濕、理氣、祛風、補益等不同,但總的來說,不外乎是祛邪保胎四個字。

4. 外感風寒

凡妊娠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花頭眩,此因風寒客於肌表,侵人脾胃,傷損營衛,是以憎寒發熱,頭疼眼痛,甚至心腹煩悶。不可妄投峻劑,只宜芎蘇散表其寒邪。

白話文:

如果懷孕期間受到風寒的侵襲,全身發熱,頭暈目眩,這是因為風寒侵襲肌表,侵犯脾胃,損傷營衛,所以怕冷發熱,頭痛眼痛,甚至心腹煩悶。不要隨便使用猛烈藥物,只宜使用芎蘇散來表述其寒邪。

按:婦人天癸未行屬少陰,天癸已行屬厥陰,天癸已絕屬太陰。胎產之病,治厥陰者,溯化之源也。故《機要》曰:胎產病當從厥陰經論,毋犯胃氣及上二焦。謂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是也。汗則痞滿,下則傷脾,利小便則內亡津液,中州枯燥。故受孕三五個月時,不可用一毫辛散滑利之品。

白話文:

女性在月經初潮之前,屬於少陰體質;月經初潮之後,屬於厥陰體質;月經斷絕之後,屬於太陰體質。治療與胎產相關的疾病,需要根據厥陰經的變化來進行,因此《機要》中提到,治療胎產疾病應該遵循厥陰經的原則,不要損傷胃氣和上焦。在治療時,有三條禁忌:不可發汗、不可瀉下、不可利小便。發汗會導致痞滿,瀉下會損傷脾胃,利小便會導致體內津液不足,中州枯燥。因此,在懷孕三五個月的時候,不可使用任何辛散、滑利的藥物。

惟七八個月後,倘有閉結,乃敢稍施以滑利之劑。故上云:不可妄投峻劑。

加味芎蘇散

白話文:

只有到了七八個月之後,如果出現便秘的情況,才敢稍微使用一些潤滑腸道的藥物。所以前面提到:不可以隨便使用強烈的藥物。 [加味芎蘇散]

紫蘇,羌活,陳皮,麥冬(各一錢),川芎,白芍(各八分),乾薑,生甘草(各五分)

加生薑二片,水煎服。胎前宜清涼,乾薑還須忌用。

白話文:

紫蘇、羌活、陳皮、麥冬(各一公克),川芎、白芍(各 0.8 公克),乾薑、生甘草(各 0.5 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