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 (3)

1. 十一、冷痢候

冷痢者,由腸胃虛弱,受於寒氣,腸虛則泄,故為冷痢也。凡痢色青、色白、色黑,並皆為冷痢。色黃、色赤,並是熱也。故痢色白,食不消,謂之寒中也。

診其脈,沉則生,浮則死也。

白話文:

冷痢這種病,是因為腸胃虛弱,受到寒氣侵襲所導致。腸道虛弱就會腹瀉,所以稱為冷痢。凡是痢疾的顏色呈現青色、白色或黑色,都屬於冷痢。如果痢疾的顏色呈現黃色或紅色,就屬於熱痢。所以痢疾的顏色是白色,而且食物難以消化,就稱為寒邪在體內作祟。

診斷時如果摸到脈象是沉脈,就表示病情尚可治療;如果摸到脈象是浮脈,就表示病情危險。

2. 十二、久冷痢候

久冷痢者,由腸虛而寒積,故冷痢久不斷也。而廩丘公說云:諸下悉寒也。凡人腸中大便,有寒則常鴨溏,有熱則儐硬。人見病身體發熱而下,便謂熱下,非也。平常恆自將節,飲食衣被調適,其人無宿寒者,大便自調。強人適發越,薄衣冷飲食,表有熱不覺里冷,而胃內潛冷,冷即下也。

今始發熱而下,當與理中湯加大附子一枚,連服三四劑,重覆令微汗出,微汗出則熱除,不復思冷,胃氣溫暖,下與發熱俱瘳矣。

宿寒之家,其人常自患冷。躡濕地,若足踏凍地,或衣被薄,皆發。風下最惡,何謂風下?當風吹腰腹,冷氣徹里而暴下者,難治也。

久痢,胃虛氣逆則變嘔;嘔而氣逆,遇冷折之,氣逆不通則變噦。亦變濕䘌也,胃虛蟲動故也。

白話文:

慢性冷痢,是因為腸道虛弱且寒氣積聚,所以冷痢才會長期不斷。廩丘公說過:「各種腹瀉都屬於寒症。」一般人腸道中的大便,如果體內有寒氣,大便就會常常像鴨子大便一樣稀溏;如果有熱氣,大便就會比較乾硬。人們看到生病時身體發熱卻腹瀉,就以為是熱性腹瀉,其實不是這樣。平常如果能注意保養,飲食和穿著都能適當調整,這個人如果沒有潛藏的寒氣,大便自然就會正常。但如果身體強壯的人不注意,過度消耗體力、穿著單薄、吃冷食,表面發熱卻感覺不到體內寒冷,而胃裡潛藏寒氣,寒氣一發作就會腹瀉。

現在剛開始發熱又腹瀉,應該服用理中湯,並加大附子一枚,連續服用三四劑,並且要蓋好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微微出汗後熱就會退去,也不會再想吃冷的,胃氣也會變得溫暖,腹瀉和發熱都會痊癒。

如果是體內有宿寒的人,會經常感到怕冷。如果踩到潮濕的地面,或是腳踩到冰凍的地面,或是衣服穿得太少,這些都會引發腹瀉。其中「風下」最為嚴重,什麼是「風下」呢?就是當風吹到腰腹部,冷氣直接進入體內導致突然腹瀉,這種情況很難治療。

長期腹瀉,如果胃虛導致氣逆,就會出現嘔吐;嘔吐又導致氣逆,遇到寒冷會讓氣逆更加嚴重,氣逆不通暢就會變成呃逆。也可能轉變為濕性的痢疾,這是因為胃虛導致蟲子活動引起的。

3. 十三、熱痢候

此由腸胃虛弱,風邪挾熱乘之,腸虛則泄,故為熱痢也,其色黃。若熱甚,黃而赤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腸胃虛弱,風邪夾帶著熱邪侵襲所導致的。腸道虛弱就會腹瀉,所以形成熱痢,大便顏色是黃色的。如果熱邪更嚴重,大便顏色就會呈現黃色帶紅色。

4. 十四、久熱痢候

此由腸虛熱積,其痢連滯,故久不瘥也。痢久,胃氣虛則變嘔;嘔而氣逆,遇冷折之,氣不通則變噦。亦變濕䘌也,胃虛蟲動故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腸道虛弱,有熱邪積聚,所以痢疾才會持續不斷,很久都無法痊癒。痢疾拖久了,胃氣虛弱就會變成嘔吐;嘔吐又導致氣機上逆,如果遇到寒冷就會抑制它,氣機不通暢就會變成呃逆。也可能變成濕瀉,這是因為胃虛導致蟲子蠕動的緣故。

5. 十五、冷熱痢候

夫冷熱痢者,由腸胃虛弱,宿有寒,而為寒熱所傷,冷熱相乘,其痢乍黃乍白是也。若熱搏於血,血滲腸間,則變為血痢也。而冷伏腸內,搏津液,則變凝白,則成白滯,亦變赤白痢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泄下有寒者,微引氣,以息內腹,徐吹息。以鼻引氣,氣足復前即愈。其有熱者,微呼以去之。

白話文:

所謂的冷熱痢疾,是因為腸胃虛弱,體內原本就有寒氣,又受到寒熱之邪侵擾,導致寒熱互相交雜所引起的,所以痢疾的症狀才會出現時黃時白的狀況。如果熱邪侵入血液,導致血液滲入腸道之間,就會變成血痢。而寒邪潛伏在腸道內,與津液搏結,就會變成凝結的白色黏液,形成白痢,也可能轉變成赤白痢。至於用湯藥、熱敷、針灸、砭石等方法治療,另有正統的處方,而補養身體和疏導氣血的方法,我會在後面附上。

《養生方·導引法》說:拉肚子是因為體內有寒氣的,可以輕微地引導氣息,將氣吸入腹部,然後慢慢地將氣吹出。用鼻子吸氣,當氣吸足之後再重複之前的動作,這樣就會痊癒。如果是因為體內有熱邪導致的,則可以輕微地呼氣來去除熱邪。

6. 十六、雜痢候

雜痢,謂痢色無定,或水穀,或膿血,或青,或黃,或赤,或白,變雜無常,或雜色相兼而痢也。挾熱則黃赤,熱甚則變膿血也;冷則白,冷甚則青黑,皆由飲食不節,冷熱不調,胃氣虛,故變易。

白話文:

雜痢指的是痢疾的顏色不定,可能拉出水和食物殘渣、膿血,或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等,變化雜亂沒有規律,有時也可能夾雜多種顏色一起拉出來。如果夾帶熱邪,痢疾的顏色就會呈現黃色或紅色,熱邪嚴重時就會變成膿血便;如果夾帶寒邪,痢疾的顏色就會呈現白色,寒邪嚴重時就會變成青黑色。這些都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忽冷忽熱,導致胃氣虛弱,所以才會出現顏色多變的痢疾。

7. 十七、休息痢候

休息痢者,胃脘有停飲,因痢積久,或冷氣,或熱氣乘之,氣動於飲,則飲動,而腸虛受之,故為痢也。冷熱氣調,其飲則靜,而痢亦休也。腸胃虛弱,易為冷熱,其邪氣或動或靜,故其痢乍發乍止,謂之休息痢也。

白話文:

休息痢這種病症,是因為胃部積存了停滯的水飲,加上痢疾久治不癒,或是受到寒氣、熱氣的侵襲,這些氣擾動了停飲,使停飲也跟著躁動,腸胃虛弱就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就引發了痢疾。如果寒熱之氣調和了,停飲就會平靜下來,痢疾也會跟著停止。因為腸胃虛弱,容易受到寒熱影響,這些邪氣可能躁動也可能平靜,因此痢疾會時好時壞,發作停止不定,就稱為休息痢。

8. 十八、白滯痢候

白滯痢者,腸虛而冷氣客之,搏於腸間,津液凝滯成白,故為白滯痢也。

白話文:

白滯痢這種病,是因為腸胃虛弱且受到寒氣侵入,寒氣停留在腸道中,使得腸道的津液凝結成白色黏液,所以就形成了白滯痢。

9. 十九、痢如膏候

痢如膏者,是由臟腑虛冷,冷氣入於大腸成痢,冷氣積腸,又虛滑,脂凝如膏也。

白話文:

腹瀉像油脂一樣,是因為內臟虛弱寒冷,寒氣侵入大腸而導致痢疾。寒氣積聚在腸道,加上腸道虛弱滑利,使得脂肪凝結成像油脂一樣的黏稠物。

10. 二十、蠱注痢候

此由歲時寒暑不調,則有濕毒之氣傷人,隨經脈血氣,漸至於臟腑。大腸虛者,毒氣乘之,毒氣挾熱,與血相搏,則成血痢也。毒氣侵食於臟腑,如病蠱注之家,痢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肝,與血雜下是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一年四季氣候寒熱不調,導致濕毒之氣侵入人體,隨著經脈和血液,逐漸進入內臟。如果大腸虛弱,毒氣就會趁虛而入,毒氣夾帶熱邪,和血液搏擊,就會形成血痢。毒氣侵蝕內臟,就像感染蠱毒的人家一樣,拉出的痢疾帶血,混雜著膿液、瘀血,顏色發黑,有時會有像雞肝一樣的血塊,和血液一起排出。

11. 二十一、腸蠱痢候

腸蠱痢者,冷熱之氣入在腸間,先下赤,後下白,連年不愈,侵傷於臟腑,下血雜白,如病蠱之狀,名為腸蠱痢也。

白話文:

腸蠱痢這種病,是因為寒熱之氣侵入腸道之間,一開始拉出來的糞便會是紅色的,後來會變成拉出白色黏液,如果連續好幾年都沒好,就會進一步傷害到內臟,糞便中會夾雜著血和白色黏液,看起來像得了蠱病一樣,所以才叫做腸蠱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