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四 (1)

1. 一、諸瘻候

諸瘻者,謂瘻病初發之由不同,至於瘻成,形狀亦異。有以一方而治之者,故名諸瘻,非是諸病共成一瘻也。而方說九瘻者,是狼瘻、鼠瘻、螻蛄瘻、蜂瘻、蚍蜉瘻、蠐螬瘻、浮疽瘻、瘰癧瘻、轉脈瘻,此頸之九瘻也。

白話文:

各種瘻病,是指瘻病最初發作的原因不同,等到瘻病形成後,形狀也各不相同。有些只用一種方法治療的,所以稱為諸瘻,並不是多種疾病一起形成同一種瘻病。而書上所說的九種瘻病,是指狼瘻、鼠瘻、螻蛄瘻、蜂瘻、蚍蜉瘻、蠐螬瘻、浮疽瘻、瘰癧瘻、轉脈瘻,這九種都是頸部瘻病。

狼瘻者,年少之時,不自謹慎,或大怒,氣上不下之所生也。始發之時,在於頸項,有根,出缺盆,上轉連耳本。其根在肝。

鼠瘻者,飲食之時有擇,蟲蛆毒變化所生也。使人寒熱。其根在肺。

白話文:

狼瘻(一種脖子上的腫瘤)是年輕人不注意保養,或者大發脾氣,導致氣血鬱結不通順而產生的。剛開始時,腫瘤出現在頸部,有根,長在缺盆穴,向上延伸連接到耳根。它的根源在於肝臟。

螻蛄瘻者,食果蓏子,不避有蟲,即便啖之,外絕於綱,內絕於腸,有毒不去,變化所生也。始發之時,在於頸上,狀如蝸形,癮胗而出也。其根在大腸。

白話文:

螻蛄瘻是一種疾病,患者會食用腐爛的水果和蔬菜,不避諱蟲子,甚至直接吞下。這些食物進入體內後,由於外部與食道相隔,內部與腸道相隔,不能順利排出體外,其中的毒素逐漸變化,最終導致疾病發生。初期發作時,症狀出現在頸部,形狀像蝸牛,會發癢、腫脹,並從皮膚表面排出膿液。這種疾病的根源在於大腸。

蜂瘻者,食飲勞倦,渴乏多飲流水,即得蜂毒不去,變化所生也。始發之時,其根在頸,歷歷三四處,俱腫,以潰生瘡,狀如癰形,瘥而復移。其根在脾。

白話文:

蜂瘻病:是因為過度飲食勞累、口渴時大量飲用冷水,導致蜂毒入侵體內,久而久之變化而成。一開始發病時,根源在頸部,會有三四個明顯的腫塊,這些腫塊會逐漸潰爛成瘡,形狀像癰。當瘡口癒合後,腫塊又會轉移到其他部位。蜂瘻病的根源在脾臟。

蚍蜉瘻者,因寒,腹中臚脹,所得寒毒不去,變化所生也。始發之時,在其頸項,使人壯熱若傷寒,有似疥癬,婁婁孔出。其根在肺。

白話文:

蚍蜉瘻是由寒氣引起的,寒毒侵入腹中導致臚脹,久而久之寒毒不消,發生變化而形成。一開始發作時出現在頸項,會讓人發熱如傷寒,看起來像疥癬,皮膚上會出現許多小孔。它的根源在肺部。

蠐螬瘻者,恐懼、愁憂、思慮,哭泣不止,餘毒變化所生也。始發之時,在其頸項,無頭尾,如棗核,或移動皮中,使人寒熱心滿。其根在心。

白話文:

患有蠐螬瘻的人,通常是因為長期遭受恐懼、憂愁、思考過度,以及過度哭泣導致餘毒積聚變化而形成的。

這種病症剛開始發作時,會出現在頸項部位,沒有頭尾,像一顆棗核,或者在皮膚底下移動,讓人感到發冷發熱,內心煩悶。它的根源在於心臟。

浮疽瘻者,因恚結馳思,往反變化所生也。始發之時,在於頸,亦在掖下,如兩指,無頭尾,使人寒熱,欲嘔吐。其根在膽。

白話文:

浮疽瘻瘡,是由於憂鬱怨恨、情緒激動所引起的疾病,會反覆變化和發展。發病初期,出現在頸部或腋下,狀如兩個手指,沒有頭尾,會讓人感到寒熱並有嘔吐感。它的病根在膽囊。

瘰癧瘻者,因強力入水,坐濕地,或新沐浴,汗入頭中,流在頸上之所生也。始發之時,在其頸項,恆有膿,使人寒熱。其根在腎。

白話文:

瘰癧和瘻管這些疾病,都是因為體力強健的人跳入水中,或坐在潮濕的地上,或者剛洗完澡,汗液進入頭部,流到頸部而引起的。在發病初期,頸部會出現膿液,導致患者發冷發熱。這些疾病的根源在於腎臟。

轉脈瘻者,因飲酒大醉,夜臥不安,驚,欲嘔,轉側失枕之所生也。始發之時,在其頸項,濯濯脈轉,身如振,使人寒熱。其根在小腸。

白話文:

轉脈瘻的病因是因飲酒過量,導致夜間睡眠不安,驚嚇後想吐,轉身時掉下枕頭所致。發病初期,會在頸部出現跳動脈搏,身體像被震動,讓人發冷發熱。病根在小腸。

復有三十六種瘻,方不可次第顯其名,而有蜣螂、蚯蚓等諸瘻,非九瘻之名,此即應是三十六種瘻之數也。但瘻病之生,或因寒暑不調,故血氣壅結所作;或由飲食乖節,狼鼠之精,入於腑臟,毒流經脈,變化而生。皆有使血脈結聚,寒熱相交,久則成膿而潰漏也。其生身體皮肉者,亦有始結腫,與石癰相似。

白話文:

此外還有三十六種瘻瘡,沒辦法依序說明它們的名稱,其中有蜣螂瘻、蚯蚓瘻等各種瘻瘡,這些不在九瘻的名稱中,應該是屬於這三十六種瘻瘡的數量。

而瘻瘡的產生,有的因為寒暑不調,導致血氣瘀結所造成;有的因為飲食不節制,使狼鼠之精進入內臟,毒素流竄經脈,變化而產生。這些都會使血脈聚集,寒熱交替,時間久了就會化膿潰爛。

長在身體皮膚和肌肉上的瘻瘡,有的剛開始會腫脹,看起來跟石癰相似。

所可異者,其腫之中,按之累累有數脈,喜發於頸邊,或兩邊俱起,便是瘻證也。亦發兩掖下,及兩顳顬間。初作喜不痛不熱,若失時治,即生寒熱也。

白話文:

與一般腫脹不同的是,這種腫脹按壓時有許多條脈絡,常發生在頸部兩側,有時兩側同時發生,這就是瘻瘡的症狀。也會發生在腋下兩側,以及兩側的太陽穴和後頸部。初期發作時通常不會疼痛或發熱,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出現寒熱症狀。

所發之處,而有輕重;重者有兩種:一則發口上䥱,有結核,大小無定。或如桃李大,此蟲之窠窟,止在其中。二則發口之下,無有結核,而穿潰成瘡。又,蟲毒之居,或腑臟無定,故瘻發身體,亦有數處,其相應通者多死。其瘻形狀、起發之由,今辯於後章。

白話文:

發生在頭上的瘻管,有輕重之分。重的有兩種:一種發生在額頭上,有結塊,大小不一。有的像桃李那麼大,這是寄生蟲的巢穴,寄生蟲就寄居在其中。另一種發生在額頭以下,沒有結塊,而是穿破潰爛而形成瘡口。此外,寄生蟲的毒素所寄宿的地方,不一定是內臟,因此身體上會有多處發生瘻管,互相連通的死亡率很高。至於瘻管的形狀和發病原因,將在下一章中詳細討論。

《養生方》云:六月勿食自落地五果,經宿蚍蜉、螻蛄、蜣螂游上,喜為九瘻。

又云:十二月勿食狗、鼠殘肉,生瘡及瘻,出頸項及口裡,或生咽內。

白話文:

《養生方》上說:六月不要吃從地上直接採摘的五種水果,因為這些水果經過一夜,會有螞蟻、螻蛄、蜣螂等小蟲爬上去,容易讓人長九種瘻瘡。

又說:十二月不要吃狗肉或老鼠肉的剩肉,否則容易生瘡和瘻瘡,會長在脖子、嘴巴或喉嚨裡面。

2. 二、鼠瘻候

鼠瘻者,由飲食不擇,蟲蛆毒變化,入腑臟,出於脈,稽留脈內而不去,使人寒熱。其根在肺。出於頸掖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

白話文:

鼠瘻瘡,是由於飲食不分青紅皁白,導致蟲子、蛆蟲、毒素發生變化,進入腑臟,從脈絡中流出,停留在脈絡中無法排出,讓人寒熱交加。這類瘡的根源在肺部,會出現在脖子和腋下的位置。如果瘡浮在脈絡中,尚未深入肌肉組織,而外面是膿血,則容易消除。

決其生死者,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從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赤脈而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養生方》云:正月勿食鼠殘食,作鼠瘻,發於頸項;或毒入腹,下血不止;或口生瘡,如有蟲食。

白話文:

判斷其壽命長短的方法:反轉病人的眼球觀察,如果其中有紅色血脈,自上而下貫穿瞳孔,見到一條血脈,此人將於一年內死亡;見到一條半血脈,將於一年半內死亡;見到兩條血脈,將於兩年內死亡;見到兩條半血脈,將於兩年半內死亡;見到三條血脈,將於三年內死亡。如果出現紅色血脈但沒有貫穿瞳孔,則有救治的可能。

3. 三、蜂瘻候

蜂瘻者,由飲食勞倦,渴乏多飲流水,即得蜂毒,流入於臟。其根在脾。出發於頸項,歷歷三四處,或累累四五處蜂臺,或發胸前俱腫,以潰生瘡,狀如癰形,瘥而復移。

白話文:

蜂瘻是由於飲食過度、勞累過度所致。患者口渴,大量飲用生水,導致蜂毒侵入臟腑。蜂毒的根源在脾臟,從頸部開始發作,逐漸出現三到四處,甚至四到五處蜂窩狀腫塊。這些腫塊可能累積在胸前,形成潰瘍,形狀類似癰疽。待腫塊癒合後又會轉移到其他部位。

4. 四、蟻瘻候

蟻瘻者,由飲食有蟻精氣,毒入於五臟,流出經絡,多著頸項,戢戢然小腫核細,乃遍身體。

白話文:

所謂「蟻瘻」,是因飲食中含有螞蟻的精氣,毒氣侵入五臟,沿著經絡流動,多半會出現在頸項部位,形成許多細小的腫塊,像是密密麻麻的小疙瘩,甚至會蔓延至全身。

5. 五、蚍蜉瘻候

蚍蜉瘻者,由飲食內有蚍蜉毒氣,入於臟,流於經脈,使身寒似傷寒,腹虛臚脹。其根在肺。發於頸項,如疥癬,婁婁孔出。初生癢,搔之生痕。不治,一百日生蚍蜉瘻。

白話文:

蚍蜉瘻是一種疾病,是由於飲食中含有蚍蜉毒氣進入臟腑,並在經脈中流動,導致身體發寒像傷寒一樣,腹部虛弱脹氣。這種疾病的根源在肺部。發作時會出現在頸部和肩部,就像疥癬一樣,會出現凹凸不平的膿孔。初期發作時會有瘙癢感,如果抓撓會產生傷痕。如果不加以治療,100天後會長出蚍蜉瘻。

6. 六、蠅瘻候

此由飲食內有蠅窠子,因誤食之,入於腸胃,流注入血脈,變化生瘻。發於頸下,初生癢,幣幣如蠅窠子狀,使人寒熱,久,其中化生蠅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吃了食物中有蠅蛆,不小心吞食後,進入腸胃,流入血脈,變化成膿包。發生在頸部下方,剛開始會有癢感,會像蠅蛆一樣蠕動,讓人發冷發熱。時間久了,裡面就會長出蠅蛆。

7. 七、螻蛄瘻候

螻蛄瘻者,由食果蓏子,不避有蟲,即便啖之,有蟲氣入於腹內,外發於頸。其根在大腸。初生之時,其狀如風矢,亦如蝸形,癮胗而癢,搔之則引大如四寸。更其中生道,乃有數十;中生螻蛄,亦有十數。不治,二年殺人。

白話文:

患有螻蛄瘻的人,是因為吃了含有蟲子的果實而導致的。在食用果實時,沒有仔細檢查是否有蟲子,就將其吞食。於是,蟲子的氣息就進入腹中,並在頸部發作。此病的根源在於大腸。

初期表現為風矢狀或蝸牛狀的腫塊,奇癢無比。如果搔抓,腫塊會長大到四寸左右。腫塊中會生出多條通道,並有十幾隻螻蛄在其中生存。如果不治療,兩年內會致命。

8. 八、蠐螬瘻候

此由恐懼、愁憂、思慮,哭泣不止,餘毒變化所生。內動於臟,外發頸項。其根在心。又方,根在膀胱。初生之時無頭尾,腫如棗核,或移動皮中,使人寒熱心滿;狀似蜂瘻而深坎,蜂瘻則高而圓。蠐螬瘻,方五寸,更疼痛,日夜令人呻號。三年生孔道,乃有十數;中生蠐螬,乃有百數。不治,五年殺人。

白話文:

這個病是由於恐懼、憂愁、思考、哭泣不止,餘毒變化而成。它從內部感染臟器,從外部發作於頸項。它的根本原因在於心臟。又有一說是根源在膀胱。在初發的時候,沒有頭尾,腫起如棗核,或者在皮膚中移動,使人感到寒冷發熱,心臟脹滿;它的形狀像蜂巢一樣,但更深更凹陷,而蜂巢則較高且圓。蠐螬瘻,面積約為五寸,更疼痛劇烈,讓人日夜呻吟。三年後,病竈會形成孔道,數量可達十幾個;如果病竈中生出蠐螬,數量可達上百個。如果不治療,五年後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