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三 (3)

1. 四十三、肺癰候

肺癰者,由風寒傷於肺,其氣結聚所成也。肺主氣,候皮毛,勞傷血氣,腠理則開,而受風寒。其氣虛者,寒乘虛傷肺,塞搏於血,蘊結成癰;熱又加之,積熱不散,血敗為膿。

肺處胸間,初肺傷於寒,則微嗽。肺癰之狀,其人咳,胸內滿,隱隱痛而戰寒。診其肺部脈緊,為肺癰。

又,寸口脈數而實,咽乾,口內辟辟燥,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難治也。

又,肺癰喘而胸滿。

又,肺癰有膿而嘔者,不須治其嘔,膿止自愈。

又,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唾而濁沫,時時戰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又,欲知有膿者,其脈緊數,膿為未成;其脈緊去但數,膿為已成。

又,肺病身當有熱,咳嗽短氣,唾出膿血,其脈當短澀,而反浮大,其色當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剋金,大逆不治也。

白話文:

肺癰這種病,是由於風寒侵襲肺部,導致氣血凝結積聚而形成的。肺主管呼吸,與皮膚毛髮相關,如果過度勞累損傷氣血,導致皮膚毛孔疏鬆,就容易感受風寒。如果體內氣虛,寒邪就會趁虛侵入肺部,與血氣搏結,積聚成癰;如果又加上熱邪,熱積聚不散,血液就會敗壞形成膿液。

肺位於胸腔,初期肺部受寒,會有輕微咳嗽。肺癰的症狀,是病人會咳嗽、胸內脹滿、隱隱作痛並感到寒冷。診斷時如果發現肺部脈搏緊繃,就是肺癰。

另外,如果寸口脈搏跳動快速且有力,咽喉乾燥,口內感覺乾燥,但不口渴,時不時會吐出混濁帶有腥臭味的唾液,久了之後吐出的膿液像米粥一樣,就難以治癒了。

此外,肺癰還會伴隨喘氣和胸悶。

另外,肺癰如果出現嘔吐,不必治療嘔吐,只要膿液停止排出,嘔吐自然會好。

還有,寸口脈搏微弱且跳動快速,微弱代表有風邪,快速代表有熱邪;微弱會導致出汗,快速會導致怕冷。風邪侵入衛表,導致呼氣困難;熱邪侵入營血,導致吸氣困難。風邪傷害皮膚毛髮,熱邪傷害血脈;風邪停留在肺部,病人就會咳嗽、口乾、喘氣、胸悶、咽喉乾燥但不口渴、吐出混濁的泡沫,時不時會感到寒冷。熱邪所到之處,血液凝滯,積聚成癰膿,吐出的膿液像米粥一樣。病症剛開始的時候還可以治療,等到膿液形成就沒救了。

另外,想要知道有沒有膿液,可以觀察脈象,如果脈象緊繃且跳動快速,代表膿液尚未形成;如果脈象由緊繃轉為只跳動快速,代表膿液已經形成。

還有,肺部有疾病的人,身體應該發熱,咳嗽氣短,吐出膿血,脈象應該是短澀的,如果反而出現浮大,臉色應該是白色的,如果反而出現紅色,這就是火邪反剋金邪,是嚴重的逆證,無法治療。

2. 四十四、𣕌病候

𣕌病者,由勞役,肢體熱盛,自取風冷,而為涼濕所折,入於肌肉筋脈,結聚所成也。其狀,赤脈起,如編繩,急痛壯熱。其發於腳者,患從鼠䖱起,至踝;赤如編繩,故謂𣕌病也。發於臂者,喜掖下起,至手也。若不即治,其久潰膿,亦令人筋攣縮也。其著腳,若置不治,不消復不潰,其熱歇,氣不散,變作尰。脈緩澀相搏,腫𣕌已成膿也。

白話文:

這種病叫做「𣕌病」,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身體發熱,然後自己又去吹風受寒,被寒濕之氣侵襲,進入肌肉和筋脈,結聚而形成的。它的症狀是,皮膚出現紅色的脈絡,像編織的繩子一樣,會感到劇烈疼痛和發燒。如果長在腳上,會從鼠蹊部開始,蔓延到腳踝;因為紅色的脈絡像編繩一樣,所以稱為𣕌病。如果長在手臂上,則多從腋下開始,蔓延到手。如果不及時治療,久了會潰爛化膿,還會導致筋脈攣縮。長在腳上的,如果置之不理,既不消退也不潰爛,熱度消退後,氣血卻不能散開,就會變成腫脹的「尰」。如果脈象呈現緩慢而澀滯,相互搏動的狀況,就表示腫脹的𣕌病已經化膿了。

3. 四十五、痤癤候

痤癤者,由風濕冷氣搏於血,結聚所生也。人運役勞動,則陽氣發泄,因而汗出,遇風冷濕氣搏於經絡,經絡之血,得冷所折,則結澀不通,而生痤癤,腫結如梅李也。

又云:腫一寸、二寸,癤也。其不消而潰者,即宜熟捻去膿,至清血出。若膿汁未盡,其瘡合者,則更發。其著耳下、頷、頸、掖下,若膿汁不盡,多變成瘻也。

《養生方》云:人汗諸食中,食之作癰癤。

又云:五月,勿食不成核果及桃、棗,發癰癤也。

白話文:

痤瘡和癤子,是因為風、濕、寒等邪氣侵入血液,導致血氣凝結積聚而產生的。當人從事勞動或活動時,體內的陽氣會發散出來,因此會流汗。這時若遇到風、寒、濕邪侵入經絡,經絡中的血液受到寒冷影響而凝滯不通,就會形成痤瘡或癤子,腫脹得像梅子或李子一樣。

另外,腫塊如果只有一兩寸大小,就稱為癤子。如果癤子沒有消退反而潰爛,就應該在成熟時擠出膿液,直到流出清澈的血液。如果膿液沒有完全排出,傷口就癒合,那可能會再次發作。如果癤子長在耳朵下方、下巴、脖子或腋下,膿液沒有完全排出,很容易變成瘻管。

《養生方》說:「人的汗水沾染到食物中,吃了就會長癰或癤子。」

又說:「五月時,不要吃沒有完全成熟的果實,或是桃子、棗子,容易引發癰或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