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三 (3)
卷之三十三 (3)
1. 四十三、肺癰候
肺癰者,由風寒傷於肺,其氣結聚所成也。肺主氣,候皮毛,勞傷血氣,腠理則開,而受風寒。其氣虛者,寒乘虛傷肺,塞搏於血,蘊結成癰;熱又加之,積熱不散,血敗為膿。
肺處胸間,初肺傷於寒,則微嗽。肺癰之狀,其人咳,胸內滿,隱隱痛而戰寒。診其肺部脈緊,為肺癰。
白話文:
肺癰是一種疾病,是由風寒侵襲肺部,肺氣淤積所導致的。肺負責控制氣息,與皮膚表層相關。當身體勞累、血氣受損時,皮膚腠理就會鬆弛,容易受到風寒侵襲。如果肺氣虛弱,寒氣就會趁虛而入,損傷肺部,堵塞於血液之中,進而形成膿包。熱氣再加入侵襲,熱氣積聚不散,導致血液敗壞成膿。
又,寸口脈數而實,咽乾,口內辟辟燥,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難治也。
又,肺癰喘而胸滿。
又,肺癰有膿而嘔者,不須治其嘔,膿止自愈。
白話文:
此外,如果寸口脈搏數且強勁有力,咽喉乾澀,口腔內乾燥,但不覺得口渴,時不時吐出有腥味的混濁唾液,並且吐出像稀飯一樣的膿液持續很長時間,這類情況很難治療。
又,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唾而濁沫,時時戰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又,欲知有膿者,其脈緊數,膿為未成;其脈緊去但數,膿為已成。
白話文:
另外,寸口脈如果微弱而跳動次數多,微弱表示有風,跳動次數多表示有熱。微弱則會出汗,跳動次數多則會怕冷。風邪侵犯衛氣,導致呼氣不暢;熱邪侵犯榮氣,導致吸氣後無法呼出。風邪傷及皮毛,熱邪傷及血脈;風邪停留於肺部,患者就會咳嗽、口乾、氣喘、喉嚨乾燥而不渴、吐出濁沫,時常感到寒顫。熱邪經過的地方,血會凝固阻塞,蓄積膿液,嘔吐物像米粥一樣。如果膿液剛開始形成還可救治,如果膿液已經形成,則會死亡。
又,肺病身當有熱,咳嗽短氣,唾出膿血,其脈當短澀,而反浮大,其色當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剋金,大逆不治也。
白話文:
另外,肺部疾病通常伴有發熱,咳嗽、氣短,咳出膿血。相應的脈象應該是短促而澀滯,但卻浮大。面部顏色應該是蒼白,但卻發紅。這是火屬性剋制金屬性,屬於嚴重的病症,無法治癒。
2. åååãð£ç å
𣕌病者,由勞役,肢體熱盛,自取風冷,而為涼濕所折,入於肌肉筋脈,結聚所成也。其狀,赤脈起,如編繩,急痛壯熱。其發於腳者,患從鼠䖱起,至踝;赤如編繩,故謂𣕌病也。發於臂者,喜掖下起,至手也。若不即治,其久潰膿,亦令人筋攣縮也。其著腳,若置不治,不消復不潰,其熱歇,氣不散,變作尰。脈緩澀相搏,腫𣕌已成膿也。
白話文:
患上「癉瘡」的人,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肢體發熱,自己吹風受涼,因此被寒濕之氣所侵,深入肌肉和經脈,凝聚而成。症狀為:脈絡發紅,像編織的繩子一樣,伴有劇烈疼痛和發熱。如果發生在腳上,疼痛從腳趾開始,蔓延到腳踝;脈絡紅腫如繩,所以稱為「癉瘡」。如果發生在手臂上,疼痛從腋下開始,蔓延到手上。如果不立即治療,時間久了會潰爛化膿,還會導致筋攣和肌肉萎縮。如果發生在腳上,不治療的話,腫脹不會消退也不會潰爛,發熱減退後,邪氣還沒有散去,會變成「癉疽」。脈搏緩慢而澀滯,腫脹的「癉瘡」已經化膿。
3. 四十五、痤癤候
痤癤者,由風濕冷氣搏於血,結聚所生也。人運役勞動,則陽氣發泄,因而汗出,遇風冷濕氣搏於經絡,經絡之血,得冷所折,則結澀不通,而生痤癤,腫結如梅李也。
白話文:
痤瘡是一種由風、濕、寒的邪氣與血液交互作用,凝結成塊而產生的疾病。當人體過度勞動時,陽氣會外泄,導致出汗。若此時遇上風、寒、濕氣侵襲經絡,經絡中的血液就會受到寒氣阻滯,不通暢而凝結成塊,形成痤瘡,腫脹形狀像梅子或李子。
又云:腫一寸、二寸,癤也。其不消而潰者,即宜熟捻去膿,至清血出。若膿汁未盡,其瘡合者,則更發。其著耳下、頷、頸、掖下,若膿汁不盡,多變成瘻也。
《養生方》云:人汗諸食中,食之作癰癤。
又云:五月,勿食不成核果及桃、棗,發癰癤也。
白話文:
醫書上又說:腫瘍長到一寸、二寸,就是癤。如果腫瘍不消,化膿潰爛,就應該把膿液徹底擠出,直到流出清澈的血液為止。如果膿液沒有擠乾淨,傷口癒合後,腫瘍還會再發作。如果腫瘍長在耳下、下巴、脖子、腋下,膿液沒有擠乾淨,大多會變成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