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 (3)

1. 二、雄疔瘡候

雄疔瘡者,大如錢孔,烏黶似灸瘡,四畔泡漿色赤,又有赤粟。乃言瘡而不腫,刺之不痛,而兼熱者,名為雄疔瘡。

白話文:

雄疔瘡這種病,大小像錢幣上的孔洞,顏色烏黑像被艾草灸過的傷疤,周圍一圈有紅色的水泡,還有像小米粒一樣的小紅點。這種瘡的特點是不會腫起來,用針刺也不會感到疼痛,但同時又會發熱,這就叫做雄疔瘡。

2. 三、雌疔瘡候

雌疔瘡者,頭小黃,向里黶,亦似灸瘡,四畔泡漿外赤,大如錢孔而多汁。腫而不痛,瘡內有十字畫而兼冷者,謂之雌疔瘡。

白話文:

雌疔瘡的樣子是,頂端有個小小的黃色膿頭,瘡口向內凹陷,看起來像灸燒過的疤痕。它的周圍有水泡,外圈呈現紅色,大小像錢幣上的孔洞,而且有很多汁液。它會腫起來但不痛,瘡裡面有像十字的紋路,而且會感到冷冷的,這種就叫做雌疔瘡。

3. 四、紫色火赤疔瘡候

此瘡色紫赤,如火之色,即謂紫色火赤疔瘡也。

白話文:

這種瘡的顏色呈現紫紅色,像火焰的顏色一樣,就叫做紫色火赤疔瘡。

4. 五、牛疔瘡候

牛疔瘡,皮色不異,但腫而頭黑,挑之黃水出,四邊赤似茱萸房者,名為牛疔瘡。

白話文:

牛疔瘡這種病,皮膚顏色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會腫起來,而且頂端會呈現黑色。如果用針挑破,會有黃色的液體流出來,周圍四邊會呈現紅色,看起來像茱萸的果實一樣,這就叫做牛疔瘡。

5. 六、魚臍疔瘡候

此瘡頭,破之黃水出,四畔浮漿起,狹長似魚臍,故謂之魚臍疔瘡。

白話文:

這種瘡的頂端,如果把它弄破會有黃色的液體流出來,而且周圍會浮起水泡,形狀狹長看起來像魚的肚臍,所以就稱它為魚臍疔瘡。

6. 七、赤根疔瘡候

瘡形狀如赤豆,或生掖下。如鴨子大者,世人不識,但見其赤,即謂之赤根疔瘡。

白話文:

這種瘡的形狀像紅豆,有時會長在腋下。如果長到像鴨子那麼大,一般人都不認識,只看到它是紅色的,就把它叫做赤根疔瘡。

7. 八、犯疔瘡候

犯疔瘡,謂疔瘡欲瘥,更犯觸之,若大嗔,及食豬、魚、麻子,並狐臭人氣熏之,皆能觸犯之,則更極,乃甚於初。更令瘡熱焮腫,先寒後熱,四肢沉重,頭痛心驚,嘔逆煩悶,則不可治。

白話文:

長了疔瘡,是指疔瘡快要好的時候,又去碰觸它,如果大發脾氣,或是吃了豬肉、魚肉、麻子,還有被有狐臭的人的氣味薰到,這些都會使疔瘡復發,而且會比剛開始時更嚴重。還會讓瘡紅腫發熱,先感到寒冷後發熱,四肢沉重無力,頭痛心悸,想吐又覺得煩悶,到了這種地步就沒辦法治好了。

8. 九、疔瘡腫候

疔瘡腫,謂此瘡熱氣乘之,與寒毒相搏而成腫。

白話文:

疔瘡腫,指的是這種瘡是因為熱氣侵襲,和寒毒互相搏鬥而形成的腫塊。

9. 十、犯疔瘡腫候

犯疔瘡腫,謂瘡腫欲瘥,更犯觸之,瘡勢轉劇,乃甚於初。或腫熱疼掣,或心悶恍惚,或四肢沉重,或嘔逆煩心。此皆犯瘡之候,多能殺人。

白話文:

十、觸犯疔瘡腫的徵兆:

所謂的觸犯疔瘡腫,是指瘡腫快要痊癒的時候,又去觸碰它,導致瘡勢變得更加嚴重,甚至比剛開始還要厲害。可能出現腫脹發熱、疼痛抽搐,或是感到心悶恍惚、四肢沉重,或是想吐、心煩意亂。這些都是觸犯疔瘡的徵兆,通常會導致人死亡。

10. 十一、疔腫候

此由是疔瘡而帶焮腫,而無根者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疔瘡引起的,伴隨著紅腫發炎,而且沒有根部的腫塊。

11. 十二、疔瘡久不瘥候

瘡久不瘥,謂此疔瘡膿汁不止,亦平陷不滿,皆由過冷所作也。

白話文:

疔瘡很久都沒好,指的是這種疔瘡的膿液一直流個不停,或是表面平坦凹陷沒有隆起,這些都是因為過於寒冷所造成的。

12. 十三、犯疔腫候

犯疔腫,謂病疔腫,而或飲食,或居處,觸犯之,令腫增極也。

白話文:

所謂的「犯疔腫」,指的是原本就患有疔瘡腫的人,因為飲食、居住環境等因素不注意,觸犯了某些禁忌,導致疔瘡腫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