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八 (1)

1. 一、目赤痛候

凡人肝氣通於目。言肝氣有熱,熱衝於目,故令赤痛。

2. 二、目胎赤候

胎赤者,是人初生,洗目不淨,令穢汁浸漬於眥,使瞼赤爛,至大不瘥,故云胎赤。

3. 三、目風赤候

目者,肝之竅,風熱在內乘肝,其氣外衝於目,故見風淚出,目瞼眥赤。

4. 四、目赤爛眥候

此由冒觸風日,風熱之氣傷於目,而眥瞼皆赤爛,見風彌甚,世亦云風眼。

5. 五、目數十年赤候

風熱傷於目眥,則眥赤爛。其風熱不去,故眥常赤爛,積年不瘥。

6. 六、目風腫候

目為肝之外候,肝虛不足,為冷熱之氣所幹,故氣上衝於目,外復遇風所擊,冷熱相搏而令瞼內結腫,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棗之狀。腫而因風所發,故謂之風腫。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在外的表徵。如果肝氣虛弱不足,就會受到寒熱之氣的侵襲,導致氣血上衝至眼睛。如果外在又遇到風氣的影響,寒熱交替作用,就會導致眼瞼腫脹,或像杏仁般大小,或像酸棗的形狀。由於腫脹是由風氣引起的,所以稱為風腫。

7. 七、目風淚出候

目為肝之外候,若被風邪傷肝,肝氣不足,故令目淚出。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踞坐,伸右腳,兩手抱左膝頭,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展右足著外。除難屈伸拜起,去脛中痛痹、風目耳聾。

白話文:

《養生方中》記載的導引法:坐在地上,伸展右腿,雙手環抱左膝,伸展腰部,用鼻子吸氣,自然吸氣七次,伸展右腿踩在地面上。可以解除肢體不靈活、無法拜倒,消除小腿部位的疼痛麻痺和風寒引起的耳聾。

又云:踞,伸左腳,兩手抱右膝頭,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展左足著外。除難屈伸拜起,去脛中疼。一本云,除風目暗、耳聾。

白話文:

古文記載:踞的姿勢是,伸展左腳,雙手抱著右膝蓋,挺直腰部,用鼻子吸氣,堅持到極限七次呼吸,然後展開左腳,伸到體外。這個姿勢可以緩解彎腰、伸展和起身的困難,消除小腿疼痛。另外一部書中提到,還可以緩解風寒導致的眼睛昏暗、耳聾。

又云:以鼻納氣,左手持鼻,除目暗泣出。鼻納氣,口閉,自極七息。除兩脅下積血氣。

又云:端坐,伸腰,徐徐以鼻納氣,以右手持鼻,徐徐閉目吐氣。除目暗、淚苦出、鼻中瘜肉、耳聾;亦能除傷寒頭痛洗洗,皆當以汗出為度。

白話文:

古文提到的方法是:端正地坐著,伸直腰,慢慢用鼻子吸氣,用右手捏住鼻子,慢慢閉上眼睛吐氣。這個方法可以治療以下疾病:眼睛昏暗、流淚、鼻子長息肉、耳聾;也可以減輕傷寒引起的頭痛,直到出汗為止。

8. 八、目淚出不止候

夫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通於目者為淚。若臟氣不足,則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淚出。亦不因風而出不止,本無赤痛。

白話文:

人體五臟六腑都有體液,通往眼睛的體液就是眼淚。如果臟氣不足,就無法控制好這些體液,因此眼睛自然會流淚。這種流淚並非因為風吹,也不會一直不停,眼睛本身也沒有發紅腫痛的症狀。

9. 九、目膚翳候

陰陽之氣,皆上注於目。若風邪痰氣乘於腑臟,腑臟之氣,虛實不調,故氣衝於目,久不散,變生膚翳。膚翳者,明眼睛上有物如蠅翅者即是。

白話文:

陰陽之氣都會向上流注於眼睛。如果邪風痰氣侵入內臟,導致內臟之氣虛實不調,就會使氣衝上眼睛,長久不散,形成皮膚上的翳障。皮膚上的翳障,就是眼睛上出現類似蒼蠅翅膀的東西。

10. 十、目膚翳覆瞳子候

此言肝臟不足,為風熱之氣所幹,故於目睛上生翳,翳久不散,漸漸長,侵覆瞳子。

11. 十一、目瘜肉淫膚候

瘜肉淫膚者,此由邪熱在臟,氣衝於目,熱氣切於血脈,蘊積不散,結而生瘜肉,在於白晴膚瞼之間,即謂之瘜肉淫膚也。

白話文:

長瘜肉和紅眼的患者,是因為身體內有邪熱,氣血攻上眼睛,熱氣堵塞在血脈中,無法散發出去,凝聚起來形成瘜肉,長在眼白的皮膚和眼瞼之間,這就是所謂的「瘜肉淫膚」。

12. 十二、目暗不明候

失目者,五臟六腑陰陽精氣,皆上注於目。若為血氣充實,則視瞻分明;血氣虛竭,則風邪所侵,令目暗不明。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失明的人,是五臟六腑的陰陽精氣都集中到眼睛。如果血氣充足,視力就會清晰;血氣虛弱,就會被風邪入侵,導致視力模糊不清。治療方法包括湯劑、熱敷和針灸,各有不同的處方,用於補養和疏通。現在附上具體的處方。

《養生方》云:恣樂傷魂,魂通於目,損於肝,則目暗。

《養生方·導引法》云:蹲踞,以兩手舉足五趾,低頭自極,則五臟氣遍至。治耳不聞人語聲,目不明。久為之,則令發白復黑。

白話文:

《養生方·導引法》中記載:蹲踞下來,雙手抓住雙腳的五個腳趾,低下頭儘量低,這樣五臟之氣就會流遍全身。可以治療聽不到人說話的聲音和視力模糊。長期堅持,還能讓白髮變黑。

又云:仰兩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聞聲。久行,眼耳諸根,無有掛礙。

又云:伸左脛,屈右膝內壓之,五息止。引肺氣,去風虛,令人目明。依經為之,引肺中氣,去風虛病,令人目明,夜中見色,與晝無異。

白話文:

另外還提到:伸展左小腿,彎曲右膝蓋並向內施壓,持續五次呼吸。這會引導肺氣,祛除風虛之疾,讓人眼睛明亮。按照經絡理論去做,能引導肺中的氣,祛除風虛之病,讓人眼睛明亮,即使在夜晚也能像白天一樣看清楚顏色。

又云:雞鳴以兩手相摩令熱,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又云:東向坐,不息再通,以兩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以甘泉漱之,洗目,去其翳垢,令目清明。上以納氣洗身中,令內睛潔,此以外洗,去其塵障。

白話文: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

面對東方而坐,靜坐不動,用唾沫將兩隻中指沾濕,互相摩擦眼睛。可以使眼睛明亮。

用甘泉漱口,再用甘泉洗眼睛,洗去污垢,使眼睛清澈明亮。從內部吐納氣息,潔淨身體,使眼睛內部澄澈。從外部清洗眼睛,去除塵埃障礙。

又云:臥,引為三,以手爪項邊脈五通,令人目明。臥正偃,頭下卻亢引三通,以兩手指爪項邊大脈為五通。除目暗患。久行,令人眼夜能見色。為久不已,通見十方,無有劑限。

白話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躺下時,用手指刮頸部脈絡,可以疏通五官,讓人視力明亮。平躺時,頭向下傾,用手指刮頸部的大脈絡,作為疏通五官的方式。這樣可以消除眼睛昏暗的問題。長時間堅持這種做法,可以讓眼睛在夜晚也能看到顏色。持續做下去,就能看通各個方向,沒有任何限制。

13. 十三、目青盲候

青盲者,謂眼本無異,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見物耳。但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若臟虛有風邪痰飲乘之,有熱則赤痛,無熱但內生鄣,是腑臟血氣不榮於睛,故外狀不異,只不見物而已。是之謂青盲。

白話文:

青盲症患者的眼睛看起來沒有異常,瞳孔黑白分明,但就是看不清東西。這是因為身體五臟六腑的精氣上達眼睛,如果臟腑虛弱,風邪、痰液乘虛而入,有熱的話會出現眼紅疼痛,沒有熱的話會在體內形成障蔽,導致臟腑氣血不能滋養眼睛,所以外觀上看起來沒什麼不同,只是看不見東西而已,這就是青盲症。

《養生方》云:勿塞故井及水瀆,令人耳聾目盲。

又云:正月八日沐浴,除目盲。

14. 十四、目青盲有翳候

白黑二晴無有損傷,瞳子分明,但不見物,名為青盲,更加以風熱乘之,氣不外泄,蘊積於睛間,而生翳似蠅翅者,覆瞳子上,故為清盲翳也。

白話文:

黑眼珠和白眼珠沒有受傷,瞳孔也能看得很清楚,但是看不見東西,叫做青盲。如果又加上風熱乘虛而入,氣血不通暢,積聚在眼睛裡面,就會產生像蒼蠅翅膀一樣的翳膜,覆蓋在瞳孔上,這就是青盲翳。

15. 十五、目茫茫候

夫目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腑臟虛損,為風邪痰熱所乘,氣傳於肝,上衝於目,故令視瞻不分明,謂之茫茫也。凡目病,若肝氣不足,兼胸膈風痰勞熱,則目不能遠視,視物則茫茫漠漠也。若心氣虛,亦令目茫茫,或惡見火光,視見蜚蠅黃黑也。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的聚集之處,是宗氣彙集的地方,也是肝臟的外在徵兆。如果臟腑虛弱,受到風邪、痰熱的侵襲,氣血傳導到肝臟,上衝到眼睛,就會導致視力模糊不清,這就是所謂的「茫茫」。一般來說,如果眼睛出現問題,可能是肝氣不足,同時伴有胸膈之間的風痰勞熱,這就會導致眼睛看不遠,看東西模糊不清。如果心氣虛弱,也會導致視力模糊,或者還會畏懼火光,看到飛蚊症狀,比如黃色或黑色的斑點。

診其左手尺中脈,沉為陰,陰實者目視茫茫。其脈浮大而緩者,此為逆,必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檢查他的左手寸關尺脈,脈搏沉伏為陰,陰氣實者雙眼昏花。脈搏浮大而緩慢者,這是逆證,必定死亡。針灸和藥物的治療方法有專門的正方,補充營養和疏通氣血的方法,記載在後面。

《養生方·導引法》云:雞鳴欲起,先屈左手啖鹽指,以指相摩,咒曰:「西王母女,名曰益愈,賜我目,受之於口。」即精摩形。常雞鳴二七著唾,除目茫茫,致其精光,徹視萬里,遍見四方。咽二七唾之,以熱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白話文:

《養生方·導引法》記載:早上雞叫的時候,就要起牀。先把左手彎曲,用牙齒咬拇指,用手指互相摩擦。口中唸咒語:「西王母的女兒,名叫益愈,賜予我眼睛,從口裡接受。」馬上用手指認真地按摩眼睛。平時在雞叫的時候,連續27次用唾液塗抹眼睛,可以消除眼睛模糊,使眼睛炯炯有神,視力能看穿千里,看遍四方。再連續27次用唾液塗抹眼睛,用熱的手指按摩眼睛27次,可以讓眼睛不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