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七 (1)
卷之二十七 (1)
1. 一、吐血候
夫吐血者,皆由大虛損及飲酒、勞損所致也。但肺者,五臟上蓋也,心肝又俱主於血。上焦有邪,則傷諸臟,臟傷血下入於胃,胃得血則悶滿氣逆,氣逆故吐血也。
白話文:
吐血的原因,大多是身體虛弱、喝酒過量、過度勞累所導致的。肺臟是蓋住五臟的器官,而心肝都主宰著血液。上焦如果出現邪氣,就會傷及內臟,內臟受傷後,血液就會流入胃部。胃裡來了血,就會發悶、反胃,氣逆後就會吐血。
但吐血有三種:一曰內衄,二曰肺疽,三曰傷胃。內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從鼻孔出,是近心肺間津出,還流入胃內。或如豆汁,或如衄血,凝停胃裡,因即滿悶便吐,或去數升乃至一斗是也。肺疽者,言飲酒之後,毒滿便吐,吐以後有一合二合,或半升一升是也。傷胃者,是飲食大飽之後,胃內冷,不能消化,則便煩悶,強嘔吐之,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因傷損胃口,便吐血,色鮮正赤是也。
凡吐血之後,體恆,讝讝然,心裡煩躁,悶亂紛紛,顛倒不安。
白話文:
吐血有以下三種情況:
-
內衄:出血量少,像鼻出血,但不是從鼻孔流出,而是從靠近心肺的部位流出的津液,流回胃中。血色可能像豆汁或鼻血,凝結在胃裡,導致脹滿不適,隨後嘔吐,嘔吐量可能從幾升到一斗不等。
-
肺疽:飲酒後中毒,吐出毒液,嘔吐量有一合或二合,最多半升到一升。
-
傷胃:暴飲暴食後,胃內過冷,無法消化食物,導致噁心,強行嘔吐時,食物和氣體會共同衝撞胃壁,損傷胃部,導致嘔吐,血色鮮紅。
寸口脈微而弱,血氣俱虛,則吐血。關上脈微而芤,亦吐血。脈細沉者生,喘咳上氣,脈數浮大者死。久不瘥,面色黃黑,無復血氣,時寒時熱,難治也。
《養生方》云:思慮傷心,心傷則吐衄,發則發焦也。
白話文:
手腕寸關脈搏微弱,表示氣血都很虛,容易吐血。關脈微弱且軟弱,也容易吐血。脈搏細弱而沉穩的人能活命,但會有喘咳上氣的症狀;脈搏快速浮大的人會死亡。長期不癒,面色發黃發黑,氣血全無,時而發寒時而發熱,這種情況很難醫治。
2. 二、吐血後虛熱胸中痞口燥候
吐血之後,臟腑虛竭,榮衛不理,陰陽隔絕,陽虛於上,故身體虛熱,胸中痞,則口燥。
白話文:
吐血之後,身體的內臟和經脈虛弱無力,氣血運行失調,陰陽氣機也無法相互溝通,陽氣虛弱上浮,所以身體會感到虛熱,胸中感到悶脹,因此嘴巴會乾燥。
3. 三、嘔血候
夫心者,主血;肝者,藏血。愁憂思慮則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肝心二臟傷,故血流散不止,氣逆則嘔而出血。
白話文:
心主宰著血液,肝負責貯藏血液。過度憂愁和思考會損傷心,憤怒和脾氣暴躁會導致氣血上逆,無法通暢。當肝和心兩個臟腑受損時,血液就會流散不停,氣血上逆就會嘔出鮮血。
4. 四、唾血候
唾血者,由傷損肺所為。肺者,為五臟上蓋,易為傷損,若為熱氣所加,則唾血。唾上如紅縷者,此傷肺也;脅下痛,唾鮮血者,此傷肝。
白話文:
吐血是肺部受損所致。肺是五臟之蓋,容易受損,如果受熱氣所侵,就會吐血。吐出鮮紅成絲狀的血,是肺部受傷;肋骨以下疼痛,吐出鮮血的,是肝臟受傷。
關上脈微芤,則唾血。脈沉弱者生,牢實者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伸兩腳,兩手指著足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著。若唾血,久疼,為之愈。
長伸兩腳,以兩手捉足五指七遍。愈腰折不能低仰,若唾血、久疼、血病。久行,身則可卷轉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微弱且虛浮,就會出現吐血的症状。脈象沉而弱的人容易活下来,而脉象沉实的人则容易死亡。针对这些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汤药、熨烫、针灸和药物,具体方法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养生方·导引法》中记载:伸直双腿,用双手抓住脚趾,向上拉伸,直到腰部弯曲,无法再向下弯曲为止。如果出现吐血、久痛等症状,可以反复练习,有助于缓解。
另一种方法是伸直双腿,用双手抓住脚趾,上下拉伸七次。能够缓解腰部弯曲无法低头仰头的症状,以及吐血、久痛、血病等。长期坚持练习,身体可以变得灵活自如。
5. 五、舌上出血候
心主血脈而候於舌,若心臟有熱,則舌上出血如湧泉。
白話文:
心臟掌管著血管,並反映在舌頭上。如果心臟有熱,就會導致舌頭出血,像是泉水湧出一樣。
6. 六、大便下血候
此由五臟傷損所為。臟氣既傷,則風邪易入,熱氣在內,亦大便下血,鮮而腹痛。冷氣在內,亦大便血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時疼而不甚痛。
白話文:
這是由於五臟受損引發的。臟氣受到損傷後,風邪就容易侵入,熱氣滯留在體內,也會導致大便出血,鮮紅色且腹痛。冷氣滯留在體內,也會導致大便出血,血色像小豆汁,排出時疼痛不劇烈。
前便後下血者,血來遠;前下血後便者,血來近。遠近者,言病在上焦、下焦也。令人面無血色,時寒時熱。
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
白話文:
如果大便前就出現下血,說明出血點比較遠;如果大便後纔出現下血,說明出血點比較近。這裡的遠近,指的是病變位於上焦還是下焦。這種情況會導致病人臉色蒼白,時而發冷時而發熱。
如果脈象浮弱,按下去就消失,這是下血的表現。
7. 七、小便血候
心主於血,與小腸合。若心家有熱,結於小腸,故小便血也。
下部脈急而弦者,風邪入於少陰,則尿血。尺脈微而芤,亦尿血。
《養生方》云:人食甜酪,勿食大酢,必變為尿血。
白話文:
心臟主宰著血液的運作,與小腸相合。如果心臟有熱,積聚在小腸,就會導致小便帶血。
下腹部脈搏急促而弦緊的人,可能是風邪入侵少陰經脈,導致尿血。尺脈微弱而虛浮的人,也會出現尿血的情況。
《養生方》中記載:人吃了甜酪之後,不要吃太多酸性食物,否則容易導致尿血。
8. 八、九竅四肢出血候
凡榮衛大虛,腑臟傷損,血脈空竭,因而恚怒失節,驚忿過度,暴氣逆溢,致令腠理開張,血脈流散也,故九竅出血。
喘咳而上氣逆,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白話文:
當身體中的氣血運行不暢,內臟受到損傷,血管空虛,這時如果因為憤怒失去分寸,驚嚇恐懼過度,就會導致氣血暴逆上行,造成毛孔張開,血管破裂,從而出現九竅出血的現象。
9. 九、汗血候
肝藏血,心之液為汗。言肝心俱傷於邪,故血從膚腠而出也。
白話文:
肝臟負責貯藏血液,而心臟的液體則化為汗液。這句話的意思是,當肝臟和心臟同時受到邪氣的傷害時,就會導致血液從皮膚毛孔中流出。
10. 一、鬚髮禿落候
足少陽,膽之經也,其榮在須;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華在發。衝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海,謂之血海,其別絡上唇口。若血盛則榮於鬚髮,故鬚髮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鬚髮禿落。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熱食汗出,勿傷風,令發墮落。
白話文:
足少陽經是膽的經絡,它的精氣顯露在鬍鬚上;足少陰經是腎的經絡,它的精氣顯露在頭髮上。衝任脈是十二經絡的海洋,被稱為血海,它的支脈上達脣口。如果氣血充足,就會滋養鬍鬚和頭髮,所以鬍鬚和頭髮就會濃密漂亮;如果氣血虛弱,經脈空虛,無法滋養,就會導致鬍鬚和頭髮脫落。至於如何通過湯藥、針灸、石藥等方法進行治療,另有專門的方劑,用於補養和疏通經絡,現附於後。
又云:欲理髮,向王地,既櫛發之始,叩齒九通,而微咒曰:「太帝散靈,五老返真,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左拘隱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煉,百神受恩。」咒畢,嚥唾三過。能常行之,發不落而生。
又云:當數易櫛,櫛之取多,不得使痛。亦可令待者櫛。取多,血液不滯,髮根常牢。
白話文:
另外還有記載:想要理髮,要朝著東方,作為梳頭的開始,叩齒九次,並輕聲唸咒語:「大帝散發靈氣,五老返還真源,泥丸宮內的玄妙精華,保佑精氣長存。左手牽引隱藏的月亮,右手拉動太陽的根源,六合清明祥和,百神蒙受恩澤。」咒語唸完,嚥下唾液三次。能經常這樣做,頭髮就會不掉落而生長。
11. 二、令生髭候
手陽明為大腸之經,其支絡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間。髭者,是血氣之所生也。若手陽明之經血盛,則髭美而長,血氣衰少則不生。
白話文:
手陽明經是大腸的經絡,它的分支經過缺盆穴,向上貫穿頸部和臉頰,進入下齒之間。
鬍鬚的生長是由血氣滋養的。如果手陽明經的血氣旺盛,那麼鬍鬚就會濃密而長;如果血氣衰弱,鬍鬚就不會生長。
12. 三、白髮候
足少陰腎之經也,腎主骨髓,其華在發。若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發潤而黑;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發變白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足少陰經是腎經,腎主骨髓,腎氣反映在頭髮上。如果氣血旺盛,腎氣就會強壯;腎氣強壯,骨髓就會充足,所以頭髮就會烏黑光潤;如果氣血虛弱,腎氣就會衰弱;腎氣衰弱,骨髓就會乾枯,所以頭髮就會變白。治療腎虛骨髓枯竭的藥湯、針灸及砭石之法,另有詳細的方案,用於補益和疏導,在此附錄於後。
《養生方》云:正月十日沐發,發白更黑。
又云:千過梳頭,頭不白。
又云:正月一日,取五香煮作湯,沐頭不白。
又云:十日沐浴,頭不白。
又云:十四日沐浴,令齒牢發黑。
白話文:
《養生方》說:正月初十洗頭,頭髮會變得更黑。
又說:經常梳頭,頭髮就不會變白。
又說:正月初一,用五種香料煮成湯,洗頭,頭髮就不會變白。
又說:正月初十洗澡,頭髮就不會變白。
又說:正月十四洗澡,可以讓牙齒堅固,頭髮烏黑。
又云:常向本命日,櫛發之始,叩齒九通,陰咒曰:太帝散靈,五老返真,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左拘隱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煉,百神受恩。咒畢,嚥唾三過。常數行之,使人齒不痛,發牢不白。一雲頭腦不痛。
白話文:
傳說:在出生那天的固定時間裡,從梳頭開始,然後叩齒九次,唸念有詞:「太帝賜予靈氣,五老返還真元,泥丸宮發出玄光,保住精氣永遠存在。左手捉住隱藏的月亮,右手引來太陽的光芒;天地清淨,百神受恩。」咒語唸完後,嚥下口水三次。經常這樣做,可以讓牙齒不痛,頭髮不白。也有人認為可以讓頭不痛。
《養生方·導引法》云:解發,東向坐,握固,不息一通。舉手左右導引,手掩兩耳。以手復捋頭五,通脈也。治頭風,令發不白。
又云:清旦初起,左右手交互,從頭上挽兩耳,舉;又引鬚髮,即面氣流通。令頭不白,耳不聾。
白話文:
《養生祕訣·導引法》中記載:梳頭時,面向東方坐下,握緊拳頭,不停地梳一會兒。雙手舉起,左右導引,用手蓋住雙耳。再用雙手捋頭髮五次,疏通經脈。此法可以治療頭痛,防止頭髮變白。
又云:坐地,直兩腳,以兩手指腳脛,以頭至地。調脊諸椎,利髮根,令長美。坐舒兩腳,相去一尺,以扼腳兩脛,以頂至地十二通。調身脊無患害,致精氣潤澤。髮根長美者,令青黑柔濡滑澤,發恆不白。
白話文:
古人說,坐在地上,雙腳伸直,用兩根手指按住小腿,頭部盡量貼近地面。這樣可以調整脊椎,有利於頭髮生長,讓頭髮烏黑亮麗。另外,也可以坐著雙腳伸直,兩腳之間距離一尺,用雙手抓住小腿,頭部盡量貼近地面,連續做十二次。這樣可以調整身體的脊椎,避免疾病,使精氣充盈滋潤。頭髮會烏黑濃密,光滑柔順,永遠不會變白。
又云:伏,解發東向,握固,不息一通,舉手左右導引,掩兩耳。令發黑不白。伏者,雙膝著地,額直至地,解發,破髻,舒頭,長敷在地。向東者,向長生之術。握固,兩手如嬰兒握,不令氣出。不息,不使息出,極悶已,三噓而長細引。一通者,一為之,令此身囊之中滿其氣。
白話文:
引之者,引此舊身內惡邪伏氣,隨引而出,故名導引。舉左右手各一通,掩兩耳,塞鼻孔三通,除白髮患也。
又云:蹲踞,以兩手舉足五趾,低頭自極,則五臟氣偏至。治耳不聞、目不明。久為之,則令發白復黑。
又云:思心氣上下四布,正赤,通天地,自身大且長。令人氣力增益,發白更黑,齒落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