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六 (2)
卷之二十六 (2)
1. 二十、食狗肉中毒候
凡狗肉性甚躁熱,其疫死及狂死者,皆有毒,食之難消,故令人煩毒悶亂。
白話文:
狗肉的性質非常燥熱,凡是病死或發狂而死的狗,都帶有毒性。吃了這些狗肉很難消化,所以會讓人感到煩躁、中毒、胸悶及心神混亂。
2. 二十一、食豬肉中毒候
凡豬肉本無毒,其野田間放,或食雜毒物而遇死者,此肉則有毒。人食之,則毒氣攻臟,故令人吐利,困悶不安。
白話文:
豬肉本身是沒有毒的,但如果是在野外田間放養的豬,牠們可能吃到帶有毒性的雜物而死,這樣的豬肉就會有毒。人如果吃了這種有毒的豬肉,毒氣會侵襲內臟,導致上吐下瀉,感到困倦、煩悶、不舒服。
3. 二十二、食射菵肉中毒候
射獵人多用射菵藥塗箭頭,以射蟲鹿,傷皮則死,以其有毒故也。人獲此肉,除箭處毒肉不盡,食之則被毒致死。其不死者,所誤食肉處去毒箭遠,毒氣不深,其毒則輕,雖不死,猶能令人困悶吐利,身體痹不安。
菵藥者,以生烏頭搗汁,日作之是也。
白話文:
獵人大多會用射菵這種藥塗在箭頭上,用來射殺蟲、鹿等動物,只要傷到皮膚就會死亡,因為它有毒。人如果吃到這種動物的肉,如果沒有把箭傷處附近的毒肉完全去除乾淨,吃了就會中毒致死。沒有死的人,是因為誤食的肉離箭傷的地方比較遠,毒氣不深,所以中毒比較輕微,雖然不會死,卻也會讓人感到困倦、胸悶、上吐下瀉,身體麻木不舒服。
所謂的菵藥,就是用生烏頭搗成汁,每天新鮮製作而成。
4. 二十三、食鴨肉成病候
鴨肉本無毒,不能損人。偶食觸冷不消,因結聚成腹內之病。
白話文:
鴨肉本身沒有毒,並不會傷害人。偶爾吃了鴨肉,如果又碰到寒冷,會消化不良,因此在腹部裡結塊,形成疾病。
5. 二十四、食漏脯中毒候
凡諸肉脯,若為久故茅草屋漏所濕,則有大毒,食之三日,乃成暴症,不可治,亦有即殺人者。幾脯,炙之不動,得水則動,亦殺人。
白話文:
所有肉乾,如果因為長期放置在漏雨的茅草屋裡而受潮,就會產生劇毒。吃了這種肉乾,通常在三天內就會引發急性中毒,無法醫治,甚至有些會立刻致人於死。還有,有些肉乾烤過後不會動,但碰到水就會動的,吃了也會致命。
6. 二十五、食魚鱠中毒候
凡人食魚鱠者,皆是使生冷之物,食之甚利口,人多嗜之,食傷多,則難消化,令人心腹痞滿,煩亂不安。
白話文:
一般人吃魚膾,都是因為它屬於生冷的食物,吃起來非常順口,很多人都喜歡。但如果吃過量,就會難以消化,導致心腹脹滿、煩躁不安。
7. 二十六、食諸魚中毒候
凡食諸魚有中毒者,皆由魚在水中,食毒蟲惡草則有毒,人食之,不能消化,即令悶亂不安也。
白話文:
凡是吃各種魚類而中毒的人,都是因為魚在水中吃了有毒的蟲或不好的草,因此帶有毒性。人吃了這種魚,身體無法消化,就會感到胸悶、心煩意亂,非常不舒服。
8. 二十七、食鱸魚肝中毒候
此魚肝有毒,人食之中其毒者,即麵皮剝落,雖爾,不至於死。
白話文:
吃鱸魚的肝臟會中毒的症狀:這種魚的肝臟有毒,人吃了中毒後,會出現臉皮脫落的現象,雖然這樣,但不會因此而死亡。
9. 二十八、食鯸鮐魚中毒候
此魚肝及腹內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
白話文:
這種魚(指鯸鮐魚)的肝臟和腹內的卵子有劇毒,不可以食用,吃了常常會導致死亡。
10. 二十九、食蟹中毒候
此蟹食水茛,水茛有大毒,故蟹亦有毒。中其毒則悶亂欲死。若經霜以後,遇毒即不能害人,未被霜蟹,煮食之則多有中毒,令人悶亂,精神不安。
白話文:
吃螃蟹中毒的症狀:
這種螃蟹因為吃了水茛這種植物,而水茛本身有劇毒,所以螃蟹也會帶有毒性。人如果中了這種毒,會感到胸悶心煩,痛苦得好像快要死了一樣。但是如果經過霜降以後,螃蟹就算帶有毒性也不會傷害人。沒有經過霜降的螃蟹,如果煮來吃,就很容易中毒,會讓人感到胸悶心煩,精神不安。
11. 三十、食諸菜蕈菌中毒候
凡園圃所種之菜本無毒,但蕈、菌等物,皆是草木變化所生,出於樹者為蕈,生於地者為菌,並是鬱蒸濕氣變化所生,故或有毒者。人食遇此毒,多致死,甚疾速;其不死者,猶能令煩悶吐利,良久始醒。
白話文:
一般來說,菜園裡種的蔬菜本身是沒有毒的,但是像蕈、菌這類東西,都是草木變化而產生的。長在樹上的叫做蕈,長在地上的叫做菌,這些都是因為潮濕悶熱的環境變化所產生的,所以有些會有毒。人如果吃到有毒的蕈或菌,常常會導致死亡,而且發作非常快;沒有死的人,也會感到煩躁、噁心嘔吐、拉肚子,要很久才能清醒過來。
12. 三十一、食諸蟲中毒候
野菜芹荇之類,多有毒蟲水蛭附之,人誤食之,使中其毒,亦能悶亂,煩躁不安。
白話文:
食用野菜如芹菜、荇菜之類,常常會有有毒的蟲或水蛭附著在上面,如果人們不小心誤食,就會中毒,可能會感到胸悶、心煩意亂、焦躁不安。
13. 三十二、飲酒大醉連日不解候
飲酒過多,酒毒漬於腸胃,流溢經絡,使血脈充滿,令人煩毒惛亂,嘔吐無度,乃至累日不醒。往往有腹背穿穴者,是酒熱毒氣所為。故須搖動其身,以消散也。
白話文:
飲酒過量,酒的毒性積存在腸胃裡,擴散到全身經絡,使得血管充滿毒素,讓人感到煩躁、中毒、意識不清、嘔吐不止,甚至連續好幾天都醒不過來。有時候還會出現腹背穿孔的情況,這是因為酒的熱毒造成的。所以必須搖動身體,藉此來幫助消散酒毒。
14. 三十三、飲酒中毒候
凡酒性有毒,人若飲之,有不能消,便令人煩毒悶亂。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正坐仰天,呼出酒食醉飽之氣。出氣之後,立飢且醒。
白話文:
凡是酒的性質帶有毒性,如果人喝了,有的無法消化,就會讓人感到煩躁、不舒服、昏亂。關於用湯藥、熱敷、針灸、砭石等方法治療,另外有正確的處方,以及如何補養身體、疏導氣機,現在附在後面。
《養生方》說:端正坐好,頭部向上仰,把喝醉酒和吃飽飯的氣吐出來。吐氣之後,就會感到肚子餓,並且酒也醒了。
15. 三十四、飲酒腹滿不消候
夫酒性宣通而不停聚,故醉而復醒,隨血脈流散故也。今人有榮衛痞澀,痰水停積者,因復飲酒,不至大醉大吐,故酒與痰相搏,不能消散,故令腹滿不消。
白話文:
酒的性質是宣散通暢而不會停滯聚集的,所以人喝醉後會再醒來,是因為酒隨著血液循環而散開的緣故。現在有些人因為身體營衛氣血阻塞不順暢,或是體內痰濕積聚,又喝酒,但因為沒有喝到大醉大吐的程度,導致酒與痰相互糾結,無法消散,所以造成腹部脹滿不消的情況。
16. 三十五、惡酒候
酒者,水穀之精也,其氣慓悍而有大毒。入於胃則胃脹氣逆,上逆於胸,內蘸於肝膽,故令肝浮膽橫,而狂悖變怒,失於常性,故云惡酒也。
白話文:
酒這種東西,是水穀的精華所在,它的性質慓悍,而且有很大的毒性。喝進胃裡,會使胃脹氣、氣往上逆;向上逆到胸部,向內侵入肝膽,所以會使肝上浮、膽橫張,導致人狂躁、行為失常,失去正常的性情,所以說這是惡酒。
17. 三十六、飲酒後諸病候
酒性有毒,而復大熱,飲之過多,故毒熱氣滲溢經絡,浸溢腑臟,而生諸病也。或煩毒壯熱,而似傷寒;或灑淅惡寒,有同溫瘧;或吐利不安;或嘔逆煩悶,隨臟氣虛實而生病焉。病候非一,故云諸病。
白話文:
酒的性質帶有毒性,而且非常燥熱,喝太多酒,毒熱之氣就會滲入經絡,並侵入臟腑,因而產生各種疾病。有時會出現煩躁、毒熱熾盛,症狀類似傷寒;有時會出現發冷、畏寒,類似溫瘧;有時會出現嘔吐、腹瀉、身體不適;有時會出現噁心、胸悶,這些疾病會隨著各臟腑的虛弱或強壯而產生。由於病症不止一種,所以稱之為「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