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五 (2)

1. 八、沙蝨候

山內水間有沙蝨,其蠱甚細,不可見。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蟲著身,及陰雨日行草間亦著人,便鑽入皮里。其診法,初得時,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粟,以手摩赤上,痛如刺。過三日之後,令百節強,疼痛,寒熱,赤上發瘡。此蟲漸入至骨,則殺人。

人在山澗洗浴竟,巾拭𤐰𤐰如芒毛針刺,熟看見處,以竹簪挑拂去之。已深者,用針挑取蟲子,正如疥蟲,著爪上,映光方見行動也。挑不得,灸上三七壯,則蟲死病除。若止兩三處,不能為害,多處不可盡挑灸。挑灸其上而猶覺昏昏,是其已大深,便應須依土俗作方術拂出之,並作諸藥湯浴,皆得一二升,出都盡乃止。

此七日內宜瘥,不爾則續有飛蠱來,人攻啖心臟便死。飛蠱白色,如韭葉大,長四五寸,初著腹脅,腫痛如刺,即破雞㩉之,盡出食雞,或得三四數過,與取盡乃止,兼取麝香、犀角護其內,作此治可瘥。勿謂小小,不速治,則殺人。

彼土呼此病為呼淉。(吳音沙作淉。讀如鳥長尾淉淉音也。)言此蟲能招呼沙蝨入人體內,人行有得沙蝨,還至即以火自灸燎令遍,則此蟲自墮地也。

白話文:

山區水邊有種沙蝨,牠們的幼蟲非常細小,肉眼看不到。人如果在水中洗澡或打水洗澡,這種蟲就會附在身上,陰雨天在草叢行走也會被附著,牠們會鑽進皮膚裡。

診斷方法是,剛被附著時,皮膚會出現紅色的小點,像小豆或小米粒一樣,用手去摩擦紅點處,會感到像針刺一樣的疼痛。過了三天後,會感到全身關節僵硬、疼痛,發冷發熱,紅點處會開始化膿。這種蟲如果逐漸鑽到骨頭裡,就會致命。

如果在山澗洗澡後,用毛巾擦拭身體時,感覺像被芒草毛或針刺到一樣,仔細看會發現蟲附著的地方,可以用竹簪子撥弄去除。如果蟲已經鑽得比較深,可以用針挑出蟲子,就像疥蟲一樣,放到指甲上,對著光才看得見牠們在動。如果挑不出來,就用艾草灸在患處,灸二十一次,蟲就會死掉,病就好了。如果只有兩三處被附著,不會有什麼危害,但如果有很多處,就沒辦法全部挑出來灸了。如果挑灸後還是覺得昏昏沉沉,代表蟲已經鑽得很深了,應該要按照當地風俗,用方術把蟲趕出來,並且用藥湯沐浴,每次大概用一到二升的藥湯,直到把蟲都趕出來為止。

這種病在七天內應該會好,如果沒好,就會有飛蟲來,牠們會侵蝕心臟,導致死亡。這種飛蟲是白色的,像韭菜葉子一樣大,長約四五寸,剛開始會附在腹部和脅部,造成腫痛像針刺一樣,這時候要趕快把雞蛋敷在患處,把飛蟲逼出來吃雞蛋,大約會逼出三四隻飛蟲,全部逼出來就好了。同時,要搭配使用麝香和犀角來保護體內。這樣治療應該可以痊癒。不要小看這種病,不趕快治療,就會致命。

當地人把這種病稱為「呼淉」(發音類似「鳥長尾淉淉」的音),意思是這種蟲可以呼喚沙蝨進入人體。如果有人感染了沙蝨,回家後可以用火灸燎全身,讓沙蝨自己掉到地上。

2. 九、水毒候

自三吳已東及南,諸山郡山縣,有山谷溪源處,有水毒病,春秋輒得。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中灑(蘇駭反),一名水中病,亦名溪溫。今人中溪,以其病與射工診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實有異,有瘡是射工,無瘡是溪病。

初得惡寒,頭微痛,目匡疼,心內煩懊,四肢振焮,腰背骨節皆強,兩膝疼,或吸吸熱,但欲睡,旦醒暮劇,手足指逆冷至肘膝。二三日則復生蟲,食下部,肛內有瘡,不癢不痛,令人不覺,視之乃知。不即治,六七日下部便膿潰,蟲上食五臟,熱盛煩毒,注下不禁,八九日死。一云十餘日死。

水毒有陰陽,覺之急視下部。若有瘡正赤如截肉者,為陽毒,最急;若瘡如鱧魚齒者,為陰毒,猶小緩。皆殺人,不過二十日。又云,水毒有雌雄,脈洪大而數者為陽,是雄溪,易治,宜先發汗及浴。脈沉細遲者為陰,是雌溪,難治。

欲知審是中水者,手足指冷即是,若不冷非也。其冷或一寸,或至腕,或至肘膝。冷至二寸為微,至肘膝為劇。又云:作數斗湯,以蒜四五升搗碎投湯內,消息視之,莫令大熱,絞去滓,適寒溫,以自浴,若身體發赤斑文者是也。又云:若有發瘡處,但如黑點,繞邊赤,狀似雞眼。

在高處難治,下處易治。余診同,無復異,但覺寒熱頭痛,腰背急強,手腳冷,欠㰦欲眠,朝瘥暮劇,便判是溪病,不假蒜湯及視下部瘡也。

此證者,至困時亦不皆洞利及齒間血出,惟熱勢猛者,則心腹煩亂,不食而狂語,或有下血物如爛肝,十餘日至二十日則死。不測,蟲食五臟,肛傷,以不治。

又云:溪病不歇,仍飛蠱來人,或皮膚腹脅間突起,如燒痛,如刺,登破生雞㩉上,輒得白蟲,狀似蛆,長四五六七寸,或三四六八枚無定。此即應是所云蟲啖食五臟及下部之事。又云:中溪及射工法急救,令七日內瘥,不爾則有飛蠱來入人身內,攻啖五臟便死。彼土闢卻之法,略與射工相似。

白話文:

在三吳地區以東和南方,山郡和山縣等有山谷溪流的地方,有一種水毒病,在春秋季節容易發生。它有很多名稱,比如中水、中溪、中灑(音同蘇駭)、水中病,也叫溪溫。現在人們把這種病和射工病症狀相似,都叫做溪病。但其實它們不一樣,身上有瘡的是射工病,沒有瘡的是溪病。

剛開始得病的時候會覺得很冷,頭微微疼痛,眼眶也疼,心裡煩躁不安,四肢發熱顫抖,腰背和骨節都覺得僵硬,兩膝也疼,有時會覺得發熱,只想睡覺,早上醒來會好一點,晚上會加重,手腳指尖會冰冷到手肘和膝蓋。過兩三天就會開始長蟲,這些蟲會吃下半身,肛門內會長瘡,不痛也不癢,讓人沒感覺,要仔細看才會發現。如果不馬上治療,過六七天,下半身就會化膿潰爛,蟲會往上吃五臟,會發高燒,煩躁不安,腹瀉不止,八九天就會死亡。另一種說法是十幾天就會死亡。

水毒有陰陽之分,發現後要趕緊檢查下半身。如果長瘡的地方是鮮紅色的,像剛切開的肉一樣,這是陽毒,最嚴重;如果長瘡的地方像鱧魚的牙齒一樣,這是陰毒,比較緩和一點。這兩種都會致命,活不過二十天。還有一種說法,水毒有雌雄之分,脈搏洪大而快的屬於陽,是雄溪,比較好治,應該先發汗和洗澡。脈搏沉細而慢的屬於陰,是雌溪,比較難治。

想知道是不是得了中水病,看手腳指尖是否冰冷就知道,如果不冷就不是。冰冷的程度有的是一寸,有的是到手腕,有的到手肘和膝蓋。冷到兩寸是輕微,冷到手肘和膝蓋是嚴重。還有一種方法:用四五升蒜搗碎,放到幾斗熱水裡,注意水溫不要太燙,濾掉蒜渣,調到適合的溫度,用來洗澡,如果身體出現紅色斑紋,那就是得了這種病。還有一種說法:如果長瘡的地方,看起來像黑點,周圍是紅色的,形狀像雞眼。

長在身體高處的難治,長在低處的容易治。我診斷的經驗都是一樣的,沒有不同,只要覺得忽冷忽熱、頭痛、腰背僵硬、手腳冰冷、打呵欠想睡覺、早上好一點晚上加重,就可以判斷是得了溪病,不需要用蒜湯洗澡,也不需要檢查下半身有沒有瘡。

這種病到了嚴重的時候,並不是都會腹瀉不止或牙齦出血,只有發熱很嚴重的人才會心煩意亂,吃不下東西,說胡話,有的會拉出像爛肝一樣的血便,十幾天到二十天就會死亡。無法預測的是,蟲會吃五臟,肛門也會受傷,導致無法醫治。

還有一種說法:溪病沒有痊癒,還會有蠱蟲飛到人身上,導致皮膚或腹部脅肋之間突然鼓起來,像火燒一樣疼痛,像針刺一樣痛,挑破後放在雞蛋殼上,會長出白色的蟲子,像蛆一樣,長四五六七寸,數量不定。這就應驗了之前說的蟲吃五臟和下半身的情況。還有一種說法,得了中溪病和射工病要趕緊治療,七天內要治好,不然就會有飛蠱進入人體,啃食五臟導致死亡。當地人驅除這種病的方法,和驅除射工病的方法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