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二十五、血痹候

血痹者,由體虛,邪入於陰經故也,血為陰,邪入於血而痹,故為血痹也。其狀,形體如被微風所吹。此由憂樂之人,骨弱肌膚盛,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膚腠開,為風邪所侵也。診其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血痹也。宜可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白話文:

血痹這種病,是由於身體虛弱,邪氣侵入陰經所導致的。血屬於陰,邪氣侵入血脈而造成阻塞不通,所以稱為血痹。它的症狀,身體感覺像被微風吹拂一樣。這通常是憂愁或喜樂過度的人,他們骨骼虛弱而肌肉皮膚卻很豐盛,因為過度疲勞而出汗,躺臥時又不經常活動,導致皮膚毛孔打開,被風邪侵入所造成的。診斷時,會發現脈象微弱且澀滯,在寸口和關部會略微緊繃,這就是血痹。治療上,可以採用針灸來引導陽氣,使脈象平和,緊繃感消失,病就會痊癒。

2. 二十六、風驚邪候

風驚邪者,由體虛,風邪傷於心之經也。心為手少陰之經,心氣虛,則風邪乘虛傷其經,入舍於心,故為風驚邪也。其狀,乍驚乍喜,恍惚失常是也。

白話文:

風驚邪這種病症,是因為身體虛弱,風邪侵犯到心經所造成的。心經是手少陰經,心氣虛弱時,風邪就會趁虛而入,侵襲心經,進入並盤踞在心臟,所以就形成了風驚邪。這種病症的表現是,病人會時而驚恐,時而欣喜,精神恍惚,失去常態。

3. 二十七、風驚悸候

風驚悸者,由體虛,心氣不足,心之腑為風邪所乘;或恐懼憂迫,令心氣虛,亦受於風邪。風邪搏於心,則驚不自安。驚不已,則悸動不定。其狀,目精不轉,而不能呼。

診其脈,動而弱者,驚悸也。動則為驚,弱則為悸。

白話文:

風驚悸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虛弱,心氣不足,導致心臟這個器官被風邪侵襲;或是因為恐懼、憂慮逼迫,使得心氣更加虛弱,也容易受到風邪的影響。風邪侵入心臟,就會使人驚恐不安。驚恐不止,就會心悸跳動不定。這種情況的症狀,會出現眼睛無法轉動,也無法發出聲音。

診斷這種情況的脈象,脈動有力卻虛弱的,就是驚悸。脈動有力代表受到驚嚇,脈象虛弱則代表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