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三十、歷節風候

歷節風之狀,短氣,白汗出,歷節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飲酒腠理開,汗出當風所致也。亦有血氣虛,受風邪而得之者。風歷關節,與血氣相搏交攻,故疼痛。血氣虛,則汗也。風冷搏於筋,則不可屈伸,為歷節風也。

白話文:

歷節風的症狀是:呼吸急促,出白色汗液,關節劇烈疼痛難忍,無法伸展。

這種疾病是由於飲酒過量導致毛孔張開,汗液遇風而誘發的。

也有可能是因為血氣虛弱,受了風邪感染而發病。風邪在關節中流動,與血氣互相交戰,因此會疼痛。血氣虛弱,汗液也會虛弱。風邪與寒氣會在筋脈中交戰,導致無法伸展屈伸,這就是歷節風。

2. 三十一、風身體疼痛候

風身體疼痛者,風濕搏於陽氣故也。陽氣虛者,腠理易開,而為風濕所折,使陽氣不得發泄,而與風濕相搏於分肉之間,相擊,故疼痛也。

白話文:

身體有風寒濕痛,是因為風寒濕氣與人體的陽氣對抗造成的。人體陽氣不足時,皮膚毛孔容易打開,就會被風寒濕氣入侵。風寒濕氣阻礙陽氣的發散,並在肌肉組織中與陽氣對抗,相互衝擊,導致疼痛。

診其脈,浮而緊者,則身體疼痛。

3. 三十二、風入腹拘急切痛候

風入腹拘急切痛者,是體虛受風冷,風冷客於三焦,經於臟腑,寒熱交爭,故心腹拘急切痛。

4. 三十三、風經五臟恍惚候

五臟處於內,而氣行於外。臟氣實者,邪不能傷;虛則外氣不足,風邪乘之。然五臟,心為神,肝為魂,肺為魄,脾為意,腎為志。若風氣經之,是邪干於正,故令恍惚。

白話文:

五臟在體內,而氣在體外運行。臟氣充足的人,外邪難以侵犯;臟氣虛弱的人,外氣不足,風邪就會趁虛而入。五臟之中,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脾主義,腎主志。如果風邪經絡,邪氣侵犯正氣,就會導致心神恍惚。

5. 三十四、刺風候

刺風者,由體虛膚腠開,為風所侵也。其狀,風邪走遍於身,而皮膚淫躍。邪氣與正氣交爭,風邪擊搏,如錐刀所刺,故名刺風也。

白話文:

所謂「刺風」,是因身體虛弱,皮膚毛孔開放,讓風邪入侵所致。症狀表現為,風邪遍佈全身,皮膚表面坑坑巴巴。邪氣與正氣相互交爭,風邪不斷襲擊,感覺就像被錐刀刺痛一般,因此稱為「刺風」。

《養生方》云:觸寒來者,寒未解,食熱物,亦成刺風。

6. 三十五、蠱風候

蠱風者,由體虛受風,其風在於皮膚,淫淫躍躍,若畫若刺,一身盡痛,侵傷氣血。其動作狀如蠱毒,故名蠱風也。

白話文:

蠱風是指身體虛弱時受風邪侵襲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風邪停留在皮膚淺層,遊走不定,像針刺或畫筆劃過皮膚一樣,讓人感到全身疼痛難忍。由於其症狀類似於蠱毒發作,所以被稱為蠱風。

7. 三十六、風冷候

風冷者,由臟腑虛,血氣不足,受風冷之氣。血氣得溫則宜流,冷則凝澀,然風之傷人,有冷有熱。若挾冷者,冷折於氣血,使人面青心悶,嘔逆吐沫,四肢痛冷,故謂之風冷。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因臟腑虛弱、血氣不足,受到風寒之氣侵襲而導致的「風寒症」。血氣溫熱時會舒暢流動,寒冷時會凝滯難行。而風對人體的損傷,有寒熱之分。若是夾雜寒冷,寒氣會阻滯氣血,導致面色青紫、心胸悶痛、嘔吐痰沫、四肢疼痛寒冷,故稱之為「風寒」。其治療所需的湯藥、針灸、藥石等方法,另有專門的正方,補養宣導,現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一足踏地,足不動,一足向側,如丁字樣,轉身倚勢,並手盡急回,左右迭互二七。去脊風冷、偏枯不通潤。

白話文:

《養生祕方·導引法》說:一隻腳踏在地上,另一隻腳向側邊伸展,像個「丁」字形,轉動身體倚靠這條腿,雙手盡快收回,左右腳交替進行,重複七次。可以消除背部的風寒,改善偏枯不通暢的情況。

又云:蹲坐,身正頭平,叉手安頦下,頭不動,兩肘向上振搖,上下來去七七。亦持手三七,放縱身心。去乳房風冷腫悶、魚寸不調、日日損。

白話文:

原文提到,蹲坐時,身體正直,頭部平穩,兩手交疊放在下巴下方,頭部保持不動,兩肘向上擺動,上下往復七次。也可以用雙手保持三七次,放鬆身心。這樣可以消除乳房的風寒、腫脹和悶脹,調理經絡,日復一日地減輕症狀。

又云:坐,兩足長舒,自縱身,納氣向下,使心內柔和適散,然始屈一足,安膝下,長舒一足,仰足趾向上使急,仰眠,頭不至席,兩手急努前,頭向上努挽,一時各各取勢,來去二七,迭互亦然。去腳疼,腰膊冷、血冷、風痹、日日漸損。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盤腿而坐,兩腳伸展,放鬆身體,納氣到下丹田,使內心保持平和舒適,然後彎曲一隻腳,放在膝蓋下面,伸展另一隻腳,腳尖朝上微勾。仰臥,頭部不接觸席子,雙手用力向前撐,頭部向上揚起。每一個動作反覆二十一次,交替進行。這樣可以緩解腳痛、腰背冷、血寒、風濕痹痛,並能逐漸改善身體狀況。

又云:長舒足,肚腹著席,安徐看氣向下,知有去處,然始著兩手掌拓席,努使臂直,散脊背氣向下,漸漸盡勢,來去二七。除臟腑內宿冷,脈急,腰膊風冷。

白話文:

又說:將腳伸長,腹部貼地,慢慢觀察氣向下沉,感覺它有去處,然後才把雙手掌貼在地面上推開,用力讓手臂伸直,將脊背的氣散向下方,逐漸用盡力氣,來回這樣做二到七次。可以去除臟腑內的寒氣,脈搏快速,腰部和後背的風寒。

又云:欲以閉氣出汗,拳手屈膝側臥,閉氣自極,欲息氣定,復閉氣,如此汗出乃止。復轉臥,以下居上,復閉氣如前,汗大出乃止。此主治身中有風寒。欲治股脛手臂痛法:屈一脛一臂,伸所病者,正偃臥,以鼻引氣,令腹滿,以意推之,想氣行至上,溫熱,即愈。

白話文:

另一種說法:想要閉氣發汗,先握拳屈膝側臥,閉氣達到極致,想要氣息平穩後,再次閉氣,如此反復直到出汗為止。再翻過身來,讓下面在上,再次像前面那樣閉氣,大汗淋漓後停止。這種方法主要治療身體中有風寒。想要治療大腿、小腿、手臂疼痛的方法:彎曲一條小腿和一條手臂,伸展患處,平躺下來,用鼻子吸氣,使腹部充滿,用意識推動氣息,想像氣息運行到患處,就會感到溫暖,疼痛隨即痊癒。

又云:肚腹著席,長舒一足向後,急努足指,一手舒向前盡勢,將一手向背上挽足倒極勢,頭仰蹙背,使急。先用手足斜長舒者,兩向自相挽急,始屈手足共頭,一時取勢。常記動手足,先後交番,上下來去二七,左右亦然。去背項腰膝膊井風冷疼悶、脊裡倔強。

白話文:

此外,記載還有:坐在地上,伸展一隻腳往後,用力彎曲腳趾,一隻手向前伸展到極致,另一隻手背後抓住腳踝,使勁拉到極致,頭向後仰,背部收緊,動作迅速。先用手和腳伸展很長,兩邊互相拉緊,然後縮回手腳到頭部,同時施力。時常記住動手腳時,先後交替,上下往返七次,左右也一樣。這樣可以消除背、項、腰、膝、胳臂、井穴等地方的風寒疼痛及背部僵硬。

又云:正坐,兩手向後捉腕,反向拓席,盡勢,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換手亦然。損腹肚冷風宿氣積,胃口冷,食飲進退,吐逆不下。

白話文:

接著說:端正地坐著,雙手向後抓住手腕,反方向伸展到座位上,使勁撐開,讓腹部在上下拉伸中產生響亮的聲音,每組七次,左右手交替進行,方法相同。可消除腹部的積食、寒氣、宿便,治療胃口差、飲食消化不良、嘔吐等症狀。

又云:凡學將息人,先須正坐,並膝頭、足;初坐,先足趾相對,足跟外扒。坐上,欲安穩,須兩足跟向內相對,足指外扒,坐上。覺悶痛,漸漸舉身似款便,坐上。待共兩坐相似不痛,始雙豎足跟向上,坐上,足趾並反向外。每坐常學。去膀胱內冷,膝冷,兩足冷疼,上氣、腰痛,儘自消適。

白話文:

此外還說:凡是想要養生保命的人,首先必須端正地坐著,膝蓋和小腿並攏;最初坐下時,先讓腳趾相對,腳後跟向外。坐下後,想要坐得穩當,必須讓兩隻腳後跟向內相對,腳趾向外,然後坐下。如果覺得痠痛,就逐漸將全身向上提拉,這樣坐著。等到與上面所說的兩種類似的坐姿一樣不感到疼痛時,才雙腳後跟豎直向上,坐下,腳趾並攏向外。經常練習這種坐姿。可以去除膀胱內冷氣、膝蓋冷氣、雙腳冷痛、上氣、腰痛,都能自然消退。

又云:長舒一足,一腳屈,兩手挽膝三里,努膝向前,身卻挽,一時取勢,氣內散消,如似骨解。迭互換足,各別三七,漸漸去膊脊冷風冷血,筋急。

白話文:

又說:把一隻腿伸直,另一隻腿彎曲,雙手抱住膝蓋上的三里穴,用力向前彎膝,身體向後仰,迅速擺好姿勢,體內的氣就會逐漸消散,好像骨頭都化開了一樣。交替換腿,每條腿做 37 次,逐漸消除肩背上的寒氣和淤血,緩解筋骨緊張。

又云:兩手向後,倒挽兩足,極勢。頭仰,足指向外努之,緩急來去七,始手向前直舒,足自搖,膝不動,手足各二七。去脊腰悶風冷。

白話文:

此外提到:雙手向後,倒掛雙腳,用盡全身力氣。頭向後仰,腳尖朝外用力伸展,緩慢而有力地做七次往返,然後雙手向前伸直,雙腳自然晃動,膝蓋不動,雙手雙腳各做七次。可以去除脊背和腰部的風寒。

又云:身平正,舒兩手向後,極勢,屈肘向後空捺,四七。轉腰,垂手向下,手掌四面轉之。去臂內筋急。

又云:兩手長舒,合掌向下,手高舉與膊齊,極勢,使膊悶痛,然始上下搖之二七。手下至髀還,上下緩急。輕手前後散振,雙手前拓,努手合掌向下,七。去膊內風冷疼,日消散。

白話文:

此外,還提到:兩手伸長,合掌向下。將手舉得與肩膀一樣高,達到極致,讓肩膀感到疼痛和酸脹,然後才上下搖動手臂 27 次。手臂向下擺動到大腿處,上下擺動的速度要緩慢而有力。輕鬆地前後揮動手臂,雙手向前伸展,用力握緊手掌向下,重複 7 次。這樣可以消除肩膀內部的風寒疼痛,逐漸緩解。

又云:兩手掌倒拓兩膊井前,極勢,上下傍兩掖,急努振搖,來去三七,竟。手不移處,努向兩肘向上急熱,上下振搖二七,欲得拳兩手七,因相將三七。去項膊筋脈急勞。一手屈拳向後左,一手捉肘頭,向內挽之,上下一時盡勢。屈手散放,舒指三,方轉手,皆極勢四七。

白話文:

又說:雙掌向外按壓兩側腋下的穴位,用力,上下拍打兩側肋骨,快速用力搖晃,往前來回做三次,完成。雙手不離開這個位置,向上用力朝兩個肘部按摩,上下搖晃二次,要握拳按摩雙手七次,然後相互交換三次。拉伸頸部和肩部肌腱和脈絡。一手握拳向後放在左側,另一手抓住肘部,向內拉動,同時向上用力。展開手掌,伸出三根手指,手掌順勢旋轉,全部用力共四次。

調肘膊骨筋急強。兩手拓,向上極勢,上下來去三七。手不動,將兩肘向上,極勢七。不動手肘臂,側身極勢,左右回三七。去頸骨冷氣風急。前一十二件有此法,能使氣人行之,須在疾中可量。

白話文:

緩解肘部和肩部肌肉僵硬:

雙手展開,向上伸展到極限,上下來回三到七次。手保持不動,將兩肘向上抬高,極限動作七次。手肘和手臂保持不動,側身極限伸展,左右迴旋三到七次。

去頸部風寒:

前述十二種方法都適用此法,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必須在疾病發作時適當使用。

8. 三十七、風熱候

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於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候之三日內及五日內,目不精明者是也。七八日,微有青黃膿涕,如彈丸大,從口鼻內出,為善也。若不出,則傷肺,變咳嗽唾膿血也。

白話文:

得了風熱病,是因為風熱之氣首先從皮膚毛孔侵入肺臟。肺臟是五臟的蓋子,支配著全身的皮膚毛孔。如果皮膚毛孔虛弱,風熱之氣就會先損傷皮膚毛孔,然後進入肺臟。症狀表現為:怕冷發抖,眼睛好像要凸出來,流鼻涕吐口水。觀察三天到五天,如果眼睛沒有神采,說明病邪入侵肺臟。七到八天,會出現淡青色或黃色的濃鼻涕,像彈丸一樣大,從口鼻中排出,這是好的徵兆。如果濃鼻涕不出,會損傷肺臟,變成咳嗽咳出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