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一 (1)
卷之十一 (1)
1. 卷之十一
2. 瘧病諸候(凡十四論)
3. 一、瘧病候
夏日傷暑,秋必病瘧。瘧之發以時者,此是邪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常晏也。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既上,故其病稍早發。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間日蓄積乃作。夫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而開,開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然風府無常,衛氣之所應,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舍,則其病已。
風之與瘧也,相與同類,而風獨常在也,而瘧特以時休何也?由風氣留其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陽當陷而不陷,陰當升而不升,為邪所中,陽遇邪則卷,陰遇邪則緊,卷則惡寒,緊則為慄,寒慄相搏,故名瘧。弱乃發熱,浮乃汗出,旦中旦發,暮中暮發。夫瘧,其人形瘦,皮必慄。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愈,月盡解。
足太陽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陽瘧,令人身體解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足陽明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腳跗上。
足太陰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足少陰瘧,令人吐嘔甚,久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其病難止。
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腸中悒悒,刺足厥陰。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熱甚,刺手少陰。
肝瘧,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脾瘧者,令人疾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腎瘧,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眩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胃瘧,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肺病為瘧者,乍來乍去,令人心寒,寒甚則熱發,善驚,如有所見,此肺瘧證也。若人本來語聲雄,恍惚爾不亮,拖氣用力,方得出言,而反於常人,呼共語,直視不應,雖曰未病,勢當不久。此即肺病聲之候也。察病觀疾,表裡相應,依源審治,乃不失也。
心病為瘧者,令人心煩,其病欲飲清水多,寒少熱甚。若人本來心性和雅,而急卒反於常倫,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久必死,禍雖未及,呼曰行屍。此心病聲之候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可治者,明而察之。
白話文:
一、瘧病候
夏天因為暑氣而受傷,秋天一定會得瘧疾。瘧疾發作有一定時間規律,是因為邪氣侵入風府穴,沿著脊背向下移動。人體的衛氣每天都會在風府穴匯合,然後每天向下一節移動,所以瘧疾發作時間會比較晚。這是因為邪氣先侵犯脊背,每次當衛氣到達風府穴時,皮膚的紋理就會打開,打開後邪氣就會進入,邪氣進入就會發病,這就是為什麼發病時間會越來越晚的原因。衛氣在風府穴運行,每天向下移動一節,二十一天到達尾骶,二十二天進入脊椎內部,注入伏沖脈,氣向上運行九天從缺盆穴出來,氣既然已經上行,所以發病時間會稍早。
瘧疾間隔一天發作,是因為邪氣侵入五臟,橫向連通募原,邪氣的通道比較遠,氣比較深,運行比較慢,不能每天發作,所以隔一天積蓄才會發作。衛氣每次到達風府穴,皮膚紋理就會打開,打開邪氣就會侵入。衛氣每天向下一節移動,它的發病時間如果不是在風府穴,那每天發作又是怎麼回事呢?雖然說風府穴沒有固定的位置,但衛氣運行的位置,一定會打開皮膚紋理,邪氣就會停留在這裡,疾病就產生了。
風與瘧疾有相似之處,但風氣一直存在,瘧疾卻會按時停止,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風氣留在體內,而瘧疾的邪氣會沿著經絡深入體內,所以衛氣響應時才會發病。陽氣應該下降卻不能下降,陰氣應該上升卻不能上升,就會被邪氣所侵犯。陽氣遇到邪氣就會收縮,陰氣遇到邪氣就會緊繃,收縮就會感到寒冷,緊繃就會打冷顫,寒冷和冷顫交替出現,所以叫做瘧疾。虛弱的時候會發熱,身體表面浮熱就會出汗,早上發病就是早上發病,晚上發病就是晚上發病。得了瘧疾的人,體型會消瘦,皮膚一定會起雞皮疙瘩。
瘧疾如果是在每個月初一發病,應該在十五號痊癒,如果沒有痊癒,也會在這個月底好轉。
足太陽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腰痛、頭部沉重,寒冷從背部開始,先寒後熱,感到口渴,口渴結束就會出汗,難以痊癒,可以刺破委中穴放血。
足少陽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身體疲倦,寒冷和發熱都不太嚴重,不喜歡見人,見了人會感到心慌,發熱比較多,出汗很多,可以針刺足少陽經。
足陽明經的瘧疾,會讓人先感到寒冷,發冷發抖,寒冷時間很長才會發熱,熱退之後出汗,喜歡見到陽光火氣才會感到舒適,可以針刺足陽明經腳背的地方。
足太陰經的瘧疾,會讓人不開心,喜歡嘆氣,不想吃東西,常常感到寒熱交替、出汗,發病時會噁心嘔吐,嘔吐後就會感到虛弱,可以立即治療。
足少陰經的瘧疾,會讓人嘔吐嚴重,長期寒熱交替,發熱時間多於寒冷時間,喜歡關門待在家裡,這個病很難治好。
足厥陰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順暢,像尿不出卻又不是,小便次數多,感到害怕,氣不足,腸道不適,可以針刺足厥陰經。
肺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心裡發冷,寒冷時間長,發熱時間短,容易受驚,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可以針刺手太陰經、手陽明經。
心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很想喝冷水,寒冷時間短,發熱時間長,可以針刺手少陰經。
肝經的瘧疾,會讓人臉色發青,喜歡嘆氣,看起來好像要死了一樣,可以針刺足厥陰經放血。
脾經的瘧疾,會讓人很快感到寒冷,腹部疼痛,發熱時腸道會發出聲音,發出聲音後就會出汗,可以針刺足太陰經。
腎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寒冷發抖,腰脊疼痛,難以轉動身體,大便困難,眼睛昏花,手腳冰涼,可以針刺足太陽經、足少陰經。
胃經的瘧疾,在發病前,會讓人容易感到飢餓卻不能吃東西,吃了東西就感到肚子脹滿,可以針刺足陽明經、足太陰經的橫向脈絡放血。
肺病引起的瘧疾,會時好時壞,讓人感到心裡發冷,寒冷時間長,接著會發熱,容易受驚,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這是肺瘧的症狀。如果一個人原本說話聲音洪亮,突然變得迷糊不清,說話費勁,跟平常不一樣,叫他名字他也不會回答,即使說沒有生病,也很快會生病。這就是肺病導致的聲音變化。觀察疾病的內外表現,根據病因進行治療,才不會有失誤。
心病引起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很想喝冷水,寒冷時間短,發熱時間長。如果一個人原本性格溫和,突然變得急躁,跟平常不一樣,或者話沒說完就停下來,用手摳腳趾甲,這樣的人會很快死去,即使沒有生病,也像一具行屍走肉。這是心病導致的聲音變化,虛弱就應該補養,實證就應該瀉掉,不能治療的就要仔細觀察。
肝病引起的瘧疾,會讓人臉色發青,呼吸急促,身體顫抖,看起來好像要死了一樣。如果一個人原本很少悲傷和憤怒,突然變得容易發怒,說話不正常,時而寬容時而急躁,話沒說完就用手遮住眼睛,好像在思考什麼,如果不是生病,禍事也會很快降臨。這是肝病導致的聲音變化,這個人如果是虛弱,就會受到寒風的傷害;如果是實證,就會受到熱氣的損害。陽證就要瀉掉,陰證就要補養。
脾病引起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寒冷時腹部疼痛,發熱時腸道會發出聲音,發出聲音後就會出汗。如果這個人原本很少有喜怒的情緒,突然變得喜怒無常,說著話就笑,不回答別人,這是脾病導致的聲音變化,不出十天半個月,禍事就會降臨。
腎病引起的瘧疾,會讓人感到淒涼,腰脊疼痛,難以轉動身體,大便不順暢,身體搖晃不定,手腳冰涼。如果一個人原本不喜歡發怒,突然變得說話不利索還容易發怒,跟平常的性格不一樣,這就是腎臟已經受損,即使還沒發病,也是症狀。看見別人還沒說話就先咧開嘴笑,笑完又閉嘴不說話,舉起手拍打肚子,這是腎病導致的聲音變化。虛證實證,內在表現和外在表現,症狀是浮是沉,是清是濁,都應該仔細觀察,然後根據情況進行治療。
瘧疾的脈象是弦脈,弦脈如果快,代表熱證,弦脈如果慢,代表寒證。弦脈細小而緊,可以瀉下;弦脈遲緩,可以溫補。脈象快而緊,可以發汗,適合針灸;脈象浮大,不可以針灸,可以用吐法。
凡是瘧疾剛發作的時候,如同吃飯的時間一般,才可以開始治療,如果錯過時機,就會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