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九 (2)

1. 六、伏梁候

伏梁者,此由五臟之積一名也。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大如臂。

白話文:

「伏梁」指的是五臟積聚病症中的一種。心臟積聚的病症,稱為伏梁,它始於肚臍上方,大小像手臂一樣。

診得心積脈,沉而芤,時上下無常處。病悸,腹中熱,面赤而咽乾,心煩,掌中熱,甚即唾血,身瘛瘲。夏瘥冬劇,唾膿血者死。又其脈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

白話文:

診斷為心臟積熱,脈象沉而有力,時而上下遊走不定。症狀包括心悸、腹中發熱、面紅咽乾、心煩、手心發熱,嚴重時會吐血、身體消瘦。夏天病情好轉,冬天加重。吐出膿血者會死亡。另外,脈象有力、急促者可存活,脈象虛弱、急促者會死亡。

2. 一、症候

症者,由寒溫失節,致腑臟之氣虛弱,而食飲不消,聚結在內,漸染生長。塊叚盤牢不移動者,是症也,言其形狀,可徵驗也。若積引歲月,人即柴瘦,腹轉大,遂致死。

診其脈弦而伏,其症不轉動者,必死。

白話文:

症狀是由於寒溫失調,導致腑臟之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和飲料,它們聚積在體內,逐漸生長。塊狀物堅硬而固定,無法移動,這就是所謂的癥症。根據其形狀,可以確定它的存在。如果癥症持續多年,人就會消瘦如柴,腹部膨大,最終導致死亡。

3. 二、癥瘕候

癥瘕者,皆由寒溫不調,飲食不化,與臟氣相搏結所生也。其病不動者,直名為癥。若病雖有結瘕,而可推移者,名為瘕。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

白話文:

癥瘕病症,都是因為寒熱失調,飲食不消化,與臟腑之氣相搏結而產生的。其中,病症不動的,直接稱為癥。如果病症雖有結塊,但是可以推動的,就稱為瘕。瘕的意思是虛假,指虛假的、可以移動的結塊。

候其人發語聲嘶,中聲濁而後語乏氣拖舌,語而不出。此人食結在腹,病寒,口裡常水出,四體洒洒常如發瘧,飲食不能,常自悶悶而痛,此食症病也。

白話文:

等這個人說話時,聲音嘶啞,說話中段時聲音變得混濁,之後說話氣虛無力,舌頭拖曳着,想說話卻說不出來。這個人已經有食物滯留在肚子裡了,已經得了寒病,嘴裡經常流口水,四肢發麻,就像得瘧疾一樣,吃東西都很困難,經常自己感到悶悶不樂並且疼痛,這就是進食引起的不適。

診其脈,沉而中散者,寒食症也。脈弦緊而細,症也。若在心下,則寸口脈弦緊;在胃脘,則關上弦緊;在臍下,則尺中弦緊。脈症法,左手脈橫,症在左;右手脈橫,症在右。脈頭大在上,頭小在下。脈來遲而牢者,為病症也。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

白話文:

診斷脈象時,脈象沉著而中部鬆散,這是寒食症。脈象弦緊而細,則是實症。

如果病症在心臟下方,則寸口脈會弦緊;如果病症在胃脘部,則關脈會弦緊;如果病症在肚臍下方,則尺中脈會弦緊。

脈象與病症的關係:左手脈象橫張,則病症在左側;右手脈象橫張,則病症在右側。脈象的頭端大而位於上方,小而位於下方。脈搏來得遲緩而緊實,表明是有病症。

腎脈細小而急促,肝脈細小而急促,心脈細小而急促,而且不鼓動,都表明有腫塊或積聚。

寸口脈結者,癥瘕。脈弦而伏,腹中有症,不可轉動,必死,不治故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飲食大走,腸胃傷,久成癥瘕,時時結痛。

白話文:

寸口脈搏硬結,表示有腫塊。脈搏緊而隱伏,表示腹中有積塊,且無法移動。此時病情嚴重,無法治癒。

關於湯藥、針灸和石藥的具體方法,另有專門的治療方案,可以補養身體並促進氣血通暢。下文將附上這些方案。

《養生方·導引法》云:向晨,去枕,正偃臥,伸臂脛,瞑目閉口無息,極張腹、兩足再息。頃間吸腹仰兩足,倍拳,欲自微息定,復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盪滌五臟,津潤六腑,所病皆愈。腹有疾積聚者,張吸其腹,熱乃止。癥瘕散破即愈矣。

白話文:

《養生方·導引法》說:早上醒來,拿掉枕頭,平躺仰臥,伸展雙臂和雙腿,閉上眼睛,閉上嘴,不呼吸;盡量將腹部鼓起,雙腳再伸直,再停止呼吸。一會兒後,吸氣,腹部縮小,雙腳抬起,握拳,試著用微弱的氣息調整呼吸,再重複這個動作。春天做三遍,夏天做五遍,秋天做七遍,冬天做九遍。這個動作可以疏通五臟六腑,潤滑臟腑,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癒。如果腹部有積聚,就鼓起腹部吸氣,熱氣就會消失。腹中的腫塊和積聚破散就會痊癒。

4. 三、暴症候

暴症者,由腑臟虛弱,食生冷之物,臟既虛弱,不能消之,結聚成塊,卒然而起,其生無漸,名曰暴症也。本由臟弱,其症暴生,至於成病,死人則速。

白話文:

暴症是由於腑臟虛弱,吃了生冷的食物。臟腑虛弱,不能消化的食物堆積成塊,突然發作。這種病發作沒有徵兆,叫做暴症。由於臟腑虛弱,所以病情發作快,發展成大病死人很快。

5. 四、鱉症候

鱉症者,謂腹內癥結如鱉之形狀。有食鱉觸冷不消生症者,有食諸雜物得冷不消,變化而作者。此皆脾胃氣弱而遇冷,不能克消故也。癥病結成,推之不動移是也。

白話文:

鱉症指腹內有癥結,形似鱉殼。有的因食用鱉肉後遇冷不消化而發病,有的因食用雜物遇冷不消化,變化而形成的。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虛弱,遇冷不能消化所致。癥結形成後,推按不動。

6. 五、蝨症候

人有多蝨而性好齧之,所齧既多,腑臟虛弱,不能消之,不幸變化生症,而患者亦少。俗云蝨症人見蝨必齧之,不能禁止。蝨生長在腹內,時有從下部出,亦能斃人。

白話文:

有些人身上有很多蝨子,而且喜歡咬它們。咬得太多,內臟就會變弱,無法消化它們。不幸的是,這些蝨子會發生變化,產生症狀,但患者並不多。俗話說,患有蝨病的人一見到蝨子就忍不住要咬,無法控制。蝨子會在腹中生長,有時會從下方出來,也能致命。

7. 六、米症候

人有好啞米,轉久彌嗜啞之。若不得米,則胸中清水出,得米水便止,米不消化,遂生癥結。其人常思米,不能飲食,久則斃。

白話文:

有人愛吃糯米,吃得時間越長就越愛吃。如果得不到糯米吃,就會從胸部湧出清水,只有吃了糯米,清水才會停止。糯米無法消化,就會產生病結。這個人總是想着糯米,無法進食其他東西,時間久了就會死亡。

8. 七、食症候

有人卒大能食,乖其常分,因飢值生蔥,便大食之,乃吐一肉塊,繞畔有口,其病則難愈,故謂食症。特由不幸,致此妖異成症,非飲食生冷過度之病也。

白話文:

有的人突然特別能吃,食量超出平常很多。有一次他餓了,正好遇到生蔥,就大量食用。結果,他吐出了一塊肉塊,肉塊周圍有嘴巴。這種疾病很難治癒,所以稱為「食症」。這是因為不幸才導致了這種奇怪的疾病,而不是因為飲食生冷過度所引起的。

9. 八、腹內有人聲候

夫有人腹內忽有人聲,或學人語而相答。此乃不幸,致生災變,非關經絡腑臟冷熱虛實所為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肚子裡突然出現人聲,或者學人說話並且回應,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會帶來災禍,跟經絡、五臟六腑的寒熱虛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10. 九、發症候

有人因食飲內誤有頭髮,隨食而入成症。胸喉間如有蟲上下來去者是也。

白話文:

有些人因為飲食不慎,誤食了頭髮,頭髮隨著食物進入體內,導致身體出現異常。表現為胸喉間好像有蟲子在上下移動,這便是症狀。

11. 十、蛟龍病候

蛟龍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龍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隨食入人腹,變成蛟龍。其病之狀,發則如癲。

白話文:

蛟龍病,傳說在三月和八月,蛟龍的幼子會寄生在芹菜上,如果人類吃了芹菜,不幸把蛟龍幼子一起吞進肚子裡,就會變成蛟龍病。這種疾病的症狀發作時,就像癲癇一樣。

12. 十一、瘕病候

瘕病者,由寒溫不適,飲食不消,與臟氣相搏,積在腹內,結塊瘕痛,隨氣移動是也。言其虛假不牢,故謂之為瘕也。

白話文:

瘕病是由於寒熱不調,飲食不消化,與臟腑之氣互相搏擊,瘀積在腹腔內,形成塊狀腫瘤而疼痛,會隨著氣的運行而移動。由於它性質虛假而不牢固,所以稱之為瘕。

13. 十二、鱉瘕候

鱉瘕者,謂腹中瘕結如鱉狀是也。有食鱉觸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諸雜肉,得冷變化而作者。皆由脾胃氣虛弱而遇冷,則不能克消所致。瘕言假也,謂其有形,假而推移也。昔曾有人共奴俱患鱉瘕,奴在前死,遂破其腹,得一白鱉,仍故活。有人乘白馬來看此鱉,白馬遂尿,隨落鱉上,即縮頭及腳,尋以馬尿灌之,即化為水。

其主曰:吾將瘥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

《養生方》云:六月勿食澤中水,令人成鱉瘕也。

白話文:

所謂的鱉瘕,是指腹中形成一個像鱉一樣的硬塊。有些發生原因是吃了鱉肉,因為受涼而無法消化,另一些則是吃了其他各種肉類,遇到寒冷而變化導致的。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虛弱,遇到寒冷後無法消化食物,所造成的。瘕這個字的意思是「假的」,表示這個硬塊有形體,但只是暫時性的,可以推移。過去曾經有人和他的奴僕同時患了鱉瘕,奴僕先死了,剖開他的肚子後,發現了一隻白色的鱉,鱉還活著。有個人騎著白馬來看這隻鱉,白馬當場小便,尿液流到鱉身上,鱉立即縮起了頭和腳,接著有人用馬尿灌它,鱉就化成了水。

14. 十三、魚瘕候

有人胃氣虛弱者,食生魚,因為冷氣所搏,不能消之,結成魚瘕,揣之有形,狀如魚是也。亦有飲陂湖之水,誤有小魚入人腹,不幸便即生長,亦有形,狀如魚也。

《養生方》云:魚赤目,作鱠食之,生瘕。

白話文:

有些人胃氣虛弱,吃了生魚,由於生魚的寒涼之氣與胃氣相衝,導致無法消化,生魚在胃中結成硬塊,摸起來有形狀,就像一條魚。也有在池塘湖泊裡喝水的時候,不小心吞下小魚,不幸的是小魚在胃中存活並長大,同樣可以摸到魚的形狀。

15. 十四、蛇瘕候

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內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誤入飲食內,亦令病之。其狀常苦飢,而食則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內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狀,謂蛇瘕也。

白話文:

有人吃了蛇肉消化不了,是因為肚子裡生了蛇瘕(腫瘤)。也有的是蛇的精液不慎混入了食物中,也會導致疾病。這種病狀通常會經常感到飢餓,但進食後卻無法嚥下,喉嚨堵塞,食物一到胸腔就會吐出來。這種病症在腹部,觸摸時也會有蛇狀,稱為蛇瘕。

16. 十五、肉瘕候

人有病常思肉,得肉食訖,又思之,名為肉瘕也。

白話文:

人如果生病了,常常會想吃肉,就算吃飽了肉,還會一直想著吃肉,這種情況叫做「肉瘕」。

17. 十六、酒瘕候

人有嗜酒,飲酒既多,而食谷常少,積久漸瘦。其病遂當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復能食。云是胃中有蟲使之然,名為酒瘕也。

白話文:

有一個人嗜酒,喝的酒很多,但吃的飯卻很少,長久下來就逐漸消瘦。後來他的病變成了依賴酒精,一沒有酒喝就嘔吐,經常昏睡,無法進食。有人說這是胃裡有蟲子作祟,這種病就叫做「酒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