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七 (3)
卷之十七 (3)
1. 二十八、痢兼腫候
痢兼腫者,是痢久脾虛,水氣在於肌肉之所為也。脾與胃合,俱象土,脾候身之肌肉,胃為水穀之海,而以脾氣克消水穀也。風邪在內,腸胃虛弱,則水穀變為痢也。膀胱與腎合,俱象水,膀胱為津液之腑。小腸與心合,俱象火,而津液之水行於小腸,下為小便也。土性本剋水,今因痢,脾胃虛弱,土氣衰微,不能剋制於水,致令水得妄行,不流於小腸而浸漬臟腑,散流皮膚,與氣相搏,腠理壅閉,故痢而腫也。
白話文:
拉肚子又兼有腫脹,是因為拉肚子太久導致脾臟虛弱,水氣停留在肌肉之間所造成的。脾臟和胃臟相合,都屬於土的性質,脾臟主管身體的肌肉,胃臟是水穀消化之處,依靠脾氣來消化水穀。如果風邪侵入體內,腸胃虛弱,那麼水穀就會變成拉肚子。膀胱和腎臟相合,都屬於水的性質,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小腸和心臟相合,都屬於火的性質,而津液的水分運行於小腸,向下排出成為小便。土的性質原本是剋水的,現在因為拉肚子,脾胃虛弱,土氣衰弱,不能控制水分,導致水分妄行,不流向小腸而滲透到內臟,散流到皮膚,與氣相搏擊,導致皮膚的紋理閉塞,所以拉肚子又會腫脹。
2. 二十九、痢穀道腫痛候
是由風冷客於腸胃,腸胃虛則痢。痢久腸虛,風邪客於肛門,邪氣與真氣相搏,故令腫痛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風寒侵入腸胃,腸胃虛弱就會導致痢疾。痢疾久了,腸道更加虛弱,風邪就會侵入肛門,邪氣和身體的正常氣血互相搏鬥,所以才會導致肛門腫痛。
3. 三十、痢後虛煩候
夫體虛受風冷,風冷入於腸,故痢。痢後虛煩者,由腑臟尚虛,而氣內搏之所為也。水穀之精,以養臟腑,痢則水穀減耗,致令腑臟微弱。痢斷之後,氣未調理,不能宣暢,則膚腠還相搏臟腑。臟腑既虛,而使氣還相搏,故令虛煩。
白話文:
身體虛弱時感受了風寒,風寒進入腸道,就會導致痢疾。痢疾之後感到虛煩,是因為體內臟腑仍然虛弱,而氣在體內搏動的緣故。水穀的精華是用來滋養臟腑的,得了痢疾就會減少水穀的攝取和消耗,導致臟腑虛弱。痢疾停止之後,體內的氣還沒調理好,無法順暢運行,就會反過來衝擊臟腑。臟腑已經虛弱,而氣又反過來衝擊,所以就會讓人感到虛煩。
4. 三十一、痢後腫候
痢後腫,由脾胃尚虛,肌肉為風水所乘故也。脾胃虛弱,受於風邪,則水穀變成痢。脾與胃為表裡,俱象土,胃為水穀之海,脾候肌肉,土性剋水。而痢者,則脾胃虛弱,土氣衰微,不能剋水,令水妄行,散溢肌肉。痢雖得斷,水猶未消,肌肉先受風邪,風水相搏,膚腠閉密而成腫也。
白話文:
拉肚子之後出現腫脹,是因為脾胃還很虛弱,肌肉被風邪和水濕侵襲的緣故。脾胃虛弱,又受到風邪的侵襲,就會導致飲食消化不良而產生腹瀉。脾和胃互為表裡,都屬土,胃是容納水穀的地方,脾主肌肉,土的屬性是剋水的。而腹瀉的人,脾胃虛弱,土氣衰微,不能剋制水濕,導致水液亂跑,散溢到肌肉。腹瀉雖然停止了,但體內的水濕還沒消除,肌肉又先受到風邪的侵襲,風邪和水濕互相搏擊,導致皮膚的毛孔閉塞,所以就形成了腫脹。
5. 三十二、痢後不能食候
痢後不能食,由脾胃虛弱,氣逆胸間之所為也。風邪入於腸胃而痢,痢則水穀減耗,脾胃虛弱。痢斷之後,脾胃尚虛,不勝於食,邪搏於氣,逆上,胃弱不能食也。
白話文:
腹瀉之後不能進食,是因為脾胃虛弱,氣機逆行到胸部所導致的。風邪侵入腸胃導致腹瀉,腹瀉會使身體的水分和營養減少消耗,進而導致脾胃虛弱。腹瀉停止之後,脾胃仍然虛弱,無法承受食物的消化,邪氣與氣相搏,氣逆往上,導致胃部虛弱不能進食。
6. 三十三、痢後腹痛候
痢後腹痛者,體虛受風冷,風冷入於腸胃,則痢後腹痛。是臟氣猶虛,風冷餘熱未盡,臟腑未平腹,冷氣在內,與臟腑相搏,真邪相擊,故令腹痛也。
白話文:
拉肚子之後腹痛,通常是因為身體虛弱,又受到風寒侵襲,風寒進入腸胃所導致。這是因為拉肚子後,身體的臟腑還很虛弱,風寒和殘留的熱邪還沒完全清除,臟腑功能還沒恢復正常,肚子裡有寒氣,寒氣和臟腑互相搏鬥,正氣和邪氣互相衝擊,所以才會引起腹痛。
7. 三十四、痢後心下逆滿候
痢後而心下逆滿,此由臟虛,心下有停飲,氣逆乘之所為也。風邪入腸胃則下痢,下痢則腑臟虛弱。痢斷之後,腑臟猶未調和,邪氣尚不消盡,邪乘於氣則氣逆,與飲食相搏而上,故令心下逆滿也。
白話文:
痢疾過後,如果感到心窩部位脹滿不適,這是因為內臟虛弱,心窩處有停滯的痰飲,加上氣機逆行所導致的。風邪侵入腸胃會導致腹瀉,腹瀉後腸胃等內臟會變得虛弱。即使痢疾停止,內臟的功能還沒完全恢復協調,邪氣也還沒有完全消除,邪氣乘著氣機運行時就會導致氣逆,和飲食相互作用向上衝,所以才會導致心窩部位脹滿不適。
8. 三十五、脫肛候
脫肛者,肛門脫出也,多因久痢後大腸虛冷所為。肛門為大腸之候,大腸虛而傷於寒,痢而用氣𠸯,其氣下衝,則肛門脫出,因謂脫肛也。
白話文:
脫肛,就是指肛門脫出體外。這大多是因為長期腹瀉後,大腸虛弱寒冷所導致的。肛門是大腸的出口,當大腸虛弱又受到寒邪侵擾,加上腹瀉時用力排便,氣往下衝,就會使肛門脫出,因此稱為脫肛。
9. 三十六、大下後噦候
夫風冷在內,入於腸胃則成大下。下斷之後,脾胃虛,氣逆,遇冷折之,其氣不通,則令噦也。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風寒,進入腸胃就會導致嚴重腹瀉。腹瀉停止後,脾胃會變得虛弱,氣機上逆,如果又遇到寒冷,寒氣會阻礙氣的運行,使氣無法順暢流通,就會引起打嗝。
10. 三十七、穀道生瘡候
穀道、肛門,大腸之候也。大腸虛熱,其氣熱結肛門,故令生瘡。
白話文:
肛門,也就是大腸的出口。大腸如果虛弱有熱,熱氣就會在肛門積聚,導致肛門生瘡。
11. 三十八、穀道蟲候
穀道蟲者,由胃弱腸虛而蟯蟲下乘之也。穀道、肛門,大腸之候。蟯蟲者,九蟲之內一蟲也,在於腸間。若腑臟氣實,則蟲不妄動,胃弱腸虛,則蟯蟲乘之。輕者或癢,或蟲從穀道中溢出,重者侵食肛門瘡爛。
白話文:
穀道生蟲,是因為胃虛弱、腸道虛空,導致蟯蟲向下侵擾所致。穀道指的就是肛門,是屬於大腸的範圍。蟯蟲是九種蟲類中的一種,寄生在腸道中。如果體內臟腑之氣強盛,蟲就不會亂動;如果胃虛弱腸空虛,蟯蟲就會趁虛而入。症狀輕微的會感到搔癢,或是蟲從肛門溢出;嚴重的會侵蝕肛門,導致潰爛。
12. 三十九、穀道癢候
穀道癢者,由胃弱腸虛,則蟯蟲下侵穀道。重者食於肛門,輕者但癢也。蟯蟲狀極細微,形如今之蝸蟲狀也。
白話文:
肛門搔癢,是因為腸胃虛弱,導致蟯蟲向下侵擾肛門。嚴重時,蟯蟲會啃食肛門周圍,輕微時只會感到搔癢。蟯蟲的形狀非常細小,看起來像現在的蝸牛一樣。
13. 四十、穀道赤痛候
肛門為大腸之候,其氣虛,為風熱所乘,熱氣擊搏,故令穀道赤痛也。
白話文:
肛門是大腸的出口,如果肛門的氣虛弱,就會被風熱邪氣侵襲,熱氣在肛門處衝擊搏動,所以會導致肛門紅腫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