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3)

1. 九、大腸病候

大腸象金,旺於秋。手陽明其經也,肺之腑也,為傳導之官,變化糟粕出焉。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腸內切痛,如錐刀刺,無休息,腰背寒痹,攣急,是為大腸氣之實,則宜瀉之。大腸氣不足,則寒氣客之,善泄,是大腸之氣虛也,則宜補之。

白話文:

大腸氣過於旺盛,會導致腸道劇烈疼痛,像錐子或刀子刺進一樣,持續不斷。同時,腰背會感到寒冷、麻痹和僵硬。這種情況稱為大腸氣實,需要瀉火通便。

大腸氣不足時,寒氣會入侵,容易腹瀉。這種情況稱為大腸氣虛,需要溫補補氣。

診其右手寸口脈,手陽明經也。脈浮則為陽,陽實者,大腸實也,若腸內切痛,如錐刀刺,無休息時。

2. 十、膀胱病候

膀胱象水,旺於冬。足太陽其經也,腎之腑也。五穀五味之津液悉歸於膀胱,氣化分入血脈,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餘者,入胞則為小便。

白話文:

膀胱就像水,在冬季特別旺盛。足太陽膀胱經是它的經絡,腎臟是它的腑。五穀五味的津液全部歸聚於膀胱,經過氣化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進入了血脈,化生為骨髓;另一部分多餘的津液進入膀胱後,就會變成小便。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熱,胞澀,小便不通,小腹偏腫痛,是為膀胱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膀胱氣不足,則寒氣客之,胞滑,小便數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氣之虛也,則宜補之。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當膀胱中的氣過盛時,會導致身體發熱、小腹脹痛、小便不通。這是因為膀胱氣過多造成的,需要進行瀉氣治療。

當膀胱中的氣不足時,寒氣就會入侵,導致小腹滑利、小便頻繁而量多,而且面色發黑。這是因為膀胱氣不足造成的,需要進行補氣治療。

至於具體的湯藥、針灸和石藥等治療方法,另有專門的方劑。現在附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養生方·導引法》云:蹲坐,欹身,弩兩手向前,仰掌,極勢,左右轉身腰三七。去膀胱內冷血風、骨節急強。

白話文:

《養生方法·導引法》中提到:蹲坐,身體側傾,雙手向前伸展,手掌向上,用力伸展到極致,左右轉動腰部 37 次。這樣可以消除膀胱中的寒氣和風寒,緩解骨節僵硬和疼痛。

又云:互跪,調和心氣,向下至足,意里想氣索索然,流布得所,始漸漸平身,舒手傍肋,如似手掌納氣出氣不止,而覺急悶,即起;脊至地,來去二七。微減膝頭冷、膀胱宿病、腰脊強、齊下冷悶。

白話文:

原文: 又有人說:兩膝互跪,使心氣調和,向下流至腳底。用意去想氣息漸漸流佈到身體各處,然後才慢慢起身。手放在身體兩側,如果感到氣息順暢地從手掌吸入和排出,並且沒有感到緊迫或悶脹,那就繼續站著;脊背貼著地面,前後重複做七次。此法可以緩解膝蓋發冷、膀胱舊疾、腰脊痠痛和下半身悶脹。

3. 十一、三焦病候

三焦者,上焦、中焦、下焦是也。上焦之氣,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布胸內,走掖,循太陰之分而行,上至舌,下至足陽明,常與榮衛俱行,主內而不出也。

白話文:

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上焦之氣,從胃的賁門以上,以及咽喉以上,通過橫膈,分佈在胸腔內,經過腋窩,沿著太陰經的分佈路線運行,向上通過舌頭,向下到達足陽明經,常常和氣血一起運行,主導身體內部而不外泄。

中焦之氣,亦並於胃口,出上焦之後,此受氣者,泌糟粕,承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主不上不下也。

白話文:

中焦之氣,也存在於胃部,從上焦輸送而來,這裡是接收氣的地方。氣在此處,將糟粕排出,吸收津液,將它們轉化為精微,再輸送至肺脈,然後轉化為血液。這個過程維持著氣血平衡,既不上行,也不下行。

下焦之氣,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主出而不內。故水穀常並居於胃,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也。謂此三氣,焦乾水穀,分別清濁,故名三焦。三焦為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白話文:

下焦的氣絡繞過大腸,注滿膀胱並滲透其中,主要作用是排出體外,不內留。因此,水和穀物通常同時存在於胃中,形成糟粕一起排到大腸中。這三條氣絡被稱為「三焦」,它們負責烘乾水穀,並區分清濁,所以被稱為三焦。三焦是水穀運輸的通道,也是氣的起點和終點。

三焦氣盛為有餘,則脹,氣滿於皮膚內,輕輕然而不牢,或小便澀,或大便難,是為三焦之實也,則宜瀉之;三焦之氣不足,則寒氣客之,病遺尿,或泄利,或胸滿,或食不消,是三焦之氣虛也,則宜補之。

白話文:

三焦氣息旺盛會導致氣過剩,出現身體腫脹。氣體充斥在皮下,輕微但無法固定。可能會有小便不暢或大便困難的情況。這是三焦實症,需要瀉下治療。三焦氣息不足,寒氣就會侵入人體,導致遺尿、腹瀉、胸悶或食物消化不良等問題。這是三焦虛症,需要補益治療。

診其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尺脈遲,下焦有寒;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

4. 十二、五臟橫病候

夫五臟者,肝象木,心象火,脾象土,肺象金,腎象水。其氣更休更旺,互虛互實。自相乘克,內生於病,此為正經自病,非外邪傷之也。若寒溫失節,將適乖理,血氣虛弱,為風濕陰陽毒氣所乘,則非正經自生,是外邪所傷,故名橫病也。其病之狀,隨邪所傷之臟而形證見焉。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白話文:

五臟:肝臟對應木元素,心臟對應火元素,脾臟對應土元素,肺臟對應金元素,腎臟對應水元素。它們的氣血會交替興衰,相互影響。臟腑之間相互作用,產生內生疾病,這是正經本來的疾病,不是外邪侵襲所致。如果寒熱失調,就會違背情理,氣血虛弱,被風濕陰陽毒氣侵襲,則不是正經自己產生的疾病,而是外邪造成的,所以稱為橫病。橫病的症狀會隨著受傷的臟腑而不同。對於橫病的治療,針灸藥物各有專門的方法,補養宣洩的方法,附錄在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從膝以下有病,當思齊下有赤光,內外連沒身也;從膝以上至腰有病,當思脾黃光;從腰以上至頭有病,當思心內赤光;病在皮膚寒熱者,當思肝內青綠光。皆當思其光,內外連而沒已身,閉氣,收光以照之。此消疾卻邪甚驗。篤信,精思行之,病無不愈。

白話文:

《養生祕訣中的導引方法》裡說:

  • 從膝蓋以下有病,想像有紅色的光從腳底向上延伸,穿透全身。
  • 從膝蓋以上到腰部有病,想像脾臟發出黃色的光。
  • 從腰部以上到頭部有病,想像心臟發出紅色的光。
  • 如果皮膚出現寒熱症狀,想像肝臟發出青綠色的光。

對於這些疾病,都要想像這些光線貫穿身體內外,然後閉氣,收斂光線照射患處。此法可以消除疾病、驅逐邪氣,效果顯著。只要堅信不疑,專注修習,幾乎沒有治不好的病。

5. 十三、脾脹病候

脾脹病者,是脾虛為風邪所乘,正氣與邪氣交結,令脾氣不宣調,擁聚而脹也。其病喜噦,四肢急,體重不能勝衣也。

白話文:

脾脹病的人,是因為脾氣虛弱而被風邪乘虛而入,人體的正氣與邪氣交織在一起,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行,堵塞聚積而脹痛。這種病症的典型表現是:經常打嗝、四肢僵硬、身體沉重得連衣服都穿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