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2)

1. 十二、九氣候

九氣者,謂怒、喜、悲、恐、寒、熱、憂、勞、思。因此九事而傷動於氣,一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也;二曰喜則其氣緩,榮衛通利,故氣緩;三曰悲則氣消,悲則使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熱氣在內,故氣消也;四曰恐則氣下,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氣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五曰寒則氣收聚,寒使經絡凝澀,使氣不宣散故也;六曰熱則腠理開,腠理開則榮衛通,汗大泄;七曰憂則氣亂,氣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八曰勞則氣耗,氣耗則喘且汗,外內皆越,故氣耗也;九曰思則氣結,氣結則心有所止,故氣留而不行。

眾方說此九氣,互有不同,但氣上之由有九,故名為九氣類也。

白話文:

所謂「九氣」,指的是:怒、喜、悲、恐、寒、熱、憂、勞、思。由於這九種情緒會對氣造成影響:

  1. **怒:**會讓氣往上逆,嚴重時會嘔血或吃東西也會逆氣。
  2. **喜:**會讓氣舒緩,氣血循環順暢,所以氣會緩和。
  3. **悲:**會讓氣衰弱,悲傷會讓心臟脈絡緊繃,肺部氣囊擴張,導致上焦不通暢,熱氣積聚在體內,所以氣會衰弱。
  4. **恐:**會讓氣往下沉,恐懼會讓精氣流失,精氣流失就會導致上焦阻塞,阻塞會讓氣迴流,氣迴流就會讓下焦脹滿,所以氣無法運行。
  5. **寒:**會讓氣凝結收縮,寒氣會讓經絡收縮凝結,導致氣無法散佈。
  6. **熱:**會讓皮膚腠理打開,腠理打開會讓氣血循環暢通,汗水大量排出。
  7. **憂:**會讓氣混亂,憂慮會讓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想法無所定,所以氣會混亂。
  8. **勞:**會讓氣耗損,氣耗損就會喘氣且流汗,體內外都會過度,所以氣會耗損。
  9. **思:**會讓氣鬱結,思慮會讓心有所寄託,所以氣會停滯不流通。

2. 十三、短氣候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又,肺虛則氣少不足,亦令短氣,則其人氣微,常如少氣,不足以呼吸。

白話文:

一般人沒有發燒或發冷,但氣息短促不足以正常呼吸,可能是體質強健導致。體質強健會氣血旺盛,旺盛就會導致氣血逆流不通暢,因此氣息短促。此外,肺氣虛弱也會導致氣息微弱不足,也會引起氣息短促,這種人氣息微弱,經常感覺氣不夠,不足以正常呼吸。

診其脈,尺寸俱微,血氣不足,其人短氣。寸口脈沉,胸中短氣。脈前小後大,則為胸滿短氣。脈洪大者,亦短氣也。

白話文:

檢查病人的脈象,寸脈和尺脈都微弱,說明血氣不足,這個人會有氣短的症狀。寸口脈沉細,表示胸中有氣短的感覺。脈搏前部細小,後部較大,則為胸中氣血過盛而導致的氣短。脈搏洪大者,也會有氣短的症狀。

3. 十四、五膈氣候

五膈氣者,謂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也。憂膈之病,胸中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不為氣力。恚膈之為病,心下苦實滿,噫輒酢心,食不消,心下積結,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氣膈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胸膈不通,噫聞食臭。寒膈之為病,心腹脹滿,咳逆,腹上苦冷,雷鳴,繞臍痛,食不消,不能食肥。

白話文:

五膈氣:包含憂鬱膈、憤怒膈、氣滯膈、寒氣膈、熱氣膈。

憂鬱膈

  • 症狀:胸中氣結,煩悶,津液不暢,無法進食,身體虛弱無力。

憤怒膈

  • 症狀:心窩以下感覺沉重,嗝氣會酸心,食慾不振,心窩有阻滯感,紮根於胃中,大小便不通。

氣滯膈

  • 症狀:胸脅脹滿,喉嚨堵塞,呼吸不暢,嗝氣有食物臭味。

寒氣膈

  • 症狀:心腹脹滿,咳嗽逆氣,腹部冰冷,雷鳴般作響,肚臍周圍疼痛,食慾不振,不能吃油膩食物。

熱膈之為病,臟有熱氣,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骨煩,四肢重,唇口乾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說五膈形證也。

白話文:

熱膈這種疾病,臟腑有熱氣,胸悶灼熱,口中潰爛長瘡,骨頭痠痛,四肢沉重,嘴脣乾燥,身體的頭、臉、手、腳有時發熱,腰背疼痛,胸部不適並蔓延至後背,食慾不振,不能多吃東西,身體消瘦,氣短或腸胃不適。這些都是醫家所說的五膈的典型症狀。

經云:陽脈結,謂之膈。言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而氣之與神,併為陽也。傷動陽氣,致陰陽不和,而腑臟生病,結於胸膈之間,故稱為膈氣。眾方說五膈,互有不同,但傷動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氣。

白話文:

經典中說:陽脈鬱結,稱為膈氣。這是指鬱悶、憤怒、寒熱等因素,會動搖氣血,損傷精神;而氣血和精神,都是屬於陽的。如果損傷動搖陽氣,就會導致陰陽失調,使得臟腑生病,鬱結在胸膈部位,因此稱為膈氣。各種醫方中提到五種膈氣,說法各有不同,但其致病原因有五,所以總稱之為五膈氣。

4. 十五、逆氣候

夫逆氣者,因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而氣逆上。

白話文:

所謂「逆氣」,就是因為生氣而導致氣逆上衝,嚴重的話會嘔血,甚至吃東西也會感到氣逆往上。

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能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臥,臥而喘者,皆有所起。

白話文:

有人因為逆氣而無法躺下休息,發出聲音;有人起居飲食如常,但呼吸有聲音;有人躺下可以睡覺,但走動時會喘;有人既不能躺下,也不能走動,會喘;有人不能躺下,躺下會喘;這些情況都有不同的成因。

其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陽明者,為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氣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夫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

白話文:

不能躺著休息而發出聲音,這是陽明氣逆行的症狀。足三陽經絡應該向下運行,現在卻反向向上運行,所以呼吸會發出聲音。陽明經絡是胃經;胃是六腑中的大海,它的氣機也應該向下運行。陽明氣逆行,胃氣無法順著正常的路徑運行,所以不能躺著。胃氣不和諧,就會影響睡眠,這就是所謂的「陽明之逆」症狀。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絡脈之氣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此絡脈之疾人,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

不得臥,臥而喘者,是水氣之客。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津液主臥而喘。

白話文:

如果日常作息一切正常,但是呼吸有聲音,是因為肺部的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中的氣無法隨著經脈上下行進,因此滯留在經脈中無法運行。這種經絡不通的疾病,會導致日常作息正常,但呼吸有聲音。

診其脈,趺陽脈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溫溫然。寸口脈伏,胸中有逆氣。關上脈細,其人逆氣,腹痛脹滿。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偃臥,以左足踵拘右足拇指,鼻納氣,自極七息,除癖逆氣。

白話文:

檢查脈象,如果趺陽脈過於強盛,會使人產生逆氣,感到背部溫熱疼痛。如果寸口脈搏虛弱,表明胸中有逆氣。如果關上的脈搏細弱,表示此人有逆氣,腹部脹痛。至於治療此病的湯藥、針灸方法,有專門的正方。現在附在後面,用於補養和疏導。

5. 十六、厥逆氣候

厥者,逆也。謂陰氣乘於陽。陰氣居於下,陽氣處於上,陽虛則陰實,實則陰盛,陰盛則上乘於陽,衛氣為之厥逆,失於常度,故寒從背起,手足冷逆,陰盛故也。

白話文:

「厥」就是逆的意思。指陰氣侵犯陽氣。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如果陽氣虛弱,陰氣就會增多,陰氣多就會侵犯陽氣,導致衛氣失去平衡,逆流而行,出現背部發冷、手腳冰冷的症狀,這是因為陰氣過盛所致。

6. 十七、少氣候

此由臟氣不足故也。肺主於氣而通呼吸,臟氣不足,則呼吸微弱而少氣。胸痛少氣者,水在臟腑。水者,陰氣;陰氣在內,故少氣。

白話文:

這是因為臟腑之氣不足所致。肺主導氣息和掌管呼吸,如果臟腑之氣不足,呼吸就會微弱而氣短。胸痛、氣短的人,是體內有水濕停滯。水濕屬陰,陰氣在體內,所以會氣短。

診右手寸口脈,陰實者,肺實也。苦少氣,胸內滿彭彭,與膊相引,脈來濡者,虛少氣也。左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厥陰、少陽俱虛也,病苦少氣不能言。右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太陰、陽明俱虛也,病苦胃中如空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寒。脈弱者,少氣,皮膚寒。脈小者,少氣也。

白話文:

檢查右手寸口脈,如果脈象陰盛,表示肺部實熱。症狀為呼吸困難、胸悶脹痛,並伴隨肩背疼痛。如果脈象濡弱,表示肺氣虛弱。

檢查左手關上脈,如果脈象陰陽俱虛,表示肝經和膽經氣血不足。症狀為氣短不能說話。

檢查右手關上脈,如果脈象陰陽俱虛,表示脾經和胃經氣血不足。症狀為胃部空虛感,氣息不足以維持呼吸,四肢發冷。

脈象虛弱,表示氣虛、皮膚寒冷。脈象細小,也表示氣虛。

7. 十八、遊氣候

夫五臟不調,則三焦氣滿,滿則氣遊於內,不能宣散,故其病但煩滿虛脹。

白話文:

如果五臟的功能失調,就會導致三焦的氣機阻塞,氣機阻塞就容易在體內遊走,無法正常宣洩散發,因此就會出現胸悶、腹脹、虛弱等症狀。

8. 十九、胸脅支滿候

肺之積氣,在於右脅;肝之積氣,在於左脅。二臟虛實不和,氣蓄於內,故胸脅支滿。

春脈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脹滿。寸口脈滑為陽實,胸中逆滿也。

白話文:

肺積聚的氣,會停留在右邊肋骨下方;肝積聚的氣,會停留在左邊肋骨下方。這兩個臟腑虛實不協調,氣體積聚在體內,就會導致胸部和肋骨兩側脹滿。

春天脈象不足,容易讓人胸痛並蔓延到背部,往下則兩側肋骨脹滿。寸口脈滑利屬於陽氣過盛,代表胸中氣逆上衝,感覺胸口飽脹。

9. 二十、上氣胸脅支滿候

寒冷在內,與臟腑相搏,積於脅下,冷乘於氣,氣則逆上,衝於胸脅,故上氣而胸脅支滿。

白話文:

當寒冷入侵體內,與臟腑互相搏鬥,積聚在肋骨下方。寒氣乘勢向上,使氣逆流而上,衝擊胸脅,因此導致呼吸困難,胸脅脹滿。

10. 二十一、久寒胸脅支滿候

陰氣積於內,久而不已,則生寒,寒氣與臟氣相搏,衝於胸脅,故支滿。

白話文:

當體內陰氣長期積聚而不散,就會產生寒氣。寒氣與臟腑的氣互相衝擊,就會聚集在胸脅部位,造成胸悶氣脹。

11. 二十二、乏氣候

夫虛極之人,榮衛減耗,腑臟虛弱,氣行不足,所以呼吸氣短也。

白話文:

身體虛弱的人,氣血津液消耗減少,五臟六腑也變得虛弱,氣血運行不足,所以才會呼吸短促。

12. 二十三、走馬奔走及人走乏飲水得上氣候

夫走馬及人走,則大動於氣,氣逆於胸內,未得宣散,而又飲水,水搏於氣,故有上氣。

白話文:

如果人快速行走或騎馬,就會讓氣血大幅流動,氣逆衝到胸腔裡,還沒有散開,就又喝水,水氣會和逆衝的氣相衝擊,因此就會出現上氣喘不過來的症狀。

13. 二十四、食熱餅觸熱飲水發氣候

夫食熱皆觸動肺氣,則熱聚肺間,熱氣未歇,而飲冷水,水入於肺,冷熱相搏,氣聚不宣,為冷所乘,故令發氣。

白話文:

食用熱性食物容易刺激肺氣,導致熱氣聚集在肺部。當熱氣尚未消散時,如果飲用冷水,冷水進入肺部,冷熱交替,使肺氣鬱結無法暢通,受到寒氣侵襲,因此會引發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