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7)

1. 一、寒食散發候

或瞑無所見,坐飲食居處溫故也。脫衣自洗,但冷飲食,須臾自明瞭。或鼻中作毈雞子臭,坐著衣溫故也。脫衣冷洗即瘥。

或身皮楚痛,轉移不在一處,如風,坐犯熱所為,非得風也。冷洗熨之即瘥。

或腳疼欲折,由久坐下溫,宜坐單床上,以冷水洗即愈。

或苦頭眩目疼,不用食,由食及犯熱,心膈有澼故也,可下之。

或臂腳偏急,苦痛者,由久坐臥席溫下熱,不自移轉,氣入肺胃脾骨故也。勤以手巾淹冷水迫之,溫則易之,如此不過兩日即瘥。

凡治寒食藥者,雖治得瘥,師終不可以治為恩,非得治人後忘得效也。昔如文摯治齊王病,先使王怒,而後病已。文摯以是雖愈王病,而終為王所殺。今救寒食者,要當逆常理,反正性,或犯怒之,自非達者,得瘥之後,心念犯怒之怨,不必得治之恩,猶齊王殺文摯也,後與太子不能救,況於凡人哉!然死生大事也,如知可生而不救之,非仁者也。唯仁者心不已,必冒犯怒而治之,為親戚之故,不但其人而已。

凡此諸救,皆吾所親更也。試之不借問於他人也。要當違人理,反常性。重衣更寒,一反也;飢則生臭,二反也;極則自勞,三反也;溫則滯利,四反也;飲食欲寒,五反也;癰瘡水洗,六反也。

當洗勿失時,一急也;當食勿忍飢,二急也;酒必淳清令溫,三急也;衣溫便脫,四急也;食必極冷,五急也;臥必衣薄,六急也;食不厭多,七急也。

冬寒欲火,一不可也;飲食欲熱,二不可也;常疹自疑,三不可也;畏避風涼,四不可也;極不能行,五不可也;飲食畏多,六不可也,居貧厚席,七不可也;所欲從意,八不可也。

務違常理,一無疑也;委心棄本,二無疑也;寢處必寒,三無疑也。

白話文:

一、寒食散發候

有些情況下,患者會眼冒金星,什麼都看不見,這是因為久坐飲食居住環境溫暖所致。脫掉衣服用冷水洗洗,只吃冷食,很快就能恢復視力。有些情況下,鼻子會發出像臭雞蛋一樣的氣味,這是因為久坐穿衣保暖所致。脫掉衣服用冷水洗洗就能痊癒。

有些情況下,身上皮膚會隱隱作痛,疼痛部位還會移動,像被風吹到一樣,這是因為靠近熱源所致,並不是真的被風吹到。用冷水洗洗,再用溫熱的東西熨敷就能痊癒。

有些情況下,腳會痛得像要斷掉一樣,這是因為久坐溫暖的地方所致。應該坐在單人床上,用冷水洗洗就能痊癒。

有些情況下,患者會感到頭暈目眩,疼痛難忍,這是因為飲食不當又靠近熱源,心膈有阻塞所致,需要服用瀉藥。

有些情況下,手臂或腿腳會抽搐疼痛,這是因為久坐臥在溫暖的席子上,下半身熱,而上半身不活動,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肺、胃、脾、骨所致。需勤用浸過冷水的毛巾敷患處,感到溫熱就換一條冷毛巾,如此反覆,一般兩天就能痊癒。

治療寒食病,即使治好了,醫生也不能以此為恩,不能因為治好了病就忘記了病情的嚴重性。古代文摯醫生治療齊王疾病,先讓齊王生氣,然後才治好他的病。雖然文摯治好了齊王的病,但最終還是被齊王殺害。現在救治寒食病患者,一定要逆反常理,違反人的本性,或許會讓患者生氣,如果不是有經驗的醫生,治好病後,患者仍記著被冒犯的怨氣,不會感激醫生的恩情,就像齊王殺害文摯一樣。如果連太子都不能避免這樣的結局,那一般人就更不用說了。然而,生死攸關,如果明知可以救活而不救,就不是仁者所為。只有仁者才會不顧一切,冒著被患者責罵的風險去治療,不僅僅是為了病人本身,也為了病人的親屬。

以上這些救治方法,都是我親身經歷和實踐過的,不必再去問別人。一定要違反常理,反常性:多穿衣服更要受寒(一反);飢餓時反而會產生臭味(二反);病情嚴重時反而要多勞動(三反);溫暖的地方反而會加重病情(四反);飲食要儘量冰冷(五反);癰瘡要用冷水洗(六反)。

洗的時候不能耽誤時間(一急);吃東西的時候不能忍飢餓(二急);酒要純淨清冽且溫熱(三急);衣服溫暖了就脫掉(四急);飲食一定要極度冰冷(五急);睡覺的時候要穿薄衣服(六急);吃東西不要厭煩,儘管多吃(七急)。

冬天寒冷時想用火烤(不可);飲食想吃熱的(不可);經常發疹子還自己懷疑(不可);害怕躲避風寒(不可);病情嚴重到無法行動(不可);飲食怕吃多(不可);住在貧寒人家卻睡在厚實的席子上(不可);凡事都順從自己的意願(不可)。

一定要違背常理(無疑);要捨棄自己的想法,放棄原有的生活方式(無疑);睡眠居住的地方一定要寒冷(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