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六 (6)
卷之六 (6)
1. 一、寒食散發候
或兩腋下爛作瘡,坐臂脅相親也。以懸手離脅,冷熨之即瘥。
或嗜寐不能自覺,久坐熱悶故也。急起洗浴飲冷,自精了。或有癖也,當候所宜下之。
或夜不得眠,坐食少,熱在內故也。當服梔子湯,數進冷食。
或咳逆,咽中傷,清血出,坐臥溫故也;或食溫故也。飲冷水,冷熨咽外也。
或得傷寒,或得溫瘧,坐犯熱所為也。凡常服寒食散,雖以久解而更病者,要先以寒食救之,終不中冷也。若得傷寒及溫瘧者,卒可以常藥治之,無咎也。但不當飲熱藥耳。傷寒藥皆除熱,瘧藥皆除癖,不與寒食相妨,故可服也。
或藥發輒屏臥,不以語人,坐熱氣盛,食少,谷不充,邪干正性故也。飲熱酒、飲食、自勞便佳。
或寒熱累月,張口大呼,眼視高,精候不與人相當,日用水百餘石澆,不解者,坐不能自勞,又飲冷酒,復食溫食。譬如暍人,心下更寒,以冷救之愈劇者,氣結成冰,得熱熨飲,則冰銷氣通,暍人乃解。令藥熱聚心,乃更寒戰,亦如暍人之類也。速與熱酒,寒解氣通,酒氣兩行於四肢,周體悉溫,然後以冷水三斗洗之,盡然了了矣。
河東裴季彥,服藥失度,而處三公之尊,人不敢強所欲,已錯之後,其不能自知,左右人不解救之之法,但飲冷水,以水洗之,用水數百石,寒遂甚,命絕於水中,良可痛也。夫以十石焦炭,二百石水沃之,則炭滅矣。藥熱雖甚,未如十石之火也。沃之不已,寒足殺人,何怨於藥乎?不可不曉此意。
世人失救者,例多如此。欲服此藥者,不唯己自知也,家人皆宜習之,使熟解其法,乃可用相救也。吾每一發,氣絕不知人,雖復自知有方,力不復施也。如此之弊,歲有八九,幸家人大小以法救之,猶時有小違錯,況都不知者哉!
或大便稠數,坐久失節度,將死候也,如此難治矣。為可與湯下之,倘十得一生耳。不與湯必死,莫畏不與也。下已致死,令不恨也。
或人困已,而脈不絕,坐藥氣盛行於百脈,人之真氣已盡,唯有藥氣尚自獨行,故不絕。非生氣也。
或死之後,體故溫如人肌,腹中雷鳴,顏色不變,一兩日乃似死人耳。或灸之尋死,或不死,坐藥氣有輕重,故有死生。雖灸之得生,生非已疾之法,終當作禍,宜慎之,大有此故也。
或服藥心中亂,坐服溫藥與疾爭結故也。法當大吐下,若不吐下當死。若吐不絕,冷飲自了然瘥。
或偏臂腳急痛,坐久藉持臥溫,不自轉移,熱氣入肌附骨故也。勤以布冷水淹㩉之,溫復易之。
或肌皮堅如木石枯,不可得屈伸,坐食熱臥溫作癖,久不下,五臟隔閉,血脈不周通故也。但下之,冷食、飲酒、自勞行即瘥。
或四肢面目皆浮腫,坐食飲溫,又不自勞,藥與正氣停並故也。飲熱酒、冷食、自勞、冷洗之則瘥。
白話文:
一、寒食散發候
服用寒食散後,若出現腋下潰爛成瘡,是因手臂貼近肋部造成的。將手臂懸空離開肋部,用冷物熨敷即可痊癒。
若嗜睡昏沉,無法自行清醒,是長時間久坐悶熱所致。應立即起身洗浴,飲用冷飲,即可恢復清醒。若同時伴有其他病症,則需根據情況服用瀉藥。
若夜不能眠,食慾不振,是體內熱盛所致。應服用梔子湯,並多次食用冷食。
若咳嗽氣逆,咽喉疼痛,有清血排出,是因久坐保暖或食用溫熱食物所致。應飲用冷水,並用冷物熨敷咽喉外部。
若患上傷寒或溫瘧,是因觸犯了熱邪所致。凡是長期服用寒食散,即使病症已久癒而再次發病,也應先用寒食散來緩解,切勿再用冷療法。若已患上傷寒或溫瘧,則可以直接用常規藥物治療,並無妨礙。但切勿服用熱藥。傷寒藥多是清熱的,瘧疾藥多是祛除癖證的,與寒食散不相衝突,因此可以服用。
若服藥後即刻屏氣臥床,不與人說話,是因熱氣盛、食少、谷氣不足,邪氣侵犯正氣所致。應飲用熱酒,進食溫熱食物,並適當活動,即可改善。
若寒熱交替持續數月,張口大呼,眼向上看,精神狀況與常人不同,即使每天用數百升水澆灌身體也無法緩解,這是因為未能適當勞動,又飲用冷酒,食用溫熱食物所致。這如同中暑的人,心下更感寒冷,用冷水反而加重病情一樣,這是因為氣血凝結成冰,需要用熱物熨敷、飲用熱飲,才能融化寒冰,暢通氣血,中暑之症才能解除。若服藥後熱氣聚集於心臟,反而寒戰不止,也如同中暑一般。應立即飲用熱酒,以解除寒邪,暢通氣血,讓酒氣運行於四肢,全身溫暖後,再用三斗冷水洗浴,即可痊癒。
河東裴季彥服藥過量,雖然位居三公之尊,旁人也不敢強迫他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但他服藥過量後,自己卻渾然不知,身邊的人也不懂如何救治,只用冷水澆灌和洗浴,用了數百升水,寒邪反而加重,最終死於水中,實在令人痛心!如同用十石焦炭,用二百升水澆滅,焦炭自然熄滅。藥物引起的熱邪雖然很嚴重,但遠不及十石之火的威力。不斷用冷水澆灌,寒邪加重最終致人死亡,又怎能怨藥呢?這其中的道理必須明白。
世人因服藥而得不到救治,大多如此。想要服用此藥的人,不僅要自己了解,家人也應該熟練掌握其救治方法,才能互相救治。我每次發病,都會氣絕昏迷,即使自己知道治療方法,也力不從心。這種情況一年要發生八九次,幸虧家人能按照方法救治,仍然偶有差錯,何況那些根本不知道的人呢!
若大便頻數且稠密,是因長期失於節制所致,這是將死的徵兆,此時極難治療。可以服用瀉藥,但成功的機率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不服用瀉藥,必定會死亡,不要害怕服用瀉藥,即使因服藥而死,也不必後悔。
若人已昏迷,但脈搏尚存,是因藥氣盛行於全身經脈,人的真氣已盡,只有藥氣仍在運行,所以脈搏未絕,這並不是活著的徵兆。
若死亡後,身體仍然溫暖如常人,腹部有雷鳴之聲,面色無變化,一兩天後才像死人一樣。有的用灸法治療能起死回生,有的則不行,這是因為藥氣的輕重不同,所以會有生死之別。即使用灸法救活,也不是健康的治癒方法,最終還是會造成禍患,應當謹慎,這其中大有道理。
若服藥後心中煩亂,是因服用溫熱藥物與疾病互相糾纏所致。應當採取大吐大瀉的方法,如果不吐不瀉,就會死亡。如果嘔吐不止,飲用冷飲即可痊癒。
若某個手臂或腿部劇烈疼痛,是因長時間倚靠著臥床保暖,沒有移動身體,熱氣侵入肌肉骨骼所致。應勤用冷水浸濕的布條冷敷,溫熱後再更換。
若肌肉皮膚堅硬如木石般乾燥,無法屈伸,是因食用溫熱食物,臥床保暖,久不下瀉,導致五臟阻塞,血液循環不通所致。應立即服用瀉藥,食用冷食,飲酒,適當活動,即可痊癒。
若四肢面部浮腫,是因飲食溫熱,又不勞動,藥物與正氣停滯阻塞所致。應飲用熱酒,食用冷食,適當活動,用冷水洗浴,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