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二 (2)
卷之十二 (2)
1. 二十二、谷疸候
谷疸之狀,寒熱不食,食畢頭眩,心忪怫鬱不安而發黃,由失飢大食,胃氣衝熏所致。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為谷疸。雖下之,其腹必滿,其脈遲故也。
白話文:
穀疸的症狀是發冷發熱、沒有食慾,吃完飯就頭暈,心悸煩躁不安,然後出現黃疸,這是因為時常飢餓又暴飲暴食,導致胃氣上衝薰蒸所造成的。
陽明病,脈搏緩慢,難以吃飽,如果吃飽就感到煩躁頭暈,通常小便會不順暢,這就是即將轉變為穀疸的徵兆。即使使用瀉藥,肚子還是會脹滿,因為脈搏仍然是緩慢的。
2. 二十三、女勞疸候
女勞疸之狀,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由大勞大熱而交接,交接竟入水所致也。
白話文:
女子因為過度勞累、身體過熱的情況下,又進行性行為,性行為結束後又馬上進入水中,導致身體出現勞疸。這種病症的表現是全身和眼睛都發黃,發燒怕冷,小腹脹滿且急迫,小便困難。
3. 二十四、黑疸候
黑疸之狀,苦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大便黑是也。夫黃疸、酒疸、女勞疸,久久多變為黑疸。
白話文:
黑疸的症狀是,會感到小腹脹滿,全身皮膚都呈現黃色,額頭反而呈現黑色,腳底發熱,大便也會是黑色的。黃疸、酒疸、女勞疸這些病,如果久病不癒,大多會轉變成黑疸。
4. 二十五、九疸候
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腎疸,四曰腸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體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
凡諸疸病,皆由飲食過度,醉酒勞傷,脾胃有瘀熱所致。其病,身面皆發黃,但立名不同耳。
白話文:
所謂的九種黃疸,第一種叫做胃疸,第二種叫做心疸,第三種叫做腎疸,第四種叫做腸疸,第五種叫做膏疸,第六種叫做舌疸,第七種叫做體疸,第八種叫做肉疸,第九種叫做肝疸。
所有這些黃疸病,都是因為飲食過量、喝醉酒、過度勞累,導致脾胃有瘀積的熱所引起的。這些病的症狀都是全身和臉部發黃,只是根據不同的情況取了不同的名稱而已。
5. 二十六、胞疸候
胞疸之病,小腸有熱,流於胞內,故大小便皆如柏汁,此為胞疸。
白話文:
胞疸這種病,是因為小腸有熱,熱邪流到膀胱裡面,所以大便小便都像柏樹汁液一樣呈現黃褐色,這就是所謂的胞疸。
6. 二十七、風黃疸候
夫風濕在於腑臟,與熱氣相搏,便發於黃,即小便或赤或白,好臥而心振,面虛黑,名為風黃疸。
白話文:
風濕如果侵入到內臟,和體內的熱氣互相搏鬥,就會引發黃疸。這個時候,小便的顏色可能會是紅色或白色,病人會喜歡躺著休息,而且感到心跳加速,臉色虛弱而黯淡,這就稱為風黃疸。
7. 二十八、濕疸候
濕疸病者,脾胃有熱,與濕氣相搏,故病苦身體疼,面目黃,小便不利,此為濕疸。
白話文:
濕疸這種病,是因為脾胃有熱,又和濕氣互相搏擊所造成的。所以會感到身體疼痛,臉色和眼睛都發黃,小便也不順暢,這就是濕疸。
8. 冷熱病諸候(凡七論)
9. 一、病熱候
夫患熱者,皆由血氣有虛實。邪在脾胃,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風邪不得宣散,因而生熱,熱搏於腑臟,故為病熱也。
診其脈,關上浮而數,胃中有熱;滑而疾者,亦為有熱;弱者無胃氣,是為虛熱。跗陽脈數者,胃中有熱,熱則消穀引食。跗陽脈粗而浮者,其病難治。若病者苦發熱,身體疼痛,此為表有病,其脈自當浮,今脈反沉而遲,故知難瘥;其人不即得愈,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偃臥,合兩膝,布兩足而伸腰,口納氣,振腹自極七息。除壯熱疼痛,通兩脛不隨。
又云:覆臥去枕,立兩足,以鼻納氣四十所,復以鼻出之。極令微氣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熱、背痛。
又云:兩手卻據,仰頭向日,以口納氣,因而咽之數十。除熱、身中傷、死肌。
白話文:
凡是發熱的病症,都是因為身體的血氣有虛實的狀況。當外邪侵入脾胃,使得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時,風邪就無法正常散發,因此產生熱,熱邪鬱積在腑臟,所以就形成發熱的疾病。
診斷時,如果關脈浮而跳動快速,表示胃中有熱;脈象滑而急速,也代表有熱;脈象虛弱,表示胃氣不足,這是虛熱。如果跗陽脈跳動快速,表示胃中有熱,有熱就會容易消化而想吃東西。如果跗陽脈粗大而浮,這個病就很難治癒。如果病人發燒,身體疼痛,這表示病在體表,脈象應該是浮的,但現在脈象反而是沉而遲緩,就知道很難痊癒;這個人不能很快好轉,必定會死亡,因為病症和脈象相反的緣故。至於用湯藥、熨燙、針刺、砭石等治療方法,有另外的正規處方,以及補養和疏導的方法,現在附在後面。
《養生方·導引法》說:仰臥,合併雙膝,兩腳張開,伸直腰部,用口吸氣,振動腹部到極限,持續七個呼吸。可以去除劇烈發熱和疼痛,疏通兩條腿的活動障礙。
又說:趴著睡,頭部不枕枕頭,兩腳豎立,用鼻子吸氣四十次,再用鼻子呼氣。盡可能讓微弱的氣息進入鼻腔,不要讓鼻子感覺到。可以去除身體的熱和背痛。
又說:兩手向後撐地,頭部朝向太陽仰起,用口吸氣,然後吞咽數十次。可以去除熱、身體的損傷、壞死的肌肉。
10. 二、客熱候
客熱者,由人腑臟不調,生於虛熱。客於上焦,則胸膈生痰實,口苦舌乾;客於中焦,則煩心悶滿,不能下食;客於下焦,則大便難,小便赤澀。
白話文:
客熱這種情況,是因為人體內臟機能失調,產生的虛性熱象。如果熱邪停留在上焦部位,就會導致胸部和膈膜之間產生痰液堆積,並且出現口苦、舌頭乾燥的症狀;如果熱邪停留在中焦部位,就會感到心煩、胸悶、腹脹,難以進食;如果熱邪停留在下焦部位,就會導致大便乾結難以排出,小便顏色赤紅、排尿不暢且有澀痛感。
11. 三、病冷候
夫虛邪在於內,與衛氣相搏,陰勝者則為寒。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內生寒。
視其五官,色白為有寒。診其脈,遲則為寒;緊則為寒;澀遲為寒;微者為寒;遲而緩為寒;微而緊為寒;寸口虛為寒。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一足向下踏地,一足長舒向前,極勢,手掌四方取勢,左右換易四七。去腸冷、腰脊急悶、骨疼,令使血氣上下布潤。
又云:兩足相合,兩手仰捉兩腳,向上急挽,頭向後振,極勢三七。欲得努足,手兩向舒張,身手足極勢二七。去竅中生百病、下部虛冷。
又云:叉跌,兩手反向拓席,漸漸向後,努齊腹向前散氣,待大急還放,來去二七。去齊下冷、腳疼、五臟六腑不和。
又云:兩手向後拓腰,蹙膊極勢,左右轉身來去三七。去腹肚齊冷,兩膊急,胸掖不和。
又云:互跪,兩手向後,手掌合地,出氣向下。始漸漸向下,覺腰脊大悶還上,來去二七。身正,左右散氣,轉腰三七。去齊下冷悶、解谿內疼痛。
白話文:
當虛弱的邪氣侵入體內,與身體的防禦之氣相互搏鬥時,如果陰氣佔上風,就會產生寒冷的症狀。當身體的真氣衰退時,就會導致虛弱,虛弱就會使體內產生寒冷。
觀察人的五官,如果臉色蒼白,就表示有寒氣。診斷脈象,如果脈搏跳動遲緩,就表示有寒氣;脈搏跳動繃緊,也表示有寒氣;脈搏跳動艱澀而遲緩,表示有寒氣;脈象微弱,表示有寒氣;脈象遲緩而軟弱,表示有寒氣;脈象微弱而繃緊,表示有寒氣;寸口脈(手腕處的脈搏)虛弱,也表示有寒氣。治療寒症,可以使用湯藥、熱敷、針灸、砭石等,都有其固定的方法,以及補養、疏導的方法,這些將在後面列出。
《養生方·導引法》中說:一隻腳向下踩地,另一隻腳向前伸直,盡力伸展,雙手掌向四方伸展,左右交替做四次七遍。可以去除腸道寒冷、腰背部僵硬悶痛、骨頭疼痛,使身體的氣血上下流通順暢。
又說:兩腳併攏,雙手仰著抓住兩腳,向上用力拉起,頭向後仰,盡力做三次七遍。接著用力伸展腳,雙手向兩邊伸展,全身手腳盡力伸展,做兩次七遍。可以去除體內各種疾病、下半身虛寒。
又說:兩腿張開坐在地上,雙手反向撐在席子上,慢慢向後彎,提起腹部向前吐氣,等到無法承受時再放鬆,這樣來回做兩次七遍。可以去除肚臍下寒冷、腳痛、五臟六腑不協調。
又說:雙手向後按住腰部,肩膀用力後縮,盡力做,左右轉身來回做三次七遍。可以去除腹部肚臍寒冷、兩側肩膀僵硬、胸腋部不協調。
又說:雙膝跪地,雙手向後,手掌貼地,呼氣向下。開始慢慢向下彎,感覺腰背部很悶時再抬起,這樣來回做兩次七遍。身體坐正,左右散氣,轉動腰部做三次七遍。可以去除肚臍下寒冷悶痛、解除腳踝內側疼痛。
12. 四、寒熱候
夫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陽者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不通則寒獨留於外,故寒慄也。陰虛內生熱者,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熏胸中,故內熱也。陽盛而外熱者,上焦不通利,皮膚緻密,腠理閉塞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也。
陰盛而內寒者,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不通,脈則盛大以澀,故中寒。陰陽之要,陰密陽固,若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凡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
骨寒熱,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爪槁,死不治。診其脈,沉細數散也。
白話文:
陽氣虛弱,就會感到體表寒冷;陰氣虛弱,則會產生體內發熱的感覺。陽氣過盛,就會感到體表發熱;陰氣過盛,則會產生體內寒冷的感覺。陽氣是從上焦(身體上部)吸收能量,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的部位。現在寒氣停留在體外,導致上焦氣機不通暢,不通暢寒氣就會獨自停留在體表,所以會感到寒冷顫抖。陰氣虛弱而產生內熱,是因為過度勞累、身體虛弱、飲食消化不良,導致上焦氣機不通暢,下腹部也不通暢,胃氣化熱向上蒸騰,熏烤胸腔,所以會感到內熱。陽氣過盛而感到體表發熱,是因為上焦氣機不通暢,皮膚緻密,毛孔閉塞不通,衛氣無法正常向外散發,所以會感到體表發熱。
陰氣過盛而感到體內寒冷,是因為氣機逆亂向上,寒氣積聚在胸腔而無法排出,無法排出就會導致溫熱之氣消散,寒氣獨自停留,使血液凝滯不暢,血液凝滯不暢就會導致脈絡不通,脈絡不通,脈象就會變得粗大而澀滯,所以會感到體內寒冷。陰陽的關鍵在於,陰氣要能收斂,陽氣要能固護,如果兩者不協調,就像春天沒有秋天,冬天沒有夏天一樣,要使它們調和,這才是治病養生的最高原則。所以,如果陽氣過於強盛,而不能使陰氣收斂,那麼陰氣就會耗竭。
因為受風著涼,就會產生發冷發熱的症狀。凡是骨骼細小、肌肉瘦弱的人,容易罹患發冷發熱的疾病。
骨頭裡感到發冷發熱,病情會讓人坐立不安,汗流不止。如果牙齦萎縮,要從陰股的少陰經脈尋求治療;如果牙齦和指甲都枯槁,就屬於不治之症。診斷其脈象,會呈現沉、細、數、散的狀態。
13. 五、寒熱往來候
夫寒氣並於陰則發寒,陽氣並於陽則發熱,陰陽二氣虛實不調,故邪氣更作,寒熱往來也。
脈緊而數,寒熱俱發,必當下乃愈。脈急如弦者,邪入陽明,寒熱。脾脈小甚為寒熱。
《養生方》云:已醉飽食,發寒熱也。
白話文:
當寒氣聚集在陰經時就會發冷,陽氣聚集在陽經時就會發熱,如果陰陽二氣虛實不調和,邪氣就會交替發作,產生忽冷忽熱的現象。
如果脈象呈現又緊又數的情況,並且同時發冷發熱,通常需要使用瀉下的方法才能痊癒。如果脈象急促如弓弦,表示邪氣已經進入陽明經,也會出現忽冷忽熱。脾脈變得細小無力,也會導致忽冷忽熱的症狀。
《養生方》這本書說:酒醉飯飽後,也會引發忽冷忽熱的症狀。
14. 六、冷熱不調候
夫人榮衛不調,致令陰陽痞塞,陽並於上則上熱,陰並於下則下冷。上焦有熱,或喉口生瘡,胸膈煩滿;下焦有冷,則腹脹腸鳴,絞痛泄痢。
白話文:
人體內的營氣和衛氣失調,導致體內陰陽之氣運行不順暢而阻滯。陽氣偏盛於上,就會出現上身發熱的症狀;陰氣偏盛於下,就會出現下身發冷的症狀。上焦(心肺部位)有熱,可能會出現喉嚨或口腔生瘡、胸悶煩躁等症狀;下焦(腹部、腸道部位)有寒冷,就會出現腹脹、腸鳴、絞痛、腹瀉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