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六 (4)
卷之六 (4)
1. 一、寒食散發候
凡服藥者,服食皆冷,唯酒冷熱自從。或一月而解,或二十餘日解,當飲酒,令體中醺醺不絕。當飲醇酒,勿飲薄白酒也,體內重,令人變亂。若不發者,要當先下,乃服之也。
寒食藥得節度者,一月轉解,或二十日解。堪溫不堪寒,即以解之候也。
其失節度者,頭痛欲裂,坐服藥食溫作癖,急宜下之。
或兩目欲脫,坐犯熱在肝,速下之,將冷自止。
或腰痛欲斃,坐衣厚體溫,以冷洗浴,冷石熨也。
或眩冒欲蹶,坐衣裳犯熱,宜淋頭,冷洗之。
或腰疼欲折,坐久坐下溫,宜常令床上冷水洗也。
或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坐寢處久下熱,又得溫、失食、失洗、不起行,但冷食、冷洗、當風立。
或心痛如剌,坐當食而不食,當洗而不洗,寒熱相結,氣不通,結在心中,口噤不得息,當校口,但與熱酒,任本性多少,其令酒氣兩得行,氣自通。得噫,因以冷水澆淹手巾,著所苦處,溫復易之,自解。解便速冷食,能多益善。於諸痛之內,心痛最急,救之若赴湯火,乃可濟耳。
或有氣斷絕,不知人,時蹶,口不得開,病者不自知,當須傍人救之。要以熱酒為性命之本。不得下者,當斫齒,以酒灌咽中。咽中塞逆,酒入腹還出者,但與勿止也。出復內之,如此或半日,酒下氣蘇,酒不下者,便殺人也。
或下利如寒中,坐行止食飲犯熱所致,人多疑冷病。人又滯癖,皆犯熱所為,慎勿疑也,速脫衣、冷食飲、冷洗也。
或百節痠疼,坐臥太厚,又入溫被中,衣溫不脫衣故也。臥下當極薄,單布不著棉也。當薄且垢故,勿著新衣,多著故也。雖冬寒,常當被頭受風,以冷石熨,衣帶不得系也。若犯此酸悶者,但入冷水浴,勿忍病而畏浴也。
或矜戰惡寒,如傷寒,或發熱如瘧,坐失食忍飢,洗冷不行。又坐食臭故也。急冷洗起行。
或惡食如臭物,坐溫食作癖也,當急下之。若不下,萬救終不瘥也。
或咽中痛,鼻塞,清涕出,坐溫衣近火故也。但脫衣,冷水洗,當風,以冷石熨咽顙五六遍自瘥。
或胸脅氣逆,乾嘔,坐飢而不食,藥氣熏膈故也。但冷食、冷飲、冷洗即瘥。
或食下便出,不得安坐,有癖,但下之。
或淋不得小便,為入坐溫處及騎馬鞍,熱入膀胱也。冷食,以冷水洗小腹,以冷石熨,一日即止。
或大行難,腹中牢固如蛇盤,坐犯溫,入積腹中,干糞不去故也。消酥若膏,便寒服一二升,浸潤則下;不下,更服即瘥。
或寒慄頭掉,不自支任,坐食少,藥氣行於肌膚,五臟失守,百脈搖動,與正氣爭競故也。努力強飲熱酒,以和其脈;強冷食、冷飲,以定其臟;強起行,以調其關節。酒行食充,關節以調,則洗了矣。云了者,是瑟然病除,神明瞭然之狀也。
白話文:
一、寒食散發候
服用寒食散後,所有飲食都應冷食,只有酒可以冷熱皆可。有些人服藥後一個月痊癒,有些人二十多天痊癒,這時應飲酒,讓身體微微發熱,持續溫和狀態。要喝濃醇的酒,不要喝淡薄的白酒,因為白酒會加重病情,讓人神志不清。如果藥效沒有發揮,必須先瀉下,再服用寒食散。
寒食散用量得當的話,一個月或二十天就能痊癒。如果身體覺得溫暖卻受不了寒冷,這就是痊癒的徵兆。
如果用量失當,就會頭痛欲裂,這是因為服用藥物和飲食過於溫熱導致的積滯,應立即瀉下。
如果眼睛脹痛欲裂,這是因為肝臟受熱,應立即瀉下,用冷水沖洗就會好轉。
如果腰痛難忍,是因為衣物過厚導致體溫過高,應以冷水洗浴,或用冰冷的石頭熨燙患處。
如果頭昏眼花,將要跌倒,這是因為衣物過厚導致身體過熱,應淋頭冷水沖洗。
如果腰痛難以彎曲,是因為長時間坐在溫暖的地方,應經常在床上用冷水沖洗。
如果腹部脹痛難忍,嚴重者甚至要解開衣帶,這是因為長時間臥在溫暖的地方,又加之飲食不節、沒有清洗身體、沒有起身活動,應冷食、冷洗、吹風。
如果心痛如針刺般,是因為飲食、清洗不及時,寒熱交結,氣機不通,阻塞在心臟,導致張口困難、呼吸不暢,應掰開患者嘴巴,給他喝熱酒,酒的多少依據患者本人的承受能力,讓酒氣運行全身,疏通氣機。打嗝後,用冷水浸濕毛巾敷在患處,溫熱後再換,如此反覆,就能痊癒。痊癒後應儘快冷食,多多益善。各種疼痛中,心痛最為危急,救治要像救火一樣迅速,才能挽回性命。
如果氣息斷絕,不省人事,時而抽搐,嘴巴張不開,患者本人沒有意識,必須由旁人施救。以熱酒灌服為挽救生命的根本方法。如果無法瀉下,應撬開牙齒,用酒灌入咽喉。如果咽喉阻塞,酒灌進去又流出來,也不要停止,不斷灌入,如此持續半日,酒能下行,氣血恢復,若酒灌不下去,則必死無疑。
如果腹瀉如寒症一樣,這是因為行走、飲食、生活起居過於溫熱造成的,很多人誤以為是寒症。其實腹脹、積滯都是由於過於溫熱造成的,不要誤診,應立即脫衣、冷食、冷洗。
如果全身關節痠痛,是因為臥床時衣物過厚,又蓋著溫暖的被子,穿著溫暖的衣服所致。臥床時衣物應儘量單薄,只穿單衣,不要穿棉衣。穿舊衣服,不要穿新衣,多穿幾件舊衣。即使冬天寒冷,也應經常在頭上吹風,用冰冷的石頭熨燙,不要繫緊衣帶。如果出現這種痠痛,應立即冷水浴,不要因為害怕冷水而忍耐疾病。
如果畏寒戰慄,像傷寒一樣,或者發熱像瘧疾一樣,這是因為飲食不節、忍飢挨餓、不冷洗、不活動,或者飲食腐敗所致。應立即冷水洗浴,並起身活動。
如果厭惡食物,覺得食物像臭東西一樣,是因為溫熱的飲食導致積滯,應立即瀉下。如果不瀉下,即使萬般救治也無法痊癒。
如果咽喉疼痛,鼻子堵塞,流清涕,這是因為穿著溫暖的衣服,靠近火爐所致。應立即脫衣,冷水洗浴,吹風,用冰冷的石頭反覆熨燙咽喉和額頭五六次,就能痊癒。
如果胸脅部氣逆,乾嘔,是因為飢餓而不進食,藥氣熏蒸膈膜所致。應冷食、冷飲、冷洗就能痊癒。
如果吃了東西就拉肚子,坐立不安,這是積滯,應立即瀉下。
如果小便不通,是因為長時間待在溫暖的地方或騎馬所致,熱邪侵入膀胱。應冷食,冷水洗小腹,用冰冷的石頭熨燙,一天就能痊癒。
如果大便困難,腹部堅硬如蛇盤狀,這是因為溫熱之邪侵入腹部,糞便乾燥難以排出。應服用消化的藥物,潤滑腸道,就能通便;如果第一次服用無效,再服用一次就能痊癒。
如果寒慄、頭暈,身體不受控制,這是因為飲食不足,藥氣運行肌膚,五臟失守,百脈震動,與正氣相爭所致。應努力多喝熱酒,以溫和脈絡;努力冷食冷飲,以安定臟腑;努力起身活動,以調和關節。酒氣運行,飲食充實,關節調和,病情就能痊癒。“痊癒”是指疾病徹底消除,精神煥發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