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卷之六

2. 解散病諸候(凡二十六論)

3. 一、寒食散發候

夫散脈,或洪實;或斷絕不足,欲似死脈;或細數;或弦快坐所犯非一故也。脈無常投,醫不能識。熱多則弦快,有癖則洪實,急痛則斷絕。凡寒食藥率如是。無苦,非死候也。勤從節度,不從節度則死矣。

欲服散,宜診脈候;審正其候,爾乃畢愈。脈沉數者,難發;難發當數下之。脈浮大者,易發也。人有服散兩三劑不發者,此人脈沉難發,發不令人覺,藥勢行已,藥但於內發,不出形於外。欲候知其得力,人進食多,是一候;氣下,顏色和悅,是二候;頭面身癢瘙,是三候;策策惡風,是四候;厭厭欲寐,是五候也。諸有此證候者,皆藥內發五臟,不形出於外,但如方法服散,勿疑。

但數下之,則內虛,當自發也。

諸方互有不同:皇甫唯欲將冷,廩丘公欲得將暖之意。其多有情致也。世人未能得其深趣,故鮮能用之。然其方法,猶多不盡,但論服藥之始,將息之度,不言發動之後。治解之宜,多有闕略。江左有道弘道人,深識法體,凡所救療,妙驗若神,制《解散對治方》,云:

鍾乳對術,又對栝蔞,其治主肺,上通頭胸。術動鍾乳,胸塞短氣;鍾乳動術,頭痛目疼。又,鍾乳雖不對海蛤,海蛤動乳則目痛短氣。有時術動鍾乳,直頭痛胸塞。然鍾乳與術所可為患,不過此也。雖所患不同,其治亦一矣。發動之始,要其有由,始覺體中有異,與上患相應,便速服蔥白豉湯。

又云:硫黃對防風,又對細辛,其治主脾腎,通腰腳。防風、細辛動硫黃,煩疼腰痛,或瞋忿無常,或下利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硫黃不能動彼。始覺發,便服杜仲湯。

白石英對附子,其治主胃,通至脾腎。附子動白石英,煩滿腹脹;白石英動附子,則嘔逆不得食,或口噤不開,或言語難,手腳疼痛。覺發,服生麥門冬湯。

紫石英對人參,其治主心肝,通至腰腳。人參動紫石英,心急而痛,或驚悸不得眠臥;或恍惚忘誤,失性狂發;或黯黯欲眠,或憒憒喜瞋,或瘥或劇,乍寒乍熱;或耳聾目暗。又,防風雖不對紫石,而能動紫石,紫石由防風而動人參。人參動,亦心痛煩熱,頭項強。始覺,便宜服麻黃湯。

赤石脂對桔梗,其治主心,通至胸背。桔梗動赤石,心痛口噤,手足逆冷,心中煩悶;赤石動桔梗,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始覺發,即溫酒飲之,隨能數杯。酒勢行則解。亦可服大麥麨良。復若不解,復服。

術對鍾乳。術發則頭痛目赤,或舉身壯熱。解與鍾乳同。

附子對白石英,亦對赤石脂;附子發,則嘔逆,手腳疼,體強,骨節痛,或項強,面目滿腫,飲酒食麨自愈。若不愈,與白石英同解。

人參對紫石英,人參發,則煩熱,頭項強,解與紫石英同。

桔梗對赤石脂,又對茯苓,又對牡蠣。桔梗發,則頭痛目赤,身體壯熱,解與赤石同。

白話文:

一、寒食散發候

寒食散的脈象變化多端,或洪大有力,或微弱無力像死脈一樣,或細小而脈搏數少,或弦細而有力且脈搏快速,原因各不相同,脈象並無一定的規律,醫生難以辨別。熱盛則脈弦而速,有癖證則脈洪大有力,急痛則脈象斷絕。凡是服用寒食散後出現的症狀大致如此,若無痛苦,則不是危急的徵兆。需謹遵醫囑,若不遵醫囑則會危及生命。

想要服用寒食散,應該先診脈觀察病情,確認病症後再服用,才能痊癒。脈沉而數者,藥效發作較慢,需多次服用;脈浮大者,藥效發作較快。有些人服用兩三劑後仍無反應,這是因為脈象沉而藥效發作緩慢,藥效在體內發揮作用,但不顯現在外。想要判斷藥效是否發揮作用,可觀察以下徵兆:食慾增加是第一個徵兆;氣血下降,面色紅潤是第二個徵兆;頭面及身體發癢是第三個徵兆;渾身發冷惡風是第四個徵兆;昏昏欲睡是第五個徵兆。出現以上症狀,都表示藥物在體內發揮作用,作用於五臟,只是沒有外顯症狀,只要按照方法服用寒食散,不必懷疑。

如果多次服用後藥效依然沒有明顯外顯,那可能是體內虛弱,藥效會自行發作。

各種寒食散的配方略有不同:皇甫謐主張用涼性藥物,廩丘公則主張用溫性藥物,各有其道理。世人多未能領會其精髓,所以很少能真正運用自如。現存的寒食散使用方法,也多有不完善之處,只論述服藥初期和休息的程度,卻不論述藥效發作後的處理方法和解毒方法,有很多缺漏。江左的道弘道人深諳寒食散的藥理,治療效果神奇,撰寫了《解散對治方》,其中記載:

鍾乳與術,一者治肺經,上達頭胸。術性動鍾乳,則胸悶氣短;鍾乳性動術,則頭痛眼痛。鍾乳雖與海蛤不相克,但海蛤性動鍾乳,則眼痛氣短。有時術性動鍾乳,則頭痛胸悶。然而鍾乳與術所能引起的症狀,僅此而已。雖然症狀不同,但治療方法卻相同。藥效發作初期,身體開始有異樣感,與原先的病症相呼應時,應立即服用蔥白豉湯。

硫黃與防風、細辛,一者治脾腎,通達腰腳。防風、細辛性動硫黃,則腰痛煩躁,或脾氣暴躁,或腹瀉不止。防風、細辛能動硫黃,但硫黃不能動它們。藥效發作初期,應立即服用杜仲湯。

白石英與附子,一者治胃,通達脾腎。附子性動白石英,則腹部脹滿;白石英性動附子,則嘔吐不能進食,或口噤不開,或說話困難,或手腳疼痛。藥效發作初期,應立即服用生麥門冬湯。

紫石英與人參,一者治心肝,通達腰腳。人參性動紫石英,則心痛心急,或驚悸失眠;或神志恍惚,精神錯亂;或昏昏欲睡,或暴躁易怒,或病情時好時壞,忽冷忽熱;或耳聾眼花。防風雖與紫石英不相克,但能動紫石英,紫石英因防風而動人參。人參性動,則心痛煩熱,頸項僵硬。藥效發作初期,應立即服用麻黃湯。

赤石脂與桔梗,一者治心,通達胸背。桔梗性動赤石脂,則心痛口噤,手腳冰冷,心中煩悶;赤石脂性動桔梗,則頭痛眼紅,渾身發熱。藥效發作初期,應立即溫酒飲用,可以多喝幾杯,酒性發揮作用就能解毒。也可以服用大麥粥。如果還是不解,就再服用一次。

術與鍾乳,術性發作則頭痛眼紅,或渾身發熱,解毒方法與鍾乳相同。

附子與白石英、赤石脂,附子性發作,則嘔吐,手腳疼痛,身體強直,關節疼痛,或頸項僵硬,面部腫脹,飲酒食粥就能自愈。如果不能自愈,解毒方法與白石英相同。

人參與紫石英,人參性發作,則煩熱,頸項僵硬,解毒方法與紫石英相同。

桔梗與赤石脂、茯苓、牡蠣,桔梗性發作,則頭痛眼紅,渾身發熱,解毒方法與赤石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