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一 (1)
卷之十一 (1)
1. 一、瘧病候
夏日傷暑,秋必病瘧。瘧之發以時者,此是邪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常晏也。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既上,故其病稍早發。
白話文:
在夏季受到暑邪侵襲後,到了秋季容易得瘧疾。瘧疾發作有規律的,這是因為病邪侵襲了風府,然後沿著脊椎骨向下走。人體的衛氣每天晚上都會聚集在風府,第二天早上就會下降一節。因此,瘧疾的發作時間會比較晚。病邪先侵襲脊背,然後到達風府,使腠理打開,腠理打開後病邪就會侵入,病邪侵入後就會發病。這就是瘧疾每天發作、發作時間逐漸延後的原因。衛氣在風府運行,每天下降一節,21天到達尾骶骨,22天進入脊椎內,注入伏沖脈。伏沖脈的氣向上運行9天,到達缺盆中。氣上行後,瘧疾的發作時間就會逐漸提前。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間日蓄積乃作。夫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而開,開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然風府無常,衛氣之所應,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舍,則其病已。
白話文:
間日瘧疾發作的原因是:邪氣入侵人體,深入五臟,橫跨體表和體內,距離遠、邪氣深、進展緩慢,無法每天發作,因此隔日才會蓄積發作。
衛氣運行時,會到達風府穴,使肌膚腠理打開。腠理打開後,邪氣就會趁虛而入。衛氣每天下降一段距離,如果邪氣發作時不在風府穴,為什麼還會隔日發作呢?因為風府穴並非固定不變,衛氣所到之處,必然會打開腠理。邪氣會在發作後離開,因此隔日症狀就會消失。
風之與瘧也,相與同類,而風獨常在也,而瘧特以時休何也?由風氣留其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陽當陷而不陷,陰當升而不升,為邪所中,陽遇邪則卷,陰遇邪則緊,卷則惡寒,緊則為慄,寒慄相搏,故名瘧。弱乃發熱,浮乃汗出,旦中旦發,暮中暮發。夫瘧,其人形瘦,皮必慄。
白話文:
風和瘧疾屬於相似的類型,但風總是存在,而瘧疾卻是時好時壞。這是因為風氣滯留於體內,而瘧氣則沿著經絡深入體內。當邪氣入侵人體時,衛氣會反應,導致陽氣不能下降,陰氣不能上升,陽氣遇到邪氣會收縮,陰氣遇到邪氣會緊縮。收縮會導致惡寒,緊縮會導致發抖,惡寒和發抖交替出現,這就是瘧疾的症狀。虛弱時會發熱,氣浮於表時會出汗。瘧疾的患者通常體型消瘦,皮膚會不斷髮抖。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愈,月盡解。
足太陽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陽瘧,令人身體解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足陽明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腳跗上。
足太陰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足少陰瘧,令人吐嘔甚,久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其病難止。
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腸中悒悒,刺足厥陰。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熱甚,刺手少陰。
肝瘧,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脾瘧者,令人疾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腎瘧,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眩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胃瘧,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白話文:
瘧疾
-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愈,月盡解。
-
患上瘧疾,通常在農曆每月初一發病,預計在十五日痊癒。如果沒有好轉,則會在月底自然消退。
-
足太陽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
足太陽經脈的瘧疾,患者會出現腰痛、頭重、寒氣從背部開始、先寒後熱、口渴、喝水後出汗,病情難以控制,可用針刺郄中穴位出血治療。
-
足少陽瘧,令人身體解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
足少陽經脈的瘧疾,患者會感到全身乏力、無精打采,寒熱程度都不明顯,害怕見人,見到人就心慌意亂,但發熱時汗出很多,可用針刺足少陽經穴治療。
-
足陽明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腳跗上。
-
足陽明經脈的瘧疾,患者會先感到發冷,不停地打寒顫,寒氣持續很久才發熱,熱退後出汗,喜歡陽光和火光,感覺舒服,可用針刺足陽明經穴的腳跗上部位治療。
-
足太陰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
足太陰經脈的瘧疾,患者心情不佳,喜歡嘆氣,食慾不振,經常發寒發熱,並伴有出汗,病發時容易嘔吐,嘔吐完後體力衰竭,此時應立即治療。
-
足少陰瘧,令人吐嘔甚,久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其病難止。
-
足少陰經脈的瘧疾,患者嘔吐頻繁,寒熱反覆發作,以發熱為主,發冷時間較短,喜歡關門閉戶,病情難以控制。
-
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腸中悒悒,刺足厥陰。
-
足厥陰經脈的瘧疾,患者會出現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暢,類似於膀胱疾病但並非膀胱疾病,經常小便,容易感到恐懼,氣力不足,腸道不舒服,可用針刺足厥陰經穴治療。
-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
肺經的瘧疾,患者會感到心寒,以發冷為主,間歇發熱,容易驚恐,像是看到什麼東西一樣,可用針刺手太陰、陽明經穴治療。
-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熱甚,刺手少陰。
-
心經的瘧疾,患者會感到心煩意亂,渴望喝涼水,寒氣不明显,發熱時間長,可用針刺手少陰經穴治療。
-
肝瘧,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
肝經的瘧疾,患者脸色蒼白,經常嘆氣,像死人一樣,可用針刺足厥陰經穴出血治疗。
-
脾瘧者,令人疾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
脾經的瘧疾,患者會感到突然发冷,腹部疼痛,發熱時腸道發出響聲,響声停止後出汗,可用針刺足太陰經穴治療。
-
腎瘧,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眩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
腎經的瘧疾,患者会感到身体发冷,腰部和脊柱疼痛,難以翻身,大便困难,眼睛模糊,手腳冰冷,可用針刺足太陽、少陰經穴治療。
-
胃瘧,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
胃經的瘧疾,患者經常感到飢餓卻無法進食,吃了東西後肚子脹滿,可用針刺足陽明、太陰經穴的橫脈出血治疗。
肺病為瘧者,乍來乍去,令人心寒,寒甚則熱發,善驚,如有所見,此肺瘧證也。若人本來語聲雄,恍惚爾不亮,拖氣用力,方得出言,而反於常人,呼共語,直視不應,雖曰未病,勢當不久。此即肺病聲之候也。察病觀疾,表裡相應,依源審治,乃不失也。
白話文:
肺部受瘧疾影響的人發病時時而出現時而消失,會讓人感到心悸,寒氣很重時會發燒,容易受到驚嚇,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似的,這就是肺部瘧疾的症狀。如果原本說話聲音洪亮的人,突然變得很模糊不清,呼吸費力,才能勉強說出話來,而且和一般人互動時,叫他也不理會,直視他也不回應,雖然看起來好像還沒生病,但病情很可能會惡化得很快速。這就是肺部聲音異常的症狀。在觀察病情時,要綜合考量表裏症狀,根據病因進行治療,這樣才能避免誤診。
心病為瘧者,令人心煩,其病欲飲清水多,寒少熱甚。若人本來心性和雅,而急卒反於常倫,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久必死,禍雖未及,呼曰行屍。此心病聲之候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可治者,明而察之。
白話文:
有心臟病的人患瘧疾時,會感到心煩意亂。他們會渴望喝大量冷水,身體發熱嚴重,寒意較輕。如果一個人原本心性平和,突然違背常理,或者說話說到一半就停住,用手摳腳趾甲,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必定會死亡。即使災難還未發生,也可以稱呼這種人為「行屍走肉」。這是心臟病的徵兆。如果是心虛,就需要補心氣;如果是心實,就需要瀉心火。對於無法根治的病人,必須要仔細觀察和辨別。
肝病為瘧者,令人色蒼蒼然,氣息喘悶,戰掉,狀如死者。若人本來少於悲恚,忽爾嗔怒,出言反常,乍寬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思,若不即病,禍必至矣。此肝病聲之候也,其人若虛,則為寒風所傷;若實,則為熱氣所損。陽則瀉之,陰則補之。
白話文:
患有肝病的人會出現瘧疾,導致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全身發抖,就像要死了似的。如果一個人原本很少生氣,突然變得暴怒,說話異常,時而緊張時而放鬆,話還沒說完就用手遮住眼睛,好像在思考什麼,如果不及時治療,肯定會招致禍患。這些都是肝病的徵兆,如果這個人虛弱,可能是受了寒風的侵襲;如果這個人身體強壯,可能是受了熱氣的損傷。陽盛的就要瀉火,陰虛的就要補益。
脾病為瘧者,令人寒則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若其人本來少於喜怒,而忽反常,瞋喜無度,正言鼻笑,不答於人,此是脾病聲之候也。不盈旬月,禍必至也。
白話文:
如果患有脾疾的人得了瘧疾,症狀如下:
- 天冷時肚子會疼痛。
- 天熱時腸子會發出聲響。
- 發出聲響後會出汗。
- 若原本性情淡泊的人,突然變得很喜怒無常,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興高采烈,說話時鼻子跟著笑,對別人說的話反應異常,這些都是脾疾的徵兆。
- 不滿一個月,就會發生災禍。
腎病為瘧者,令人悽悽然,腰脊痛而宛轉,大便澀,自掉不定,手足而寒。若人本來不喜不怒,忽然謇而好瞋怒,反於常性,此腎已傷,雖未發覺,是其候也。見人未言而前開口笑,還閉口不聲,舉手柵腹,此是腎病聲之候。虛實表裡,浮沉清濁,宜以察之,逐以治之。
白話文:
得了腎臟病的人會感到渾身不適,腰背疼痛難忍,大便乾燥,時常不定,手腳冰冷。如果一個人原本不喜不怒,突然變得暴躁易怒,與平時表現相反,這表示腎臟已經受到損傷,即使病症尚未發作,也是腎病的徵兆。看到別人還沒說話就急忙開口大笑,話說一半又突然閉口不語,還用手敲擊腹部,這是腎臟病的典型症狀。腎病的虛實表裡、浮沉清濁,需要仔細辨別,根據不同的情況對症下藥。
夫瘧脈者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溫藥已:脈數而緊者,可發其汗,宜針灸之;脈浮大者,不可針灸,可吐之。
凡瘧先發如食傾,乃可以治之,過之則失時。
白話文:
有瘧疾的人,脈象通常是弦脈。弦脈跳動得快,多為熱性瘧疾;弦脈跳動得慢,多為寒性瘧疾。弦脈細而緊,可以瀉下治療;弦脈遲緩,服用溫熱藥物即可;脈搏跳動快而緊,可以發汗治療,適宜針灸;脈搏浮大,不適合針灸,可以催吐治療。
2. 二、溫瘧候
夫溫瘧與寒瘧安舍?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脈肉消釋,腠理發泄,因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偕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如此則陰虛而陽盛,則熱。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白話文:
溫瘧和寒瘧是如何發作的?溫瘧是由於在冬天感染風寒,寒氣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陽氣大盛,邪氣無法排出。然後遇到炎夏,頭腦發熱,脈絡肌肉萎縮,皮膚腠理舒展,於是用點力氣,邪氣就會隨著汗液排出。這種疾病藏於腎臟,它的病氣先從內部發作到外部,這樣一來,陰虛而陽盛,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病勢衰弱時,病氣又會返回體內,進入體內後,陽氣就會虛弱,陽氣虛弱就會出現發寒的症狀。所以先是發熱,然後發寒,這種病就叫做溫瘧。
瘧先寒而後熱,此由夏傷於大暑,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寒之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盛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夫病瘧六七日,但見熱者,溫瘧矣。
白話文:
瘧疾會先寒後熱,這是因為夏天時大熱傷身,大量出汗,皮膚毛孔打開,接著接觸到夏天的寒濕之氣,寒氣就藏在皮膚毛孔中;到了秋天又受風寒,病情就會加重。寒氣屬於陰氣,風氣屬於陽氣。先受寒氣傷害,後受風氣傷害,所以會先寒後熱,這種病會隨著季節發作,叫做「寒瘧」。先受風氣傷害,後受寒氣傷害,所以會先熱後寒,同樣會隨著季節發作,叫做「溫瘧」。
3. 三、痎瘧候
夫痎瘧者,夏傷於暑也。其病秋則寒甚,冬則寒輕,春則惡風,夏則多汗者,然其蓄作有時。以瘧之始發,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痛,寒去則外內皆熱,頭痛而渴欲飲,何氣使然?此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欲飲。
白話文:
瘧疾是由於夏天受到暑氣侵襲所致。它的症狀是秋天寒氣特別嚴重,冬天稍微好轉,春天怕風,夏天出汗多。不過,瘧疾會不定期發作。
瘧疾的初期發作時,會先從皮膚開始感到一點點寒意,接著開始打呵欠,然後開始發冷發抖、咬牙切齒,腰背疼痛。寒氣散去後,全身內外都會發熱,頭痛並覺得口渴想喝水。
這是因為陰陽之氣在上下交爭,虛實相互轉化,陰陽氣轉變所導致的。如果陽氣被陰氣壓制,陰氣就會實,陽氣就會虛。陽明經虛就會發冷發抖、咬牙切齒;陽巨經虛就會腰背、頭頸疼痛;三陽經同時虛,陰氣就會占上風。陰氣佔了上風,就會骨頭發冷發痛,寒氣從內部生起,所以裡裡外外都會覺得寒冷。陽氣旺盛,身體外部就會發熱;陰氣虛弱,身體內部就會發熱。內外都發熱,就會喘氣、口渴、想喝水。
此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之於皮膚之間,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此令汗出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乃得之,及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如外出,得陰如內搏,內外相搏,是以日作。
其間日而作者,謂其氣之舍深,內搏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因為夏天受了暑熱之邪,熱氣旺盛,潛藏在皮膚和腸胃之間,這正是榮華之氣所在的部位。當暑熱導致人體出汗,毛孔開放,接著遇到秋季的涼風,就可能導致此病的發生,或者洗澡時,水氣滯留在皮膚內部,與衛氣共存。衛氣在白天行於體表的陽分,夜晚則行於體內的陰分。當衛氣白天趨向外行時,如同出走;夜間趨向內行,就如同被內在的力量牵引。這樣一來,體內外的氣相互衝突,因而症狀在白天發作。
至於那些隔日發作的情況,是因為病邪滯留的位置較深,深入到體內的陰分,僅有陽氣在特定時間單獨作用,而陰邪在體內固著。陰與陽相互抗衡,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因此症狀每隔一天才發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