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卷之五
2. 腰背病諸候(凡十論)
3. 一、腰痛候
腎主腰腳。腎經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
診其尺脈沉,主腰背痛。寸口脈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強痛。
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申也,七月萬物陽氣傷,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痛。四曰䐴腰,墜墮傷腰,是以痛。五曰寢臥濕地,是以痛。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飯了勿即臥,久成氣病,令腰疼痛。
又曰:大便勿強努,令人腰疼目澀。
又云:笑多,即腎轉腰痛。
又云:人汗次,勿企床懸腳,久成血痹,兩足重及腰痛。
《養生方·導引法》云:一手向上極勢,手掌四方轉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側身欹形,轉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氣向下,散適,知氣下緣上,始極勢,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膊井、肋、腰脊痛悶。
又云:互跪,長伸兩手,拓席向前,待腰脊須轉,遍身骨解氣散,長引腰極勢,然始卻跪使急,如似脊內冷氣出許,令臂膊痛,痛欲似悶痛,還坐,來去二七。去五臟不和、背痛悶。
又云:凡人常覺脊強,不問時節,縮咽膊內,仰面努搏井向上也。頭左右兩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氣動定,然始更用,初緩後急,不得先急後緩。若無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如用,辰別三七。除寒熱,脊、腰、頸痛。
又云:長舒兩足,足指努向上,兩手長舒,手掌相向,手指直舒,仰頭努脊,一時極勢,滿三通。動足相去一尺,手不移處,手掌向外七通。更動足二尺,手向下拓席,極勢,三通。去遍身內筋脈虛勞,骨髓痛悶。長舒兩足,向身角上,兩手捉兩足指急搦,心不用力,心氣並在足下,手足一時努縱,極勢三七。去踹、臂、腰疼、解谿蹙氣、日日漸損。
又云:凡學將息人,先須正坐,並膝頭足,初坐,先足指指向對,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穩,須兩足跟向內相對,坐上,足指外扒,覺悶痛,漸漸舉身似款便,坐坐上,待共兩坐相似,不痛,始雙豎足跟向上,坐上足指並反而向外,每坐常學。去膀胱內冷,面冷風、膝冷、足疼、上氣、腰痛,儘自消適也。
白話文:
一、腰痛的原因:
腰和腳由腎主管。腎的經脈虛弱受損,風寒之邪侵入,就會導致腰痛。另外,邪氣侵入足太陰經的絡脈,會使人腰痛牽引到小腹,無法仰躺伸直身體。
診斷上,如果尺脈沉弱,代表腰背疼痛。寸口脈虛弱,也代表腰背疼痛。如果寸脈和尺脈都浮在表面,而且脈象直上直下,表示是督脈的腰部僵硬疼痛。
腰痛的原因大致有五種:第一種是少陰(腎)虛,少陰代表腎臟,七月時陽氣受損,容易引起腰痛。第二種是風痹,風寒侵入腰部,導致疼痛。第三種是腎虛,過度勞累損耗腎氣,引起疼痛。第四種是跌打損傷,墜落或摔傷腰部導致疼痛。第五種是睡在潮濕的地方,也會引起腰痛。治療方法可以使用湯藥、熱敷、針灸、推拿等,具體治療方法詳見後文,其中包含補養和疏導的方法。
《養生方》說:「飯後不要立刻躺下,久了會產生氣病,導致腰痛。」
又說:「大便時不要用力努掙,會使腰痛、眼睛乾澀。」
又說:「笑得太過,會導致腎氣不順,引起腰痛。」
又說:「出汗後,不要在床邊懸空雙腳,久了會造成血脈阻塞,導致雙腳沉重和腰痛。」
《養生方·導引法》提到:
將一手向上盡力伸展,手掌向四面轉動,另一手向下用力。然後合攏雙手,手掌和手指用力,側身傾斜,轉身向後看,手掌向上,心氣向下,使氣散開,知道氣由下向上運行。開始時盡力伸展,左右上下各做七次。可以緩解肩膀、肋骨、腰背的疼痛和悶脹感。
又說:雙膝跪地,雙手向前伸展,按住席子,等待腰背轉動,使全身骨骼舒展,氣機通暢,然後盡力向後拉伸腰部,再快速跪下,像從脊椎內排出冷氣一樣,使手臂疼痛,痛得悶脹,然後坐下,來回做七次。可以緩解五臟不和、背痛和悶脹感。
又說:如果經常感到脊椎僵硬,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收縮咽喉,將肩膀向內縮,仰起頭,向上搏擊井穴(位於鎖骨中點上方凹陷處)。頭部向左右兩邊移動,各做七次,然後停留片刻,等血氣運行穩定後再繼續。開始時動作要緩慢,然後逐漸加快,不能先快後慢。如果沒有疾病,最好每天早晨、中午、日落時分各做一次,每次做七次。可以祛除寒熱,緩解脊椎、腰部、頸部的疼痛。
又說:伸直雙腿,腳趾向上用力,雙手向前伸直,手掌相對,手指伸直,抬頭用力向上挺起脊椎,盡力伸展,做三次。然後將雙腳分開一尺,手保持不動,手掌向外,做七次。再將雙腳分開兩尺,手向下按住席子,盡力伸展,做三次。可以緩解全身內筋脈虛弱、骨髓疼痛和悶脹感。伸直雙腿,向身體兩側伸展,雙手抓住腳趾用力拉,心裡不用力,心氣集中在腳下,手腳同時用力伸展,盡力做七次。可以緩解腿、手臂、腰部的疼痛,以及腿腳屈曲和氣機不暢等症狀,並逐漸恢復健康。
又說:凡是學習養生的人,首先要端正坐姿,雙膝並攏,雙腳對齊。剛開始坐時,腳趾相對,腳後跟向外張開。坐穩後,要讓腳後跟向內相對,腳趾向外張開,如果感到悶痛,就逐漸將身體向上提起,等到兩個姿勢都坐穩了,不痛了,再將腳後跟豎起,腳趾並攏並向外,每次坐時都要這樣練習。可以消除膀胱內的寒冷,面部受風寒、膝蓋寒冷、腳痛、呼吸困難、腰痛等症狀,使身體感到舒適。
4. 二、腰痛不得俯仰候
腎主腰腳,而三陰三陽、十二經、八脈,有貫腎絡於腰脊者。勞損於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搏,故腰痛也。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陰陽俱受邪氣者,故令腰痛而不能俯仰。
《養生方·導引法》云:伸兩腳,兩手指著足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著,唾血、久疼愈。
又云:長伸兩腳,以兩手捉足五指七通。愈折腰不能低仰也。
白話文:
腰痛無法彎腰或後仰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腎臟主管腰部和腿腳,並且三陰三陽經脈、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都有經絡通過腎臟並聯繫到腰椎和脊椎。當腎臟過度勞損,或者經絡受到損傷,再加上風寒侵襲,導致氣血互相衝擊,就會產生腰痛。如果是陽經的問題,就會無法彎腰;如果是陰經的問題,就會無法後仰;如果陰陽經都受到邪氣影響,就會導致腰痛且無法彎腰或後仰。
《養生方·導引法》說:伸直雙腳,用雙手手指去觸碰腳趾。這樣可以治好腰部彎折而無法彎腰的毛病,以及吐血、長期疼痛等症狀。
又說:伸直雙腳,用雙手抓住腳趾做七次拉伸。這樣可以治好腰部彎折而無法彎腰和後仰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