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五十、虛勞吐利候

夫大腸虛則泄利,胃氣逆則嘔吐。虛勞又腸虛胃逆者,故吐利。

白話文:

大腸虛弱就會腹瀉,胃氣上逆就會嘔吐。虛勞病又兼有大腸虛弱和胃氣上逆的情況,所以會出現又吐又瀉的症狀。

2. 五十一、虛勞兼痢候

臟腑虛損,傷於風冷故也。胃為水穀之海,胃冷腸虛則痢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臟腑虛弱受損,又受到風寒侵襲所導致的。胃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如果胃部虛寒,腸道也虛弱,就會導致腹瀉(痢疾)。

3. 五十二、虛勞秘澀候

此由腸胃間有風熱故也。凡腸胃虛,傷風冷則泄利;若實,有風熱,則秘澀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腸胃之間有風熱的緣故。一般來說,腸胃虛弱,如果受到風寒就會腹瀉;如果腸胃功能強盛,但有風熱,就會便秘、排便不順暢。

4. 五十三、虛勞小便利候

此由下焦虛冷故也。腎主水,與膀胱為表裡;膀胱主藏津液。腎氣衰弱,不能制於津液,胞內虛冷,水下不禁,故小便利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下焦虛寒的緣故。腎臟主管水分的代謝,和膀胱互為表裡;膀胱負責儲藏津液。當腎氣衰弱,無法約束津液時,膀胱內部虛寒,水液就會不受控制地往下流,因此小便頻繁。

5. 五十四、虛勞小便難候

膀胱,津液之腑,腎主水,二經共為表裡。水行於小腸,入於胞而為溲便,今胞內有客熱,熱則水液澀,故小便難。

白話文:

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而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這兩者經絡互為表裡關係。水液在小腸運行後,會進入膀胱形成尿液。現在膀胱裡面有外來的熱邪,熱邪會使水液變得不順暢,所以才會小便困難。

6. 五十五、虛勞小便餘瀝候

腎主水。勞傷之人,腎氣虛弱,不能藏水,胞內虛冷,故小便後水液不止,而有餘瀝。及脈微細者,小便餘瀝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因為過度勞累而損傷身體的人,腎氣會變得虛弱,無法好好地控制水分,膀胱內也會因為虛寒而變得冷冷的,所以小便後會滴滴答答,水液無法完全排乾淨,還會殘留一些,這就是所謂的小便餘瀝。如果同時脈象又呈現微弱細小的狀態,就可以判斷是小便餘瀝的現象。

7. 五十六、虛勞小便白濁候

勞傷於腎,腎氣虛冷故也。腎主水而開竅在陰,陰為溲便之道。胞冷腎損,故小便白而濁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腎臟,導致腎氣虛弱、寒冷所造成的。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而排尿的通道開竅於陰部。陰部是排泄小便的通道。因為膀胱虛寒、腎臟受損,所以小便才會呈現白色且混濁的狀態。

8. 五十七、虛勞少精候

腎主骨髓,而藏於精。虛勞腎氣虛弱,故精液少也。

診其脈,左手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苦足下熱,兩髀裡急,主精氣竭少,為勞傷所致也。

白話文:

虛勞是因為腎氣虛弱,腎主導骨髓,並且儲藏精液。腎虛導致精液減少。

診察脈象,如果左手寸關尺的尺部脈象微弱到幾乎摸不到,表示腎脈虛弱。如果感到腳底發熱,大腿內側緊繃,這是因為精氣耗竭減少,是勞累損傷所造成的。

9. 五十八、虛勞尿精候

腎氣衰弱故也。腎藏精,其氣通於陰。勞傷腎虛,不能藏於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腎氣衰弱的緣故。腎臟儲藏精液,它的氣機是與陰部相通的。如果因為勞累損傷導致腎虛,腎臟就無法固藏精液,所以精液會隨著小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