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一 (3)
卷之四十一 (3)
1. 三、妊娠轉女為男候
陰陽和調,二氣相感,陽施陰化,是以有娠。而三陰所會,則多生女。但妊娠二月,名曰始藏,精氣成於胞里。至於三月,名曰始胎,血脈不流,象形而變,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是時男女未分,故未滿三月者,可服藥方術轉之,令生男也。
白話文:
陰陽協調,兩種氣相互感應,陽氣施展作用,陰氣孕育變化,所以才會懷孕。而三條陰經交會之處,通常容易生女孩。但是懷孕第二個月,叫做「始藏」,精氣在胞胎裡形成。到了第三個月,叫做「始胎」,血脈開始不流動,隨著外形而變化,還沒有固定的形態,會因為接觸的事物而產生變化,這時男女還未分化,所以未滿三個月的孕婦,可以透過服用藥物或使用方法來轉變,讓其生男孩。
2. 四、妊娠養胎候
妊娠之人,有宿挾疴疹,因而有娠,或有娠之時,節適乖理,致生疾病,並令腑臟衰損,氣力虛羸,令胎不長。故須服藥去其疾病,益其氣血,以扶養胎也。
白話文:
懷孕的人,如果原本就有舊疾或疹子,因此懷孕,或者懷孕時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生病,並且使內臟功能衰退損傷,氣力虛弱,就會使胎兒無法正常成長。所以必須要吃藥去除疾病,補養氣血,來幫助胎兒成長。
3. 五、妊娠禁忌候
妊娠男女未分之時,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故須端正莊嚴,清靜和一,無傾視,無邪聽。兒在胎,日月未滿,陰陽未備,腑臟骨節,皆未成足,故自初訖於將產,飲食居處,皆有禁忌。
白話文:
在懷孕初期,尚未確定胎兒性別時,身體的變化和發育都還沒有定型,會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變化。所以孕婦必須保持端正莊重的儀態,心境清淨平和,不要斜眼看東西,不要聽不正當的聲音。胎兒在母體內,還沒有足月,陰陽之氣尚未完備,五臟六腑和骨骼關節都還沒發育完全。因此從懷孕初期到臨盆生產,飲食和生活起居各方面都有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事項。
4. 六、妊娠胎間水氣子滿體腫候
胎間水氣,子滿體腫者,此由脾胃虛弱,臟腑之間有停水,而挾以妊娠故也。妊娠之人,經血壅閉,以養於胎。若挾有水氣,則水血相搏,水漬於胎,兼傷腑臟。脾胃主身之肌肉,故氣虛弱,肌肉則虛,水氣流溢於肌,故令體腫;水漬於胞,則令胎壞。
然妊娠臨將產之月而腳微腫者,其產易。所以爾者,胞藏水血俱多,故令易產,而水乘於外,故微腫,但須將產之月耳。若初任而腫者,是水氣過多,兒未成具,故壞胎也。
懷胎脈浮者,必腹滿而喘,懷娠為水腫。
白話文:
懷孕期間出現胎兒周圍有水氣,導致腹部脹滿、身體水腫的狀況,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臟腑之間有停滯的水液,再加上懷孕所造成的。懷孕時,經血會停滯以供給胎兒養分,如果又加上有水氣,水和血相互衝擊,水就會浸潤胎兒,同時也傷害了臟腑。脾胃主管身體的肌肉,所以脾胃氣虛弱,肌肉也會虛弱,水氣就會流溢到肌肉,導致身體水腫;水氣浸潤到子宮,就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然而,懷孕快要生產的月份,如果腳部稍微水腫,反而容易生產。這是因為子宮內積聚的水液和血液都比較多,所以容易生產,而且水液外溢到身體外,所以才會稍微水腫,但這必須是在快要生產的月份才會這樣。如果懷孕初期就水腫,那是因為水氣過多,胎兒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懷孕時脈象浮現的人,必定會腹部脹滿、呼吸急促,這是懷孕引起的水腫。
5. 七、妊娠漏胞候
漏胞者,謂妊娠數月而經水時下。此由衝脈、任脈虛,不能約制太陽、少陰之經血故也。衝任之脈,為經脈之海,皆起於胞內。手太陽,小腸脈也;手少陰,心脈也,是二經為表裡,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有娠之人,經水所以斷者,壅之以養胎,而蓄之為乳汁。衝任氣虛,則胞內泄漏,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京名胞阻。漏血盡,則人斃也。
白話文:
所謂的「漏胞」,是指懷孕數個月時,仍然會像平常一樣有月經來潮的狀況。這種情況是因為衝脈和任脈虛弱,無法約束太陽經和少陰經的經血所導致的。衝脈和任脈是經脈的根本,都起源於子宮內部。手太陽經是小腸經,手少陰經是心經,這兩條經脈互為表裡,向上會形成乳汁,向下會形成月經。懷孕的人,之所以會停止月經,是因為這些經血被積蓄起來滋養胎兒,並且儲備成乳汁。如果衝脈和任脈的氣虛弱,子宮內部就會有漏洞,無法控制經血,所以月經會不正常地來潮,這種情況又被稱為「胞阻」。如果漏血持續不止,最終會導致孕婦死亡。
6. 八、妊娠胎動候
胎動不安者,多因勞役氣力,或觸冒冷熱,或飲食不適,或居處失宜。輕者止轉動不安,重者便致傷墮。若其母有疾以動胎,治母則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動以病母者,治胎則母瘥。若傷動甚者,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兒死母活;母唇口青,口兩邊沫出者,母子俱死;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
白話文:
懷孕期間胎動不穩,多半是因為孕婦過度勞累、耗費氣力,或是接觸到寒冷或過熱的環境,或是飲食不當,或是居住環境不舒適所導致。情況輕微的只會感覺胎動不規律,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流產。如果胎動不穩是因為母親本身有疾病而影響到胎兒,那麼治療母親的疾病,胎兒就會安定;如果胎兒本身不穩固,導致胎動不安而讓母親生病,那麼治療胎兒,母親的病就會好轉。如果胎動造成的傷害很嚴重,觀察母親的狀況:如果母親臉色發紅、舌頭發青,表示胎兒已經死亡,但母親可以存活;如果母親嘴唇發青、嘴角冒出白沫,表示母親和胎兒都會死亡;如果母親臉色發青、舌頭發紅、口中冒出白沫,表示母親會死亡,但胎兒可以存活。
7. 九、妊娠僵仆胎上搶心下血候
此謂行動倒僕,或從高墮下,傷損胞絡,致血下動胎,而血傷氣逆者,胎隨氣上搶心。其死生之候,其母舌青者,兒死母活;唇口無沫,兒生;唇青沫出者,母子俱死;唇口青舌赤者,母死兒活。若下血不住,胞燥胎枯,則令胎死。
白話文:
這是說孕婦因為行動跌倒,或是從高處摔下來,損傷了子宮的脈絡,導致出血,胎兒也受到影響。如果因為出血而使氣機逆亂,胎兒會跟著氣往上衝,壓迫到心臟。
關於生死的情況,如果母親的舌頭發青,表示胎兒已經死亡,但母親可以存活;如果嘴唇沒有泡沫,表示胎兒還活著;如果嘴唇發青且有泡沫,表示母子都會死亡;如果嘴唇發青但舌頭是紅色的,表示母親會死亡,但胎兒可以存活。如果持續出血不止,子宮變得乾燥,胎兒也會乾枯,這樣就會導致胎死腹中。
8. 十、妊娠胎死腹中候
此或因驚動倒僕,或染溫疫、傷寒,邪毒入於胞臟,致令胎死。其候當胎處冷,為胎已死也。
白話文:
這可能是因為孕婦受到驚嚇跌倒,或是感染了溫病、傷寒等疾病,導致邪毒侵入子宮,使得胎兒在腹中死亡。這種情況的症狀是胎兒所在的位置感覺冰冷,這表示胎兒已經死亡。
9. 十一、妊娠腹痛候
腹痛皆由風邪入於腑臟,與血氣相擊搏所為。妊娠之人,或突破挾冷疹,或新觸風邪,癘結而痛。其腹痛不已,邪正相干,血氣相亂,致傷損胞絡,則令動胎也。
白話文:
懷孕期間的腹痛,大多是因為風邪侵入臟腑,與體內的氣血互相衝擊搏鬥所導致。懷孕的人,有時候是因為本身就夾帶寒氣,又遭受風邪侵襲,導致邪氣凝結而產生疼痛。如果腹痛持續不止,代表邪氣與正氣互相干擾,氣血混亂,進而損傷到子宮的脈絡,就會導致胎動不安。
10. 十二、妊娠心痛候
夫心痛,多是風邪痰飲,乘心之經絡,邪氣搏於正氣,交結而痛也。若傷心正經而痛者,為真心痛。心為神,統領諸臟,不可受邪。邪若傷之,朝發夕死,夕發朝死。若傷心支別絡而痛者,則乍間乍盛,休作有時。妊娠之人,感其病者,痛不已,氣乘胞絡,傷損子臟,則令動胎。凡胎動,則胎轉移不安,不安而動於血者,則血下也。
白話文:
心痛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風邪或痰飲侵入心臟的經絡,邪氣與正氣互相搏鬥,交結在一起而產生疼痛。如果傷到心臟的真正經脈而導致的疼痛,那就是真正的「真心痛」。心臟主宰精神,統領其他臟器,不能受到邪氣侵擾。如果邪氣侵犯心臟,就會早晨發病晚上死亡,或者晚上發病早晨死亡。如果傷到心臟的旁支絡脈而引起的疼痛,則會時好時壞,時輕時重,發作有規律。懷孕的人,如果感染這種心痛疾病,疼痛會持續不止,氣會侵入胞絡,損傷子宮,導致胎動不安。凡是胎動,就會使胎兒轉移不安,如果胎動影響到血脈,就會導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