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 (1)

1. 卷之四十

2. 婦人雜病諸候四(凡五十論)

3. 九十二、霍亂候

陰陽清濁相干,謂之氣亂。氣亂在腸胃,為霍亂也。多因飲食過度,冒觸風冷,冷氣入於腹內,脾氣得冷則不消水穀,胃氣得冷則吐逆,腸氣得冷則下利。其先心痛者先吐,先腹痛者先利,心腹俱痛,吐利併發。其有頭痛、壯熱而吐利者,由體盛而挾風之氣搏之外,與血氣交爭,故頭痛發熱也,內乘腸胃,故霍亂吐利也。

白話文:

霍亂這種病,是因為體內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導致氣機紊亂。氣機紊亂發生在腸胃,就形成了霍亂。大多是因為飲食過量,或感受了風寒,寒氣進入腹部,脾胃受寒就無法消化水穀,胃受寒就會嘔吐,腸受寒就會腹瀉。如果先感到心痛,就會先吐;如果先感到腹痛,就會先拉肚子;如果心腹都痛,就會同時吐又拉。也有人會頭痛、發高燒,然後又吐又拉,這是因為體質強盛,受到風邪侵襲,與體內血氣相爭,所以會頭痛發燒;風邪進入腸胃,就會導致霍亂吐瀉。

4. 九十三、嘔吐候

胃氣逆則嘔吐。胃為水穀之海,其氣不調,而有風冷乘之,冷搏於胃氣,胃氣逆則嘔吐也。

白話文:

胃的氣機向上逆行就會導致嘔吐。胃是容納水穀的器官,它的氣機如果失調,又受到風寒侵襲,寒邪與胃氣相搏,使胃氣向上逆行,就會產生嘔吐的現象。

5. 九十四、嬖子小兒注車船候

無問男子女人,乘車船則心悶亂,頭痛吐逆,謂之注車、注船。特由質性自然,非關宿挾病也。

白話文:

不論男女,只要搭乘車或船,就會感到心煩意亂、頭痛想吐,這種情形叫做暈車或暈船。這主要是因為個人體質的自然反應,並不是因為本身有什麼疾病造成的。

6. 九十五、與鬼交通候

人稟五行秀氣而生,承五臟神氣而養。若陰陽調和,則臟腑強盛,風邪鬼魅不能傷之。若攝衛失節,而血氣虛衰,則風邪乘其虛,鬼干其正。然婦人與鬼交通者,臟腑虛,神守弱,故鬼氣得病之也。其狀,不欲見人,如有對忤,獨言笑,或時悲泣是也。

脈來遲伏,或如鳥啄,皆邪物病也。又脈來綿綿,不知度數,而顏色不變,此亦病也。

白話文:

人是稟受五行精華之氣而生,承接五臟神氣來滋養。如果陰陽調和,那麼臟腑就會強健旺盛,風邪鬼魅就無法傷害人。如果生活起居不注意,導致氣血虛弱衰退,那麼風邪就會趁虛而入,鬼怪也會干擾人的正氣。

至於婦女會發生與鬼交通的情形,是因為她們的臟腑虛弱,精神守護的力量薄弱,所以鬼怪之氣才會入侵導致疾病。她們的症狀表現為:不喜歡見人,好像跟人發生衝突一樣,會自言自語、獨自傻笑,或者時而悲傷哭泣。

把脈時,脈象呈現遲緩、沉伏,或者像鳥啄一樣的跳動,這些都是邪物引起的疾病。此外,脈象微弱連續,沒有規律,而臉色卻沒有變化,這也是疾病的徵兆。

7. 九十六、夢與鬼交通候

夫臟虛者喜夢。婦人夢與鬼交,亦由腑臟氣弱,神守虛衰,故乘虛因夢與鬼交通也。

白話文:

人體內臟虛弱的人容易做夢。婦女夢見與鬼交合,也是因為體內臟腑之氣虛弱,精神守護功能虛弱衰退,所以才會趁著虛弱之時,在夢中與鬼發生性行為。

8. 九十七、腳氣緩弱候

腳氣之病,由人體虛,溫濕風毒之氣先客於腳,從下而上,動於氣,故名腳氣也。江東嶺南,土地卑下,風濕之氣易傷於人。初得此病,多不即覺,或先無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眾病後得之。此病初甚微,飲食嬉戲,氣力如故,當熟察之。

其狀:從膝至腳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蟲沖,或微腫,或酷冷,或疼痛,或緩縱不隨,或有攣急;或有至困能飲食,或有不能食者,或有見飲食而嘔吐、惡聞食臭者;或有物如脂,發於腨腸,逆上衝心,氣上者;或有舉體轉筋者;或壯熱、頭痛者;或心胸沖悸,寢處不欲見明;或腹內苦痛而兼下者;或言語錯亂,喜忘誤者;或眼濁,精神昏憒者。此皆其證候也。

治之緩者,便上入腹,腹或腫,胸脅滿,上氣賁便死。急者,不全日;緩者,二、三日也。

其病既入臟,證皆相似,但脈有三品:若脈浮大而緩,宜服續命湯兩劑;若風盛者,宜作越婢湯加朮四兩。若脈轉快而緊,宜服竹瀝湯;若脈微,宜服風引湯二三劑。其緊快之脈,是三品之最惡脈也。脈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皆當急治之。治之緩慢,則上氣便死也。

白話文:

腳氣這種病,是因為人體虛弱,溫熱潮濕的風邪毒氣先侵入腳部,然後由下往上,影響到氣的運行,所以叫做腳氣。長江以東、五嶺以南一帶,地勢低窪,風濕之氣容易傷害人體。剛開始得這種病,大多不會馬上察覺,有的人原本沒有其他疾病,卻突然得了腳氣,也有的是在生過其他病後才得的。這種病剛開始症狀很輕微,吃飯玩樂,力氣都跟平常一樣,這時候要仔細觀察。

它的症狀是:從膝蓋到腳部感覺麻木,或者像麻痹,或者像有蟲在爬一樣,或者稍微腫脹,或者感覺非常寒冷,或者疼痛,或者腿腳無力不聽使喚,或者抽筋;有的人雖然病得很重還能吃東西,有的人卻吃不下,有的人看到食物就想吐,聞到食物的氣味就噁心;有的人小腿肚(腨腸)會長出像脂肪一樣的東西,向上逆流衝到心口,感到氣往上衝;有的人會全身抽筋;有的人會發高燒、頭痛;有的人會心慌氣短,不想待在光亮的地方;有的人會肚子痛而且拉肚子;有的人會說話顛三倒四、健忘;有的人眼睛混濁,精神恍惚。這些都是腳氣的症狀。

治療不及時,病情就會向上進入腹部,導致腹部腫脹,胸口和兩側肋骨脹滿,氣往上逆,就會死亡。病情發展快的,不到一天就會死亡;病情發展慢的,也會在兩三天內死亡。

當病情進入臟腑後,症狀都差不多,但是脈象卻有三種:如果脈象浮大而緩慢,應該服用續命湯兩劑;如果風邪比較嚴重,應該服用越婢湯加白朮四兩。如果脈象變得急促而有力,應該服用竹瀝湯;如果脈象微弱,應該服用風引湯兩三劑。急促有力的脈象是這三種脈象中最不好的。脈象浮大,表示病邪在體表;脈象沉細,表示病邪在體內。都應該立即治療。如果治療緩慢,就會導致氣往上逆而死亡。

9. 九十八、腳氣腫滿候

溫濕風毒,從腳而上,故令四肢懈惰,緩弱疼痹,甚則上攻,名腳氣。而津液為風濕所折,則津液痞澀,而蓄積成水,內則浸漬臟腑,外則流溢皮膚,故令腠理脹密。水氣積不散,故腫也。

白話文:

溫熱潮濕的風邪毒氣,從腳底向上侵襲,所以會導致四肢無力、怠惰、活動緩慢、疼痛麻木,嚴重的話還會向上侵犯身體,這種情況就稱為腳氣病。而身體的津液被風濕邪氣阻礙,就會使得津液運行不暢,進而積聚成水,往內會浸潤臟腑,向外則會流散到皮膚,因此使得皮膚的紋理脹滿閉塞。水氣積聚無法消散,所以就會腫脹。

10. 九十九、淋候

淋者,腎虛而膀胱熱也。膀胱與腎為表裡,俱主水。行於胞者,為小便也。腑臟不調,為邪所乘,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小便澀。其狀:小便痛疼澀數,淋瀝不宣,故謂之淋也。

白話文:

淋病,是因為腎虛而且膀胱有熱。膀胱和腎臟是互為表裡的關係,都主管水分。水液在膀胱內流動就形成了小便。如果身體內臟功能失調,就會被邪氣侵襲,腎虛就會頻尿,膀胱有熱就會小便不暢。淋病的症狀是:小便時疼痛、小便不順暢而且次數多,小便滴滴答答無法順利排出,所以稱為淋病。